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长沙市2003-2004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沙门氏菌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3~2004年对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的沙门氏菌检出情况进行了分析,两年共检查103401人,检出率0.24%,夏秋季沙门氏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冬春季,2004年明显高于2003年。可能与使用了不同厂家培养基有关。同时推介了应用沙门氏菌噬菌体,结合血清学试验,可加快检测速度,降低成本,是一种较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汉中市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的预警和控制能力。方法按照GB 4789.4-2010和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检验。比较不同监测点、不同种类和不同来源样品在检出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2015-2016年汉中市5个监测点共检测7类样品285份,检出28株沙门氏菌,检出率为9.8%;宁强县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21.1%),各县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23,P>0.05)。7类样品中生禽肉、动物性海水水产品、动物性淡水水产品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0.9%、30.0%、20.0%;生畜肉、熟肉制品和地方特色食品中也有检出,检出率分别为6.7%、3.3%、0.9%;流动早餐中未检出沙门氏菌,不同样品间沙门氏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3,P<0.05)。不同样品来源间沙门氏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P>0.05)。结论生禽肉、动物性海水水产品、动物性淡水水产品中是沙门氏菌污染的主要食品,由此造成的二次污染是食物中毒的隐患,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沧州市2009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沧州市2009年食品中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为沧州市食源性致病菌和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2009年度工作手册,对3类食品进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等5种致病菌的分离、生化及血清型鉴定。结果 46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14株,总检出率为35%。其中沙门氏菌3株,检出率为7.5%;副溶血弧菌11株,检出率为27.5%;单增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出。结论 2009年沧州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水产品污染较重。希望卫生监督部门加大对上述产品流通、销售和餐饮的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肉鸡胴体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多重耐药状况及耐药程度,对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研究?方法:根据GB/T 4789—2008对沙门氏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株的耐药性?结果:肉鸡胴体沙门氏菌的检出率高达34.8%;样品中分离的沙门氏菌血清型主要为奥尔巴尼型(29.6%)和印第安纳型(50.7%);药敏试验显示,大多数沙门氏菌至少对3种以上的抗生素产生耐药,耐3~7种药物的有24株(33.8%),耐8~12种药物的有19株(26.8%),耐13~16种药物的有26株(36.6%);分离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是:萘啶酸(100%)?磺胺嘧啶(98.6%)?氨苄青霉素(97.2%)?复方磺胺甲恶唑(85.9%)?四环素(85.9%)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84.5%)?结论:肉鸡胴体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现象严重,沙门氏菌耐药或多重耐药现象十分普遍,未来应加强对鸡胴体中沙门氏菌感染及耐药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通市市售食品中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对食源性疾病进行预警,为制定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和流行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江苏省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工作方案》,参照国家标准和病原微生物检验规程对市售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EHEC O157∶H7)?副溶血性弧菌和空肠弯曲菌进行检测?结果:2009~2011年共检测样品363件,检出致病菌34株,总检出率为9.37%(34/363),其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为4.96%(18/36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为2.79%(9/323),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为17.50%(7/40),EHEC O157∶H7和空肠弯曲菌未检出?结论:南通市市售食品中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主要污染的食源性致病菌?生禽畜肉?海水产品污染状况较严重?加强对生禽畜肉?海水产品的管理,对南通市控制食源性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防城港市饮食从业人员沙门氏菌带菌状况,分析流行趋势,为更好地控制肠道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2013年防城港市饮食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肛拭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结果共检出沙门氏菌68株,总检出率为0.52%。在性别(χ2=9.372,P<0.01)和年龄组(χ2=7.190,P<0.01)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季节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4,P<0.01);城乡饮食从业人员沙门氏菌检出率高于市区;规模较大的经营单位检出率低于小规模经营单位;从事生肉类或蛋加工检出率高于其他饮食行业;检出68株沙门氏菌共有7个血清群,以B群、D群为主;其中B群32株,占47.06%。结论应加强饮食从业人员卫生管理,以预防肠道传染病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对2010年~2012年期间来宾市兴宾区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的结果。方法 :对2010年~2012年期间来宾市兴宾区346例市售食物样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的相关标准对这346例食物样品含有的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结果:在2010年~2012年期间,在来宾市兴宾区市售食品的346例样品中,检出致病菌共47株,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13.58%。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共22株,此病菌的检出率为6.36%;创伤弧菌共2株,此病菌的检出率为0.58%;沙门氏菌共3株,此病菌的检出率为0.87%;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2株,此病菌的检出率为3.47%;蜡样芽孢杆菌共5株,此病菌的检出率为1.45%;大肠埃希氏菌共3株,此病菌的检出率为0.87%;志贺氏菌、阪崎肠杆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型等致病菌均未检出。结论 :来宾市兴宾区的市售食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相关单位应加强对该地区的市售食品进行动态监测的力度,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西安市2008-2014年沙门氏菌感染情况,为腹泻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西安市2008-2014年腹泻病哨点医院腹泻病人粪便标本,对其进行常规沙门氏菌病原学分离鉴定。结果采集粪便标本2113份,沙门氏菌检出34株,检出率为1.61%,其中汤卜逊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各检出12株,鸡伤寒沙门氏菌检出4株,山夫登堡沙门氏菌和未分型各3株,以汤卜逊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主。年龄特征分布中,0~5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占50.00%;6~10岁组居中,占20.59%;11~19岁组次之,占17.65%;其余年龄组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00,P0.05)。季节特征分布中,7月和8月发病最多,其他月份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00,P0.05)。34株沙门氏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氨曲南、氯霉素、四环素敏感度较高。结论西安市沙门氏菌感染主要以汤卜逊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主,低年龄组及季节流行特征明显,沙门菌耐药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某部艇员脂肪肝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对其病因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提出相应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对2009-2012年间每年脂肪肝检出率的对比,结合人员患病年龄的比较,分析其各自变化特点。结果 2009-2012年某部艇员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23.8%、26.8%、32.6%、37.6%,患病率从2009年23.8%增加到2012年的37.6%。20~25岁年龄段,患病率从2009年的20.2%增加到2012年的33.0%;40~43岁年龄段,患病率从2009年的38.1%增加到2012年的50.0%。结论某部艇员脂肪肝检出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患病年龄也日趋提前,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艇员脂肪肝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泰州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的携带状况及耐药谱的变化。方法对从业人员的肛拭子标本进行增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可疑菌株进行生化和血清学分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008、2009、2010年度的从业人员沙门氏菌检出率分别为0.49%、0.46%、0.38%,平均检出率为0.44%,各年度检出率之间(P>0.05)无显著性差异。在菌型分布中以B群的德尔卑、阿贡纳和C群的汤卜逊沙门氏菌为主要菌型。除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头胞西丁敏感性较高外,对其余的19种抗生素均产生一定耐药性。247株沙门氏菌中有180株对2种或以上抗生素耐药,15个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均二重以上耐药,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德尔卑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最为严重,最高达十二重。结论该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氏菌的携带状况近几年未发生大的改变。从业人员携带的沙门氏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应继续加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肠道致病菌检测工作,对沙门氏菌的携带者进行规范化服药,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汪英香  陈碧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9):1212-1213,1217
目的:了解某县溃疡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某县医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6年间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PU)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年间胃镜检查11588例,检出PU1726例(14.89%),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1108例,胃溃疡(GU)542例,复合性溃疡(CU)76例;DU和GU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DU检出率40岁以下组高于40岁以上组(P<0.01),GU和CU结果相反;城镇人群PU检出率低于乡村(P<0.01),2007~2009年度段PU检出率低于2004~2006年度段(P<0.01)。结论:PU好发部位以DU最多见,GU次之,CU最少,DU发病年龄较GU早;溃疡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乡村高于城镇,有逐年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2.
南通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南通市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以便能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于2004~2008年每年夏秋季在集贸市场、大型超市采集样品,按国标方法对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0157:H7及副溶血弧菌5个菌种进行致病菌监测。结果采集4类样品共1800份,检出致病菌495份,总检出率为27.5%。其中沙门菌检出率为10.9%,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8.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6.7%,EHEC0157:H7检出率为0.28%,水产品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高达1.6%。结论南通市4类主要食品均受到食源性致病菌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生肉类食品、水产品和熟肉制品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因此,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对各类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防止食源性疾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标本中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沙门菌的invA基因序列、志贺菌的ipaH基因序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序列、副溶血性弧菌的tdh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多重PCR反应对样品中上述4种病原茵的目标基因进行扩增,同时优化反应体系。结果:本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良好,该方法能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103.56pg的沙门菌DNA,94.85pg的志贺菌DNA,14.1p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DNA,115.32pg的副溶血性弧菌DNA。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检测周期短,适用于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标本中多种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食品的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检测和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西城区的超市和普通市场为采样地点,于2004—2006年采集5种(生肉、熟肉、水产品、冰激凌、蔬菜)共430件食品,按照GB/T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沙门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这4种致病菌进行检测。调查结果按照不同年度,不同采样地点,不同种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430件样品中,共有114件检出致病菌,阳性率为26.5%。2004—2006年阳性率分别为25.8%,28.6%,25.0%。采自超市和市场的样品阳性率分别为22.0%,30.1%。5种样品均检出致病菌,生肉类和熟肉类阳性率比较高,分别为42.6%,34.1%。在检出的124株致病菌中,主要是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67.8%),沙门菌(30.6%),金黄色葡萄球菌(1.6%),未检出0157:H7。结论西城区食品致病菌污染比较严重,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沙门菌为主。应加强对食品的监测管理,重点监测上述致病菌。并开发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为预防、处理和治疗食物中毒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食物中致病菌奇异变形杆菌与沙门氏菌的双重PCR方法。方法根据奇异变形杆菌尿素酶合成的正向调节因子R基因(ureR)和沙门氏菌属侵袭性抗原保守基因(invA)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其双重PCR检测方法,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两对引物分别能扩增出374 bp和724 bp的目的条带,具有高度特异性,反应条件优化后,两菌可同时检出的浓度限度为104cfu/ml。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检验周期短,可用于对食物中奇异变形杆菌与沙门氏菌的快速诊检和监控。  相似文献   

16.
34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年08月-2009年04月收治的3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本组34例患者中误诊2例,误诊率5.88%;准确诊断32例,确诊率94.1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本地区腹泻病的菌群分布和变化,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体系提供必要的监测数据。方法分析2010—2011年龙岗区2个腹泻病监测哨点患者的粪便标本,检测沙门菌(SM)、志贺菌(SH)、霍乱弧菌(VC)、副溶血弧菌(VP)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等病原菌结果。结果3271份粪便标本中,检出病原菌共797株,阳性率为24.37%.腹泻病原菌占前3位的分别为DEC、VP和SM。025、01和0164是DEC主要流行血清型,vP优势血清型为03:K6和04:K8,SM的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VP和SM有明显季节性分布特点,主要在6-9月份阳性检出;沙门菌10岁以下儿童感染率高,vP和SM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7)。结论本地区腹泻病原菌以DEC、VP和sM为主,肠炎沙门菌为sM最主要流行血清型,初步揭示了深圳市谚岗庆细菌件腹泻的病原谱及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39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398株铜绿假单胞菌(PA)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2月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对铜绿假单胞菌排位、分布情况、耐药性的变迁进行分析。结果:2008~2009年的PA检出率(13.21%)明显高于2006~2007年(8.10%),检出细菌的排位发生了变化;其中痰标本中分离的菌株最多。PA在ICU的分布率呈上升趋势。2008~2009年与2006~2007年相比,PA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上升(P〈0.05)。结论:PA对部分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提示临床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极为重要,应完善耐药监控体系,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在盆腔肿块中的诊断价值,分析了其安全性、穿刺要点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09年7月盆腔肿块54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术的临术资料。结果:穿刺后诊断与手术,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符合率为90.7%。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可以较准确地对盆腔肿块进行早期诊断,提高了患者早查、早治的可能性,为盆腔肿块诊治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