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居民吸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的吸烟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河南省15~69岁居民2056人的吸烟情况。结果:河南省居民的吸烟率为21.11%;男性吸烟率为44.49%(420/944),女性为1.26%(14/1112),男性高于女性(χ2=573.034,P<0.001);现在吸烟率为20.09%(413/2056)。不同年龄、职业和收入水平居民的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72,69.101和54.166,P<0.001)。吸烟者中有25.35%的人尝试过戒烟,戒烟成功率仅为4.84%,而且仅有13.32%的人打算在1a内戒烟。现在吸烟者开始吸烟时的年龄平均为21.92岁(95%CI为21.25~22.58岁),超过83.82%的现在吸烟者开始吸烟时的年龄不到25周岁。男性开始吸烟年龄早于女性(Z=2.219,P=0.027),烟龄长于女性(Z=2.219,P=0.027),但吸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46,P=0.081)。79.18%的调查对象知晓吸烟危害健康;现在吸烟者、戒烟者和从不吸烟者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8,P=0.332)。结论:河南省居民吸烟率仍然较高,控烟工作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2年宁夏山区农村地区居民吸烟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宁夏山区农村居民的吸烟状况。结果 1共调查宁夏山区农村居民6795例,吸烟率为26.5%,重度吸烟率为14.3%。汉族重度吸烟率(23.8%)高于回族(5.1%),男性重度吸烟率(21.1%)高于女性(1.4%)(P均<0.01)。不同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和经济收入人群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男性吸烟者日均吸烟量高于女性吸烟者(P<0.01)。回族和汉族不同年龄组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男性不同年龄组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对吸烟可造成心脏疾病、肺癌和肺气肿的知晓情况有所不同(P均<0.05)。结论宁夏山区农村居民吸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男性吸烟量高于女性,对吸烟危害仍然认识不足,需加强吸烟相关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铜川市居民吸烟现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控烟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按容量比例概率(PPS)抽样方法,利用全国吸烟状况调查问卷,在全市抽取2244名居民进行吸烟状况调查。结果 我市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为35.07%,男性吸烟率为52.70%,女性吸烟率为11.7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市居民吸烟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51~岁居民、企业职工、初中学历人群吸烟率均较高(39.25%;39.41%;37.74%);我市15岁以上吸烟者平均吸烟量为13.28支/天,男性为13.64支/天,女性为11.10支/天;全市15岁以上吸烟者中戒烟率为45.78%。结论 我市居民吸烟率较高,烟草流行形势严峻,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和健康干预,有效控制烟草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深圳特区居民吸烟对其健康的影响情况.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 V1.0)对深圳特区居民5 940名进行现场测试.结果深圳居民吸烟人数1 032人,吸烟率为17.59%,其中男性980人,占94.96%;平均烟龄为(20.89±14.77)年;每日吸烟的吸烟者有82.17%,每天吸烟量以6~20支的人数最多,占49.29%.吸烟组与不吸烟组的男性居民自测健康主要在生理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 <0.05),男性吸烟者也在生理健康方面优于女性吸烟者(P <0.05).每日不同吸烟量的居民的自测健康在生理健康、社会健康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 <0.05),其中每日吸烟超过40支的人群在身体活动功能、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健康方面与其他组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吸烟主要影响居民的生理健康,对女性更明显.每日吸烟量不同主要影响居民的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吸烟越多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5.
刘明  屈宗银  苗菁 《重庆医学》2013,(35):4302-4303,4306
目的了解重庆市15岁及以上居民被动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控烟政策或改进已有的控烟措施,减少二手烟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共调查753名非吸烟者。结果重庆市15岁及以上居民的被动吸烟率为45.95%,其中男性为43.13%,女性为47.45%,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被动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34岁人群被动吸烟率最高(55.17%);不同职业人群被动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商业或服务人员被动吸烟率最高(58.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被动吸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吸烟者对别人在自己周围吸烟的态度,文化程度越高,选择介意的人就越多;女性(87.98%)选择介意的明显高于男性(70.99%)。结论重庆市15岁及以上居民受二手烟危害不低,必须加强立法和从严执法,尽可能防止公众接触香烟烟雾,降低人群被动吸烟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的被动吸烟现状,为制定适宜农村地区的控烟政策、有效地保护不吸烟者的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全球成人吸烟行为调查(GATS)设计调查表,在山东省莒南、梁山和平阴3县中抽取9个自然村,面对面调查15岁及以上居民的被动吸烟情况。结果被动吸烟率为39.00%,其中男性被动吸烟率为38.26%,女性为39.35%;低年龄组男性被动吸烟率高于女性,高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男性中未婚者被动吸烟率较高(42.61%),女性中已婚者被动吸烟率较高(41.19%);男性中打工者的被动吸烟率较高(48.99%),女性中商业/服务业从业者的被动吸烟率较高(46.42%);男性被动吸烟的地点主要为工作场所(54.30%),女性则为自己家中(88.31%)。结论与之前的研究相比,山东省三县农村地区的被动吸烟率高于山东其他地区,虽然人们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并没有真正行动起来抵制香烟,今后的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辽宁省部分农村地区居民的吸烟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情况,探讨吸烟与COPD患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沈阳市于洪区大潘乡和锦州市黑山县大兴乡4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调查,并进行体检和肺通气功能检测,取资料完整的2 001例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居民总的吸烟率为49.3%,目前吸烟率为42.8%,男性吸烟率为71.2%,女性吸烟率为30.8%;吸烟率在男性、40岁年龄段、农村地区、低文化程度中发生率高.吸烟者中只有5.6%接受过医务人员的戒烟劝导,而其中只有12.5%的人听从劝导戒烟成功.相关因素分析表明,COPD在吸烟者中的患病率(11.2%)高于非吸烟者(6.0%)(P<0.05);吸烟指数>400年支者患COPD的风险性是吸烟指数<400年支者的2.45倍.吸烟可降低体质指数.黑山地区COPD高患病率还与生物燃料的使用率高有关.结论 辽宁农村地区40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高,吸烟是COPD患病的危险因素,生物燃料的使用也是危险因素之一.综合控烟等措施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深圳居民吸烟状况与自测健康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深圳特区居民吸烟对其健康的影响情况。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V1.0)对深圳特区居民5940名进行现场测试。结果深圳居民吸烟人数1032人,吸烟率为17.59%,其中男性980人,占94.96%;平均烟龄为(20.89±14.77)年;每日吸烟的吸烟者有82.17%,每天吸烟量以6~20支的人数最多,占49.29%。吸烟组与不吸烟组的男性居民自测健康主要在生理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性吸烟者也在生理健康方面优于女性吸烟者(P<0.05)。每日不同吸烟量的居民的自测健康在生理健康、社会健康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每日吸烟超过40支的人群在身体活动功能、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健康方面与其他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吸烟主要影响居民的生理健康,对女性更明显。每日吸烟量不同主要影响居民的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吸烟越多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9.
了解南昌市社区居民的吸烟现状,分析影响吸烟的因素,为制定控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昌市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956例,调查其吸烟现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吸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3.22±13.23)岁,其中男性562人占58.8%,年人均家庭经济收入以1~2万为主占34.1%。吸烟率为37.97%,吸烟者平均年龄为(38.18±13.58)岁,平均吸烟(11.97±9.12)支.d-1,80.9%的吸烟者意识到烟雾会危害他人的健康。影响吸烟的因素包括:性别(β=-2.241,P=0.000)、介意周围人吸烟(β=1.753,P=0.000)、家中对吸烟的限制(β=-0.358,P=0.000)、单位内吸烟情况(β=0.287,P=0.000)。结论调查对象男性较多,吸烟率较高,室内吸烟者较多,家庭与单位的控烟环境较为宽松;多数公共场所虽然有禁烟标识,但在公共场所吸烟者仍有相当高的比例,香烟广告或变相广告仍然充满了社会环境,吸烟影响因素多,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营造无烟的环境对于降低吸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银川市城市居民不同人群的吸烟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控烟措施.方法 2007年3-5月,在银川市随机抽取6个社区的920名居民进行吸烟状况调查.结果 调杏920人,吸烟率为49.9%,其中男性吸烟占65.2%,女性占到17.8%;维修、运输和手工劳动者及服务业吸烟率较高,分别为64.7%和57.7%;学生和军人最低为30.9%;30~60岁年龄段吸烟率较高,均在50%以上;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吸烟率较高,分别为65.2%和53.5%;每天都吸烟者占63.2%;每天吸烟<10支的占53.2%,每天吸烟10~20支的占40.3%.每月吸烟支出101~200元者占42.3%;有17.2%的吸烟者正在进行戒烟,正在考虑采取戒烟行为的有22.2%,有31.4%的人没有考虑过戒烟.结论 银川市城市居民吸烟率较高,其中男性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建议政府制定相应控烟政策,积极开展控烟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