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及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95例ACS患者和6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ACS组和对照组,收集所有入选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平均心率以及HRT的2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ACS组内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是否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又分为不同的亚组。比较ACS与对照组及ACS组内高、低危亚组之间HRT等指标的差异。对患者进行随访,终点为再发心脏事件。根据既往危险分层界定点设定高危因子,对ACS后再发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判HRT等指标对ACS后再发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①ACS患者TO高于对照组,TS值低于对照组(P〈0.05)。②ACS合并心衰组及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TS均明显低于无心衰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③ACS后事件组TO高于非事件组(P〈0.05),Ts低于非事件组(P〈0.05)。④TO与TS结合时优势比最强(OR单=6.351;OR多=4.163,P〈0.01)。结论TO与TS结合对ACS后再发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最强,HRT可作为ACS后再发心脏事件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老年患者137例为SAP组,另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老年患者155例为对照组。分析其动态心电图,测量HRT的起始值(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各组TO与TS的差异。结果对照组TO较SAP组明显降低(0.78±1.60vs 1.25±1.87,P<0.05),TS明显升高(5.44±4.12vs 1.51±0.69,P<0.01)。与对照组比较,SAP组TO、TS及TO+TS异常率明显升高(P<0.05,P<0.01)。对照组TS与年龄呈正相关(r=0.35,P<0.01);SAP组TS与LVEF呈负相关(r=-0.29,P<0.01)。结论老年SAP患者冠状动脉有严重狭窄者应积极行完全血运重建,HRT可作为SAP患者的风险预测因素,为其治疗策略和预后提供有意义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3.
窦性心率震荡(HRT)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恶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的心电现象。冠心病患者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危险度分层及预后预测,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研究领域。目前运用的无创方法如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心室晚电位、O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HRV)、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等,均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的限制,因此,需要探求新的预测指标加以完善。近年来研究发现的新的病理生理现象——心率震荡,以无创、简单、可靠等优点逐渐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作用。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的UA患者共248例,其中中低危患者103例,高危患者145例。分别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和12导联心电图,测定震荡初始值(TO)、震荡斜率(TS)、ST段压低程度、肌钙蛋白(cTnI)和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HRT0为TO〈0并且TS〉2.5 ms/RR;HRT1为TO≥0或者TS≤2.5 ms/RR;HRT2为TO≥0并且TS≤2.5 ms/RR。结果与中低危组相比,高危组患者HRT异常率显著升高(P〈0.01)。随着ST段压低程度的增加,HRT异常率显著升高;以cTnI中位数0.21μg/L为界值,与低于中位数的患者相比,高于中位数的患者HRT异常率显著升高;以Gensini积分中位数23.5为界值,与低于中位数的患者相比,高于中位数的患者HRT异常率显著升高,P均〈0.01。TO与ST段压低程度、cTnI和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TS与它们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结论HRT可作为UA危险分层的一个有价值的新心电指标。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室性早搏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伴室性早搏的冠心病患者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各30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冠心病组震荡起始明显高于对照组(0.05±0.58%vs-2.22±1.01%,p<0.001),震荡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89±2.65ms/RRvs7.36±1.34ms/RR,p<0.01)。冠心病患者的震荡起始(TO)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负相关(r=-0.3473,p>0.05),与冠脉病变支数正相关(r=0.5669,p<0.01);震荡斜率(TS)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相关(r=0.6406,p<0.001),与冠脉病变支数负相关(r=-0.6989,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减低,故窦性心率震荡可用于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韦炜 《内科》2010,5(2):169-172
识别冠心病高危患者并对其预测预后,进而采取针对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关注焦点。随着研究深入,使用自主神经功能指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的方法逐渐受到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冠心病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冠心病者60例(A组),有室性期前收缩(PVS)无器质性心脏病者160例(B组)。分别计算震荡起始(TO)及震荡斜率(TS)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TO阳性率大于B组(λ^2=10.703,P〈0.001),A组TS阳性率大于B组(X^2=21.716,P〈0.0001)。A组TO值大于B组(0.244与-2.086,P〈0.0001);TS值小于B组(7.337与15.514,P〈0.0001)。B组TO、TS与性别均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均有相关性(P〈0.05、P〈0.01)。A组TO、TS与年龄、性剐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冠心病者HRT明显消失或减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HRT)及其与心率变异性(HRV)和室性早搏之间的关系。方法86例冠心病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机自动测定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HRV时域和频域指标及室性早搏数目。结果冠心病患者的HRT减弱,HRV降低,且TO与时域指标SDNN和SDANN及频域指标LF和LF/HF明显相关(p<0.05),TS与时域指标SDNN和RMSSD及频域指标HF和LF/HF及室性早搏数目明显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HRT现象减弱,且HRT与HRV及室性早搏数目明显相关。HRT应当是一种较HRV更好预测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冠脉狭窄及血流改变与窦性心率震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窦性心率震荡(HRT)各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的患者,按CAG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并对阳性组进行PCI治疗,对DCG所获得的HRT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CAG阳性组患者的HRT参数震荡斜率[TS,(3.32±1.83)ms/RR]显著低于CAG阴性组的[(10.41±5.38)ms/RR,P〈0.01],震荡起始[TO,(-0.81×10^-2±0.60×10^-2)%]显著高于CAG阴性组的[(-1.51×10^-2±0.75×10^-2)%.P〈0.01]。CAG阳性组接受PCI治疗TIMI血流2级者TS值增加不明显,TO值下降不明显(P均0.05)TIMI血流3级者TS值明显增加[由(13.5±6.5)ms/RR增至(19.3±9.1)ms/RR,P〈0.0001],TO值明显下降[由(0.76×10^-2±0.38×10^-2)%降至(-2.13×10^-2±0.37×10^-2)%,P〈0.0001],对冠脉病变与各项检测指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TS与冠脉的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62,P〈0.01),与冠脉病变评分呈负相关(r=-0.527,P〈0.05)。将冠脉按照病变程度进行分组发现,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50%的TS值显著变小(P〈0.01),多支病变的TS明显变小(P〈0.05),冠脉病变评分高于10分组TS显著变小(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HRT参数显著降低,并且TS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PCI治疗TIMI血流3级者HRT参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旨在评价其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人选冠心病患者60例(观察组),同期体检者排除器质性心脏病60例(对照组),两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人选者均接受BETHUNE十八导联24h动态心电图(DCG)记录,进行处理后测量计算窦性心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两项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观察组)HRT明显消失或减弱,TO明显升高,TO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s明显下降,偈大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TO、TS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有相关性(P〈0.05);观察组TO、TS与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P〉O.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T明显消失或减弱。HRT可能成为评价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预测其危险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伴室性早搏的糖尿病、冠心病和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07例,计算其震荡起始(TO)及震荡斜率(TS)。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O值明显升高,TS值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冠心病组比较,TO、TS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心率震荡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潘婷婷  李郁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12(4):272-274,28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心率变异性(HRV)及T波电交替(TWA)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137例,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组5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87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1例为对照组。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各组HRT、HRV和TWA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TO值显著增高,TS值显著下降,HRV指标(SDANN,ASDNN,VLF,LF,TP,LF/HF)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最大TWA值增大,在MV5,MV1导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TS值显著下降,HRV指标(SDANN,ASDNN,VLF、LF、HF、TP)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O与SDNN、ASDNN、VLF呈负相关(r=-0.18~-0.19,P<0.05),TS与VLF、LF、HF、TP、SDANN、ASDNN、rMSSD、PNN50呈正相关(r=0.22~0.46,均P<0.01)。结论同时对HRT、HRV及TWA参数比对评估,可提高对冠心病患者危险性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7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同时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将患者按照收缩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分为杓型组30例、非杓型组84例和反杓型组65例,记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24h血压变异性参数、心率变异性参数及其他临床变量的基线值。比较各组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和心率变异性各参数。结果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的log Gensini评分均高于杓型组(P<0.05);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的24h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24h内连续每5min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均低于杓型组(P<0.05);24h血压变异性各参数与心率变异性各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比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重;血压昼夜节律与心率变异性相关,随血压昼夜节律减弱,心率变异性降低,而24h动态血压监测所测血压变异性与心率变异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对冠心痛发生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429例为冠心病组,另选同期体检的非冠心病患者60例为非冠心病组。2组患者均测量血压及生化指标检测,并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静息心率与冠心病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的收缩压、TC、TG、LDL-C、静息心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痛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舒张压、TC、HDL-C、LDL-C、空腹血糖等因素后,静息心率、收缩压、TG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6,95%CI:1.005~1.088,P<0.05)。结论静息心率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3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各4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各25例;多支血管病变58例,单支病变7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50名为非冠心病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ET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冠心病各组血浆E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P均<0.01);STEMI组、NSTEMI组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和SAP组[(95.6±14.7) pg/ml、(89.6±11.2) pg/ml比(67.2±8.5) pg/ml比(35.7±5.8) pg/m门,且UAP组显著高于SAP组(P均<0.01),STEMI组和NSTEMI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冠心病组中多支血管病变组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81.3±12.6) pg/ml比(64.5±10.3) pg/ml],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内皮素水平显著升高,其检测对于观察病情、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对冠状动脉风险预测能力。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120例,均行急诊或者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临床终点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400例和无心血管事件组2720例。记录患者入院时基本临床信息、心电图采集等。全部患者随访,记录临床终点事件及发生时间。通过Cox回归分析观察GDF-15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能力。结果 心血管事件组年龄、收缩压、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肌梗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空腹血糖和GDF-15水平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体质量指数、舒张压、吸烟、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LVEF、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他汀类药物和TG水平明显低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0.05,P<0.01)。所有患者中位随访2.9(1.2,4.8)年,共400例患者发生其中至少一项临床终点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脑卒中、心力衰竭、全因死亡。GDF-15与心力衰竭相关(HR=1.84,95%CI:1.72~2.00,P<0.01...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心率震荡与静息心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率震荡(HRT)和静息心率(RHR)、心率变异性时阈指标(SDNN)在冠心病(CHD)中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有室性早搏的冠心病患者53例,根据24h动态心电图(Hoher)记录资料分组,A组(良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偶发室早)32例,B组(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组:伴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多源性室早或频发室早)21例,动态心电图记录SDNN和6am的静息心率(RHR),计算心率震荡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1S),比较两组间的差别,分析TO、TS与SDNN、RH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组TO值高于A组(0、80%±3.94%vs-1.45%±4.37%,p〈0.05),而TS值低于A组(11.03±11.01ms/RR间期vs19.77±19.00ms/RR间期,p〈0.05),RHR值明显高于A组(82.18±9.70bpmvs70.94±11.32bpm,p〈0.01),B组TO与SDNN呈负相关,与静息心率呈正相关;TS与静息心率呈负相关,而与SDNN无明显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伴有不良室性心律失常时,心率震荡现象减弱,心率震荡增加,提示心脏自主神经平衡的破坏与不良性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窦性心率震荡、心率变异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心率震荡及心率变异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3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43例,健康对照组40例,测定心率震荡、心率变异、冠脉Gensini积分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观察心率震荡、心率变异与冠心病相关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合并2型糖尿病对心率震荡、心率变异的影响.结果 PNN50、rMSSD及TS与患者冠脉的Gensini积分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TS影响最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SDNN、rMSSD、PNN50及TS水平均显著低于冠心病组和对照组,TO水平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组SDNN、rMSSD、PNN50及TS水平均显著低于未发生不良事件组,TO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不良事件组(P<0.05).结论 窦性心率震荡、变异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是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预测指标,合并2型糖尿病对心率震荡、变异的变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2DM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T2DM患者67例和健康对照(NC)者73名,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HRT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TO和TS异常率。结果 T2DM组TO、TS值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3(-1.49,0.58)vs-1.50(-3.57,-0.35),P<0.05;3.13(1.56,6.25)vs 7.81(3.91,12.50),P<0.01]。结论 HRT可作为预测T2DM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率震荡(HRT)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源性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213例急性心肌梗死≤3周的窦性心律患者入选,超声心动描记术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4h 动态心电图测定 HRT 指标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及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比较心源性死亡组与生存组各指标的差异;分析心率震荡指标与 SDNN 和 LVEF 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来衡量 TO、TS、SDNN 和 LVEF 对心源性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平均随访20.6个月,剔除13例非心源性死亡病例,心源性死亡组36例,生存组164例,两组间 TS 与 TO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NN 与TS 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47,P<0.01);LVEF 与 TS(r=0.93)和 TO(r =0.85)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均 P<0.01);ROC 曲线下面积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源性死亡的预测价值为 TS>LVEF>SDNN.结论 HRT 参数 TS 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其预测价值高于传统的预测因子 SDNN 和 LVE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