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拭中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培养及药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流感嗜血杆菌(Hi)目前对几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以及b型株阳性率,方法:收集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拭子标本共446份,应用Hi选择性巧克力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以KB法和Etest法测定Hi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以Nitrocefin纸片测定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以玻片凝集法分离出b型株。结果:446份标本分离出100株Hi,分离率22.4%(100/446),其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22株,占22%(22/100),100株Hi产β-内酰胺酶10株,产酶率10%(10/100),Hib中产酶7株,产酶率31.8%(7/22)。第二,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0%,氯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2%,和10%,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达到27.8%和54.6%,结论:选择性巧克力培养基可提高Hi的分离率,Hib的产酶率显著高于非Hib,Hi对氨苄西林和氯霉素的耐药在增加。  相似文献   

2.
张泓  李万华  孔菁  陆权 《检验医学》2002,17(4):208-210
目的了解流感嗜血杆菌(Hi)目前对几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以及b型株阳性率.方法收集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拭子标本共446份,应用Hi选择性巧克力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以KB法和Etest法测定Hi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以Nitrocefin纸片测定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以玻片凝集法分离出b型株.结果 446份标本分离出100株Hi,分离率22.4%(100/446),其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22株,占22%(22/100).100株Hi产β-内酰胺酶10株,产酶率10%(10/100).Hib中产酶7株,产酶率31.8%(7/22).第二、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0%,氯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2%和10%;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达到27.8%和54.6%.结论选择性巧克力培养基可提高Hi的分离率,Hib的产酶率显著高于非Hib,Hi对氨苄西林和氯霉素的耐药在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中流感嗜血杆菌(Hi)的主要生物型,b型株阳性率、β-内酰胺酶产生率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方法应用Hi选择性巧克力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以玻片凝集法分出b型株,以Nitrocefin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以(K-B)法测定对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 分离的186株Hi中以Ⅱ、Ⅲ生物型为主,占40.3%和23.6%;b型Hi(Hib)52株,占28%,产β-内酰胺酶27株,产酶率为14.5%。Hib中产酶20株,产酶率38.5%。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0%,头孢呋辛、头孢克罗、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6%、2.2%和8.6%;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达15.6%、20.4%和55.4%。结论Hib的产酶率显著高于非Hib,β-内酰胺酶阳性株的耐药率高于β-内酰胺酶阴性株。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柳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年龄≤14岁的呼吸道感染患儿524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5241份标本中检出流感嗜血杆菌1179株,检岀率为22.50%,位于所检出病原菌的第...  相似文献   

6.
副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型在呼吸道感染中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副流感嗜血杆菌的各种生物型在呼吸道各种疾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自临床各呼吸道疾病病人选取分离菌析,经API NH进行菌种鉴定的194株副流感嗜血杆菌,按其对吲哚、尿素、鸟氨酸的利用情况进行分型。计算各种生物型在各种疾病中的百分率。结果 194株副流感嗜血杆菌中,副流感Ⅰ,Ⅱ,Ⅲ,Ⅳ,Ⅵ,Ⅶ,Ⅷ型的分离率分别为39.7%、30.9%、13.4%、4.6%、7.2%、3.6%、0.5%。肺炎患者以副流感Ⅱ型为主52%(38/73),其次为副流感Ⅰ型31.5%(23/73);而上感患者、支气管炎患者、急性气管炎患者、其他疾病均以副流感Ⅰ型为主。结论 不同的疾病副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型分布各不相同,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为副流感嗜血杆菌Ⅰ,Ⅱ型。  相似文献   

7.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引起儿童严重细菌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菌,还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侵袭性感染。它的耐药性已引起广泛重视,从70年代中后期,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逐渐上升,但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流感嗜血杆菌(HI)感染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7~2009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HI临床分离株,分析其临床分布,药敏试验采用K-B法,并用头孢硝噻酚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共分离到HI191株,HI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34.0%。三年中HI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头孢克洛耐药率分别为66.0~76.4%、33.7~41.8%、19.8~25.4%,对四环素和氯霉素耐药率分别为5.8~32.7%、7.0~16.0%,而对其他几种抗生素耐药率均小于5.0%。HI的多重耐药率为17.8%,以AM+SMZ/TMP+CL+TE耐药模式最为常见。结论本地区HI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3岁婴幼儿,以春冬季最为多见。HI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头孢克洛耐药较为严重,且存在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流感嗜血杆菌(HI)感染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7~2009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HI临床分离株,分析其临床分布,药敏试验采用K-B法,并用头孢硝噻酚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共分离到HI191株,HI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34.0%。三年中HI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头孢克洛耐药率分别为66.0~76.4%、33.7~41.8%、19.8~25.4%,对四环素和氯霉素耐药率分别为5.8~32.7%、7.0~16.0%,而对其他几种抗生素耐药率均小于5.0%。HI的多重耐药率为17.8%,以AM+SMZ/TMP+CL+TE耐药模式最为常见。结论本地区HI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3岁婴幼儿,以春冬季最为多见。HI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头孢克洛耐药较为严重,且存在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松岗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特点。方法对2015-2017年就诊儿童合格痰培养流感嗜血杆菌阳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最高为3、4或5月,随后检出率减低;流行菌株以Ⅱ型生物型为主(49.6%),其次为Ⅲ型(30.8%),无Ⅷ型菌株,其他型比较少。该菌种单独感染率为58.3%,合并卡他莫拉菌感染占17.8%,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占13.9%,合并肺炎克雷伯菌4.5%,合并铜绿假单胞菌2.0%,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2.5%。细菌β-内酰胺酶产酶率为44.7%,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45.8%,头孢呋辛与头孢克洛的耐药率分别为35.5%和36.4%,头孢噻肟、氧氟沙星未见耐药株。结论深圳松岗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常见,且呈明显的季节性分布,一般从2月开始上升,到3、4或5月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维持低检出率。流行株主要为Ⅱ型,其次为Ⅲ型,无Ⅷ型菌株。菌株单独感染为主,合并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感染比较常见。β-内酰胺酶产酶率、氨苄西林及头孢二代药物耐药率都较高,头孢三代及氟奎诺酮类未见耐药株。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further identify the previously uncharacterized human coronavirus 229E (hCoV-229E) and human coronavirus OC43 (hCoV-OC43) in Thailand by using the RT-PCR technique. In addition, we performed this study in order to delineate the prevalence, the potential clinical impacts and evaluation of the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is pathogen in young children who presented with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LRI). METHODS: We obtained nasopharyngeal secretions (NPs) from 226 children <5 years of age who were either attending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r hospitalized with ALRI from March 2002 to July 2003. All clinical, laboratory, RT-PCR, direct sequencing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226 NPs samples from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presented with ALRI, 8 (3.54%) were positive for hCoV-229E, 2 (0.88%) were positive for hCoV-OC43, and 1 (0.44%) had co-infection. The following clinical presentations were noted: fever (100%), rhinitis (44%), acute bronchiolitis (44%), viral pneumonia (33%), viral pneumonia triggering asthma exacerbation (11%) as well as viral pneumonia causing BPD exacerbation (11%). All positive samples were subjected to direct sequencing.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had 82-99% similarity to previous sequences stored in the GenBank database. CONCLUSION: The molecular technique we applied to detect human coronavirus appears justified as a valuable diagnostic approach to elucidate the prevalence, cause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ALRI among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相似文献   

12.
843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血清IgM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儿童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作统计分析并了解其流行趋势。方法采用ELISA法对84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血清中的IgM抗体进行测定后,按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分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6人次IgM测定阳性,总阳性率33.9%;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率最高(38.1%),其在性别组、季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年龄组(尤其是小于3岁以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炎支原体(34.3%)、肺炎衣原体(11.5%)在年龄组和季节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SV、肺炎支原体为衡阳地区儿童ARI常见病原体,RSV为新生儿常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流行于冬春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两种分离嗜血杆菌的培养基对呼吸道嗜血杆菌进行鉴定与分型。方法采用进口原料配制的培养基(H1)和国产原料配制的培养基(H2)分离254份呼吸道标本中的嗜血杆菌,从菌落生长、杂菌抑制和分离率等方面比较两种培养基的分离效果。结果H1与H2培养基差异无显著性,副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率分别为10.2%、3.5%,儿童、成人嗜血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率分别为36.1%、13.1%、8.8%、0.5%。9株流感嗜血杆菌中非b型8株,b型1株,均产β-内酰胺酶。结论国产原料配制的培养基可用于嗜血杆菌属的鉴定与分型,对大多数细菌室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的构成特点。方法收集临床162例确诊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肺泡灌洗液,用试剂盒法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和检测。结果16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病毒感染阳性病例119例,阳性率73.5%。119例阳性病例中检出:流行性感冒病毒(IFV)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2例、腺病毒(ADV)4例、副流感病毒(PIV)46例、偏肺病毒(hMPV)17例、冠状病毒(COV)6例、博卡病毒(HBoV)20例。其中混合性感染47例,占29%,两种病毒混合感染38例,三种病毒混合感染8例,四种病毒混合感染1例。结论病毒是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感染原因,患儿感染呈混合性感染趋势,两种病毒感染情况最多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ARTI患儿3483例。采集患儿鼻咽分泌物,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SV病毒抗原。结果所有患儿中共检出RSV阳性标本627例,总阳性率为18.00%(627/3843),其中2011年阳性率为22.96%(306/1333),2012年阳性率为14.93%(321/2150),2011年RSV感染率明显高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04,P=0.000)。男孩RSV感染率明显高于女孩。随年龄的增加,RSV感染率逐渐下降,新生儿感染率最高。RSV流行高峰期在每年的冬春季节,且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好发人群。结论 RSV是常州地区ARTI患儿的重要病原体,3岁以内儿童多见,好发于冬春季,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离的嗜血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儿童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90株嗜血杆菌。细菌的鉴定采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系统及配套的鉴定卡,药物敏感试验使用ATB Haemo试条。β-内酰胺酶检测使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数据录入WHONET 5.4软件分析。结果在患儿下呼吸道病原中,嗜血杆菌占第3位,主要包括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8.9%和26.7%,对头孢克洛、四环素、利福平、氯霉素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为20.0%、20.0%、13.3%、13.3%和10.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在95.0%以上。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24.4%。结论嗜血杆菌是儿童呼吸道感染重要的病原菌之一,临床上应加强对其分离培养,其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已不宜再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情况,掌握该地区儿童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流行趋势,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提供帮助,指导合理用药。方法选取呼吸道感染患儿399例,采集鼻咽深部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FA)、流感病毒B(FB)和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PIVⅠ、Ⅱ、Ⅲ)7种呼吸道常见病毒抗原,分析病毒的分布情况,并从患儿年龄、季节因素等方面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在399例患儿中有142例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总阳性率为35.6%,其中RSV感染40例(28.2%),ADV感染26例(18.3%),FA感染43例(30.3%),FB感染15例(10.6%),PIVⅠ感染5例(3.5%),PIVⅡ感染4例(2.8%),PIVⅢ感染9例(6.3%);1岁组感染患儿40例(36.0%)、1~3岁组感染患儿48例(32.0%),3岁组感染患儿54例(39.1%);春夏秋冬四季患儿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2.1%,26.9%,29.3%,45.0%,以冬季阳性率为最高。结论 FA和RSV感染是该地区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3岁以上婴幼儿FA易感,高发于冬季;1岁以下婴幼儿RSV易感,高发于春季。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对儿童下呼吸道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主要变化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各种病原菌的耐药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对用药方案进行调整,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13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液培养所分离的所有病原菌及耐药趋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病原菌总阳性率为9.91%,其中革兰阳性菌检出率为58.86%,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为40.46%,真菌检出率为0.69%;所检出的病原菌前五位分别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检出阳性细菌每年均以肺炎链球菌为第一位,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有逐年下降趋势,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②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最敏感,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最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对头孢类抗生素均敏感.结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检出率较高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不同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不同.临床应以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依据,合理选用抗生素,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在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610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儿童鼻咽分泌物标本,实时荧光PCR法检测HBoV,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炎支原体(MP),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型、B型(IVA,IVB)、副流感病毒1~3型(PIV1~3)和腺病毒(ADV)。结果共检出HBoV感染378例(6.19%,378/6108),其中HBoV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73例(19.31%,73/378)。与HBoV混合感染的前三位病原体分别为RSV(64.38%,47/73),PIV-3(16.44%,12/73),MP(12.33%,9/73)。HBoV感染阳性率在夏秋季分别为9.06%和11.35%,而在冬春季3.52%和2.37%,夏秋和冬春各季之间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HBoV感染在7~12月和1~3岁儿童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1.14%和10.40%,而在0~6月组、3~5岁组、5~6岁组和≥6岁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83%、4.29%、3.11%和1.97%,7月~3岁患儿与其它年龄组间HBoV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44.26,P〈0.01)。结论人博卡病毒是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苏州全年均存在HBoV感染,以夏秋季高发。HBoV易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尤其是RSV。HBoV感染在7月~3岁儿童中高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