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堵梦雨  宋飞翔  张令达 《安徽医药》2018,22(11):2116-2118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方式选择、术后随访及相关并发症等分析,以期为髁突骨折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髁突骨折病例22例(共24侧),术中采用耳屏前切口,颌后切口,应用长螺钉,微型钛板固定或直接游离摘除脱位的髁突头,行颞下颌关节重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拍摄X线片或CT,对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开口功能恢复、颞下颌关节及面神经症状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2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面部对称性、咬合功能及解剖结构稳定性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2)患者术前平均张口度(18.1±3.31) mm,术后复查张口度(37.4±2.89) mm,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6,P<0.001);(3)5例患者术后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其中高位骨折出现1例颧支功能障碍;中位骨折3例(颧支2例,颊支+颧支1例);低位骨折1例,为下颌缘支;5例患者面神经损伤均为暂时性,通过口服药物,3个月内面神经功能均得到恢复。结论针对不同髁突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宏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141-142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至18个月,本组41例中,10例保守治疗的患者中,优6例,良3例,差1例,优良共占82%;31例手术治疗患者,优24例,良7例,优良达100%。结论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髁状突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保守治疗的43例髁状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髁状突骨折保守治疗总体上疗效满意。结论把握适应症,保守治疗髁状突骨折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郑松 《福建医药杂志》2003,25(4):113-114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临床较少见 ,我院 1997~ 2 0 0 2年收治 70例 ,其中 2 3例行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 ,获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97~ 2 0 0 2年收治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70例 ,其中男性 4 7例 ,女性 2 3例 ;平均年龄 2 9岁。行保守治疗 4 0例 ;手术治疗 30例 ,其中 7例为髁状突高位骨折 (也称髁头骨折或关节囊内骨折 )行骨折近心端摘除术 ,2 3例髁状突中低位骨折行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髁状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应症为 :患者自觉有张口受限、局部疼痛、咬关系错乱等症状 ;经曲面断层 X线及颞颌关节…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的技术要点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为临床治疗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下颌骨CT冠状扫描对髁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6个月~2年的随访观察,手术治疗骨折愈合好,其中1例咬合关系欠佳,1例咀嚼肌疼痛,2例下颌闭合时运动偏斜。其他患者双侧咬合关系均满意。结论:伴有移位的髁突骨折经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获得满意疗效,值得今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颌骨高位髁突骨折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6年3月到2007年5月本科收治的下颌骨高位髁突患者11例(18侧),其中男性9例(14侧),女性2例(4侧),平均年龄32.5岁(12~52岁)。所有患者都经CT检查明确诊断为囊内骨折或高位髁颈骨折,可同时伴发颏部骨折,但排除其余颌面部骨折。临床检查有咬合错乱患者8例,行牙弓夹板结扎,橡皮圈颌间弹性牵引1~2周恢复咬合关系后,保留牙弓夹板开始进软食,如咬合错乱复发可再行弹性牵引,伤后4周开始张口训练直至张口度基本正常为止。无咬合错乱患者3例,1~8.2个月(6~17个月),记录患者张口度、咬合关系等,摄片检查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咬合关系均在弹性牵引后2周内恢复;患者的咬合关系均保持稳定,随访期末平均张口度为3.1cm(2.4~4.0cm)。结论闭合性治疗是治疗高位髁突骨折的有效方法;通过积极有效的闭合性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咬合关系和张口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突高位骨折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结合功能性训练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不同类型髁突高位骨折36例(51侧) ,单侧21例 ,双侧15例.按Neff分类分为A型11侧、B型17侧、C型21侧、粉碎型2侧.选择牙弓夹板或牵引钉颌间牵引固定保守治疗6例(7侧);镙钉内固定治疗28例(42侧);摘除髁突治疗2例(2侧).术后2周开始下颌功能训练 ,包括张口、前伸和侧向运动训练.6个月后进行张口度、张口型、咬合关系及面神经功能的评估.结果 手术治疗共30例(44侧) ,创口延期愈合2例(2侧) ,其余均一期愈合 ;出现面神经颞支损伤19例 ,18例术后1年内完全恢复,1例未恢复.6个月后下颌运动评估 ,保守治疗的张口度正常6例 ,张口型正常5例 , 1例轻度偏斜 ,咬合关系正常6例;镙钉内固定治疗的28例张口度及咬合关系均正常 ,张口型2例轻度偏斜.摘除髁状突的张口度及咬合关系正常 ,但张口型均出现向患侧偏斜.结论 不同类型髁突高位骨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镙钉内固定能较好恢复下颌的运动功能和咬合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髁突矢状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手术摘除错位较重的碎骨块及保守颌间牵引治疗技术治疗髁突矢状骨折20例。结果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患者20例治疗后无继发感染、张口受限、关节强直、咬合紊乱及颜面畸形等并发症发生。随访8个月至4年,患者牙咬合关系、张口运动恢复良好;CT片或曲面断层片显示,髁突改建后外形大致正常或略低于正常髁突。结论合理应用手术摘除错位较重的碎骨块及保守牵引技术是治疗髁突矢状骨折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髁状突骨折约占全部颌面部骨折的15%。临床上对该部位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且各有优缺点。目前还找不到一种能妥善解决各型髁突骨折的疗法。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常需根据具体伤情恰当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取得尽可能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对我院1995~2004年间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疗效分析,以探讨骨折类型与治疗方法选择之间的关系。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0例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18~57岁。单侧66例,双侧14例。单纯髁状突骨折41例,复合性骨折39例(双侧髁状突骨折计为复合骨折)。无移位或移位不明显(<5°)骨折31例,大小骨折片成角(>5°…  相似文献   

11.
严颖彬  穆洁  张兰成  刘浩  王志兴  张军  沈军  张萍 《天津医药》2016,44(10):1283-1286
目的 探讨包括囊内骨折在内的成人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手术疗效。 方法 32 例 33 侧髁突骨折中, 囊内骨折 6 例, 采用耳前入路和 2 枚 18 mm 的长螺钉固定; 髁颈骨折 6 例 7 侧, 采用颌后穿腮腺入路及 1 块小型板固定;髁颈下骨折 20 例, 采用环下颌角入路和 2 块接骨板固定。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13.5 个月 , 随访期末平均最大张口度 37.5 mm。 32 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和面部对称性。 7 例(21.9%)出现暂时性面神经瘫痪, 术后 3 个月均完全恢复, 1 例出现涎漏, 加压包扎后痊愈。 无永久性面瘫、髁头吸收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对不同类型的髁突骨折采用适宜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功能性治疗在髁突骨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2010年6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64例髁突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性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及12个月的张口度、咬合关系优良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6个月及12个月的张口度、咬合关系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功能性治疗在髁突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可显著改善咬合状态,并且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248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124例,甲组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组,乙组为石膏后托外固定组,所有病例全部采用闭合复位.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经统计学处理,甲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组的疗效明显优于石膏托外固定组治疗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复位方式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3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87例(104侧),根据患者手术复位方法的不同,分为游离复位组和髁状突解剖复位组,游离复位组采取游离复位术,髁状突解剖复位组采取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术后1年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情况。结果髁状突解剖复位组的显效率为67.2%,显著高于游离复位组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髁状突解剖复位组患者张口型正常、张口度正常和咀嚼正常的比例均高于游离复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髁状突解剖复位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结构和口腔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辨治分型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中医辨治治疗,分肝气郁结、痰湿内阻、湿热内蕴、瘀血阻络、阴虚肝郁五型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中医辨治分型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2%(P〈0.05)。结论 辨治分型治疗脂肪肝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骨固定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1998年11月至2003年7月28例不同类型的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结果28中随访27例,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根据Matta平分标准,优16例,良7例,一般2例,差2例。1例因早期负重骨折移位,1例发生股骨头无菌坏死,2例发生髋关节骨化性肌炎。结论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和及时手术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开复位及颌间牵引外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05年2月—2010年11月间,对18例有明显移位的髁状突骨折,采用经耳前、颌后或颌下小切口切开复位,并行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固定。术前、术后均行髁状突螺旋CT重建,了解髁状突骨折移位情况以及术后骨折复位固定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在术后3~4周去除颌间固定后,咬合关系恢复均良好,其中12例张口度基本正常,6例轻度张口受限;三个月后复查,仅1例轻度张口受限,其余张口度正常。影像学检查全部病例骨折对位愈合良好。结论小切口切开复位及颌间牵引固定术治疗髁状突骨折,具备复位好、创伤小、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和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R)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n)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行THR治疗,对照组49例行FHR治疗,并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7%(P〈0.05),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R临床疗效较高,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与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43例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GSH)进行内固定,B组43例患者采用动力髁螺钉(DCS)进行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02%,与B组的86.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骨折延迟愈合2例,膝关节疼痛4例,膝关节僵硬2例;B组患者骨折延迟愈合2例,感染3例,膝关节僵硬2例,P〉0.05。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和动力髁螺钉均适合于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两种方法疗效相当.佃帚各具优点.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狎.诜用合话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