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体肠道中存在数百种菌群影响宿主消化、营养和免疫等生理功能。肠道菌群失调可引起免疫缺陷性肠病、脂泻病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疾病,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被认为可通过减缓肠道上皮细胞内的免疫应激治疗上述疾病。本文对人体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的关系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菌-肠-脑"轴研究的不断深入,缺血性脑卒中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该文将以"菌-肠-脑"轴作为理论基础,阐述肠道菌群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可能的影响机制。此外,以目前相关临床研究为主,着重描述临床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及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与氧化三甲胺的特点。未来微生态临床干预和个体化菌群移植用于脑卒中预防和改善预后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许多研究表明,高脂饮食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脂饮食可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紊乱的肠道菌群分泌细菌毒素,破坏肠道屏障和肠上皮细胞基因组,促进炎症反应,影响免疫系统、宿主代谢平衡,最终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肠道菌群的变化也能影响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效果。本文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紊乱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因其全球范围内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受到了普遍关注。在食管癌的治疗领域,免疫治疗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使用和效能。本综述对食管癌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进行了全面总结。通过使用“食管癌”“免疫治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作为关键词,截至2023-04-01,在中国知网和PubMed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纳入标准:主题涉及食管癌免疫治疗相关机制、临床疗效以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文献。剔除标准: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以外的免疫检查点相关研究以及年份距今超出15年的文章。最终共纳入160篇相关文章,根据剔除标准筛选后得到54篇相关文献。食管癌免疫治疗通过阻断如PD-1/PD-L1和CTLA-4等免疫检查点,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的T细胞,从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然而,T细胞的激活和调节失衡可能会导致全身器官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目前已有研究探讨了食管癌免疫治疗的单一药物和多药物治疗方案在临床上的疗效,以及这些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中老年人的各项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组成,分析中老年人免疫功能与其肠道菌群结构的关系,探索高龄引起的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对中老年人免疫功能可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75周岁,健康中老年人99人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CD3~+T细胞数、CD4~+T细胞数、CD8~+T细胞数及血清中的IgA、IgM、IgG。收集各研究对象的粪便,提取粪便细菌基因组DNA,采用细菌16S rRNA V6~V8区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等解析研究对象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及与其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肠道菌群组成表现出高度多态性和显著的个体差异,CD3~+T细胞和CD4~+/CD8~+水平与肠道菌群结构有相关性,CD4~+/CD8~+偏高的人群与CD4~+/CD8~+偏低和正常人群相比肠道菌群丰富度(S)偏低,但是未观察到IgA、IgM、IgG与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明显相关。结论中老年人肠道菌群结构与免疫水平相关,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减少可能会影响其机体CD8~+T细胞为中心的非特异性自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妇科常见的激素依赖性疾病,高发于育龄期女性。该病虽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具有黏附、侵袭和转移等恶性肿瘤的性质,且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女性患者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EMs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已有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失衡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衡影响EMs发病可能与参与免疫调控、脂多糖生成、影响炎症因子及血管生成素释放、参与性激素代谢等机制有关。综述目前对肠道菌群失衡参与EMs发病的相关途径及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肥胖通常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血管类疾病,对人们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造成严重影响,治疗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当前比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人体的营养、免疫及代谢功能通常会受到肠道菌群代谢活动的影响,同时,肠道菌群也是影响代谢性疾病以及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本文就肠道菌群与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关系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肠道稳态失调受到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脂饮食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破坏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以及诱发肠道免疫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肠道稳态失衡,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发生。该文对近年来高脂饮食通过菌群代谢产物对肠道稳态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人类肠道内菌群为人体内最大的内毒素池人体本身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及菌群自身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均有着不同的影响,当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失衡时人类健康将造成危害。抗生素的应用恢复肠道菌群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抗生素药物影响致病菌的同时,也会影响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对肠道内细菌菌群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取决于相关抗生素药物的抗菌谱系、给药的途径(口服、静脉、体外等)、给药的方式、肠道内抗生素药物的浓度等。肠道内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影响着抗生素药物对机体所起的作用道本身也是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如抗生素药物与肠道菌群之间可以达到最佳的相互作用,将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CA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CAD的发病机制显著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及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能够介导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CAD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对肠道菌群与CAD发病相关机制研究进展的阐述,为CAD的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