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人物小传:李秀惠,女,1960年1月16日生。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院长助理,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治疗传染病、艾滋病基地办公室主任,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肝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中医示范病房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肝病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著作12部,获得科研成果6项。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3,(12):F0003-F0003
潘智敏,女,上海市人。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内科学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研究员。系全国第四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国家级名中医,潘智敏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浙江省中医老年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老年学会常务委员;浙江省老年学会医学分会会长等职。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3,(8):F0002-F0002
潘智敏,女,上海市人。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内科学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研究员。系全国第四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国家级名中医,潘智敏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浙江省中医老年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老年学会常务委员;浙江省老年学会医学分会会长等职。  相似文献   

4.
《肝博士》2020,(2)
正人物档案李秀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技术二级。北京市中西医结合传染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卫健委中医肝病临床重点专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染病专家组专家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主任、传染病协作组组长、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名中医钱英教授学术继承人。北京市首届青年名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提供的信息显示,近年来,我国中医药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显著加强,防治重大疾病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国已建设了16家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  相似文献   

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承担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传染病学”建设任务,学科带头人为陈建杰教授。现今,各种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乙脑等原有传染病及新发、突发传染病(如非典、禽流感、甲流、手足口病等),依然足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人类必将与传染病并存,而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传统优势亦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市居民对中医药的认知、选择和利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需求情况,为首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合理建议.方法 在北京市18个区(县)随机调查50 000名居民,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居民对中医药的基本认知、喜爱与偏好、选择情况、利用情况及居民中医药知识的来源.结果 86.3%的调查对象曾经看过中医或吃过中药,86%的居民对中医药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居民患病后首选"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比例是54.7%.结论 北京市居民对中医药的认知、理解较深刻,大部分居民及其亲属都曾经看过中医或吃过中药,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北京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手足口病谈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五运六气理论探讨今年在我国安徽省阜阳市暴发生手足口病流行的根源,认为今年多发痘疹类传染病是常理之中的事,与今年气候的异常有密切关系。手足口病同类疾病如麻疹、风疹等在历史上常见,病机、治则均有共性,暴发流行时中医统称为"疫疹"。中医学对疫疹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和切实有效的防治法则。建议:从中医药治疗SARS的事例,显示了中医药介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价值,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必须尽快把中医药纳入到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法规中去。建立起一个中西医配合,能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传染病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大会"于2016年4月9~10日在北京召开。该会由中国中医药研促会和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发起,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国各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科室建设、管理和诊疗服务水平,推广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的临床经验和新理念、新方法、新成果,促进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相似文献   

10.
要点提示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4(7):I0001-I0001
为了弘扬传统医学精髓,普及中医药基础知识,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主办,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北京中医药学会协办的”中医药知识竞赛”决赛于2006年6月30日在北京世纪坛录像大厅举行。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在抗击新发突发传染病等情况中具有特殊优势和独立价值。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领域的功效,需要明确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分析将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的障碍、隐患与伦理风险。通过优化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法律制度,完善中医药防治重大疫情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提升中医药防治疫病的临床科研技术力度,加强中医药学科教育及人才队伍建设,基于中西结合的背景,推进中医药融入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周淑清  沈涛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4):2929-2932
背景 心房颤动是脓毒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不仅加重患者病情,还可导致预后不良。但目前对脓毒症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研究尚不多。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辽宁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急诊监护病房(EICU)、呼吸监护病房(RICU)诊断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的患者54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新发心房颤动82例(15.1%,新发心房颤动组),无新发心房颤动460例(84.9%,非新发心房颤动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预后指标,分析脓毒症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结果 新发心房颤动组年龄和器官功能障碍中的急性肾损伤、心力衰竭、代谢紊乱、凝血功能障碍、呼吸衰竭发生率及机械通气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率、儿茶酚胺药物使用率、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大于非新发心房颤动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8,95%CI(1.013,1.063)〕和器官功能障碍中的急性肾损伤〔OR=2.142,95%CI(1.035,4.432)〕、代谢紊乱〔OR=2.071,95%CI(1.083,3.959)〕、凝血功能障碍〔OR=7.621,95%CI(3.236,17.945)〕及CRRT情况〔OR=6.567,95%CI(2.306,18.705)〕、儿茶酚胺药物使用情况〔OR=6.683,95%CI(3.224,13.853)〕是脓毒症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P<0.05)。两组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心房颤动组住监护病房时间长于非新发心房颤动组(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高,年龄越大和发生器官功能障碍中的急性肾损伤、代谢紊乱、凝血功能障碍及接受CRRT、使用儿茶酚胺药物是脓毒症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新发心房颤动延长了脓毒症患者住监护病房时间,但并未增加其28 d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脓毒症急性肺损伤诊治的不断深入,单纯采取西医治疗未能显著地改善其预后。在我国传统医学中,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属于中医"喘证""暴喘""喘脱"的范畴,而"整体观念""阴平阳秘"等传统中医理论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诊疗过程中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临床上不断采取加用中医药对其进行联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使中医药在治疗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中药复方、中成药及中药单体方面就近年来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月11日,北京市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联合海银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海银财富2015年名医养生全国巡演活动首站在沪举行。本次活动为系列讲座,2015年将在全国进行巡讲,北京市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力邀数名著名中医药专家现场进行中医养生知识的宣讲,并对观众的中医养生疑问进行  相似文献   

15.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F0004-F0004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创建于1950年,是杭州市乃至全省具有影响力、中西医结合特色明显的小儿专科。其中中医儿科学已列入"十三五"浙江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和"十三五"浙江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建设计划。目前是杭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杭州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童肺炎联盟成员单位。2019年被确定为"浙江省儿童呼吸病中医药防治中心"。本中心以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为重点研究方向,且不断优化名中医经验方,研制多种院内自制制剂,治疗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对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变异性鼻炎等疾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创建于1950年,是杭州市乃至全省具有影响力、中西医结合特色明显的小儿专科。其中中医儿科学已列入"十三五"浙江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和"十三五"浙江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建设计划。目前是杭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杭州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童肺炎联盟成员单位。2019年被确定为"浙江省儿童呼吸病中医药防治中心"。本中心以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为重点研究方向,且不断优化名中医经验方,研制多种院内自制制剂,治疗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对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变异性鼻炎等疾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病之一,约62%的脓毒症患者存在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严重脓毒症的急性胃肠功能障碍发病率更高,并与疾病的进展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但目前对急性胃肠损伤缺乏有效系统公认的评价及治疗手段。中医历来重视调理脾胃,有相关的专著《脾胃论》等。在危重病方面,中医更是强调脾胃的重要性,所谓"有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因此,发挥中医药在治疗严重脓毒症中固护胃气、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对于治疗严重脓毒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F0003-F0003
<正>潘智敏,女,上海市人。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内科学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研究员。系全国第四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国家级名中医,潘智敏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浙江省中医老年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9.
《肝博士》2021,(1)
正人物档案黄爱龙: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校长,兼任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重点学科传染病学学科带头人,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内科学组评审专家,英文学术期刊《基因与疾病》(GenesDiseases)共同主编。先后主持或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项目或课题4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等4项 ,  相似文献   

20.
第2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日前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以及美国、香港等地的共100余名传染病专家到会。与会专家认为,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传染病及新发传染病作用重大。会议结合我国当前重大传染病防治战略,安排了“国家十一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防治重大科技专项”的中医报告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