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右侧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5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微创心脏外科发展迅速,为维持胸廓的完整性。1997-08~2004-12我们采用右侧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512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右外侧小切口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优势。方法经右外侧小切口(右外侧小切口手术组)126例与正中切口(正中切口手术组)81例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比较手术结果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心肌阻断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无明显差异,右外侧小切口手术组及正中切口手术组各死亡1例。术后胸腔出血右外侧小切口手术组为(1270±899)(58~723)mL,少于正中切口手术组(3416±983)(87~1 14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右外侧小切口及正中切口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同样安全有效;与正中切口手术组相比创伤小、出血少、瘢痕隐蔽;不破坏胸廓的骨性连接,避免了手术后鸡胸发生,美观效果也好于正中切口手术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正中小切口手术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效果。方法从胸骨角下方1 cm至剑突水平切开皮肤,长约5~10 cm。纵劈胸骨至第二肋间、向右侧横断胸骨。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行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26例。结果全组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无胸廓畸形发生。结论胸骨正中小切口可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矫治,该术式创伤小、切口美观。  相似文献   

4.
魏兴科  王毓林 《人民军医》1998,41(3):147-148
1990年3月~1997年2月,我院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切除双侧肺大泡5例,肺功能均恢复正常,无气胸复发,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5.5~10岁。均在外院非手术治疗无效,并发胸腔积液4例。本次发病两侧肺压缩分别为35%~85%。1.2 手术要点 (1)麻醉前先作或保留双侧胸腔闭式引流管减压,以免麻醉插管时因张力性气胸或纵隔摆动导致急性心肺功能不全;(2)经胸骨正中入路开胸后,将手术台向术者对侧倾斜约45°。纵形剪开纵隔胸膜,解剖游离胸腔入口时勿伤及膈神经;(3)探查肺大泡所在部位及数目。遇肺大泡较大者用两把血管…  相似文献   

5.
我院1995年3~11月采用腋下及腋前外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术后恢复快,出院早,无并发症及死亡。1临床资料1.至一般情况]3例中,男6例,女7例;年龄3~25岁,平均10.2岁。右腋下切口8例中,房间隔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5例;右胶前外切口5例中,房间隔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2例。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15min,转机时间平均26min,术后无并发症,切口1/甲级愈合。1.2腋下切口取左侧卧位,上臂抬高向前,肘关节弯曲,上臂固定于头部支架上(皮肤与金属离开),于腋后线自腋窝处向下略呈后弯曲形,切开皮肤8~iccm,切…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7岁,因“间断咳嗽2月余”为主诉收入院。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未测,触体略发烫,发热以午后、夜间为甚。伴盗汗、食欲差,阵咳,咳少许白色粘痰,无血丝。无呕吐、腹泻,全身皮肤无黄染、抽搐症状,未经治疗。之后,咳嗽逐渐加剧,明显消瘦,咳痰中带少许血丝。咳嗽时左侧胸痛,与体位无明显关系,时有腹泻,为黄褐色稀便,  相似文献   

7.
8.
病例女,62岁,农民,已婚已育。因右肋部疼痛伴红色斑就诊于当地医院,经常规胸部X片检查提示:"右侧肺门区占位性病变",考虑肺癌转入我院。既往体健,无胸闷、气短,活动后稍显气促,18岁结婚,育有2子3女,均顺产,配偶及子女身体健康,2年前曾患带状疱疹,本次入院无发热、咳嗽、咳痰、咯血症状。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发育正常,无面颊及唇紫绀,无杵状指,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侧胁肋部可见多处沿肋间分布的陈旧性红斑,叩诊右侧肺门区浊音界轻度扩大;听诊胸骨左侧第2~3肋间可闻及2级收缩期吹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胸骨正中切口两种不同缝合方法的差异性,探讨更好的胸骨正中切口缝合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我院心脏外科经胸部正中切口手术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全层间断缝合组和全层连续缝合组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疼痛情况、愈合情况及住院天数方面的差异。结果连续缝合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明显轻于间断缝合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间断缝合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间断缝合组(P〈0.05)。结论胸骨正中切口连续缝合有效地减轻了伤口疼痛、提高了甲级愈合率、减少了住院天数,增加了床位周转率,降低了住院费用,节约了医院资源。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19例患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进行了手术治疗。男性75例,女性44例。法乐四联症、房室管畸形等复杂先心病50例;大室间隔缺损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53例,其中反复肺炎、心衰,用药物不能控制而进行亚急症手术24例;其它16例。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7~83(36.67±19.00)min,体外循环时间为36~493(76.20±34.42)min。手术死亡5例(4.2%),其中室缺并严重肺动脉高压亚急症手术死亡率为8%。作者还对婴幼儿期心脏外科手术指征、心肌保护和低心排综合征的防治以及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防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TTE筛选出26例房间隔缺损(ASD)、23例室间隔缺损(VSD)以及16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经导管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并应用TTE在封堵术中监测及在术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共61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介入封堵治疗,术后即刻TTE及X线造影均未见残余分流,各瓣膜未见病理性反流.术后1个月及3个月TTE复查,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3例室缺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经治疗后好转.2例ASD、2例VSD及1例PDA未完成封堵.总成功率为93.8%(61/65).结论 TTE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术的术前病例筛选、术中监测和术后疗效评价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我院心脏中心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846例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CHD患者,分别包括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局部解剖结构满足封堵条件.在局麻或全麻下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经导管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手术中经胸超声心动图和X线监测,术后3、6、12、24个月随访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成功率98.7%(835/846).术后即刻并发症5.8%(49/846),随访24个月迟发并发症3.4%(16/471).结论: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CHD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江苏省南通市6县(市)及南通城区2~12岁人群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南通地区部分托儿所、幼儿园及小学生,共98 426人进行体格检查,对可疑患者行经胸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病种类型及分布、性别差异,并对筛查出患有先心病的患儿进行家庭随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15个变量进行分析,探讨其可能的致病相关因素.结果 共检出先心病患儿357例,总患病率为3.63‰;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3.53‰(169/47 825)和3.72‰(188/50 60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4,P=0.636).先心病中以房间隔缺损所占比率最高,其次为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筛选出6个可疑危险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早期病毒感染或用药是先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南通地区先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高海拔地区;在孕早期预防病毒感染、尽可能不用药,可以减少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造影检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和评价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造影技术。方法 11045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做了心血管造影检查,采用的设备包括早期的快速换片心血管造影设备,电影心血管造影设备和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设备。使用了不同的心血管造影技术。结果 用快速换片心血管造影设备和常规正侧位投照时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造影诊断符合率为80.5%,用电影心血管造影设备和轴位成角投照技术时的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0.0%,采用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设备,轴位成角投照技术和非离子型对比剂时的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6.5%。结论 对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造影而言,使用动态电影摄片,作数字血管减影,采用轴位成角投照技术,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和快速注射对比剂是取得高质量图像和理想诊断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青海省平均海拔4200m地区4~18岁世居藏族少年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青海省玉树、果洛地区(平均海拔4200m)的25 185名藏族少年儿童按初筛、复筛、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3个阶段进行调查,分析CHD的患病率、病种分布、性别间及各年龄段间的变化.将玉树地区少年儿童CHD的患病率与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个地区共查出CHD患者220人,总患病率为8.74‰,其中玉树地区CHD的患病率为8.37‰(157/18 747),果洛地区为9.79‰(63/643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玉树地区CHD患病率与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14.7‰,35/2384)比较明显降低(P<0.01).经标化后两地区男性总患病率为13.83‰,女性总患病率为20.7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玉树地区少年儿童CHD患病率随年龄增大有增加趋势(P<0.01),其中16 ~ 18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15.74‰),与4~7岁及8~12岁年龄段(分别为5.39‰、7.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果洛地区少年儿童CHD患病率随年龄增大也有增加趋势(P<0.05),其中13~ 15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14.08‰),与4~7岁年龄段(3.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地区少年儿童CHD的构成比以动脉导管未闭为最高,占46.36%,其次为房间隔缺损(35.45%)和室间隔缺损(13.64%).结论 海拔4200m地区藏族4~18岁少年儿童CHD的患病率较20世纪80年代明显下降,但随年龄增大有增加的趋势.动脉导管未闭是该地区最常见的CHD类型.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心脏复合畸形为同时患有2种或2种以上心血管畸形,能够同期进行介入治疗,其技术操作并非单一技术的简单相加,而有其特殊性.本文介绍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左房室瓣狭窄(鲁登巴赫综合征)及主动脉缩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等复合畸形的病理生理改变与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复发性心脏瓣膜病行多次心脏瓣膜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5年6月行3次或以上瓣膜手术的28例复发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55.6±6.5(44~67)岁,均有2次或以上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或成形手术史,均行再次心脏瓣膜手术,其中二尖瓣置换18例,三尖瓣置换10例.二尖瓣置换在中低温心脏停搏下进行,均同期行三尖瓣成形;三尖瓣置换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进行.10例采用股动静脉结合上腔静脉插管,其余18例均常规行动静脉插管.对心脏停搏患者采用主动脉根部灌注停跳液进行心肌保护.结果 全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65~300min,平均125min;18例二尖瓣置换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55~107min,平均80min.全组死亡2例,死因均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3例,严重低心排综合征2例,因纵隔出血行二次开胸探查止血2例,重症感染性休克1例.随访6~36个月,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置入瓣膜未发现异常.结论 复发性心脏瓣膜病行3次或以上瓣膜手术虽然具有较高的手术风险,但只要准确把握手术时机、采用正确的手术技术及妥善的围术期处理,仍然能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腺苷在复杂先心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40例复杂先心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为对照组(含血心脏停搏液)、实验组(含血心脏停搏液中加入外源性腺苷)。测定围术期血浆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临床观察心脏停跳时间、自动复跳率、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用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结果对照组心脏停搏时间明显长于实验组。主动脉开放后对照组CK-MB及cTn-Ⅰ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腺苷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能显著提高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源 CT(DSCT)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的价值。方法对46例 CCHD 患者、共107处畸形的DSCT血管图像与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及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手术证实心内畸形49处,心外畸形58处;DSCT与TTE诊断心内畸形准确率为81.63%(40/49)、93.88%(46/49),心外畸形准确率为94.83%(55/58)、58.62%(34/58),心内、外畸形总准确率为88.79%(95/107)和74.77%(80/10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SCT与TTE结合对心内、外畸形诊断准确率达到94.39%(101/107),高于单一DSCT、TT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SCT联合TTE提高CCHD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