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合成了芳香基硼氨配合物MesNHBMes_2及其As的衍生物AsCl_2NMesBMes_2(Mes=Me_3C_6H_2-),并通过X线衍射进行了结构测定。结果表明,带有配体的N-B中心呈平面形,平面间扭曲的角度一般小于10°,B-N原子之间多重键的性质无改变。用M_0K_a(λ=0.0071069nm)在130K低温下X线衍射所得的晶体数据为:1.MesNHBMes_2,C_(27)H_(34)BN,a=0.8200(1)nm,b=1.0370(3)nm,C=1.5134(3)nm,α=109.38(2)°,β=80.96(2)°,γ=108.71(2)°,三斜晶体,空间群p(?),R=0.063。2.AsCl_2NMesBMes_2,C_(27)H_(33)AsBCl_2N,a=2.2681(3)nm,b=8.3510(9)nm,C=2.7961(3)nm,β=98.80(1)°,单斜晶体,空间群P2_(1/a)。  相似文献   

3.
辛懋  钟新仙 《华夏医学》2007,20(5):893-895
目的:设计合成化合物[Cu(bipy)(naph)(ClO4)],并测定其晶体结构。方法:通过牛磺酸缩β-萘酚醛与高氯酸铜()、2,2'-联吡啶合成并获得其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的方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该晶体属三斜晶系,Mr=490.34,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9.274(1),b=9.961(1),c=10.767(1);α=85.21°,β=82.567°,γ=80.939°,V=972.02(19)3,Z=2,F(000)=498,Dc=1.675Mg/m3,μ=1.305mm-1,最终结构偏离因子R=0.0270,ωR=0.0736,ω=1/[S2(F20) (0.0453P)2 0.0659P],P=(F2O 2FC2)/3。结论:配合物是五配位的变形四方锥构型。配合物通过氢键和芳环л-л堆积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与方法合成一个新的钌(Ⅱ)多吡啶配合物[Ru(4,7-dmp)2(PYNI)](ClO4)2[4,7-dmp=4,7-二甲基-1,10-菲咯啉,PYNI=2-(2′-吡啶)萘基咪唑],用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核磁共振谱对该配合物进行表征;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黏度测试和DNA熔点测定研究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与结论配合物[Ru(4,7-dmp)2(PYNI)](ClO4)2与DNA之间通过插入模式结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1,8-二羟基-9,10-蒽醌-醛-3与cis-Ru(bpy)2Cl2.2H2O为原料合成钌多吡啶配合物[Ru(bpy)2HAIP]2 (HAIP=(1,8-二羟基-9,10-蒽醌)咪唑[4,5-f][1,10]菲咯啉)(1),并对其与DNA的识别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以及电子吸收光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及热变性实验研究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识别作用。结果电子吸收光谱研究表明,当[DNA]/[Ru]=0.1,钌配合物1的特征MLCT(metal to ligandcharge transfer)荷移跃迁和IL(intraligand charge transfer)荷移跃迁的减色率分别为9%(Δλ=2 nm)和15%(Δλ=1 nm),根据EB-荧光淬灭实验结果计算得到了钌配合物1与DNA相互作用的表观结合常数约为5.13×104,热变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钌配合物1存在下,小牛胸腺DNA的熔点温度升高约4.8℃,结论目标化合物1可能以非经典的插入模式与DNA分子结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Δ-[Ru(bpy)2(py)2][o,o′-dibenzoyltartrate].12H2O和3-醛基色酮为原料,制备手性钌多吡啶配合物Δ-[Ru(bpy)2IPBP]2 (Δ-1)(bpy=bipyridine,IPBP=2-(4-甲苯并吡喃-2-酮)咪唑[4,5-f][1,10]菲咯啉),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ESI-MS),核磁共振(NMR)等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MTT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Δ-1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肺腺癌细胞HCT-8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当配合物浓度为50μg/mL时,配合物Δ-1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肺腺癌细胞HCT-8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以2 甲氧基乙胺为载体配基的铂(II)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K2 PtCl4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配合物[(CH3 OCH2 CH2 NH2 ) 2 Pt(II)X2 ](其中X为氯离子、2 甲氧基乙酸根,或X2 =草酸根、丙二酸根、1,1 环丁烷二羧酸根、dl 樟脑酸根和d 樟脑酸根)。测试了w 1、w 2对HL 6 0人白血病细胞、BEL 74 0 2人肝癌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w 3~w 7对A5 4 9人肺癌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与结论:目标配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确证。该系列配合物整体抗肿瘤活性效果一般,但是w 5的相对较好的活性结果暗示离去基团中插入醚键有助于提高铂(II)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四磺酸钛氧酞菁(TiOPcS4)的中心金属原子Ti的轴向上引入天然配体苏木精,合成轴向取代酞菁配合物——苏木精-四磺酸钛氧酞菁(Ti0PcS4—hematoxylin)。方法采用高锰酸钾降解2-萘酚-6-磺酸钠合成分子碎片4-磺酸邻苯二甲酸单钾盐,通过“固相熔融法”合成四磺酸钛氧酞菁,以此为原料,DMF作溶剂,与苏木精反应合成TiOPcS4—hematoxylin,并对分子碎片以及相关化合物进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谱(氢谱)与热重和差热分析表征。结果 表征和确定TiOPcS4-hematoxylin的组成和结构,比较TiOPcS4-hematoxylin与TiOPcS4的紫外光谱和稳定性,前者光谱红移,且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强,在水溶液中不易聚集。结论 Ti0PcS4—hematoxylin吸收波长略微红移,热稳定性良好,是一类有潜力的光敏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 合成新型有机羧酸氧钒配合物--2-巯基烟酸氧钒(Ⅴ)配合物.方法 以V2O5、2-巯基烟酸等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以热重分析法、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初步确证.结果 合成产物为淡黄色结晶,其红外光谱图上有3 093~2 879、1 566、1683、1 446、881 cm-1等多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用1,2-环己二胺、四氯铂酸钾及异柠檬酸三钠合成1,2-环己二胺异柠檬酸铂(Ⅱ)(PHIC)的方法。经薄层层析,其为一纯化合物,红外光谱证明为一配合物,元素分析证明其分子式Cis-[pt(isocitrateNa_2)(DACH)]·2H_2O即Cl_(12)H_(18)N_2O_7Pt Na_2·2H_2O。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微波辅助合成技术制备芳烃钌(Ⅱ)化合物[(η6-C6H6)Ru(PIP) Cl] Cl·2H2O(3).方法 首先以RuCl3·nH2O、1,3-环己二烯和1,10-邻菲哕啉为原料微波辐射下制备得到芳烃钌前体[(η6-C6H6)RuCl2]2(1)和2-苯基-咪唑并[4,5f][1,10]菲哕啉(PIP,2),然后,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微波辐射1与2制备芳烃钌(Ⅱ)配合物3;采用ESI-MS、IR、1H-NMR、13C-NMR对目标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 60℃条件下,化合物1与2在二氯甲烷溶液微波辐射30 min,制备得到了芳烃钌配合物3,反应产率为90.3%;目标产物经ESI-MS、IR、1H-NMR和13C-NMR表征,实验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结论 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微波辅助合成芳烃钌配合物明显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合成了一种新的稀土配合物[Nd(C20H15FN2O4)2Cl·H2O]·7H2O,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确定了该类配合物的化学组成。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配体N1,N3-双邻甲苯甲酰基-氟尿嘧啶(DTFu)及配合物对HepG2肝癌细胞株和ZR-75-30人乳腺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结果:DTFu及其钕配合物对两种细胞株均有明显抑制增殖的能力,且钕配合物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配体。结论:配合物通过抑制细胞进入S期,影响肿瘤细胞内DNA的复制和合成,从而使细胞在G1期堆积,最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酰氯法和活化酯法合成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α-(7-取代香豆素-3-甲酰胺)苯乙酰胺头孢菌素。通过葡聚糖凝胶(Scphadcx LH-20)柱层析、离心薄层层析纯化精制。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谱确证其化学结构。初步抗菌试验表明,对某些革兰氏阳性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人工模拟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测定其结构。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金属酶,它具有防御机体内氧自由基损害的功能。它的活性中心是以咪唑桥联的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而且它还有一特性,即当只保留一个金属离子时。其活性不变。方法:以市售分析纯Co(NO_3)_2·6H_2O为原料,将其与配体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NTB)一起溶于甲醇中共热,粗产物重结晶后溶于二甲亚砜中得红色单晶体。对所得产物分别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结果: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咪唑氮确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X—射线晶体结构表明,此晶体属于正交晶系,其空间群为Fdd2,晶胞参数为a=31.575A,b=31.623A,c=22.356A,最终的偏离因子R=0.076。结论:本文以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为配体,合成了其钴(Ⅱ)的配合物,其结构与人体细胞中SOD结构相似,为人工模拟合成SOD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Ru(bpy)2(PY)2][o,o'-dibenzoyltartrate]·12H2O和3-醛基色酮为原料,制备手性钌多吡啶配合物△-[Ru(bpy)2IPBP]^2+(△-1)(bpy:bipyridine,IPBP:2-(4-甲苯并吡喃-2-酮)咪唑[4,5-f]^[1,10]菲咯啉),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ESI—MS),核磁共振(NMR)等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MTT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1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肺腺癌细胞HCT-8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当配合物浓度为50μg/mL时,配合物△-1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肺腺癌细胞HCT-8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探讨具有抗菌性质新型苯并咪唑类配合物材料的合成方法.方法:溶剂热条件下,硝酸钴、硝酸镍与4,4ˊ-二(苯并咪唑-1-甲基)联苯(bbmb)和间苯二甲酸(IPA)的自组装生成2个新型配合物{[Co(bbmb)(IPA)]·(H2O)3}n(1)和{[Ni(bbmb)(IPA)(H2O)]·H2O}n(2),并对配合物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及固体紫外等表征.结果: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具有含S形链的二维层状结构,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具有含之字形链和直链的二维层状结构,且2种配合物都具有很强的固体紫外吸收.结论:由具有抗菌性的苯并咪唑衍生物与不同金属离子通过自组装合成了具有不同结构的2种新型配合物,为新型抗菌性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报道了以N,N'-二(5-硝基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镍(Ⅱ)配合物为载体的PVC膜碘离子电极.方法 采用电位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结果 该电极对碘离子呈现出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反Hofmeister行为,其选择性序列为I->>ClO4->SCN->Br->NO2->NO3->Cl->SO4 2-,电极响应斜率为57.5 mv/pI,线性范围为1.0×10-1~7.0×10-6mol/L,检测下限为5.0×10mol/L.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载体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间有关系.结论 电极用于食盐的碘含量分析,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大分子聚合物-抗肿瘤药物偶合物能利用增强渗透和滞留效应将抗肿瘤药物-偶合物选择性投放于肿瘤组织,从而提高抗肿瘤药物在肿瘤组织的浓度,减少药物的系统毒性。多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HPMA)作为大分子载体具有许多优点,如生物相容性、非免疫原性等,因此多聚HPMA-抗肿瘤药物偶合物成为当前大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进入临床的偶合物有6种,还有许多处于临床前研究。本文综述多聚HPMA-抗肿瘤药物偶合物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具潜在抗疟活性的化合物7-氯-4-{4-[2-(2-甲基咪唑-1-基)-乙基]-哌嗪-1-基}-喹啉进行合成设计.方法 采用氨基保护、亲核反应、脱保护等多步反应合成目标产物,并利用硅胶柱层析对其进行纯化.结果 通过GC-MS、IR、1 H-NMR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论 本合成方法操作简单,产率高,适...  相似文献   

20.
在碱性醇溶液中,用对甲苯氧乙酰肼和二硫化碳合成5-(4-甲基苯氧甲基)-1,3,4-(口恶)二唑-2-硫酮及其铜(Ⅰ)、锌(Ⅱ)、银(Ⅰ)、钴(Ⅱ)的配合物。对其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测定,并研究了部分化合物的抑霉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