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一步重视脂肪新功能对创面愈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创面愈合的研究范围正随着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而不断拓展和完善.以皮下脂肪组织为例,以往大多数的研究认为,脂肪组织来源于间充质细胞(mesenchymal cell,MC),其功能仅是一个能量贮存仓库.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脂肪组织还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在发育学、信号转导以及干细胞作用等诸多方面与组织修复存在着密切联系.有专家认为,加强对脂肪细胞新功能的研究和开发有可能对创面修复和组织再生机制产生新的认识和寻找出新的促愈合手段.  相似文献   

2.
保留不同厚度脂肪组织对猪烧伤创面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在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脂肪组织与创面愈合速度和创面收缩率的关系,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小型香猪6头,用固体汽油燃烧50 s制成背部2.5 cm×2.5 cm全层皮肤烧伤创面,随机分为3组:未保留脂肪组织组,1/2脂肪组织保留组及全层脂肪组织保留组.各组创面切痂后保留相应的脂肪组织,并用大体观察、光镜、电镜、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比较不同创面的愈合速度和创面收缩率.结果:保留不同厚度的脂肪组织对创面的愈合速度没有影响,3组愈合时间分别为(26.25±1.60)d,(27.28±1.97)d和(26.41±1.83)d,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脂肪组织的存在可明显影响创面的收缩率:两保留脂肪组的创面收缩率明显少于未保留组(P<0.01).与保留脂肪组对比,未保留脂肪组伤后7 d肉芽组织中血管增生及细胞增生均较差,肌成纤维细胞出现早,早期创面修复组织中胶原纤维由细、短转化为粗、长纤维所用时间明显缩短.14 d时未保留脂肪组新生组织中胶原束较厚,肌成纤维细胞含量高,弹性纤维增生较重.电镜下未保留脂肪组肌成纤维细胞浆内可见到大量粗面内质网及分泌颗粒,波形核膜及微丝等结构.而保留脂肪组虽然也可见具有肌成纤维细胞特点的细胞,但其微丝结构较少.伤后2个月3组瘢痕在组织结构上无明显差别.结论:脂肪组织可能影响早期创面的愈合机制.保留脂肪组织有利于提高创面的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重视脂肪新功能对创面愈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创面愈合的研究范围正随着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而不断拓展和完善。以皮下脂肪组织为例 ,以往多数的研究认为 ,脂肪组织来源于间充质细胞 (mesenchymalcell,MC) ,其功能仅是一个能量贮存仓库。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脂肪组织还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在发育学、信号转导 ,以及干细胞作用等多方面与组织修复存在着密切联系。有专家认为 ,加强对脂肪细胞新功能的研究和开发 ,有可能对创面修复和组织再生机制产生新的认识 ,并寻找出新的促愈合手段。脂肪细胞参与创面愈合首先表现在它可能作为一个内分泌器官。迄今为止 ,已经发现人的脂肪细…  相似文献   

4.
脂肪与创面愈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脂肪组织与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近期文献的回顾,脂肪组织参与食物摄入、能量代谢等生理过程。通过内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参与创面愈合的调节。结果 脂肪组织主要分泌的几种因子:瘦素、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脂质等参与创面愈合过程。结论 脂肪组织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了解脂肪细胞与上皮形成间的关系有助于揭示创面愈合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纳米脂肪是将脂肪组织通过机械乳化、过滤后得到的可以通过27 G针头的乳糜状流体, 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瘢痕修复、改善皮肤衰老等多种功能。近年来, 一些研究者在传统的纳米脂肪制备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其核心成分促进创面愈合机制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引起重视。该文结合最新发表的文献, 对纳米脂肪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和其在创面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皮肤创面愈合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慢性、难愈创面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重组生长因子已经在临床用于改善创面愈合,但由于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等原因,使得其临床疗效欠佳.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治疗已经成为改善创面愈合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就目前基因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治疗性基因选择和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创面治疗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加快愈合。近年来,创面微环境对愈合的影响越来越受重视。在影响创面微环境的众多因素中,创面生物电场和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已有一些基于创面生物电场和氧等微环境因素促进创面愈合的新技术用于临床。随着对创面生物电场和氧对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产生一系列调控或营造包括创面生物电场...  相似文献   

8.
创面愈合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复杂过程,难愈或不愈创面是整形外科的一大挑战.随着人们对脂肪干细胞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利用脂肪干细胞来提高创面愈合已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策略.在此就脂肪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治疗策略的改进、细胞移植途径及临床应用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李颖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5):770-772
在烧伤整形外科中,游离皮片移植术后存在供皮区本身的修复问题,如取皮留下的创面过大,该创面愈合时间较长,容易继发感染,形成瘢痕挛缩,最终影响美观甚至带来功能障碍等风险。目前,临床治疗中为促进供皮区创面良好愈合,减少瘢痕的增生,常常通过对供皮区创面应用敷料达到这一目的。随着对创面愈合机制的研究深入,人们认识到使用敷料不仅能覆盖创面,而且能促进创面愈合。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人们尝试在创面运用不同的敷料。  相似文献   

10.
<正>严重皮肤烧、创伤的治疗目的是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和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目前,加快创面愈合速度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而人们则越来越重视创面愈合的质量,即如何减少瘢痕和重建皮肤附属器,更好地恢复皮肤功能。汗腺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汗腺再生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内分泌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之一,就是证实了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的内分泌功能,它彻底改变了以往认为脂肪组织只是被动的燃料储存库或组织器官间填充材料的观点,而认为脂肪组织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脂肪组织能分泌许多脂肪因子,其中有些脂肪因子不但直接与创面的修复有关,而且还可以在不同水平或以不同方式影响组织修复的结果,本文拟就近年来脂肪组织与创面的愈合有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创面流行病学的变化和人们对高质量创面愈合的迫切需求,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开始重视对创面的系统诊疗。全国大规模的创面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创面的主要病因学已经由创伤型转变为疾病型,需要创面治疗的人数在增加,创面的种类在增多,治疗难度也在加大。创面修复专业已向多学科协作转变,如烧伤科、骨科、显微外科、肿瘤整形科、血管外科、内分泌科、修复重建科、组织工程实验室等均参与其中。同时临床使用的修复方案、技术、设备、材料、药物等因需而生,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专科特色,已成为近年来逐渐发展并不断成长的一个临床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脂肪组织促进伤口愈合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脂肪组织促进伤口愈合的文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脂肪组织促进伤口愈合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包括脂肪组织的细胞类型、细胞外基质、旁分泌信号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研究。结论脂肪组织具有来源广泛、获取便捷等优点,在损伤修复和组织再生领域存在巨大潜力。下一步需探讨脂肪组织调控细胞功能及组织再生机制,以加快脂肪组织在伤口愈合领域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愈合的创面。由于存在原发性疾病或者初期处理不当以及其他原因,常造成创面的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生活不便。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创面愈合的研究始终是创面修复领域的重点。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针对难愈性创面的发生机制和防治研究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基础研究领域和临床应用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炎性反应、细胞增殖/结缔组织形成、创面收缩与重塑几个阶段。组织损伤后,创面周围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角质形成细胞与皮肤创面愈合瘢痕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连续的生物学过程,创伤的愈合和组织的重塑有赖于上皮再生、基底膜重建和表皮屏障功能的恢复。随着近年来在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对皮肤创面愈合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角质形成细胞(KC)在皮肤炎症、创面愈合、瘢痕形成和组织重塑方面起了关键的调节作用这一观点已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研究密闭液性环境和干燥环境下供皮区创面的愈合过程. 方法 1996年7月~1997年3月以13例成人断层供皮区创面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0~50岁,创面面积(100~400) cm2,取皮深度中厚,约0.44 mm.同一个创面分为实验组(密闭液性环境)和对照组(干燥环境),采用自身对照法.应用大体、组织学及电镜观察等方法进行观察. 结果密闭液性环境下创面愈合较快,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较早活跃、且持续时间较长,再血管化和再上皮化均较早和较快发生. 结论密闭液性环境下创面愈合较快,与组织修复细胞较为活跃、再血管化和再上皮化较快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慢性创面发病机制复杂且病程长, 其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近年来, 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疗法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 随着对细胞行为和信号通路的深入探究及衍生物提取技术的进步, 干细胞的应用不断得到创新。该文从创面正常愈合和难愈合的机制出发, 探讨ADSCs及其衍生物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影响, 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种从脂肪组织中提取的多项潜能干细胞,ADSCs拥有着强大的分化和分泌能力.脂肪来源干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促进血管化、调节炎症反应、构建细胞外基质、促进成纤维细胞活动和促进上皮化来加快慢性创面的愈合.现就ADSCs治疗慢性创面的可能机...  相似文献   

19.
创面敷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总在试图加快伤口愈合,首次有关伤口愈合的报道可追溯到4 500年前,那时人们就发现创面覆盖后较不覆盖愈合效果要好。长期以来,曾出现大量不同类型的敷料,有些是动植物,有些是矿物质。如动物皮毛,蜂蜜,植物叶子,甚至粘土,砂和雪也用作创面覆盖物。但最具有影响性、应用时间最长乃至目前仍占很大市场的是我们称之为传统敷料的纱布类敷料。随着对伤口愈合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使用敷料的目的远远不只是为了覆盖创面,敷料还必须能帮  相似文献   

20.
1 概述 随着烧伤治疗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得到了更为有效的治疗.但是对于患者创面愈合后的康复治疗与生活质量仍关注不够,例如大部分深Ⅱ度及Ⅲ度烧伤患者治疗后期或创面愈合后,局部常出现瘙痒的感觉,给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烧伤瘙痒的定义为深度烧伤患者治疗后期或创面愈合后的一段时间内,新愈皮肤出现的诱导抓搔冲动的感觉.统计显示,给予干预措施后仍有87%烧伤患者创面治疗后期或愈合后出现瘙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