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L型钙通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全细胞式膜片钳技术研究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的L型钙通道特性 ,以加深对胃肠动力调控的认识及有利于胃肠动力药物的开发。方法 豚鼠 ,2 0 0~ 4 0 0g ,木瓜蛋白酶酶消化法分离结肠纵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法记录单细胞的钙通道电流。刺激模式有两种 ,一种用于电流电压曲线 (IV曲线 )将细胞钳制在 - 70mV或 - 90mV ,10mV的阶跃刺激去极化从 - 80~ +6 0mV ,4 0 0ms。另一种为双脉冲模式 (two pulseprotocol) ,将细胞膜电位钳制在从 - 80~ +30mV 6S后 ,去极化到 10mV10 0ms。激活及失活曲线用BoltzmannfunctionI Imax=1 (1+exp[(V…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结肠动力障碍结肠平滑肌细胞的相关凋亡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6和10周组、DM 6和10周组,每组9只.检测空腹血糖(FBG)、胃肠推进率及血清胰岛素(FINS),HE染色观察结肠平滑肌变化,荧光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结肠平滑肌细胞的BAX、BCL-2及caspase-3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1)DM组大鼠较同时间点对照组大鼠空腹血糖显著增高,胃肠推进率及血清胰岛素显著降低,结肠平滑肌变薄,BAX及caspase-3的mRNA表达增强,CCL-2的mRNA表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对照6和10周组分别为4694±807、4711±812;DM 6和10周组分别为6 974±952、12474±967)(P<0.01);(2)DM 10周组较DM 6周组上述变化进一步增加(P<0.05).结论 糖尿病结肠动力障碍可能与结肠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基因和蛋白表达改变密切相关,且细胞凋亡可能随病程发展而加重.  相似文献   

3.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干细胞的研究可能为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目前国内外关于干细胞与胃肠动力关系的研究甚少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Cajal间质细胞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Cajal间质细胞 (ICC)在胃肠平滑肌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胃肠运动的起搏者和肠运动神经与肌肉间的信息传递者。人类多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与ICC的减少和缺失有关 ,如贲门失弛缓症就是由于ICC的缺失造成食管下段肌层持续收缩所致 ,此外还包括 :斑点病的先天性巨结肠 ,Cha gasic巨结肠 ,获得性巨结肠 ,慢性便秘 ,…  相似文献   

4.
胃肠肽在应激所致结肠动力紊乱中的可能作用桂先勇(第三军医大学三院消化科)潘国宗,柯美云,陆国钧(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大多数胃肠肽是胃肠运动调节机制中的重要成分。应激所致结肠运动异常是否涉及某些胃肠肽的变化,尚乏研究。本工作旨在探讨应激后胃肠肽释放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已知西沙必利(cisapride)和莫沙必利(mosapride citrate)均为新一代胃肠促动力剂,两者都是苯甲酰胺衍生物,均作用于胃肠5-HT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释放 ,从而增强胃肠运动.本研究拟采用大鼠在体、离体及胃肠单个平滑肌细胞技术,比较西沙必利和莫沙必利促进胃和结肠动力作用的异同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1.在体实验,采用清醒大鼠进行慢性实验(n=8),埋植高灵敏度应力传感器记录胃结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应力传感器分别位于胃窦和远端结肠. 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处理和分析.2.离体实验,采用大鼠离体胃窦和远端结肠的肌条( n=12)动力测定技术.用特制灌流肌槽,加进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分别作用于胃窦和远端结肠的肌条,其收缩活动通过张力换能器记录在X-Y记录仪上.3.细胞实验,采用胶原酶技术分离大鼠胃窦和远端结肠的单个平滑肌细胞(n=12),观察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对细胞的直接收缩作用,并比较二者作用的异同.结果 1.西沙必利与莫沙必利对胃窦和远端结肠MMC作用的比较空腹时,大鼠胃窦和远端结肠可以记录到典型的MMC活动.正常MMC Ⅲ相平均振幅为25.12±4.25g.当分别静脉给予不同剂量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0.125、0 .25、0.5、1.0、2.0mg/kg时均增强胃窦和远端结肠MMC Ⅲ相收缩,两者均随剂量增加而使运动振幅逐渐增加:在胃窦,西沙必利组按上述剂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11.66±1. 64)%、(29.14±3.17)%、(65.68±8.95)%、(110.10±15.21)%、(142.29±18.55)% (均P<0.01).莫沙必利组按上述相同剂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4.0±0.54)%、(9. 5±2.35)%、(29.89±4.67)%、(72.90±11.24)%、(81.64±14.97)%(均P<0.0 5).在远端结肠,西沙必利组(同上述剂量)比对照组运动振幅分别增加:(38.11±3.34)% 、(62.79±7.41)%、(86.51±8.24)%、(114.41±10.34)%、(151.62±12.64)%(均 P <0.01).莫沙必利组(同上述剂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2.31±0.81)%、(3.14±0. 60)%、(6.27±0.47)%(P<0.05)、(8.83±1.64)%(P<0.05)、(26.62±0. 98)%(P<0.01).结果表明,西沙必利与莫沙必利对增加胃和结肠MMC收缩均有剂量效应关系,但西沙必利对胃窦和远端结肠的促动力作用强于莫沙必利.2.西沙必利与莫沙必利对胃窦和远端结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比较胃窦和远端结肠平滑肌正常自发收缩波振幅分别为0.32±0.07g和0.21±0.04g.西沙必利引起胃窦和远端结肠平滑肌收缩的阈浓度为0.05mg/mL,最大反应浓度为0.6mg/mL.莫沙必利的阈反应浓度为0.1mg/mL,最大反应浓度为0.6mg/mL.阈浓度时,西沙必利增加胃窦和远端结肠振幅分别为(45.16±12.25)%和(85.71±20.15)%(均P<0.01).莫沙必利增加胃窦和远端结肠振幅分别为(25.80±6.15)%和(23.65±5.45)%(均P<0.05).给予最大反应浓度时,西沙必利增加胃窦和远端结肠分别为(187.09±16.24)%和(328.57±46.19)% (均P<0.01).莫沙必利增加胃窦和远端结肠分别为(125.80±21.42)%、(95.23±2 7 .36)%(均P<0.05).结果表明,西沙必利和莫沙必利二者均可增加胃窦和远端结肠平滑肌收缩活动,但莫沙必利阈浓度比西沙比利高,莫沙必利对胃特别是远端结肠的促动力作用明显低于西沙必利.3.西沙必利与莫沙必利对胃窦和远端结肠单个平滑肌细胞作用的比较在倒置显微镜下,游离的大鼠胃窦和结肠平滑肌细胞平均长度为98μm,直径为15μm.给予促动力剂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均可使平滑肌细胞长度大大缩小.西沙比利和莫沙必利引起平滑细胞收缩的阈反应浓度分别为0.125mg/mL和0.25mg/m L,最大反应浓度均为2mg/mL.二者随剂量增加而肌细胞收缩反应逐渐增加,有剂量依赖性 .在阈浓度时,西沙必利(0.125mg)引起胃肌细胞收缩(13.42±3.62)%(P<0.01), 结肠肌细胞收缩(19.42±3.51)%(P<0.01).莫沙必利(0.25mg)引起胃肌细胞收缩( 8.46±1.63)%(P<0.05),结肠细胞收缩(4.86±0.96)%(P<0.05).最大浓度时,西沙必利(2mg)增加胃肌细胞收缩(45.24±7.71)%(P<0.01),增加结肠肌细胞收缩(51.25±6.54)%(均P<0.01).莫沙必利(2mg)增加胃肌细胞收缩(32.14±8 .47)%(P<0.01),增加结肠肌细胞收缩(17.43±3.52)%(P<0.05).上述结果表明,西沙必利和莫沙必利均对胃窦和远端结肠平滑肌细胞有直接收缩作用,但前者作用比后者强.4.受体拮抗剂对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增强胃窦和远端结肠收缩效应的影响给予5-HT4受体拮抗剂(GR113808(100μg/kg/mL)或胆碱能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10mg/kg/mL)均可阻断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对在体、离体及细胞收缩的兴奋作用.结论西沙必利和莫沙必利均可兴奋胃窦和远端结肠运动,二者在相同剂量下,西沙必利促动力作用优于莫沙必利.西沙必利和莫沙必利均通过5-HT4受体起作用,二者对胃肠促动力强度的差异可能与其作用于胃肠的受体亚型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豚鼠胃窦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电流的影响. 方法本实验在急性分离的豚鼠胃窦平滑肌上,利用膜片钳技术的全细胞记录法观察了外源性不饱和脂肪酸对豚鼠胃窦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电流(IK(Ca))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前,胃肠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胃肠动力上,因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的吸收除靠消化液的作用外,更有赖于最佳的胃肠运动状态以实施混合、碾磨和运送食物的任务 .当神经递质、肽类激素、单胺类物质以及生长因子等调节分子对平滑肌细胞动力发挥其作用时,首先要与靶细胞上的特异受体结合.调节胃肠道的受体种类之多是惊人的,这与胃肠道具有多种类型的细胞及这些细胞具有多种调节因子有关.空腹和餐后胃肠运动模式的多样性及神经与肽类调控的复杂性要通过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以及平滑肌细胞上的受体才能产生效应.现就几种主要受体对胃肠动力调节及其相关药物的临床意义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连素治疗运动性腹泻的机制. 方法取EWG/B豚鼠,体重250g~350g,雌雄不拘,于实验前24h禁食,12h禁水.击枕处死动物,取近端结肠约5cm,分离黏膜层和浆膜层得到肌条.将肌条剪成2mm×4mm小块,用含1%Ⅱ型胶原酶、1%胰蛋白酶抑制剂、2%牛血清白蛋白的消化液于37℃消化15min左右后洗净消化酶,实验前反复吹打得单个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9.
白术及白术为主组方的胃肠动力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邢治善,杨冬华,古维新,宋卫生,黄依炽(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消化科)马晓松(广州医学院生理教研组)本文研究白术及白术为主组方对胃肠动力的影响。结果提示:(1)小剂量白术(6.25%)对豚鼠离体回肠呈轻度...  相似文献   

10.
膜片箝技术的问世促进了离子通道研究的飞速发展.但是消化道平滑肌细胞离子通道的研究相对滞后于神经和心肌等其它可兴奋细胞. 1离子通道的分类 胃肠平滑肌细胞的离子通道有三种类型:①电压门控通道:电压门控的钠通道、钾通道、钙通道等;②配体门控通道:乙酰胆碱受体通道、毒蕈碱受体通道、谷氨酸受体通道等;③机械门控通道:牵张敏感通道和容积敏感通道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胃肠壁内Cajal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作为胃肠运动自主节律性的起搏细胞和兴奋传导细胞,具有产生电慢波,参与兴奋传递的作用。已证实Cajal细胞减少和损伤与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有关,但Cajal细胞损伤后的增殖和修复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选择4~8周龄的雌性豚鼠,  相似文献   

12.
大青叶抑制巨细胞病毒致细胞病变的药效实验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青叶体外抗豚鼠巨细胞病毒的活性。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法和MTT法,在豚鼠胚肺细胞培养上测定大青叶抗豚鼠巨细胞病毒的药效指标,同时观察大青叶对豚鼠巨细胞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大青叶的最大无毒浓度(TD0)为3g.mL-3,最小有效浓度(MTC)为3g.mL-4,治疗指数(TI)为10,体外对豚鼠巨细胞病毒的抑制率为96.28%。结论大青叶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豚鼠巨细胞病毒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方之平  孙宝田 《解剖学报》1994,25(1):78-81,T005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显示新疆犏牛胃肠胰系统EC细胞-5-HT细胞。从胃到十二指肠前段,细胞的分布密度呈上升趋势;结肠向心段分布最少;而直肠又有回升。EC细胞在胃肠中大多分布于腺中、下部,但在十二指肠多分布在绒毛底部和肠腺等处。在胰中,胰岛内EC细胞较多;胰腺腺泡细胞之间亦见有阳性细胞。消化道各段的EC细胞大多有胞突,可见2个胞突从细胞体相对两端伸出。细胞大多为梭形、蝌蚪形、锥形或卵圆形。细胞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胃肠激素对生长发育和肿瘤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探讨人胎结肠及直肠内胰多肽 (PP)、生长抑素 (SS)免疫反应细胞的个体发育及两种细胞的相互关系。本实验收集 9~ 2 8wk因故中止妊娠人胎 33例 ,取结肠、直肠组织 ,Bouin液固定 ,常规石蜡包埋 ,制成 4μm厚的连续切片。取相邻切片按免疫组织化学 SABC法和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分别显示 PP-、SS- IR细胞。结果显示 ,9~ 11wk人胎结肠及直肠内可见 PP-IR细胞 ,单个分散于尚未分化完全的绒毛及肠腺上皮 ;18~ 2 5 wk结肠内 PP- IR细胞数量有所增加 ,直肠内 PP- IR细…  相似文献   

15.
胃肠粘膜的淋巴样细胞,与局部免疫防御和维持全身免疫耐受(口服)功能有关。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种矛盾的功能,作者运用一系列的单克隆抗体,经免疫荧光法,对结肠粘膜中的淋巴滤泡和集结的淋巴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学研究。这是首次对这类结构进行如此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作者曾报道豚鼠肠粘膜下神经丛内,可能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淋巴管旁神经元。为了对上述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本文应用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这种类型的神经元进行了观察。胃肠神经丛内所有的神经元都呈NSE阳性反应,小肠和结肠粘膜下丛内的淋巴管旁神经元,也显同样的阳性反应。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细胞均为阴性。大多数淋巴管旁神经元具有典型的神经元形态特征;有些细胞虽不具有明显的神经元形态特点,但它们都显相同的NSE阳性反应。本文为我们前文报道的淋巴管旁神经元提供了更可信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胃肠粘膜的淋巴样细胞,与局部免疫防御和维持全身免疫耐受(口服)功能有关。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种矛盾的功能,作者运用一系列的单克隆抗体,经免疫荧光法,对结肠粘膜中的淋巴滤泡和集结的淋巴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学研究。这是首次对这类结构进行如此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胃肠动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90年代中后期,广泛开展了对疾病状态下的胃肠动力的研究,并开展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目前浙江省已有多个地市能开展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常规诊断工作,杭州市各大医院均能开展24h食管pH监测、压力测定、超声检查胃运动、核素扫描等工作,部分省级医院正在开展食管、胃内胆红素监测等工作.已在各级杂志发表胃肠动力方面论文30余篇.为推动浙江省胃肠动力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于1999年成立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学会胃肠动力学组.现将近10年来胃肠动力研究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大多数尿毒症患者表现为与肾脏有关的症状,也有一部分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但以胃肠动力紊乱为首发症状者偶见.我们对北京天坛医院1991~2000年诊断明确的197例尿毒症患者进行分析,为了探讨胃肠动力紊乱在尿毒症患者首诊时的重要性.方法观察尿毒症患者首诊时胃肠动力紊乱的临床表现,比较首发与非首发胃肠动力紊乱尿毒症患者的发病年龄及肾功能血尿素、氮、肌酐的差异,并比较经血液透析治疗后首发与非首发胃肠动力紊乱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197例尿毒症患者中以胃肠动力紊乱为首发症状为31例,占15.74%. 首发胃肠动力紊乱尿毒症患者的平均年龄(29.7)明显低于非首发胃肠动力紊乱者(54.3), 与年龄成反比.经血液透析治疗后,以胃肠动力紊乱为首发症状的尿毒症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以胃肠动力紊乱为首发症状的尿毒症临床虽不多见,但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黄连素治疗运动性腹泻的机制。方法 取EWG B豚鼠 ,体重 2 5 0g~ 35 0g ,雌雄不拘 ,于实验前 2 4h禁食 ,12h禁水。击枕处死动物 ,取近端结肠约 5cm ,分离黏膜层和浆膜层得到肌条。将肌条剪成 2mm× 4mm小块 ,用含 1%Ⅱ型胶原酶、1%胰蛋白酶抑制剂、2 %牛血清白蛋白的消化液于 37℃消化 15min左右后洗净消化酶 ,实验前反复吹打得单个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取细胞悬浮液约 0 1mL接种于细胞灌流槽中 ,使细胞自然沉降、贴壁。用充灌电极内液的玻璃微电极在倒置显微镜下封接细胞形成高阻封接 ,然后击破细胞膜 ,然后分别用PSS和含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