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茂名市农村中小学生肠道蠕虫病流行情况,评价综合防治效果,减少常见肠道蠕虫感染和发病。方法采用定点监测,定期集体服驱虫药驱虫。结果肠道常见三种蠕虫(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由1993年未进行集体驱虫治疗的62.94%、3.95%、11.85%分别降至2004年的9.58%、0.76%、1.62%。结论通过采取以预防为主,定期驱虫相结合,茂名市农村中小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肠道寄生虫感染是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尤以肠道蠕虫感染率极高,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身体健康。根据“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的通知,海南农垦从1993年起,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集体服药驱虫工作。为了解农垦中小学蠕虫感染率和驱虫效果,1993年对海口和桂林洋农场两地部分中小学生进行肠道蠕虫感染调查。2000年10月又对东平农场、桂林洋农场部分中小学蠕虫感染率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蠕虫感染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尤其是在少年儿童中感染率极高,对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自1993年开始执行《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以来,按《全国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的要求,施行集体驱虫。为了解我市实行集体驱虫后,能否达到蠕虫感染率下降到5%以下的目标,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依据,从1995年开始,在市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拉影镇与芒市遮放镇少数民族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近况及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为该地区儿童肠道寄生虫病的普查防治工作及采用规范药物进行驱虫等防治手段提供参考。方法在拉影镇和遮放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选择一个学校的儿童,收集粪便,一份标本分别采用饱和盐水浮聚法和离心沉淀法两种浓集法检查肠道寄生虫卵。结果共检查粪便199份,肠道寄生虫感染36例,阳性率为18.09%。其中拉影镇感染率为16.16%(16/99);遮放镇感染率为20.00%(2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共检出3种肠道寄生虫卵:钩虫感染率为5.53%(11/199);蛔虫感染率为12.06%(24/199);带绦虫感染率为3.52%(7/199),蛔虫感染率显著高于带绦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调查发现,随着母亲受教育程度的增高,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两地区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其中蛔虫感染率最高。有计划地在这些地区和人群中开展卫生宣教和药物驱虫,是有效降低感染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在山东省中小学生中全面开展肠道驱虫工作,寻找、推广理想的驱虫药物。我们于2006年11~12月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唐口乡,对感染肠道线虫的儿童进行了现场驱虫效果的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丁桂生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360-1362
目的了解南通市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病感染情况,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农村居民肠道线虫卵感染情况;采用透明胶纸法检查农村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和小学1-2年级学生蛲虫卵感染情况。结果2003—2012年的10年间,我市农村居民肠道线虫病总感染率为1.93%,其中钩虫、蛔虫和鞭虫总感染率分别为0.97%、0.72%和0.24%。人群的总感染率和各单虫感染率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农村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蛲虫病总感染率为1.87%。结论大规模人群集体驱虫服药是农村居民肠道线虫病感染率下降的主要措施;另加强室教活动,减少类便接触也是农村居民肠道线虫病感染率下降的另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维生素A缺乏症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把该疾病纳入了全球儿童防治目标之一,为了了解福州市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现状及其发生原因,对今后防治措施提出依据,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对福州市部分儿童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及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市古楼区部分儿童进行抽样调查,对儿童常规体检、病史的询问、血清维生素A的检测。病史的询问内容有儿童家庭状况、儿童饮食史、疾病史等。以全国推荐的标准判断维生素A的缺乏。结果本次5岁以下儿童571份,该市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患病率为2.6%;可疑缺乏患病率为12.8%;没有发现有临床表现的维生素A缺乏。年龄越小维生素A患病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维生素A患病率逐步下降。影响维生素A的缺乏因素有父母的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经济收入、胡萝卜、深色蔬菜、蛋、动物肝脏、牛奶、水果、鱼肝油、近3个月有患病、腹泻、呼吸道感染、贫血等疾病。结论婴儿早期开始服用鱼肝油,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缺乏的最有效、最迅速、经济的手段。儿童保健工作者日常工作中宣传和改善目前含维生素A低的饮食结构,增加与多食胡萝卜、肝脏等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才是预防维生素A缺乏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扬州市江都区肠道线虫病综合防治效果,探讨防治措施。方法采取驱虫服药、健康教育、粪水管理及环境综合整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肠道线虫病的传播和流行。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开展防治效果监测,统计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结果至2014年江都区累计驱虫治疗肠道线虫2036059人次,1994-2005年连续12年集体驱虫服药1162167人次,人均服药率达1.08人次。2014年学生和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正确率分别为96.00%和98.00%,比1995年分别提高了22.67%和28.67%。2014年全区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5.12%,自来水饮用人群覆盖率达100.00%。肠道线虫总感染率由1987年的89.80%下降至2014年的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5.83,P0.01);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了100.00%、99.66%、1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感染虫种以钩虫为主,1998-2014年钩虫感染占感染总数的84.39%。结论扬州市江都区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肠道线虫病的流行与传播。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郴州市儿童肠道蛔虫感染情况,为今后开展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2007年进行了郴州市儿童肠道蛔虫感染调查和集体驱虫效果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朱  陈莲芬  陈贤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698-1698
目的 了解三亚市私立学校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法检验粪便中的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结果三亚市私立学校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48.37%,感染率在年龄上、性别上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三亚市私立学校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卫生条件,整治环境卫生,开展集体驱虫从而降低三亚市私立学校学生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肠道蠕虫感染是学生常见病之一 ,在肠道蠕虫高感染区采用药物驱虫是降低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率的有效方法 ,由于驱虫药物具有服用方便 ,见效快 ,副作用少等优点 ,多年来一直被我市作为肠道蠕虫综合防治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服用药物引发的过敏反应事件亦不少见 ,下面是我们对 1例由驱虫药引起的过敏性紫癜的调查。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我市某县组织对学生集体驱虫。 1 1月 1 5日 ,一学生在使用某驱虫药物进行驱虫后 ,出现恶心、呕吐、脐周阵发性腹痛 ;并感觉双膝关节疼痛症状 ,时轻时重 ,无肿胀及功能障碍。 3天后 ,患者四肢出现…  相似文献   

12.
孙银秀  高明  任莹  李娟 《当代医学》2009,15(25):157-158
寄生虫病是中小学生的常见病,为了解和掌握新洲区中小学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我们采用改良加藤厚片法进行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新洲区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17.43%,主要是蛔虫感染率最高。小学生感染率高于初中生,乡镇学生感染率高于城区,因此疾控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卫生知识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服用驱虫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分析玉环海岛地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将2017年8月-2018年4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452例儿童分为RRTI组142例,支气管肺炎组158例,健康体检组152例。比较3组维生素A、维生素E缺乏率、贫血率;比较3组维生素A、维生素E和血红蛋白水平差别;将RRTI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RRTI组维生素A缺乏率较支气管肺炎组及健康体检组显著升高(均P<0.05),支气管肺炎组维生素A缺乏率较健康体检组显著升高(P<0.05)。3组维生素E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RTI组贫血率较健康体检组显著升高(P=0.002)。3组维生素A、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维生素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A缺乏、被动吸烟、早产、贫血、经常输液及幼托为RRT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母乳喂养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 结论 玉环海岛地区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较高,维生素E缺乏不明显;儿童RRTI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维生素A缺乏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前一阶段肠道蠕虫病防治效果和目前人群肠道蠕虫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选择1个村、3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进行调查。结果村民蛔虫感染率0.98%。小学蛔虫感染率0.28%,鞭虫感染率0.19%,蛲虫感染率2.05%。结论通州市肠道蠕虫病感染率经过大面积的集体驱虫和重点人群目标防治后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我省自1992年贯彻国家教委、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以来,各地定期对中小学生开展集体服药驱虫工作,取得明显效果。但近年来,因用药单一性、安全性或抗药性方面的一些问题,对学生集体服药驱虫的效果或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不利影响,有必要更换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三亚市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法检验粪便中的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结果:我市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54.29%,乡镇小学生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市小学生,城市小学低年级学生感染率明显高于高年级学生,城市小学男生感染率明显高于女生。结论:我市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卫生条件,整治环境卫生,开展集体驱虫从而降低我市学生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宁夏同心、海原、西吉、泾源县世界银行贷款秦巴卫生项目地区小学生肠道蛔虫病感染及治疗的效果。方法利用同心、海原、西吉、泾源县儿童驱虫活动开展前后的各种报表及督导调查表进行对比。结果执行项目后,同心、海原、西吉、泾源四县儿童蛔虫平均感染率由驱虫前的43.8%下降到第三轮驱虫后的16.0%,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91.1,P<0.01)。结论正确的干预策略和充分的财力支持是贫困地区少年儿童蛔虫病防治成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三仓地区3~14周岁儿童肠道蛔虫感染和卫生习惯情况,为科学防治儿童肠道蛔虫感染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将该地区14岁以下的儿童按年龄分成5个组别,采集新鲜大便用改良加滕氏涂片法检查寄生虫卵和进行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本地区14岁以下儿童肠道蛔虫感染率为1.178%,其中7~8岁年龄组儿童感染率最高,为1.73%;年龄越小的儿童不良生活习性比例越高。结论:该地区儿童肠道蛔虫感染率不高,7~8岁年龄组儿童是防治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开平市城区托幼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状况和应用阿苯哒唑驱虫糖防治蛲虫感染效果。方法2002~2004年在城区托幼机构儿童中开展每年2次集体服食阿苯哒唑驱虫糖防治蛲虫感染。服食驱虫糖前后,用肛周拭擦法每天上午8:00-10:00采样镜检。结果2002年检查34所托幼机构8591名儿童.感染率12.2%;2004年共检查32所8118名儿童,感染率6.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各年龄组感染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阿苯哒唑驱虫糖可有效控制蛲虫感染。  相似文献   

20.
王毓  杨佩才  袁琪  谢朝勇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2):1197-1201
目的 评价有效控制肠道线虫病项目的防治效果,分析流行趋势的动态变化,为调整肠道线虫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1—2019年南京市肠道线虫病监测数据、以及实施驱虫服药、健康教育、农村改厕等防治策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9 年,南京市共粪检191 172人次,检出肠道线虫阳性感染2 596人次,年平均感染率为1.36%,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逐年下降趋势(P<0.01)。南京市肠道线虫感染以蛔虫、钩虫、蛲虫、鞭虫为主,且以轻度感染为主,共计2 345例(占96.98%),感染人数分别为1 724例、564例、179例和129例,感染率分别为0.90%、0.30%、0.09%和0.07%。以2001年的人群感染率最高,为7.00%,2018年和2019年的感染率最低,均为0.01%,各年份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南京市儿童蛲虫病专项监测累计检查儿童 114 940人次,阳性感染者 500人次。儿童蛲虫感染率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P<0.01)。截至2019年12月,南京市已累计服药驱虫923 750万人次,人群肠道线虫病卫生知识知晓率大于90%,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为99.99%。结论 南京市有效控制肠道线虫病防治项目取得显著效果,但仍需不断完善肠道线虫病的监测网络,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适时调整防控策略,有效巩固肠道线虫病的防治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