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改进利伐沙班的合成工艺,满足产业化生产的要求。方法: 以(S)-N-(2,3-环氧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4-(4-氨基苯基)-3-吗啉酮为原料,经过缩合、环合、水解、酰化等反应,最终合成利伐沙班。结果: 研究以甲磺酸代替原专利中的盐酸合成利伐沙班中间体4-[4-[(5S)-5-(氨甲基)-2-羰基-3-唑烷基]苯基]-3-吗啡啉酮甲磺酸盐,对于路线中的水解、酰化和最终的精制产品的步骤进行了优化,使产品的收率达到96.86 %。结论: 优化后的工艺改善了原研路线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更加满足产业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四川产大株红景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有机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大株红景天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otaustralin (1)、仲丁基葡萄糖苷 (2)、没食子酸 (3)、3-甲氧基没食子酸 (4)、没食子酸甲酯 (5)、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 (6)、苯甲醇 (7)、阿魏酸 (8)、对羟基肉桂酸 (9)、棉黄素-7-O-(3?-O-β-D-葡萄糖基)-α-L-鼠李糖苷 (10)。结论: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8910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设计合成一个钌(Ⅱ)多吡啶配合物[Ru(dmp)2(dpip)]2 (dmp=1,10-邻菲咯啉,dpip=2-(6,9-二氧环己环苯基)咪唑并[4,5-f]邻菲咯啉),研究该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元素分析、质谱和1H NMR对其进行表征,用电子吸收光谱、黏度测试、DNA熔点变化和圆二色谱研究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与结论 所合成的配合物结构得到确证,该配合物与DNA之间通过插入作用结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 研究膜荚黄芪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有机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膜荚黄芪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2’,7-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2’-O-β-D-吡喃葡萄糖苷(1),3’,4’-二甲基异黄烷(2),芒柄花素(3),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4),毛蕊异黄酮(5),(6aR,11aR)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6),(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7),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苷(8)。结论: 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与方法以邻菲罗啉5,6-二酮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两个新型大环化合物2,3,8,9-二邻菲罗啉-1,4,7,10-四氮杂十二环-1,3,7,9-四烯(化合物1)和2,3,8,9-二邻菲罗啉并-1,4,7,10-四氮杂十二环-1,3,5,7,9,11-六烯(化合物2)。采用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核磁共振以及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对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与结论确定了目标产物的结构,并且推断出在过量的乙二胺存在下,化合物2的脱氢机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探寻噻二唑衍生物与其过渡金属配合物抑菌活性情况。方法 :以四个取代 1、3、4 -噻二唑为配体 ,与过渡金属铜、钴配位 ,共合成八种新的金属配合物。配体结构被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证实。配合物的结构与配位情况 ,由红外光谱及原子吸收分析数据 ,进行了推断与计算。对所有配合物进行了初步抑菌活性筛选试验。结果 :钴配合物的抑菌活性高于铜配合物。结论 :噻二唑衍生物可以制成金属配合物用于杀菌抑霉。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Eu^3 -邻菲罗啉(phen)-苯甲酸(BA)-丙烯酸(AA)有机稀土配合物,并确定其结构式为Eu(phen)(BA)2(AA)。将此配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得到一种透明且发光强度高的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证实是共聚物,而不是共混掺杂,同时检测了样品的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样品中引入邻菲罗啉,荧光强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微波辅助合成技术制备芳烃钌(Ⅱ)化合物[(η6-C6H6)Ru(PIP) Cl] Cl·2H2O(3).方法 首先以RuCl3·nH2O、1,3-环己二烯和1,10-邻菲哕啉为原料微波辐射下制备得到芳烃钌前体[(η6-C6H6)RuCl2]2(1)和2-苯基-咪唑并[4,5f][1,10]菲哕啉(PIP,2),然后,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微波辐射1与2制备芳烃钌(Ⅱ)配合物3;采用ESI-MS、IR、1H-NMR、13C-NMR对目标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 60℃条件下,化合物1与2在二氯甲烷溶液微波辐射30 min,制备得到了芳烃钌配合物3,反应产率为90.3%;目标产物经ESI-MS、IR、1H-NMR和13C-NMR表征,实验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结论 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微波辅助合成芳烃钌配合物明显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人血浆中分离纯化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和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方法 用非活化Sepharose4B两步亲和层析纯化MBL-MASP复合物,再以SephacrylS-300柱凝胶过滤将MBL和MASP分离。在纯化MBL-MASP复合物的整个过程中,除凝胶过滤缓冲液外,均加入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苯甲磺酰氟(PMSF)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10-邻二氮杂菲(1,10-phenanthroline),并控制温度在4 ℃。结果 获得高度纯化的MBL和酶原形式的MASP。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表明所纯化的MBL相对分子质量为28000和32000肽链构成的功能性多聚体;配体结合测定和酵母菌凝集试验证实所纯化的MBL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 建立了一种比较简便的同时分离纯化MBL和MASP酶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1,8-二羟基-9,10-蒽醌-醛-3与cis-Ru(bpy)2Cl2.2H2O为原料合成钌多吡啶配合物[Ru(bpy)2HAIP]2 (HAIP=(1,8-二羟基-9,10-蒽醌)咪唑[4,5-f][1,10]菲咯啉)(1),并对其与DNA的识别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以及电子吸收光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及热变性实验研究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识别作用。结果电子吸收光谱研究表明,当[DNA]/[Ru]=0.1,钌配合物1的特征MLCT(metal to ligandcharge transfer)荷移跃迁和IL(intraligand charge transfer)荷移跃迁的减色率分别为9%(Δλ=2 nm)和15%(Δλ=1 nm),根据EB-荧光淬灭实验结果计算得到了钌配合物1与DNA相互作用的表观结合常数约为5.13×104,热变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钌配合物1存在下,小牛胸腺DNA的熔点温度升高约4.8℃,结论目标化合物1可能以非经典的插入模式与DNA分子结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制备一种半导体聚合物纳米粒(semiconductor polymer nanoparticles,SPNs),研究其光声成像能力。方法 以2,6-[4,4-双-(2-乙基己基)-4H-环戊(2,1-b;3,4-b’)双噻吩]-交替-4,7-(2,1,3-苯并噻二唑)[Poly (cyclopentadithiophene-alt-benzothiadiazole),PCPDTBT]为聚合物,利用纳米沉淀法制备光声成像纳米粒,对其表征及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体内观察其光声成像能力。结果 制备的SPNs平均粒径为(61±3) nm,平均电位为(-38±2) mV;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对HeLa细胞的相对活力无明显影响;在680 nm激光辐照下,体内增强了荷瘤裸鼠4T1肿瘤光声信号。结论 本试验所制备的SPNs具有粒径较小、安全、稳定,在鼠肿瘤模型应用中获得较强的光声信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与方法合成一个新的配体HPIA及其钌(Ⅱ)多吡啶配合物[Ru(bpy)2(HPIA)]ClO4(bpy=2,2′-联吡啶,HPIA=2-(2-羟基苯基)咪唑并[4,5-f]苊),用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快原子轰击质谱、核磁共振谱表征配体及配合物;用电子吸收光谱和黏度测试研究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结果与结论配合物[Ru(bpy)2(HPIA)]ClO4与DNA之间通过插入作用结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B7同系物3(B7 homolog 3,B7-H3)敲降的ES-2细胞系并探究B7-H3基因对ES-2细胞系增生的影响。方法 利用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干扰技术在ES-2细胞中敲降B7-H3,利用荧光显微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RT-PCR)及流式细胞术验证B7-H3敲降效果,并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验细胞活性改变。结果 感染不同的shRNA,可呈现不同程度的B7-H3降低,CCK-8检测结果显示,敲除B7-H3后细胞增生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干扰技术能成功构建B7-H3敲降的ES-2细胞系,B7-H3敲降后ES-2细胞增生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微波辅助合成技术制备芳烃钌(Ⅱ)化合物[(η6-C6H6)Ru(PIP)Cl]Cl.2H2O(3)。方法首先以RuCl3.nH2O、1,3-环己二烯和1,10-邻菲啰啉为原料微波辐射下制备得到芳烃钌前体[(η6-C6H6)RuCl2]2(1)和2-苯基-咪唑并[4,5f][1,10]菲啰啉(PIP,2),然后,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微波辐射1与2制备芳烃钌(Ⅱ)配合物3;采用ESI-MS、IR、1H-NMR、13C-NMR对目标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 60℃条件下,化合物1与2在二氯甲烷溶液微波辐射30 min,制备得到了芳烃钌配合物3,反应产率为90.3%;目标产物经ESI-MS、IR、1H-NMR和13C-NMR表征,实验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结论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微波辅助合成芳烃钌配合物明显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油酸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大鼠肺组织中KFL2的表达规律。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8只,油酸组24只,3 h、18 h和24 h组各8只,对照组不做处理,其余24只大鼠注射油酸建立RDS大鼠模型,分别于注射后3 h、18 h、24 h检测大鼠肺组织中KLF2蛋白的表达和免疫水平的变化。结果 油酸18 h组、24 h组呼吸窘迫的大鼠肺组织中的I型标记物KLF2蛋白的量与健康大鼠中对应量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3 h组无意义。结论 呼吸窘迫综合症与肺组织免疫组化中KLF2蛋白的量表达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延安市宝塔区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NSHL)人群耳聋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了解导致延安市宝塔区耳聋人群致病的主要突变基因,为后续该地区开展临床治疗及基因预防检测提供数据依据。方法 对297例受检者进行相应临床检测排除外伤等致病因素导致的耳聋及综合征型耳聋,筛选出146例NSHL人群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应用微阵列芯片法对我国常见的四个耳聋相关基因GJB2,SLA26A4,线粒体12SrRNA,GJB3相对应的9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146例NSHL人群中突变基因携带者45例,检出率为30.82%。其中携带GJB2基因突变者25例,检出率17.12%;SLC26A4基因突变者17例,检出率为11.64%;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突变者3例,未发现GJB3基因突变者。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GJB2是导致延安市宝塔区NSHL人群致聋致病的主要突变基因,SLC26A4亦具有较高突变率,235delC和IVS7-2A>G分别为其主要突变位点;延安市耳聋人群四个耳聋基因突变情况同全国存在差异,需要进行进一步筛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稀土离子Nd3+与N3-邻甲苯甲酰基-氟脲嘧啶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同时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HepG2肝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结果:配合物的组成为[Nd( Cl2H9FN203)2Cl(H20)] ·7H20.N3-邻甲苯甲酰基-氟脲嘧啶及其钕配合物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且钕配合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配体组.结论:配合物对HepG2肝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与方法合成一个新的钌(Ⅱ)多吡啶配合物[Ru(4,7-dmp)2(PYNI)](ClO4)2[4,7-dmp=4,7-二甲基-1,10-菲咯啉,PYNI=2-(2′-吡啶)萘基咪唑],用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核磁共振谱对该配合物进行表征;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黏度测试和DNA熔点测定研究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与结论配合物[Ru(4,7-dmp)2(PYNI)](ClO4)2与DNA之间通过插入模式结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4种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方法,为初次使用者选择方法时提供参考。方法 用24 mer的引物作为上样样本,分别采用氨水法、低浓度硝酸银法、0.1%及0.2%硝酸银法染色。后2种配合不同的显色剂显色。结果 前2种未显色,0.1%及0.2%硝酸银可显色。结论 0.2%的硝酸银与氢氧化钠显色剂相结合具有最高的灵敏度;0.2%的硝酸银与碳酸钠显色剂相结合具有最佳的显像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减配合果酸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4 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五 味消毒饮加减配合果酸治疗)和对照组(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其中治疗组先以 20% 果酸治疗,间隔 2 周 1 次,共 4 次。在每次果酸治疗后胶原蛋白敷料第 1 周每日 1 次,第 2 周隔日 1 次;口服中药每日 2 剂,分 2 次服用,随症状加减, 2 个月为 1 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4.38%、53.1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五味消毒饮 加减配合果酸治疗痤疮,疗效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