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阐述4大类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国内外流行现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应对策略.方法 检索中外数据库,对4大慢性病的国内外流行病学数据与相关应对策略进行综述探讨.结果 2012全球总死亡人数5600万,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到了全球总死亡人数的68%,4大类慢性病占总死亡人数的55.7%,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3大死因,占总死亡的79.4%,远高于全球水平.结论 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是防治重点.应重视对老年慢性病人群的照料,实现医养结合,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2.
慢性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精神病以及癌症同属非传染慢性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大约有1700万人死于慢性病,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30%左右。到2020年,这类死亡预计占死亡总人数的73%,占疾病负担的60%。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疾病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卫生部《中国慢性病报告》指出,仅2005年,中国因慢性病而死亡的人数高达750万,占世界慢性病死亡人数的21.4%以上。慢性病给居民家庭和个人,尤其是给农村居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病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将使人们陷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指出:中国每年因吸烟罹患慢性病而导致死亡的人数〉100万,因二手烟暴露导致的死亡人数〉10万。如果当前吸烟状况得不到改变,预计2050年我国每年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将突破300万,我国本世纪初0~29岁的3亿男性中将有1亿人因吸烟过早死亡,其中1/2的过早死亡发生在35~69岁。这将是我国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不能承受的。  相似文献   

5.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2005年全球总死亡人数为5 800万人,其中近3 500万人死于慢性病,而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约为750万人,在未来10年,全世界慢性病死亡人数还将增长17%。随着政府对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视,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已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2012年我市被省卫生厅列入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我们在不断探索和借鉴兄弟单位创建经验的同时,通过一年的艰辛创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预防分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每年全球有73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约占全球每年疾病死亡人数的1/3;在中国,10年来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增加了1倍,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第1位死因,不良的生活方式已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的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的广泛流行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发展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2014年全球预防控制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指出,慢性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2012年,全世界共死亡5 600万人,其中3 800万(68%)死于慢性病,超过40%(1 600万)为70岁以下的过早死亡。《中  相似文献   

8.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9日说,目前我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 卫生部提供的资料显示。2008年全球有5700万人死于慢性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63%,预计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75%。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疾病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卫生部《中国慢性病报告》指出,仅2005年,中国因慢性病而死亡的人数高达750万,占世界慢性病死亡人数的21.4%以上。慢性病给居民家庭和个人,尤其是给农村居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病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将使人们陷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罹患常见慢性病住一次院,一般要花掉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众多无可辩驳的科学证据表明,吸烟和二手烟暴露(被动吸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高达600万,每6秒钟即有1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现在吸烟者中将会有一半因吸烟提早死亡;因二手烟暴露所造成的非吸烟者年死亡人数约为60万。如果全球吸烟流行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到2030年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每年全球有73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约占全球每年疾病死亡人数的1/3。我国近10年来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增加了1倍,现在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社区居民的第1位死因(占总死亡构成比45%左右)。不良的生活方式已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在逐渐成为我国居民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2.
《医药与保健》2011,19(12):6-8
我国是全球慢性病患者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08年,我国已有2.7亿名慢性病患者,并且每年新增1600万名,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数;我国每年有643万人死于慢性疾病,占每年死亡人数的80%。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课题组的一位专家说:"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慢性病的经济负担将吞噬掉经济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吴正  严娟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393-1394
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化和老龄化使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成为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到2030年全球死于慢性病的人数将占总死亡人数(6 700万)的56%,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将由2004年的1 710万上升至2 340万,主要死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1]。为了解南京中医药大学教职工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昆明市居民慢性病死亡率及其分布特征,为制订慢性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昆明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中常住居民2007—2010年发生的慢性病死亡个案为研究对象,运用死因统计分析软件DeathReg2005和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0年昆明市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450.22/10万(标化率为285.98/10万),占居民总死亡人数的71.88%。在慢性病死亡率中,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和肝脏疾病,占慢性病死亡总数的95.85%。男性慢性病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P<0.001),是女性的1.39倍。15~60岁人群慢性病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60岁以上人群达高峰。城市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04.46/10万(标化率为290.11/10万),农村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404.94/10万(标化率为281.68/10万),城市慢性病死亡率显著高于农村(P<0.001),是农村的1.24倍。PYLL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昆明市居民健康危害最大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结论昆明市慢性病有年青化倾向,是一种男性高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加强慢性病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江西省监测地区慢性病早死概率等相关指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江西省死因监测地区2014-2018年死亡资料,分析慢性病过早死亡人数占慢性病总死亡比例、慢性病死亡率、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等指标。结果 2014-2018年,我省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人数占慢性病总死亡的比例由2014年的33.72%下降至2018年的31.91%;主要慢性病标化死亡率由422.97/10万下降至411.18/10万;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波动范围在14.23%~15.11%,变化趋势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早死概率变化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人数占慢性病总死亡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仍需应进一步加强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监测与干预,推动"健康江西2030"既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现代养生》2012,(6X):52-53
<正>据统计,全球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约800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38.8%。也就是说,每死亡3个人,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达260万人,平均每天死于心脑血管疾病7123人,每12秒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每22秒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瘫痪。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心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沧市临翔区居民慢性病死亡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当地慢性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翔区2013—2018年居民慢性病死亡监测数据,分析居民死因及减寿顺位,使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估计期间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 2013—2018年临翔区居民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比80.65%,居死因顺位第1位。年均粗死亡率为479.32/10万,标化死亡率为541.18/10万;男性年均粗死亡率为568.16/10万,标化死亡率为642.35/10万;女性年均粗死亡率为386.2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1.18/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01)。前3位慢性病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56.2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5.70%)、恶性肿瘤(13.12%)。2013—2018年因慢性病死亡的潜在减寿年数占全死因的59.00%,前3位减寿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减寿率(PYLLR)分别为19.79‰、9.92‰、5.61‰。结论慢性病已成为临翔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的监测与防控,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一级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1]显示,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死亡主因。同时我国慢性病患病率仍在上升,潜在患病者众多,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因慢性病所支出的治疗费用逐年增长,仍无法控制疾病发展势头。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健康服务领域,存在巨大裂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11与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25岁居民归因于高血糖的疾病负担和期望寿命损失情况。方法利用南京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南京市死因监测和2016全球疾病负担(GBD)资料,采用人群归因分值(PAF)估算高血糖(FPG)导致相关慢性病(包括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死亡和寿命损失的变化。结果 2017年南京市因高血糖导致的死亡占全部死亡的9.22%,相比于2011年(5.85%),南京市高血糖导致死亡的PAF增长42.77%;2017年归因于高血糖的死亡例数由2011年2 024例上升为3 778例,标化死亡率由2011年45.06/10万上升为50.16/10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由2011年35 346人年上升为57 556人年,标化YLL率由800.69/10万上升为845.34/10万;2017年高血糖对南京人群造成的疾病负担主要是糖尿病,造成的主要死亡是脑血管疾病;去除高血糖暴露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后,2017年南京市≥25岁居民期望寿命为59.19岁,较全死因期望寿命提高1.03岁,其中男性提高0.91岁,女性提高1.15岁。结论高血糖是影响南京市居民死亡和期望寿命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应加强高血糖及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20.
常玲  卢云涛  刘博  孙伟娜  赵春丽 《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0):879-880,888
在社区开展慢性病管理,将疾病的事后治疗转为事前预防,可以有效降低个人或群体的健康风险,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现代人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慢性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也在不断升级。中国2000年全国死亡人数731万,近600万是慢性病患者,2008年慢性病总例数达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