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迎春 《养生月刊》2014,(6):484-487
夏三月,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万物竞长,日新月异。阳极阴生,万物成实。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人在气交之中,故亦应之。所以,夏季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阳气,  相似文献   

2.
夏三月,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万物竞长,日新月异。阳极阴生,万物成实。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人在气交之中,故亦应之。所以,夏季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相似文献   

3.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5月5日,太阳黄经45度.夏季已始,接下来是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 夏季,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如电闪雷雨,都是天地之气交合。人体,也推陈布新,生机盎然。春夏养阳.阳者,畅通明亮。人处天地之间,借自然气势,需顺而行之。  相似文献   

4.
黄亦兵 《养生月刊》2007,28(7):618-620
夏季为三个月,起于农历立夏,止于大暑,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和大暑六个节气。夏季暑气当令,就是一个“热”字,内应于心,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此季节一定要顺应自然而养生,根据夏季“万物生长,心气火旺”的特点而进行饮食养生,采用清热解暑,健脾和胃化湿,益气生津化暑等方法进行调节,方可防病强身,颐养天年。  相似文献   

5.
熊晓芳  钟锡新 《新中医》2013,(11):34-35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与季节、节气的相关性。方法:对1185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病例在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分布情况。结果:1185例患者,发病季节高峰在秋季,其次在夏季;发病节气高峰在立秋,其次是小暑、处署、大暑、白露、夏至。结论:慢性胃炎的发生有明显季节性和节气性,应将预防重点放在夏、秋季节和立秋、小暑、处暑、大署、白露、夏至等节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索季节及节气变化对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受试者血压的影响规律。[方法]同期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受试者各10例,记录全年血压数据,按季节、节气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季节变化对血压的影响:1级高血压组冬季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较秋季升高(P0.05),春季均较冬季下降(P0.01);夏季SBP较春季下降(P0.05),秋季较夏季升高(P0.05)。正常高值血压组冬季SBP较秋季升高(P0.01),夏季较春季下降(P0.01),夏秋季节变化不明显(P0.05)。正常血压组SBP及DBP四季间均无明显变化(P0.05)。2)节气变化对血压的影响:1级高血压组SBP在霜降至立冬、立冬至小雪、冬至至小寒、立春至雨水节气交替时波动明显(P0.05),DBP在立冬至小雪、立春至雨水节气变化时波动明显(P0.05);正常高值血压组SBP在小寒至大寒的节气变化时也有明显波动(P0.05);正常血压组SBP、DBP在各节气转化时均较平稳(P0.05)。[结论]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者的血压呈现季节性变化,总体呈春降、夏低、秋平、冬高的规律;1级高血压者血压在冬、春季节变化时波动明显,特别是在立冬、小雪、小寒、雨水节气到来时要加强血压管理。  相似文献   

7.
谷雨     
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5度。公历每年的四月二十日前后为谷雨节气。谷雨,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在12度以上。  相似文献   

8.
王恒苍 《养生月刊》2017,(5):392-395
今年5月5日为立夏节气,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1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更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相似文献   

9.
正"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谷雨,是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农历三月初),太阳到达黄经30°时。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  相似文献   

10.
##正##1引言根据太阳的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个等份占黄经15°。太阳每年通过春分点,黄经为0°,以后每运行15°,即为一个节气。"24节气"综合了天文学、古中医学、物侯学和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知识,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规律,古中医学的运气学说和九宫八风等理论,就是以"24节气"的时间来划定的。例如,从立春节气开始,把"24个节气"顺序分成相等的6个时段称之为"六气"(黄道的立春点开始,将一年分为风、热、火、湿、燥、寒六个具有代表性的气候性节段,即:厥阴风  相似文献   

11.
冯睿智  毛兵 《中国中医急症》2015,(2):222-224,24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死亡时间与节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庚寅、辛卯及壬辰3个农历年肺癌住院死亡患者死亡日期与节气、地区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肺癌患者死亡日期与节气及气温无明显相关性,死亡时间无一定集中性,在年份、月份及季节上不存在绝对死亡高峰期。结论肺癌患者一年四季都要积极预防,应高度注意年度内的阶段气温的剧烈变化、降水量偏多等因素,特别是在春季的清明、夏季的芒种、秋季的寒露、冬季的立冬等节气区间的气温变化程度,这些节气区间在时间层面上对预警肺癌患者的死亡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盛夏七月,烈日当空,正值小暑、大暑节气,俗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非常形象地概括了这一节气高温湿热、闷热难耐的特点。那么在小暑大暑时节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如何才能在酷暑中安然度夏呢?消暑重在养心神在中医理论中,人体五脏,心与夏季相应,心主血脉、主神,与  相似文献   

13.
《养生大世界》2009,(6):14-14
芒种:6月5日,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雨量增加,气温升高,天气闷热。芒种,太阳黄经为75度。农历书记载:“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就是说,芒种节气是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人典型的夏季,农事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  相似文献   

14.
<正>立冬节气是进入冬季后的第一个节气,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的季节。天气寒冷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同时也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所以,立冬后适当进补对御寒很有好处,下面给大家介绍立冬节气饮食养生方法。咸味入肾补益阴血根据"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可以适量多吃点鲜味食物,如海带、紫菜以及海蜇  相似文献   

15.
孙伯青 《养生月刊》2022,(5):422-423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被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茁壮成长的重要时节,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民间又称孟夏,亦称"夏之初".若按气候学的标准,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为夏季开始.  相似文献   

16.
杨力 《科学养生》2007,(7):50-51
小暑与养生小暑养生总原则:"小暑三伏天,最要防心炎"。1.小暑的气候及物候特点小暑是24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是夏季6个节气中的第5个,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前后,太阳黄经105°,斗指未位(西南方向)。因气温高,雨水丰富,阳光充足,所以小暑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时期,农村多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  相似文献   

17.
夏日话饮食     
正夏季气候炎热而又潮湿,人体一方面新陈代谢加快,消耗与排泄增加;另一方面消化能力减弱,食欲下降,常常处于出多入少的营养负平衡状态。因而,夏天合理的饮食就显得格外重要。为了满足夏季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而又不致胃肠道负担过重,夏日营养素的构成应注意三高二低,即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含量略高,而脂肪及糖的含量应略低。饮食以清淡少油、易消化为原则。主食可选米饭及  相似文献   

18.
夏季从节气上算.包括了从立夏开始,经过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一直到立秋为止,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三个月。对於老年人而言,由於自身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的下降,尤其需要注意体质与精神的自我调养,顺应夏季的养生之道,安然度过炎炎夏日。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需要哪些营养素 按照营养学家的话说,一共需要大约50种营养素,其中包括葡萄糖、核黄素、视黄醇、赖氨酸、亚油酸等等,名称都很复杂,一般人也搞不清楚。不过,这50多种营养素分别属于六个大类,每一大类功能有类似的地方,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这几个大的类别就可以了。这六个大类就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7,(2):281-284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手足口病患者的一般特征及其发病与节气的关系,为临床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全国19家三甲医院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中941例手足口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基本信息并进行规范化,绘制雷达图就发病时间与节气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941例手足口病患者中,男521例,占59.95%,女348例,占40.05%,625例患者中以1~3岁的儿童患病比例最高463例,占74.08%;入院科室以传染病科室为居多917例,占97.45%。2008—2010年的患者共有846例,主要分布在清明到小暑节气,其中2008年入院96例,入院人数的高峰集中在夏至(23.23%)及立冬(20.2%)两个节气,2009年入院249例,清明(13.69%)、谷雨(12.05%)、立夏(8.43%)入院人数均较高但处于递减趋势,到白露(8.84%)、秋分(10.04%)两个节气入院人数又有回升,2010年入院519例,从清明到大暑入院人数均处于较高水平,到小满达到最高峰79例(15.31%)。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与节气密切相关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患病人群为1-3岁儿童,在春夏季及初秋季节是手足口病高发期,故在临床上要根据发病节气规律进行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