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不同预充氧方式对重症患者行清醒气管插管的影响。方法90例入ICU需紧急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鼻导管给氧组(鼻导管组),球囊面罩给氧组(球囊面罩组)和改良声门上给氧组(声门上组)各30例。记录3组患者预充氧前(T0),预充氧5min后(T1),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MAP、HR、SPO2数值,插管一次性成功的例数,观察插管过程中返流误吸、呛咳反应的情况。结果T0~T1时刻ΔSPO2上升值声门上组大于球囊面罩组,球囊面罩组大于鼻导管组(P<0.05);T2、T3时刻ΔMAP,ΔHR,ΔSPO2鼻导管组大于球囊面罩组,球囊面罩组大于声门上组(P<0.05);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声门上组高于球囊面罩组及鼻导管组(P<0.05);返流误吸发生率球囊面罩组大于鼻导管组及声门上组(P<0.05);严重呛咳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鼻导管组、球囊面罩组、声门上组(P<0.05)。结论改良声门上给氧更有利于重症患者清醒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为前瞻性临床试验,在对中度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初级复苏期间,可经鼻导管进行间断性加压给氧治疗,也可经面罩给氧治疗,本文对比这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以617例出生时发生中度窒息的新生儿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经鼻管间断性加压给氧复苏组(n=303)和面罩给氧复苏组(n=314)。复苏过程依据美国儿科学会《新生儿复苏程序指导》(第三版)进行。结果:鼻导管给氧复苏病例很少需要使用胸部挤压和气管插管治疗(面罩给氧组的314例中,26例需胸部挤压,20例需气管插管;鼻导管给氧组的303例中,5例需胸部挤压,2例需气管插管)。两组间比较,下列指标无差…  相似文献   

3.
陈兰芳  费艳艳 《吉林医学》2012,33(20):4424-4425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早期护理中合理给氧方法。方法:本组共115例,食管癌54例,贲门癌35例,肺切除26例,术前检查心肺功能未见异常,术后24 h内均等用鼻导管及面罩双重给氧,鼻导管3~5 L/min,面罩5 L/min左右,采取无创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血氧。结果:血氧饱和度提高3%~6%,心律失常8例,占6.95%,肺部感染3例,占2.6%。结论:开胸术后早期予以鼻导管、面罩双重给氧可以有效维持血氧饱和度,降低心肺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中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面罩在纤支镜吸痰中的效果。方法40例需要纤支镜吸痰治疗的患者共行纤支镜吸痰74次,随机分为两组:鼻导管给氧组36次和面罩给氧组38次,对比两组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过程中SpO2和ST段改变及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结果鼻导管给氧组与面罩给氧组相比,在最低SpO2、ST段改变及心律失常发生方面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纤支镜吸痰时应用改良面罩给氧可明显提高患者SpO2水平、减少心肌缺氧及心律失常的发生。应用改良面罩给氧行纤支镜吸痰对老年患者是一种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给氧方式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志品  田玉科  张毅 《四川医学》2005,26(10):1080-1081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最佳给氧方式.方法 200例无痛胃镜病人,采用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根据给氧方式不同随机分为4组:Ⅰ组,静脉麻醉前后面罩均给氧,氧流量4~5L/min;Ⅱ组,鼻导管给氧,氧流量 4~ 5L/min;Ⅲ组,不给氧,但SpO2下降至93%及以下时用面罩给氧;Ⅳ组,高频喷射通气,驱动压力1kg/cm^2,频率100次/min.记录病人麻醉前,麻醉后2,4,6,8,10min时的呼吸次数及SpO2.结果麻醉后2,4,6min所有病人呼吸频率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 P <0.05),8min后呼吸频率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Ⅱ组SpO2麻醉后2min有一明显降低( P <0.05),50例中有9例需改行面罩给氧.Ⅲ组SpO2在2,4,6,8min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 P <0.05),50例中有23例病人因SpO2低于93%而需改为面罩给氧.Ⅰ、Ⅳ组病人麻醉前后SpO2均在正常范围,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不给氧不可取,用鼻导管给氧存在一定风险,而用麻醉机面罩给氧和进行高频喷射通气给氧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面罩加药雾化吸氧与鼻导管吸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罩加药雾化吸氧与鼻导管吸氧的临床观察李桂清,赵惠英,左拥军,李学云,孙风春氧疗法是开胸术后病人治疗的一种重要措施。我们自1994年10月以来对60例开胸手术后病人进行先面罩加药雾化吸氧,后单纯鼻导管吸氧方法观察患者血氧饱合度及血气分析结果,发现面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温加湿氧疗系统在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加温加湿氧疗系统结合面罩给氧,对照组采用中心供氧装置连接湿化瓶,鼻导管经口给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苏拔管后24 h、48 h、72 h痰液黏稠度、口腔清洁度、经皮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痰液黏稠度、口腔清洁度、经皮血氧饱和度、PaO_2及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温加湿氧疗系统结合面罩给氧在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效果优于鼻导管经口给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临床给氧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为鼻导管给氧、鼻塞给氧、面罩给氧及呼吸机给氧。这些方法如遇脑出血昏迷的病人和自杀者(燥动不合作)以及转送病人过程中车辆颠簸等,都极易使胶布固定的胶管脱落,致使给氧过程不能顺利进行。为此,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早期面罩雾化给氧对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方法 将收治1996例临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998例,对照组998例,观察组采用早期面罩雾化给氧方式,对照组采用鼻导管给氧方式.结果 观察2组产妇血氧饱和度.2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早期面罩雾化吸氧能有效的预防新生儿低氧血症,防止新生窒息.  相似文献   

10.
液体给氧在急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科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传统给氧方法有面罩、鼻导管、呼吸机有创与无创给氧方法。近年来国内不少医院开展静脉液体给氧,为观察该疗法在急诊科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本研究设对照组与观察组,现将短期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拔管后普通面罩、带囊面罩和双腔鼻管三种不同的吸氧方式对缓解全麻术后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气管插管拔除后分别给予普通面罩、带囊面罩和双腔鼻管吸氧,观察吸氧前、吸氧15min、30min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吸氧15min和30min后,各组患者氧分压(PaO2)均明显上升(P〈0.05),普通面罩组和带囊面罩组PaO2比双腔鼻管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气管插管拔除后,普通面罩给氧、带囊面罩给氧和双腔鼻管给氧均能防止全麻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且普通面罩给氧、带囊面罩给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重危病人面罩给氧湿化雾化气道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危病人由于循环、呼吸系统疾病、手术创伤等因素而发生呼吸功能障碍产生乏氧 ,常常危及病人的生命。传统的吸氧方法采用鼻导管吸氧法 ,此方法对一般病人尚可 ,对重危病人迅速提高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较差。我科于 1998- 0 3开始改进了给氧方法 ,采用面罩给氧法 ,同时湿化、雾化气道并与鼻导管给氧法对比观察 ,行血氧饱和度连续监测 ,效果明显优于鼻导管给氧法。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0 6例 ,男性 32 2例 ,女性 184例。年龄 3~ 6 8岁。其病例分布为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 70例 ,全肺切除术后 90例 ,肺叶切除术后 178例 ,食管…  相似文献   

13.
<正>采用文丘里面罩吸氧是呼吸科患者常用治疗手段之一,文丘里面罩吸氧多采用未加温加湿的氧气瓶湿化给氧,湿化效果较差。湿化不足会导致呼吸道干燥不适、纤毛活动减弱及痰液黏稠度增加,造成患者需要有创机械通气进一步氧疗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使患者在进行氧疗的同时又保证患者充分的气道湿化是非常重要的。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通过更接近生理呼吸的鼻导管给氧以更好地适应上呼吸道的生理功能。同时,将外界气体有效温化湿化到气道生理需要(最佳的37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施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老年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 90例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在地佐辛加丙泊酚麻醉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分别采用鼻导管给氧(鼻导管组)、内镜面罩吸氧(面罩组)和双管喉罩控制通气(喉罩组),比较三组患者SPO2下降的例数和低于85%的次数,麻醉时间和检查时间,术后由手术医师评价麻醉满意度。结果面罩组和喉罩组患者在出现SPO2降低的发生率与鼻导管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P<0.01),SPO2降低发生率面罩组和喉罩组比较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出现SPO2≤85%次数面罩组和喉罩组也明显低于鼻导管组(P<0.05);面罩组和喉罩组的麻醉时间和检查时间均明显短于鼻导管组患者(P<0.05);术者满意度面罩组和喉罩组显高于鼻导管组(P<0.05,P<0.01)。结论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应用双管喉罩控制通气,提高老年患者检查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气道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5.
李蓉  罗红  侯学莲 《西部医学》2005,17(1):45-45
吸氧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鼻塞给氧容易脱落,鼻导管给氧因管腔较大、较硬刺激鼻黏膜,病人不愿接受。我们用一次性头皮针管代替常规鼻导管给氧,获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鼻导管给氧法是比较有效的给氧方法 ,输入的氧浓度较高 ,此法在儿科应用较多 ,我们就鼻导管给氧插入的长度做一探讨。1 调查对象15 2例就诊患儿 ,女 72例 ,男 80例 ,年龄最大的14岁 ,最小的 2 0d。2 测量方法用鼻导管测量患儿右侧鼻尖至耳垂的长度 ,用直尺量取鼻导管所测得的长度 ,取其三分之二 ,即为所插入的鼻导管的长度。3 结果本组 15 2例 ,所测取的鼻尖至耳垂的长度 ,以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取得各年龄组的平均值。 (见表 1)  通编基础护理教材中规定 :鼻导管给氧插入的长度为鼻尖至耳垂长度的三分之二。我们将所测到的结果分别取其…  相似文献   

17.
内镜面罩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源长  陈辉  许华  邓小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0):1156-1157
使用普鲁泊福等全身麻醉药行无痛检查可减少患者在检查中的不适,已深受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欢迎.但麻醉过程中偶可发生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常规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可能效果不佳,严重者甚至造成血氧饱和度下降,增加检查风险.内镜面罩(endoscopic facial mask)是一种新型吸氧面罩,其通过旁侧开孔与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麻醉机相连,可进行加压给氧,中央检查孔用于插入光导纤维内镜进行呼吸道或胃肠道检查,实现了内镜操作与加压供氧同步进行.国内外作者报道仅有借助内镜面罩进行困难气管插管的经验[1~3],本研究拟探讨应用内镜面罩提高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鼻塞给氧法和鼻导管给氧法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以确定两种给氧方法谁优谁劣。方法:把98例中度以上缺氧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2例,采用鼻塞给氧法,对照组46例,采用鼻导管给氧法。结果:鼻塞给氧法在鼻粘膜损伤出血、刺激性咳嗽和无效给氧等方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鼻导管给氧法。结论:鼻塞给氧法优于鼻导管给氧法。  相似文献   

19.
<正>羊水栓塞是由于羊水进人母体血循环引起的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症,是一种极为凶险的并发症,病死率高达80%,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多数羊水栓塞患者主要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其次死于凝血功能障碍。治疗主要针对4个方面:①纠正呼吸循环衰竭;②抗过敏;③防止血管内凝血及肾功能衰竭;④适时终止妊娠。1紧急处理立即给氧,急救时使用鼻导管给氧效果不理想,应使用面罩加压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以保证氧  相似文献   

20.
我科所收治的危重、昏迷、营养不良或吸吮、吞咽困难的患儿 ,为了治疗和支持生命均需插鼻胃管。现将我科对 76例新生儿插鼻胃管的护理体会小结如下。1 插鼻胃管的方法1.1 鼻胃管选择 要使插管成功率提高 ,首先要选择通畅质量软硬度适宜、管壁光滑无缺损的硅橡胶制成的小口径胃管。我科均选 10号导管 ,全长 4 0 cm。如果采用聚氯乙烯细塑料管和硅胶管代替鼻饲管 ,不仅插管方便 ,病人痛苦少 ,而且又利于保留。一般保留 4 8~ 72小时。硅胶管可保留久些 ,效果满意 ,无任何并发症。通过实践 ,我们认为硅胶管或塑料鼻饲管优于橡胶鼻饲管。因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