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自1979年9月~1990年3月,采用耳后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406例,其中双侧性三叉神经痛12例,特予报告。 临床资料 男4例,女8例。年龄38~72岁,平均45.2岁。病程3~19年,平均7.6年。本组均有典型的双侧三叉神经痛发作症状,6例9侧作过半月神经节封闭或射频热凝术,1例作过眶下神经撕脱术,其余长期药物治疗,症状未能控制。 术中所见和处理方法:12例进行16例侧耳后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作者自1971~1984年应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35例双侧三叉神经痛(TN)的资料.手术指征:1)经正规药物治疗无效,或服药有严重副作用者;2)年龄小于70岁;3)无其他手术禁忌症.患者于气管插管全麻后经后颅凹用显微外科技术探查小脑桥脑角三叉神经区,分离压迫神经的动脉和较大静脉,用自体肌肉片或硅胶海绵、Teflon毡分隔血管神经,小静脉予以电凝切断.术中发  相似文献   

3.
家族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疾病。本就家族性三叉神经痛的可能病因、发病情况、发病机理及相关的外科治疗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双侧眼睑下垂偶由大脑疾病引起。作者研究了13例急性卒中所致右侧额颞顶叶损害后出现的双侧眼睑下垂病人,均无眼轮匝肌收缩,有部分代偿性额肌收缩,无眼运动、交感神经、神经肌肉及局限性眼睑机能障碍。 13例中9男4女,均有明显的眼睑下垂,右侧共轭注视偏离(conjugate gaze deviation)。5例病人眼睑下垂平均持续4.8±2.9天后消失。其余病例至  相似文献   

5.
双侧性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1984年6月以来,我们遇到5例业经头部CT证实的双侧高血压脑出血,报告如下。病例摘要例1 男63岁住院号220488。情绪激动后突然躁动不安,语言不清,右侧肢体活动障碍,继之意识不清,尿便失禁,3小时后呕吐一次胃内容物。 BP200/100mmHg,昏迷,压眶有反应,双侧瞳孔1mm,双眼向左侧偏视,右上肢肌力0级,双侧病理反射(+)。发病6天,CT示左侧壳核大片状出血并破入双侧脑室,出血灶周边有明显低密度  相似文献   

6.
家族性原发三叉神经痛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本例家族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三代共7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3例,有4例行手术治疗.患者A,女,子女叙述其56岁时右侧面颊部刀割样痛,间断性发作,有扳机点,因经济条件限制一直未治疗,62岁时去世.患者B,女,70岁.50岁时右三叉神经痛(Ⅱ、Ⅲ支)发病,发病9年因口服药物效果不好在我院口腔科行右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术后疼痛缓解.  相似文献   

7.
患女,61岁。因颌面部疼痛、肿胀并口角歪斜1个多月,于2002年10月7日入院。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颌面部疼痛及牙痛,2d后出现右侧闭眼无力、口角歪斜,刷牙时右侧口角流口水,无发热、肢体活动不便等症状。当地医院诊为“脑血栓形成”,予以丹参、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B族维生素以及针灸等治疗,效果欠佳。入我院前4d又  相似文献   

8.
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最常见的面部疼痛综合病征,其疼痛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每10万人中就有100~2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年发病率约为5/10万,好发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50~60岁,儿童少见,女性的患病率约高于男性两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干预性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三叉神经痛患者74例,按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干预组(n=37)与对照组(n=37),对比2组护理效果、护理前后疼痛程度变化、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97.30%,护理后的VAS疼痛评分(2.18±0.75)分,护理满意度94.59%,并发症发生率2.70%;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72.97%,护理后的VAS疼痛评分(5.01±1.33)分,护理满意度70.27%,并发症发生率24.32%;2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预性护理可有效缓解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和卡马西平联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方法 将50例病人随机分组为治疗组(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卡马西平)25例,对照组(卡马西平组)25例,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 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卡马西平组对疼痛的改善情况良好,对疼痛的总有效率优于卡马西平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卡马西平治疗TN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11.
家族性三叉神经痛面肌抽搐5例报告广东省聋儿语音听力康复中心甘东荣报道作者遇有家族二代中2人患三叉神经痛,3人患面肌抽搐。例1女48岁,因左面颊阵发性疼痛入院,疼痛性质为烧灼样。检查:血压24.7/13.3kPa,触动面部可诱发疼痛发作.诊断为左三叉神...  相似文献   

12.
双侧痛性眼肌麻痹1例报告李长顺唐立冬高淑杰患者,男,35岁,于1997年2月15日入院。该患于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眶后头痛,头痛较剧烈,继之出现眼球活动受限,当地医院诊断为痛性眼肌麻痹,给予维生素、能量合剂治疗半个月恢复正常。于5个月前又出现上...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90年至1992年间,应用DZY—A型多功能脑立体定向仪,对30例癫痫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双侧杏仁核毁损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22例,女8例。年龄13~44岁,平均25.3岁。病程3~30年,平均11.7年。起病可能因素:头部外伤5例,精神刺激6例,高热惊厥3例,脑膜脑炎病3例。  相似文献   

14.
15.
病人在接受腰椎穿刺、脊髓造影和不同类型的神经外科手术后发生的脑脊液丢失而继发短暂的听力下降并发症已经被认识和文献描述。作者报告一例脑积水分流术后听觉持续下降病例,并讨论了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耳蜗导管作用并提出了该病的治疗方案。 患者,男性,57岁,蛛网膜下腔出血后6个月,由于脑脊液吸收不良而出现脑积水,患者自我感觉听力正常。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几个小是时,病人突然感  相似文献   

16.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既可为神经内部病害亦可为神经外部的压迫。有两宗出自不同作者的病理报告,证实在组织学上轴突及其髓鞘有肉眼可见的异常区域。他们都在三叉神经切断术所取得的三叉神经细根活检标本中发现,因轴突园柱体肥厚,迂曲,摺叠而交替出现髓鞘质的增生成团与其极度退变甚至缺失的现象。有充分证据表明三叉神经节外或其神经根外的病变,如动静脉畸型或生长缓慢的肿瘤亦能引起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综合征。不过客观检查常可发现有感觉缺失。在215名经颅后凹入路手术中,Dandy发现其中半数病例有动脉或静脉紧贴于三叉神经小根,因而他提出是这些血管引起神经痛的假设。目前对这种血管与神经小根紧贴的频率及  相似文献   

17.
孤立性舌下神经麻痹属于临床罕见症状,病因诊断具有挑战性.国内外文献已报道多例单侧孤立性舌下神经麻痹,主要病因包括肿瘤[1]、邻近血管压迫[2-4]等,有一部分患者病因不明[5-6],罕见双侧孤立性舌下神经麻痹的报道.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2岁.因"反复头痛发作伴言语不利5个月"于2011年9月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劳累后出现发作性右侧额颞部头痛,呈针刺样,每次持续约10 min,1d内发作4~5次,严重时伴恶心呕吐,就诊于当地医院,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口服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治疗,初始头痛有部分缓解,后来疗效减退,头痛部位逐渐扩展至右侧枕部.2周后,患者出现舌肌运动不灵,言语不利,就诊于我科,既往有慢性扁桃体炎病史3年,未治疗.体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伸舌右偏,轻度构音障碍,余无舌肌束颤、萎缩等其他阳性体征发现,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正常,头颅MRI平扫未见异常,未予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18.
肥大性橄榄核变性(HOD)是一种罕见且特殊的跨突触变性,发病率低,易被忽略。主要继发于脑干和小脑的破坏性病变。临床典型表现为腭肌震颤和共济失调,影像学特征为T2WI高信号。现总结分析1例继发于中脑梗死的典型双侧HOD病例,以期提高临床工作中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20.
<正>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最早由Spiller报道,主要因椎动脉或脊前动脉的分支闭塞所引起,是临床十分少见的脑梗死类型,而双侧延髓内侧梗死(Bilateral 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BMMI)在临床上则更为罕见,以下我们将收治的1例进展性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因"头晕、恶心呕吐伴四肢麻木1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