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草麻黄补体抑制成分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多步沉淀和薄层层析方法进行草麻黄补体
抑制成分的提纯并进行活性鉴定;参照改良的Allen’s重物打击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应用CH50 法测定血清总补体溶血
活性;应用实时PCR技术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 的表达;采用运动诱发电检测评定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
在伤后12 h、1 d、3 d、7 d、14 d各个时间点,实验组CH50 比值和mRNA 表达均低于对照组( P< 0.01)。伤后7 d
和14 d,实验组脊髓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草麻黄补体抑制成分能够显著减轻脊髓损
伤后的免疫炎性反应,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强效补体抑制剂TP10对大鼠脊髓损伤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及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观察伤后6,12,24h、3,7d时间点TP10组与对照组大鼠脊髓损伤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补体C9阳性表达的部位及时程;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BBB评分法评定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结果TP10组在伤后各时间点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TP10组在伤后各个时间点C9阳性表达均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TP10组在伤后各时间点损伤组织MPO活性弱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TP10组在伤后3、7d时间点大鼠后肢BBB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强效补体抑制剂TP10可通过抑制补体系统激活机制显著减轻急性脊髓损伤组织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对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可溶性补体受体Ⅰ型(sCR1)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组织补体表达的影响及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成SD大鼠脊髓急性损伤模型,采用斜板实验评定sCR1组与生理盐水(NS)组大鼠下肢运动神经功能,观察两组在伤后12 h,1,3,7,14 d时间点损伤组织C3c,C9及CD59阳性表达的部位及时程,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sCR1组在伤后3,7,14 d时间点大鼠下肢运动功能明显优于NS组(分别为P<0.05,P<0.05,P<0.01);sCR1组在伤后各个时间点C3c,C9阳性表达均明显轻于NS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sCR1组在伤后12 h,1,3 d时间点CD59的表达明显轻于NS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伤后7 d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伤后14 d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重组可溶性补体受体Ⅰ型可显著减轻急性脊髓损伤组织中补体的表达,可通过抑制补体系统激活机制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4.
李良满  朱悦  范广宇 《医学争鸣》2005,26(8):697-699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组织C9,CD59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成SD大鼠脊髓急性损伤模型,观察MP组与生理盐水(NS)组在伤后12 h和1,3,5,7 d时间点损伤组织C9,CD59阳性反应物的表达部位及时程,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MP组在伤后各个时间点C9阳性表达均明显轻于NS组(P <0.05);MP组在伤后12 h和1,3 d时间点CD59的表达明显轻于NS组 (P <0.05),伤后5,7 d时间点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MP可抑制补体系统激活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3c、CD59在大鼠脊髓损伤组织的表达,并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成SD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观察MP组与生理盐水(NS)组在伤后12 h,1,3,5,7 d时间点损伤组织C3c、CD59阳性反应物的表达部位及时程,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MP组与NS组脊髓损伤组织中存在C3c、CD59的阳性表达.MP组在伤后各个时间点C3c阳性表达均明显轻于NS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MP组在伤后12 h(P<0.01)、1 d(P<0.05)、3 d(P<0.05)时间点CD59的表达明显轻于NS组,伤后5 d,7 d时间点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急性脊髓损伤组织中存在C3c、CD59的动态阳性表达,甲基强的松龙可通过抑制补体系统激活机制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可溶性补体受体Ⅰ型(sCR1)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成SD大鼠脊髓急性损伤模型,观察sCR1组与生理盐水(NS)组在伤后1、3、7、14、21d时间点损伤组织C3c、C9、CD59阳性表达的部位及时程,采用斜板实验及BBB评分法评定大鼠下肢神经功能。结果:sCR1组在伤后各个时间点C3c、C9阳性表达均明显轻于NS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sCR1组在伤后1、3d时间点CD59的表达明显轻于NS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伤后7d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伤后14、21d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sCR1组在伤后7、14、21d时间点大鼠下肢神经功能明显优于NS组;结论:重组可溶性补体受体Ⅰ型可通过抑制补体系统激活机制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发挥显著性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组可溶性补体受体 I型 ( s CR1 )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 Allen重物打击法制成 SD大鼠脊髓急性损伤模型 ,观察 s CR1组与生理盐水 ( NS)组在伤后 1、3、7、1 4、2 1 d时间点损伤组织 C3c、C9、CD5 9阳性表达的部位及时程 ,采用斜板实验及 BBB评分法评定大鼠下肢神经功能。结果 :s CR1组在伤后各个时间点C3c、C9阳性表达均明显轻于 NS组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s CR1组在伤后 1、3d时间点 CD5 9的表达明显轻于 NS组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伤后 7d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伤后 1 4、2 1 d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s CR1组在伤后 7、1 4、2 1 d时间点大鼠下肢神经功能明显优于 NS组 ;结论 :重组可溶性补体受体 I型可通过抑制补体系统激活机制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发挥显著性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补体C3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CH)急性期的作用机制,研究补体C3在CH后脑水肿中的作用以及应用眼镜蛇毒因子(CVF)干预后对血肿周围组织C3mRNA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CH 模型,将雌雄各半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常规CH组和CVF干预组,于制模后3 h、6 h、12 h、1 d、3 d、5 d 和7 d 7个时间点处死动物,用干湿重法测量脑含水量(BWC); RT-PCR法检测补体C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H后C3mRNA表达从6 h开始出现增强,3 d时达高峰,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在CH后3 h开始增加,3 d时达高峰(P<0.05),此后逐渐回落,7 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脑组织含水量与C3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758,P<0.05);经CVF干预后,血肿周围组织C3mRNA表达明显下降,干预组与常规CH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F干预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常规CH组(P<0.05).结论 脑出血后补体系统激活,C3mRNA表达明显增加,通过CVF干预后,C3mRNA表达下降,脑水肿减轻,能达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急性损伤早期脊髓内iNOS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8个时间点,各6只);实验组采用Allen’s方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脊髓损伤后3h、6h、12h、1d、3d、5d、7d和14d脊髓灰质和白质中iNOS阳性细胞数的变化,采用TUNEL法观察脊髓凋亡细胞的变化,计算凋亡指数。结果:不同组间脊髓灰质和白质iNOS阳性细胞数及凋亡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7.586、118.380、345.184,P<0.001);脊髓损伤后,灰质和白质内iNOS阳性细胞数持续增加,并于伤后3d达到高峰,持续到伤后7d,伤后14d减少;细胞凋亡于损伤后7d达到高峰,伤后14d减少,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NOS变化和细胞凋亡的关系呈现出的时序性规律可望用于脊髓损伤时间的推断,也为脊髓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后多时间点的补体及其调节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为靶向补体抑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指导.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5只)和实验组(IR组,25只),实验组又分为再灌注后0、1、3、6 和24 h组(各5只).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按不同时间点取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中补体C1qa、C2、C3、C4-2、C5以及调节因子C3ar1、C4bpa、Cfi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C1qa、C2和C4-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3 h达高峰;C3和C3ar1基因表达升高趋势一致,于缺血再灌注后24 h达高峰;C5于再灌注后0 ~3 h内表达无明显变化,其后表达升高并于6 h达高峰;C4bpa和Cfi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补体系统的激活是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之一,早期经典途径参与补体激活,后期(6 h后)旁路途径可能放大补体激活,补体调节因子在缺血再灌注后发挥代偿调节补体过度激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 TMP) 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损伤段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 表达的影响。方法:SD 大鼠110 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应用改良Allen 氏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应用改良Rivlin 斜板实验、联合行为评分(combinebehavior score, CBS) 和BBB(Basso, Beattie, Bresnahan, BBB) 评分对术前和术后1, 3, 5, 7, 14, 21 d 大鼠脊髓功能进行行为学评分。在建模后1, 3, 6, 12 h 及1, 3, 5, 7, 14, 21 d 获取损伤段脊髓标本, HE 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IF 表达。结果:术后7, 14, 21 d 实验组斜板临界角度数均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5, 7, 14, 21 d 实验组BBB 评分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 而术后5, 7, 14, 21 d 实验组CBS 评分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 术后12 h 及1, 3, 5, 7 d, 实验组MIF 阳性细胞表达数较对照组低(P<0.05)。且随着时间推移, 改良Rivlin 斜板实验临界角度和BBB 评分与MIF 阳性细胞表达数呈负相关, CBS 评分与MIF阳性细胞表达数呈正相关。结论:TMP 对大鼠急性继发性损伤的脊髓有保护和促进其功能恢复的作用, 这种作用在损伤后1~2 周最为显著;TMP 能够抑制大鼠急性继发性损伤后脊髓组织中MIF 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保存时间及温度对补体活性的影响。方法:用单向琼脂扩散法和非离心单管法对不同温度和时间下标本的C_3含量及CH50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血清补体C_5含量在室温下24h、4C下4dC、-10C和-20C下8d内无显著变化;CH50在室温下12h、4C下24h,-10C和-20C下8d内CH50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室温下放置不同时间血清CH50的变化。方法:采用脂质体-免疫分析法检测50例健康成年人、14例慢性肝病患者和26例狼疮肾病患者(其中11例为活动期)血清的CH50及C3和C4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健康成年人LIA法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范围为25~57U/M L。血清在室温下放置4H后,CH50明显降低。14例慢性肝病患者CH50及C3和C4较健康者降低,其中C3、C4与CH50的相关系数为0.857和0.807。26例狼疮肾病患者活动期与非活动期C3、C4含量无明显差异,而活动期较非活动期CH50明显降低,有极显著差异。结论: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检测,待测血清必需新鲜,室温放置不能超过4H。脂质体-免疫分析法(LIA)检测总补体溶血活性,主要反映补体经经典途径活化的活性。补体含量及活性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4.
郑晓梅  刘亮  李小刚 《重庆医学》2011,40(17):1671-1674
目的探索载脂蛋白J(ApoJ)及补体C3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ICH)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雄各半Sprauge-Dawley(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ICH组。通过脑立体定向仪建立大鼠ICH模型,于建模后3、61、2 h以及1、3、5、7 d 7个时间点处死大鼠。用干湿质量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RT-PCR检测ApoJmRNA及补体C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ICH组ApoJ、补体C3 mRNA的表达水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补体C3、ApoJmRNA的表达分别于ICH后36、h开始增强;ICH组ApoJ、补体C3 mRNA表达水平、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758,P<0.05;R=0.702,P<0.05),ApoJmRNA与补体C3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08,P<0.05)。结论补体系统参与了大鼠ICH后脑水肿的形成及神经元的损伤;ApoJ可能通过抑制补体激活而发挥ICH后机体内源性应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早期不同时间段内脊髓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表达变化规律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两组:①假损伤组(对照组,n=8)与②损伤组(实验组,48只);假损伤组仅打开T10及部分T,、Tn椎板,实验组均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间点(12h、24h、3d、5d、7d、10d)随机处死8只取材;分别用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脊髓组织中Survivin表达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脱氧核糖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大鼠在损伤及周边脊髓灰、白质中偶有Survivin蛋白表达、实验组12h有极少表达、3d时可见较多Survivin蛋白表达,然后开始下降;10d时与对熙组比较仍有统计意义(P<0.05).在脊髓损伤后对照组有少量细胞凋亡;而试验组12h就出现大量凋亡细胞,3d达高峰,5d和7d明显减少,10d仍有少量表达;实验组24h、3d、5d、7d、10d细胞凋亡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Survivin表达呈上升趋势并有一定的规律性,与细胞凋亡成正相关,脊髓损伤后Survivin的表达升高参与了押制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起到减轻脊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董全  僧志远  巩守平 《西部医学》2019,31(10):1493-1497
【摘要】 目的 观察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过程中大鼠脊髓C3aR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定位,探讨C3a-C3aR 信号通路在SCIR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体重为250g— 300g的雄性成年SD大鼠,参照Zivin法构建大鼠 SCIR模型。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9),单纯缺血组(I组,n=9)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n=36), 缺血再灌注组又依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12h组(IR12H组,n=9)、再灌注24h组(IR24H组顶=9)、再灌注48h 组(IR48H组,n=9)和再灌注3d组(IR3d组,n=9) o观察动物行为学改变并进行运动功能评分,评估模型是否制备成 功;采用ELISA法检测SCIR过程中大鼠血浆C3a分子的表达水平;制备大鼠脊髓组织冰冻切片,采用双重标记的免疫 组织荧光染色法检测SCIR过程中大鼠脊髓组织C3aR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定位。结果 大鼠脊髓缺血lh及再灌注lh、 6h、12h、24h和48h后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IR组大鼠血浆C3a含量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IR24h 组大鼠血浆C3a含量最高;IR组大鼠脊髓组织C3aR表达上调,主要在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上表达。SCIR过程中脊髓组织小胶质细胞大量激活,小胶质细胞上高表达C3aR是C3aR表达上调的主要原因。结论 SCIR过程中C3a-C3aR信 号通路激活,C3a在血浆中表达升高,C3aR在脊髓组织中表达上调,C3a-C3aR信号通路可能在SCIR病理进程中发挥着 诱导炎症反应加重脊髓损伤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二甲胺四环素(minocycline)对caspase-3、05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后应用二甲胺四环素的治疗组(A组)和应用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损伤后不同时间点(4h、8h、1d、3d、7d、14d、21d)取材,用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3、053表达阳性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及荧光酶联测定法测定caspase-3的活性。结果HE染色镜检发现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A组明显轻于B组。A、B两组均发现凋亡细胞及caspase-3、053表达,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及caspase-3、053表达均为B组〉A组(P〈0.05)。结论二甲胺四环素能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caspase-3、053表达及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草麻黄中补体抑制单体(complement inhibiting component in Ephedra sinica,CICES)对大鼠脑冲击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改进的Feeney's法制作大鼠脑冲击伤模型,分为正常组(A组)、颅脑创伤假手术组(B组)、颅脑创伤组(C组)、CICES治疗组(D组),观察打击后生存时间及术后6h、1、3、7d神经功能改变,分别检测血清IL-1β、TNF-α、脑组织补体C3水平及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D组生存时间及神经功能评分(1、3 d)均优于C组(P<0.05),D组各检测时间点血清IL-1β、TNF-α浓度(6h组IL-1β浓度除外)均低于C组(P<0.05,P<0.01),C3补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各检测时间点D组细胞膜外比C组有更少的补体附着(P<0.05),C组脑组织含水量(1、3、7d)比D组更显著(P <0.05,P<0.01).结论 CICES能够显著减轻脑损伤后的炎性反应,在继发性脑损伤中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参皂甙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Ginsenodides,Gs)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良Allen’s重物打击法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Gs治疗组。每组36只,分别于术后6h、12h、1d、3d、7d、14d完整取大鼠Tq脊髓段。斜板实验和BBB行为学评分评价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TUNEL法标记脊髓组织凋亡细胞;Westernblot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和Bcl伴随蛋白x(Bax)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半胱氨酸基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结果损伤组和Gs组大鼠术后14d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Gs组恢复优于损伤组(P〈0.05或P〈0.01);损伤组大鼠脊髓TUNEL标记的阳性细胞数于术后3d达高峰,Gs组于相应各时间点均低于损伤组(P〈0.01);术后各时间点Gs组大鼠脊髓Bcl-2蛋白表达高于损伤组(P〈0.01),术后12h、1d、3d、7d、14dGs组大鼠脊髓Bax蛋白表达均低于损伤组(P〈0.05或P〈0.01);术后各时间点Gs组大鼠脊髓caspase-3mRNA表达低于损伤组(P〈0.01)。结论通过提高Bcl-2/Bax比值并抑制caspase-3mRNA表达减少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是Gs对脊髓损伤后具有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jun, HSP70在大鼠脊髓损伤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的干预作用. 方法:采用Allen's打击法建立急性脊髓损伤(ASCI)模型,观察MP组和NS组在伤后1, 3, 6 h, 1, 2, 3 d时间点组织中C-jun, HSP70阳性反应物的表达. 结果:MP组与NS组脊髓损伤组织中存在C-jun, HSP70的阳性表达. ASCI后C-jun表达增加,3 h最为显著,MP组在伤后1, 3, 6 h时间点C-jun的表达明显少于NS组(P<0.05). ASCI后HSP70表达增加,1 d最为显著,MP组在伤后6 h, 1, 2 d时间点HSP70的表达明显多于NS组(P<0.05). C-jun, HSP70在对照组有少量表达. 结论:急性脊髓损伤组织中存在C-jun, HSP70的动态阳性表达,MP可以抑制损伤性因素(C-jun蛋白)的表达,促进保护性因素(HSP70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