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栓溶二聚体检测在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乳胶颗粒凝集法,检测脑梗塞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的栓溶二聚体。对结果进行卡方分析。结果:脑梗塞组阳性24例,阳性率75%;对照组阳性13例,阳性率37%,病人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结果差异高度显著(X^2=9.69,P〈0.01),结论:栓溶二聚体的检测对脑梗塞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并且方法敏感,简捷,快速。  相似文献   

2.
农正祥 《右江医学》1999,27(6):353-354
对185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度及栓溶二聚体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血粘度改变共90例占4865%,栓溶二聚体试验阳性共24例占12.97%。说明糖尿病与血粘度及栓溶二聚体改变有关。认为临床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要注意观察血粘度及检溶二聚体的改变情况,以便对症治疗,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正祥 《右江医学》2005,33(1):62-62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关于本病相关因素的报道较多,但与血液流变学及栓溶二聚体的关系报道较少。为了解颈椎病患者与血液流变学及栓溶二聚体的关系,笔者对243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收集 2000 年 1 月至 2003 年 12 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确诊的颈椎病患者共 243 例,其中男性 148 例女性95例,男女比例1.55∶1,年龄 25~90 岁,其中 25~3岁31例。2.方法 血液流变学采用北京中勤世帝科学仪器公司生产的LG-R80自动型检测仪,按操作步骤及正常参考值进行检测,栓溶二聚体采用珠海亚利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4.
栓溶二聚体阳性与血液粘度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正祥 《右江医学》1998,26(4):237-238
对2000例血液流变学检测的同时作栓溶二聚体乳胶凝集试验,发现阳性者171例,占8.55%。在171例栓溶二聚体阳性患者中,高、低血粘均有发生,高粘度者40例,占23.3%;低粘度者62例,占36.2%;其余69例,占40.5%,为血粘度正常。几种常见疾病的栓溶二聚体阳性与血液粘度改变有关,认为此项检测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志红  王兰 《北京医学》1997,19(1):49-49
  相似文献   

6.
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血浆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的标志物之一,对高凝状态及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均具有广泛应用价值[1]。近几年来D-dimer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1 脑梗塞诊断血浆D—二聚体在健康人体处于较低水平状态,正常人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均<100mg/ml,血栓形成以后的含量均>200mg/ml,正常人D—二聚体定性结果为阴性,而阳性者已有血栓形成[2]。血栓形成以后在体内一般半小时自溶,血栓在纤溶酶的作…  相似文献   

7.
8.
收集作D-二聚体检测的病例1758例,其中血栓性疾病86例,非血栓性疾病1672例。在前组疾病中D-二聚 阳性18例(20.93%);后组疾病D-聚体阳性76例(4.5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表明D-二聚体检测对脑血栓形成,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敏感性不高。多种非血栓性疾病D-二聚体检测呈阳性反应,说明在这些疾病中,体内有不同程度的纤溶活性改变。  相似文献   

9.
周玉宝  吕海龙 《医学争鸣》2002,23(B12):66-67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纤溶酶作用后的终末产物,D-二聚体的检测,作为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提示高凝状态所致代偿性纤溶亢进,尤其作为DIC的确诊与排除鉴别诊断,确切反映病变的进程,指导对溶栓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疗程监控,疗效的考核都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11.
张萍 《实用医技》2000,7(12):938-938
尿酸是嘌呤、核酸和核蛋白的代谢产物,尿酸含量异常可以引起上述物质代谢的障碍.如痛风、甲状腺机能减退,肾功衰竭等疾病,随着健康普查,检测手段的进步,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寿命的延长,高尿酸血症已不少见,为了了解国内各阶段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我们检查并分析了514名年龄在20-60岁的成年人的血清尿酸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后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血浆 D-二聚体含量增高可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对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疗和预后监测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自从 198 7年Cumminus等首先报道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CardiacTropnin ,cTn)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塞以来 ,cTn的临床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cTnⅠ是心肌结构蛋白 ,属于cTn亚基之一 ,在发育过程中不在骨骼肌中表达 ,使其成为心脏特异性抗原。据报道[1] 有望成为心肌疾病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本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几组心肌疾病患者的血清cTnⅠ ,并以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为对照试验 ,旨在进一步认识血清cTnⅠ的临床价值。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①急性心肌梗塞 (AMI)组 :收集 1998…  相似文献   

15.
吴艳  赵英 《海南医学》1999,10(4):258-258
抗子宫内膜抗体是一种以子宫内膜为靶抗原并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的自身抗体[1]。EMT是不育症患者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采用ELISA法对321例EMT和不育症患者血清中的EMAb—IgG、IgM进行了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对照组血清标本获自中心血站36例健康体检妇女,321例EMT和不育症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和住院确诊病人标本,其中EMT患者98例,不育症患者223例。均自流脉采血,分高血清备用。1.2血清EMA检测,采用ELISA间接法,所用的试剂由伊利康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6.
降钙素原(Procaicitonin,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由1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3ku,无激素活性。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均证实,在生理状态下,PCT在甲状腺C细胞或其他内分泌细胞内由前降钙素原(Pre-PCT)水解产生,正常人血清PCT水平低于0.1ng/ml,半衰期为20-24h。在病理状态下,PCT由甲状腺外的其他器官组织产生,肝、肺、  相似文献   

17.
血清IL-6的检测与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介华 《医学综述》1999,5(3):100-102
<正>白细胞介素(InferleuKin-6,IL-6)是细胞因子网络中一种多效应的细胞因子,由184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对多种细胞的生长、分化或基因表达都有影响。这些细胞包括免疫细胞、造血细胞、肝细胞、成纤维细胞、肾系膜细胞、皮肤角质细胞及一些肿瘤细胞。IL-6还被称之为β_2-干扰素,肝细胞刺激因子,杂交瘤细胞生长因子,B细胞分化因子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70例病例及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进行D-二聚体含量测定,了解血液的高凝状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与发展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于429mm波长下比色,以标准曲线而求得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缺血性脑梗死患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增加,反映纤溶活性增强及凝血酶生成增多,成为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有价值的指标,以及D-二聚体含量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结论 D-二聚体提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程发展中及60岁以上的高龄D-二聚体水平有明显的变化,产生高凝状态而致病。  相似文献   

19.
D-二聚体检测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Fb)特异的降解产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近10年来,已建立了多种有价值的D-D的检测方法。大量研究已经充分证实了D-D在排除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 thromboembolism,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的应用价值。最近,D-D检测的应用已深入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心血管疾病、激素替代治疗、恶性肿瘤以及抗凝治疗领域。  相似文献   

20.
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检测了正常中青年组30例和健康老年人组17例的血浆D-二聚体,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检测了189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结果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患心肌梗塞和脑血管病组也较健康老年人组高(P〈0.001),表明D-二聚体检测是一项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观察溶栓治疗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