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我们在1974、1978两年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林业局黄松浦林区及和平林区,从杨树(Populus sp.)、桦树(Betula sp.)和色树(Acer sp.)等树洞积水中采获巨蚊幼虫10只,蛹2只,经饲养孵化出9只雌蚊和1只雄蚊。对成虫、幼虫和蛹的研究发现,它们与阿s穆尔巨蚊Texerhyrchites christphi(Poqtschinsky),1884与十和田巨蚊Toxorhynchite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了解球形芽孢杆菌2362株(Bs)对大劣按蚊及斯氏按蚊幼虫的毒力作用,为生物杀虫剂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Probitan~ysis方法在实验室对球型芽孢杆菌2362株杀伤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幼虫的效果进行了生物测定,并对两种按蚊的敏感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球形芽孢杆菌2362株对大劣按蚊幼虫48h和72h的LC50值为(0.0151±0.0029)m朗和(O.0110±0.0014)m胡,LC95值为(O.0960±O.0099)mg/1和(O.0529±0.0193)ml;对斯氏按蚊Hot株幼虫48h和72h的LC值为(O.0184±0.0015)mg/l和(0.0162±0.0014)mg/1,LC95值为(0.0850±0.0219)mg/1和(0.0620±0.0114)rag/1。结论球形芽孢杆菌2362株对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均有较好的杀伤效果,大劣按蚊对Bs的敏感性似较斯氏按蚊幼虫略高,且作用持续时间也稍长。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2007年登革热媒介伊蚊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省不同地区登革热媒介伊蚊的分布范围和水平以及种群优势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登革热媒介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不同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供水情况、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2007年7~8月在海南省全部或部分市、县(区)选一个或几个易于伊蚊媒介孳生的自然村进行登革热媒介幼虫横断面调查,计算房屋指数(House Index,HI)、容器指数(ContainerIndex,CI)、布雷图指数(BreteauIndex,BI)等,以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和布雷图指数,调查媒介幼虫密度;以捞取积水容器内蚊幼,调查孳生情况。结果全省BI值最高为123,最低为13.3,全省平均BI值37.4;CI值最高为46.4,最低为6.2,全省平均CI值20.7。积水容器以永久性容器为主,暂时性容器BI值高于永久性容器,室外容器的BI值大于室内容器;海南岛沿海市县及火山岩地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均有分布,但以埃及伊蚊为优势蚊种,中部市县只监测到白蚊伊蚊分布。结论海南省登革热媒介伊蚊分布广泛,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再次大规模流行的可能,必须加强全省媒介控制工作,特别是沿海地区应采取清除小积水容器、翻盆倒罐、定期清洗水缸、水缸加盖和水缸养鱼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海口市蚊幼虫的种类、密度、季节消长及蚊幼虫孳生地的类型,掌握蚊幼虫种群动态变化的本底资料,为制定蚊虫综合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海口市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方位,各选择1个居民区和附近的其他场所的水缸、桶、轮胎等小型水体及河流、水池等大中型水体,分别采用幼虫吸管法和幼虫勺捕法采集蚊幼虫,并进行鉴定。结果库蚊、伊蚊、按蚊3种蚊属均有发现,库蚊除了景观瓶外所有阳性水体中均有生长,按蚊仅在洼地中发现,伊蚊主要在小型水体中孳生,调查的11种29个大中型水体中,阳性水体有3种8个,阳性率27.59%,勺舀指数12.57,阳性水体中下水道阳性率最高,为80%。小型水体5种1 988个,阳性容器654个,阳性率(容器指数)为32.90%,其中轮胎的容器指数最高,为52.94%;蚊幼虫孳生一年四季均有活动,大中型水体8月份密度最高,1月份密度最低,小型水体8月份密度最高,2月份密度最低。结论海口市蚊虫防制工作的重点是在每年的8月份,小型积水、下水道、污水沟是治理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应用溴氰菊酯浸泡蚊帐时疟疾媒介嗜人按蚊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潜力,方法:交配后3-5d龄的的雌性嗜人按蚊通过溴氰菊酯药帐吸豚鼠血,控制蚊虫48h死亡率于50%左右,存活蚊产卵并按常规方法饲养传代,连续选育18代,每两对幼虫及成蚊进行敏感度测定,求出幼虫半数致死浓度(LC50)、成蚊半数击倒时间(KT50)、成半数致死时间(LT50),并计算各自的抗性指数。结果:选育过程中按蚊幼虫抗性指数均小于2.0,成蚊抗性指数也小于2.0,结论:模拟溴氰菊酯浸泡蚊帐条件下嗜人按蚊对溴氰菊酯产生抗药性的潜力小,提示局部选择性应用菊酯杀虫可能对媒介按蚊的抗性抗压力较小,可延长菊酯杀虫剂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巨蚊是一类主布于热带、亚热带的大型蚊种。其成虫不吸血,以花蜜为食,幼虫善扑食它种孑孓,乃是蚊虫的天敌。巨蚊属在我国已知有六种,贵州省仅报告一种。1976年7—8月,我们在黔南罗甸县调查蚊虫区系时,发现臣蚊广有分布,先后采获蛹5个、幼虫34个、隔离培养育出成虫6只。经鉴定,均是华丽巨蚊(Toxorhynchites splendens(Wiedemann),1819),现将其生境分布和生态习性初报于下:  相似文献   

7.
杨霞  王善青 《海南医学》1996,(3):144-146
本文作者在实验室内对大劣按蚊卵和幼虫在不同浓度盐水中的孵化率和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发现低浓度盐水对大劣按蚊的孵化影响不大.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孵化率依次降低.在0.5%及以下浓度的盐水中,大劣按蚊幼虫均可发育,浓度越低,幼期死亡率也越低,在1.0%及以上浓度的盐水中,幼虫不能存活,只有在0.1%及以下浓度的盐水中,幼虫才能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8.
成果完成单位 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成都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队主要研究人员 彭玉芳 宋 毅 蔡 庆 宋锦章 薛群力鉴定组织部门 四川省卫生厅鉴定时间 1999年5月15日  本成果是利用蚊体寄生的索线虫来杀灭蚊幼虫。此前仅国外的食蚊罗索线虫具备商品化生产条件。本研究发现蚊寄生索线虫1新属4新种和2个待定种,并全面证实豫南罗索线虫是继食蚊罗索线之后又一个具备商品化生产条件的线虫灭蚊剂,它可以杀灭稻田、水池及小型积水内的多种俨蚊和库蚊,并可与嗜按蚊的罗索线虫R.sp(待定种)联合应用同时杀灭水体中的…  相似文献   

9.
1987和1988年的4~11月,对嗜人按蚊孳生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共取各孳生地样本3764份,获按蚊幼虫2843条,养出成蚊2276只,其中嗜人按蚊1470只;共获按蚊卵2377粒,其中嗜人按蚊卵1836粒。小型积水、稻田、中型积水和水塘中,嗜人按蚊幼虫和卵密度指数分别为2.7,0.27,0.21,0.19,表明嗜人按蚊的主要孳生场所是各类小型积水,次为稻田。同时调查发现,该蚊在稻田中的孳生数量随禾苗的生长出现明显季节差异,而在小型积水中保持相对稳定,并且发现该蚊对孳生地无严格选择,与土质属性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1980年在大兴安岭采集的蚊类幼虫标本中,发现1只属于伊蚊属骚扰蚊亚属的六齿伊蚊,因系我国新记录蚊种,就幼虫形态特征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正> 作者于1981年6月在内蒙克什克腾旗经棚采获一批伊蚊蛹,获得成蚊。依成蚊形态特征当时鉴定为溪边伊蚊Aedes(Ochlerotatus) riparius 1984年5月又在上述地区同一生境采获一批伊蚊幼虫,并将一部分养至成蚊。成蚊在形态上与1981年鉴定的溪边伊蚊完全相同,但其幼虫却与溪边伊蚊幼虫有明显差别。经研究  相似文献   

12.
贪食库蚊捕食蚊幼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贪食库蚊幼虫捕食致倦库蚊幼虫的数量及其对其它蚊虫孳生的影响。方法人工单个和群体饲养贪食库蚊幼虫,计算平均每条捕食的数量,并对有和无贪食蚊慈生的积水进行幼虫密度计数。结果单个和集体饲养每条四龄贪食库蚊幼虫24h平均捕食致倦库蚊幼虫分别为5.6和6.0条;贪食库蚊幼虫不食四龄致倦库幼虫的头壳和呼吸管,三龄贪食库蚊幼虫可捕食与之等大的其它蚊幼虫,贪食库蚊幼虫之间有相互厮咬现象;有贪食库蚊新颖性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考核爱克宁微胶囊剂浸泡蚊帐对海南传疟媒介大劣按蚊的毒力大小.我们在实验室进行了药效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药物:爱克宁(ICON)10%微胶囊剂,由捷利康中国有限公司提供。澳佩菊酯(Deltamethrin)2.5%乳油.由海南力力达农药厂提供。1.1.2试虫;大劣按蚊(AnophelesDirus)为本所养蚊室饲养的未吸血羽化3~5日龄雌成蚊。1.2试验方法将杀虫剂按一定倍数稀释后.浸泡用棉蚊帐有制成的蚊笼,凉干后进行试验。爱克宁浸泡两个蚊笼,有效成份分别为:15mg/m2、20mg/m2。为了便于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株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和幼虫的观测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青海高原藏羊/犬和牦牛/犬两循环链型细粒棘球终虫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特征与世界上报道的其它不同地理区域或不同宿主的细粒棘球绦虫虫株形态特征相比较,结果表明该两型细粒棘率绦虫成虫和幼虫的顶突钩(大、小钩)较其它株的小,但大、小钩刃长占全虫长的比例则较其它株的大;睾丸数目多于其它株,形状和分布上各有特征:二者卵巢和子宫形状各不相同。从而揭示青海高原存在不同于世界上其它虫株的、且二者之间又有差别的藏羊株和牦牛株。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三地微小按蚊乳酸脱氢酶和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状电泳法比较研究了广西北部、南部和西部三地区的微小按蚊乳酸脱氢酶(LDH)和酯酶(EST)同工酶谱。LDH同工酶谱中,桂南微小按蚊(A.m.S)和桂西微小按蚊(A.m.W)各有一条相同的慢带,而桂北微小按蚊(A.m.N)显示5条紧相邻的酶带。EST同工酶谱可分为三个相应间区。A.m.N,A,m.W和A.m.S分别显示10、9和7条酯酶带;Ⅱ间区内的主带有明显区别:A.m.N为Rm48,A.m.W为Rm43,而A.m.S则有Rm43和Rm46两条主带。三地微小按蚊EST同工酶谱存在明显差异,其差异的程度在A.m.N与A.m.S之间比A.m.N与A.m.W之间为大。可能是由于不同纬度的地理隔离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按蚊种类及生态习性与湘北地区疟疾发病关系。方法 通过人、牛房、野外栖息场所及通宵观察所捕的所有雌性按蚊逐个鉴定,结果幼虫形态及单管饲养成蚊产卵作卵型鉴定确定蚊种:观察按蚊季节消长、寿命及叮人频率与疟疾发病的关系。结果 在不同条件环境中捕获的成效、幼虫、卵、经鉴定为中华按蚊类群种,仅山区为少量贵阳按蚊,按蚊季节消长、叮人频率与疟疾规律基本相符;中华按蚊人血指数为2.1%,按蚊平均寿命长于间日疟孢子增殖期。结论 中华按蚊是湘北地区目前唯一的间日疟媒介蚊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贪食库蚊幼虫捕食致倦库蚊幼虫的数量及其对其它蚊虫孳生的影响。方法 人工单个和群体饲养贪食库蚊幼虫 ,计算平均每条捕食的数量 ,并对有和无贪食库蚊孳生的积水进行幼虫密度计数。结果 单个和集体饲养每条四龄贪食库蚊幼虫 2 4h平均捕食四龄致倦库蚊幼虫分别为 5.6和 6 .0条 ;贪食库蚊幼虫不食四龄致倦库蚊幼虫的头壳和呼吸管 ;三龄贪食库蚊幼虫可捕食与之等大的其它蚊幼虫 ,贪食库蚊幼虫之间有相互厮咬现象 ;有贪食库蚊孳生的积水其幼虫密度为 3.3条 /勺 ,且只有一、二龄幼虫 ;无贪食库蚊孳生的积水其幼虫密度为 2 9.7条 /勺 ,可见各期幼虫及蛹。结论 贪食库蚊幼虫可抑制甚至中断其它蚊幼虫的孳生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用水性蛲虫卵标本进行出虫实验教学.在虫卵采集和教学过程中,发现虫卵取材过程复杂和虫卵形态不典型以及标本一次性使用、量大等缺点.为此,我们分别用两种封制方法制作片片标本,取得了较好效果.介绍如下.方法及步骤1.1虫卵的采集和筛检采用进明波拭子法在集体生活的儿童中采集统虫卵.在显微镜下闪检出虫卵密度高的阳性标本(5~10个虫卵/俄信祝ff).用垃笔划出镜下应如分布的大致范回,用刀片刻后,撕下,并剪为6X6nun大小的小胶片,以供村幼.1.2两种封闭方法1.2.1固定封片法小胶片经各级泊精脱水,每次20分钟.最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水质及饲料对3种实验室饲养蚊种幼虫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实验蚊种为白纹伊蚊、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3种水质为脱氯48h自来水、烧开并放置48h自来水和单蒸水;饲料为羊肝馒头粉或食母生片。在室温26~28~C,湿度70%~80%及人工光照12~14h条件下,观察蚊虫幼虫在不同水质环境、不同饲料条件下的生长和化蛹情况。结果食母生片饲养较羊肝馒头粉更易产生生物膜。白纹伊蚊幼虫在3种水质饲养下.死亡率等级为2级,从1龄幼虫孵化至化蛹的时间(简称化蛹时间)均为(7.3~0.6)d;致倦库蚊幼虫在3种水质饲养下,死亡率等级为3级,化蛹时间分别为(7.0~0.0)、(7.7~0.6)和(11.3+0.6)d。三带喙库蚊幼虫在脱氯48h自来水中全部死亡,在其它两种水质中的死亡率等级与致倦库蚊相同,化蛹时间分别为(7.3+0.6)和(7.0+0.0)d。在脱氯48h自来水或单蒸水条件下,用羊肝馒头粉或食母生片饲养,白蚊伊蚊的化蛹时间均为(7.3-0.6)d;两种水质条件下,致倦库蚊幼虫的化蛹时间均是用羊肝馒头粉饲养的时间较食母生片短。在单蒸水条件下,三带喙库蚊幼虫的化蛹时间也是羊肝馒头粉的时间较短。结论不同水质对白纹伊蚊幼虫的生长无影响,对致倦库蚊化蛹时间有影响。三带喙库蚊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单纯食母生片饲养,库蚊幼虫发育缓慢。  相似文献   

20.
福州市区蚊虫孳生习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福州城区蚊虫孳生习性与分布现状。方法:调查不同环境孳生地种类与分布,捕捞幼虫计数密度(条/勺),以人工小时诱捕蚊数计算刺叮率(只/h.m)。结果:调查各类水体 33种 16257处,发现阳性水体32种45522处,阳性率27.8%。建筑工地、高层建筑地下层积水池、开放式排水沟和下水道口等环境积水是城区致倦库蚊的主要孳生环境,建筑工地积水池最高幼虫密度1065~2342条/勺,成蚊刺叮率141.5只/h.m,是普通居民区的16.2倍。白纹伊蚊的孳生环境多达28种,主要为建筑工地和高层建筑地下层水泥池、阳台积水和水缸、桶类、轮胎等容器型积水。结论:城市蚊虫孳生环境与50~60年代明显不同,建筑工地、高层建筑地下层、阳台等建筑类积水和花圃蓄水缸成为现代都市蚊虫重要的孳生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