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分为3组各30例,第一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第二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第三组实施肠内外营养联合支持,比较3组患者的并发症与营养状况。结果在实施营养后第1天,3组患者在Hb、ALB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后第10天,第三组的Hb、ALB均高于前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第三组并发症率低于前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肠内外营养联合支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控制并发症率,改善预后,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用于ICU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ICU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采用早期EN,对照组采用传统胃肠营养.治疗2周后比较2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质量指数和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营养支持前2组ALB、Hb及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2周后,2组ALB、Hb及体质量指数均高于营养支持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道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症患者早期给予EN可更好地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及出血等发生率,从而明显改善预后,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营养支持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与参考组(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b、GLU、ALT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4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同时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四君子汤加味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70例行腹部手术患者,根据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实施肠内营养,治疗组在肠内营养的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RBC、HGB、Alb显著降低,术后第8天逐渐恢复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重及氮平衡均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术后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联合四君子汤加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恢复胃肠道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 ICU 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邢台市第三医院 ICU 收治的90例危重症患者,将其根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入 ICU 后2d 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则于患者入 ICU 后≤2d 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1、2周时的营养状态指标及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其中营养状态指标为血清蛋白、前清蛋白、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的血清蛋白、前清蛋白、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1、2周观察组的营养状态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 ICU 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控制感染,且不增加胃肠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佳  邹常林  陈鄢津 《淮海医药》2009,27(5):381-38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意义和方式。方法将62例重症颅脑外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32例和静脉营养组30例,观察比较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各项营养指标。结果治疗2周后,肠内营养组和静脉营养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LB)均较入院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间比较,治疗后的TP、ALB、PALB在肠内营养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静脉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组(P〈0.01)。结论合理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符合生理,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与全肠外营养(TPN)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76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术后患者按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分为EEN组和TPN组,EEN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法,TPN组采用全肠外营养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肝功能以及营养指标、血糖变化、胃肠道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第4dEEN组肝功能以及各项营养指标的恢复水平均远高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d内TPN组患者血糖波动水平较EEN组大,且波动值高于E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EEN组肛门排气时间远低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无一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术后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不仅能维持血糖平稳,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定莱芜市人民医院分院外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同时调查住院患者营养治疗率,判断营养治疗的合理性。方法以3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第2天、住院2周(或出院)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营养不良判定标准为体质量指数〈18 kg/m2、血清白蛋白〈35 g/L。营养治疗包括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结果389例患者中入院时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6.76%(143/389),143例存在营养风险患者中共有81例接受营养支持,其中47例为肠外营养支持、34例为肠内营养支持;246例无营养风险患者中35例接受营养支持,营养支持率为14.23%。存在营养风险和无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分别为56.64%(81/143)和14.23%(35/246)。入院和入院2周(或出院)时的总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21.4%和4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评分〉3分的143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23例(16.08%),评分〈3分的246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5例(2.03%),存在营养风险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不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S2002具有简单、有效、易行、无创及快速等优点,可有效用于筛查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将本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匀浆膳食,而研究组患者则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即鼻饲肠内营养),对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与感染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清白蛋白(ALB)与血红蛋白(Hb)均明显降低,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降低比研究组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为20.83%,对照组为52.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伴吞咽困难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薛蓉  张艳秋  吴伟  赵伟  程焱 《天津医药》2008,36(7):515-517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ICU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将62例不能进食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肠内营养组)32例和匀浆膳组30例,比较入院时及2周后各项营养指标。结果:2周后,肠内营养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较入院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匀浆膳组TP、ALB、PA较入院时增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对比,治疗后的TP、ACB、PA在肠内营养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匀浆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匀浆膳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组(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及第2周时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第1周及第2周后,观察组IgG、IgM、IgA及CD4 、CD8 水平较同时间段的对照组为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2周时IgG、IgM、IgA及CD4 、CD8 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第1周及第2周时的TP、TC、TG及Hb水平较同时间段的对照组为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2周时TP、TC、TG及Hb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而言,应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覃艳琼  万鸿  万里鹏  沈莹 《安徽医药》2017,21(1):133-135
目的 探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脑卒中病人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6例老年重症脑卒中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病人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及第2周时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第1周及第2周后,观察组IgG、IgM、IgA及CD4+、CD8+水平较同时间段的对照组为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2周时IgG、IgM、IgA及CD4+、CD8+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第1周及第2周时的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红蛋白(Hb)水平较同时间段的对照组为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2周时TP、TC、TG及Hb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重症脑卒中病人而言,应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而且还能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用于评估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的意义,比较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对该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67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根据营养风险筛查2002版[2002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推荐的成人营养风险筛查方法,NRS 2002]进行营养评估,并根据营养支持类型分为3组,包括肠内营养(EN)组、肠外营养(PN)组和联合营养(EN+PN)组,通过比较使用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对各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比较患者入院第1天与第10天的营养状况、肝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发现EN组、EN+PN组相对用药前的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有显著性提高(P<0.05),且EN组肝肾功能指标变化较小,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16.67%。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患者感染及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刘顺芳  邹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626-162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鼻空肠管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EN组术后第一天以静脉支持为主,第二天开始经鼻空肠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瑞素,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观察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体质量、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L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结果: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第七天EN组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50%(9/40),明显低于PN组40.00%(16/40).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肠内营养乳剂瑞代支持治疗脑梗死后吸入性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需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过程中,对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对70例重症脑梗死后吸入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需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早期应用瑞代肠内营养乳剂并持续支持治疗,对照组按传统方法鼻饲流质饮食,其余综合治疗两组无差异。结果治疗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吸入性肺炎需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用瑞代可减少低蛋白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留置鼻肠管,对照组留置鼻胃管,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辅以场外营养的营养支持方式,观察两组生活指标、胃肠道耐受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营养支持后7d血清蛋白呈上升趋势,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血糖均较营养支持前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患者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辅以场外营养支持方式,可以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食管癌术后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与非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明确食管癌患者是否从序贯性营养支持疗法中获益。方法 将92例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组(46例)和非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组(46例),比较两组临床结局指标(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肠内营养耐受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和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等)。结果 与非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组相比,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缩短,首次自然排便和肠内营养耐受性良好例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指标、人体成分、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食管癌术后患者,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和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