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气周流"理论的提出源于《黄帝内经》,是黄元御的主要学术思想.黄元御认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脾胃为人体调节人体气机的枢纽,脾气健运,则全身气血生化得当;肝、肾、心、肺均以脾胃为中心,脾升胃降,驱动着肝肾之左升、心肺之右降,从而形成周流不息的运动状态.升阳益胃汤可调理中焦脾胃功能,其组方当中蕴含"一气周流"理论,符...  相似文献   

2.
“一气周流”理论是《四圣心源》一书中的主要学术思想,其核心在于重视调理中土,以带动木火金水四象之气的周流,实现人体气血、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正常。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遗精的治疗,认为土湿阳衰、中气斡旋失司是遗精发生之根源,同时肝木不升、水火失交、肾虚水寒气化不利而加重气机滞塞是遗精发生发展的关键。故治疗应重视恢复中气斡旋之势,同时把握心肝肾三脏气机升降运转的动态变化,以扶阳除湿为治疗基础,兼顾疏肝解郁、交通心肾、温肾助阳等治法。多脏同治,引导正气回归一气周流的正常状态,以提高临床治疗遗精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以前庭症状为表现的或伴有偏头痛症状的疾病,是导致眩晕与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一气运行不息,周流全身,对人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一气周流的前庭性偏头痛病机主要包括:中土不运、木郁风动、相火逆乱、肾水为病,治疗时多崇尚中气利枢轴、兼顾四维以复周流,从健运中土、条畅肝木、降泄相火、滋补肾元的角度入手,多脏同调,恢复一气周流的圆运动,使人体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该理论可为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归纳出了"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一气周流"理论模型,认为"一气周流"学说切中人体生理本质,可有效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率高,历代医家对其论述颇丰。石青主任中医师从"一气周流"理论角度论治头痛,认为肾虚、肝郁及脾胃运化失职是影响"一气周流"通畅的关键,治疗上从肾、肝、脾胃的角度入手帮助恢复人体一气的流通,使人体进入一个自然的良性循环,提供一种治疗头痛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儿童鼻鼽常伴有鼻塞、清涕连连、喷嚏、黏膜水肿、腺样体肥大,鼻涕倒流致鼻后滴漏综合征,进而引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等,严重影响患儿生活和学习.清代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一书中首提"一气周流"理论并构建出一个中土翰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生理结构,他认为人体之气以中土之气为枢轴核心,其左升为肝为心,右降为肺为肾,离火中含癸水之阴,坎府中含心火之阳,从而形成了一气周流稳固的生理状态,但当致病因素无论外感亦或内伤作用于人体导致一气滞流、壅塞,遂生诸病.本课题组认为小儿鼻鼽及一系列的伴发症状与"中土盛衰,中气不运"密切相关,治疗上重视运转中土,引导一气回归原路周流,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6.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一书中提出"一气周流"理论,该理论以"中焦土气斡旋,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为主要内容,以调理中气(脾胃)为中心,通调气机周流。肠易激综合征以脾胃虚弱、中气升降失常为主要病因病机,中气升降失调、气机周流障碍贯穿疾病的始终。基于"一气周流"理论,临床可从调节人体中气的升降沉浮、恢复气机周流通畅的角度,运用补益脾胃、疏肝行气、温肾助阳等方法对肠易激综合征进行治疗及用药。  相似文献   

7.
清代黄元御《四圣心源》"一气周流"理论构建了一个中土翰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生理结构模式。肺开窍于鼻,六气从化中由太阴湿土所主。沈英森教授认为鼻病源于土湿胃逆、浊气填塞而致肺气不降,一气不能正常周流。据此复法组方治疗过敏性鼻炎,以运中利湿、疏通一气周流道路为法,自创敏宁方,引导一气回归原路周流,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8.
谭雪秋  杨小红 《新中医》2021,53(11):218-221
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对洪钦国教授运用温胆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进行探讨分析。介绍"一气周流"理论渊源、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病机及温胆汤方义,指出洪钦国教授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归属中医肾劳范畴,肾劳的病机以脾肾衰败为本,可概括为"阳虚,水寒,土湿,木郁",以温胆汤复中气枢转,维系四象,清浊复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述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分析其理论指导意义。方法:通过查找、阅读、分析《黄帝内经》《周易》《道德经》等经典著作,归纳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的来源及内涵。结果:黄元御认为天地人身皆统于阴阳,无论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皆应在阴阳运动,即"一气周流"上下功夫;认为五行是一个以土为轴,以其他四行为边运动的"轮";强调治疗上应注意调护中气,以调顺脾胃升降为要。结论: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对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养生和疾病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姜晓天  苏培迪  郝贤 《光明中医》2013,(11):2251-2252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提出的"一气周流"理论体系,简洁而完美地阐释了天人合一理念的精髓.黄元御提出的"左升右降,中气斡旋,一气周流"的理论模型,并非仅仅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模型,它是"一气周流"的真实写照,是一种真实的境界,是天人合一的真实描述.本文以仲景"群方之魁"--桂枝汤为例,阐述"一气周流"的多层次性,多角度性.  相似文献   

11.
“一气周流”理论是指以中焦脾胃为枢纽,中土升降带动肝、心、肺、肾四象斡旋,形成气的“圆”运动,强调了“中气”的关键作用。文章基于历代医家对心悸病辨证论治思想,以“气一元论”及“天人同气”理念为根基,通过“一气周流”理论探讨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证治原则。分析得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病以中轴不健、心肾不交为主要病机,并随左路不升,右路不降,致一气不可正常周流,即上燥热中湿郁下寒。治当以祛湿健中、斡旋中气为根基,交通心肾为主,兼以祛痰活血,使中土健运,心肾相交,一气周流。将“一气周流”理论贯穿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发展过程有助于中医传统理论中整体观念的体现,使五脏并治,气血并调,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得以完善。并举验案一则,对运用“一气周流”理论诊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方法作以介绍,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情志病发病与气机不畅、气血阴阳失调关系密切。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人体内有一股无形之气周转,左路肝随脾升而化心火,右路肺随胃降而化肾水,心火敛藏于肾水,肾水又上济心火,任何环节发生问题都会造成周流不畅,气机郁滞而百病丛生。情志病的发生亦涉及多个脏腑机能障碍,故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情志病致病机理,为临床防治情志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黄元御《四圣心源》归纳出了“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一气周流”理论模型,认为“一气周流”学说切中人体生理的本质,可有效指导临床辨证立法。抑郁症是一种高发性、难治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症状复杂,历代医家对其分型繁多。本文从“一气周流”的理论角度探讨抑郁症,认为肾虚、肝郁及中焦脾胃壅滞是影响“一气周流”畅通的关键,会引起症状多样的抑郁症候,从肾、肝、脾胃的角度入手帮助人体恢复一气的流通,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让人体自然而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提供一种从源头上治疗抑郁症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四圣心源》"一气周流"理论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元御<四圣心源>归纳出了"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一气周流"理论模型,认为"一气周流"学说切中人体生理的本质,可有效指导临床辨证立法.  相似文献   

15.
清代名医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非常重视脏腑气机升降运动,以"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为基本思路指导辨证施治。杨志敏教授在临床辨治过程中灵活运用"一气周流"思想,将运气学说、体质学说、心身理念等与"一气周流"密切结合,调动人身之一气的调节能力来对抗病邪,旨在恢复"一气周流"圆运动,达到机体与自然的稳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冯晓  宋启劳  刘乾生  韩玲 《环球中医药》2020,13(9):1611-1613
清代名医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一书中,创立了一气周流的理论,在阐释疾病的病机及治疗思路中体现了重中气的思想。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人体之气以中土之气为枢轴及核心,左路肝木随己土升而化为心火,右路肺金随戊土降而化为肾水,离火中含癸水之阴,坎府中含心火之阳,从而形成了一气周流稳固的生理模型,当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一气滞流,而生百病,其中脾虚湿盛是疾病的根源。痫证的发生亦涉及多个脏腑机能的障碍,故从“一气周流”理论认识痫证的致病机理,治疗上重视中气,为临床防治痫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黄元御以"一气周流"立论,阐述对疾病的认识,并从理法方药等进行简明剖析;其对消渴病的认识颇有见地,亦从"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立论。消渴病治疗上可根据脏腑"一气周流"模式调整气机,使其恢复正常的运转。  相似文献   

18.
经络气血运行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之脏腑气机升降有许多共通之处,故从整体辨证出发,根据"一气周流"理论运用针刺补泻手法治疗疾病,提高诊病全局观,重观中轴,环顾四维,为临床针刺治病、防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从黄元御《四圣心源》"中气斡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角度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病机及治疗思路,并从"一气周流"角度,探讨柴芍六君子汤组方的升降出入,及其在产后抑郁症中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一气周流"学说为黄元御的重要学术思想,广泛应用于人体脏腑生成及气机运动相关理论。"一气周流"学说认为人体心、肝、肺、肾皆由脾胃所化生,人体气机以脾胃为枢轴,肝肾之气左升,心肺之气右降,循环周流。黄元御基于此学术思想指出了药物对脏腑之气的升降作用,比如桂枝左升肝气,半夏右转降胃气,杏仁降肺平逆冲,附子升阳根肾水等。并强调临证治疗时以脾胃为中心,注意顾护人体阳气,治病不可忘祛湿,辨治应善用脏腑互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