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拔牙后行即刻临时固定桥修复后基牙牙周组织情况及对永久修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患者,30颗牙齿,制作临时固定修复体(龈上边缘),50 min后试戴固定临时修复体,2个月-3个月后再次牙体预备(龈下边缘)行永久固定修复。结果:即刻临时固定修复对拔牙创具有保护作用,利于自洁和拔牙创愈合,对基牙牙周组织无不利影响。结论:拔牙后行即刻临时固定桥修复,在临床上是一种利于患者功能、美观和舒适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拔牙后即刻行树脂粘结桥临时修复,观察拔牙创愈合后对永久修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患者拔除38颗牙齿,先制作临时桥体。拔牙1 h后,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超强玻璃纤维条将临时桥体固定在两侧邻牙上,3个月后重新设计行永久修复。结果即刻树脂粘结固定桥对拔牙创具有保护作用,利于自洁和愈合;对基牙牙周组织无不利影响;对基牙牙髓无不良刺激,不影响永久修复。结论拔牙后即刻树脂粘结固定桥临时修复,利于患者的美观和功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龈下缺损的残根和残冠,如能保留可作为固定桥基牙,改善修复体的治疗效果.对于残根和残冠的修复目前有三种:一是龈切除,用较深龈下边缘的冠修复;二是手术切除牙龈及部分牙槽骨,使临床冠变长;三是牙合 向牵引牙根.前两者存在牺牲牙周组织、不美观等问题.近一年来,我们采用(牙合)向牵引牙根后,并作为固定桥基牙,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种排龈技术对固定修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学者认为固定修复体的边缘应置龈上,因为龈上边缘最符合生理要求。但在患者对美观的需求高或患牙修复条件有限时不得不将修复体边缘放置在龈下,此时预备体的边缘即肩台也在龈下,为使印模材料很好地再现龈缘、龈沟、肩台的细微部分,确保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良好,基牙牙周组织健康,排龈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作者观察化学排龈法和机械排龈法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挤压法改善前牙固定桥桥体龈端美学效果。方法选择12例上前牙缺失的患者常规牙体预备,灌制石膏模型。制作临时冠,挤压就位,试戴两周,挤压出桥体龈端形态。六至八周后制作永久修复体。结果 12例患者均感到满意。半年随访,桥体龈缘形态良好,缺牙区黏膜未见异常。结论挤压法改善前牙固定桥龈端美学效果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压低基牙后,固定桥力学行为的改变,为临床压低基牙后再进行牙体预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考虑基牙牙槽骨水平吸收10%上颌后牙分别压低0 mm,0.5 mm,1.0 mm,1.5 mm,2.0 mm后双端固定桥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施加垂直及斜向载荷比较压低基牙前后修复体、牙、牙周膜及硬骨板的应力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压低量增加,修复体、牙体上应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改变,这个改变与修复体结构、牙体结构有很大关系,牙周膜及硬骨板面积增大,整体上应力有所降低,皮质骨和松质骨上应力变化并不明显。结论采用微种植体压低基牙后预备固定桥或全冠能够降低基牙牙备量,减少基牙的损伤,降低失髓风险,增加基牙牙周膜面积,改善冠根比,整体上降低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的不利影响,合理地改变修复体、牙、牙周膜、硬骨板的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7.
张涌 《广西医学》2007,29(2):250-251
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龈下缺损的残根和残冠,如能保留可作为固定桥基牙,改善修复体的治疗效果。对于残根和残冠的修复目前有三种:一是龈切除,用较深龈下边缘的冠修复;二是手术切除牙龈及部分牙槽骨。使临床冠变长;三是[牙合]向牵引牙根。前两者存在牺牲牙周组织、不美观等问题。近一年来,我们采用[牙合]向牵引牙根后,并作为固定桥基牙,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一种用于牙列缺损永久修复的新型粘结固定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有单个或多个牙缺失的病人,进行固定桥基牙的牙周和特定的牙体预备。然后制作固定桥并试戴,用4-META/MMA-TBB树脂粘结剂粘结固定桥。结果 267例(304个)固定桥病人经二年以上随访,发现192个前牙桥中只有1个,112个后牙桥中只有2个脱落,其余固定桥稳定、功能良好。结论 采用树脂粘接技术,结合基牙的机械预备,能较好地克服3/4冠桥、桩冠桥和嵌体桥的缺陷,使之成为良好永久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活髓牙固定修复术后敏感发生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13例固定修复后3个月以上患者,术后冷水敏感不缓解,或牙龈炎伴敏感就诊,包括43颗活髓牙,经旧修复体拆除,牙周治疗,局麻下重新规范牙体预备,除两颗前牙基牙因经冠延长术后重新调整冠根比需要,进行了根管治疗外,其余41颗均保存活髓,临时冠丁香油氧化锌粘固粉暂粘,两周复诊过敏症状消失,牙龈健康,聚醚橡胶取模完成修复体制作,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记录再修复术后即刻,3个月,半年牙髓冷水敏感状况,复查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 SBI)。结果13例41颗活髓基牙再修复均无粘接后即刻敏感。3个月,半年复诊牙龈健康,GI:0~1分,SBI:1分,无冷水敏感发生。结论活髓基牙固定修复经规范正确的牙体预备,临时修复体选择合适的暂时粘接材料促进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创伤愈合,修复体精密的制作,及严格的边缘封闭对消除术后敏感都是不可或缺的方面。一味追求少磨切牙体组织而产生有倒凹的牙体预备并不能减少术后敏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嵌体冠和全冠联合固位的固定桥和双端全段固定桥在治疗低颌龈径基牙的牙列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进入该院治疗的低颌龈径基牙的牙列缺损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双端全段固定桥修复,观察组20例采用嵌体冠和全冠联合固位的固定桥修复,比较两种方法在治疗中的效果.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对于固定桥修复体的美观程度上数据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固位以及咀嚼功能的数据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对咀嚼能力满意度低于对照(P<0.05),对固位满意程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良好的修复设计、精确的牙体预备,以及在操作过程中严格的规范标准,可以使得嵌体冠和全冠联合固位的固定桥修复方法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良修复体致前牙区残根残冠患者的相关牙周手术治疗及美学再修复,阐明牙周手术治疗配合美学再修复在上前牙区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方法:患者上前牙修复后2年余,修复体松动,患牙咬物不适伴牙龈出血,上唇系带附着过高,左上侧切牙根尖区可见低密度影。经牙周、牙体牙髓病和修复等学科会诊,行根管再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并采用牙冠延长术联合系带修整术恢复生物学宽度,引导骨再生术(GBR)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修复根尖骨质缺损。术后1个月行暂时冠修复,术后3个月行永久冠修复。结果:术区牙龈及龈乳头形态恢复理想,与邻牙的牙龈高度协调性佳,上唇系带附着正常,中切牙未见明显缝隙;上前牙区修复体形态美观,功能良好;术后跟踪随访X线片显示术区骨密度同邻近骨质相似,已无明显界限。结论:涉及前牙区薄龈型牙龈生物型的美学修复,特别是再治疗的复杂病例,适当的牙周手术治疗手段介入,不但易于获得明显的短期效果,对远期疗效的稳定也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费涛  章蕾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8,30(2):157-158+167
[目的]探讨2种方法制作的暂时冠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以便于临床参考。[方法]对需要进行固定义齿修复的50个病人的100颗基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直接法、间接法制做暂时冠桥,戴入后3个月分别评价边缘适合性,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结果]各组暂时冠桥的边缘适合性、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法制作的暂时冠桥边缘适合形好,对基牙牙龈刺激性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门诊单个前牙缺失患者30例,其中6例为拔牙后即刻修复,3例为种植术后即刻修复,其余21例为希望固定修复又要求少磨牙的患者。均采取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进行修复。结果 30例修复体经4-24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其中28例复诊的患者粘结桥修复体无松动、断裂和过度磨耗,无继发龋,修复体边缘密合,粘结界面良好,美观效果好。结论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美观效果好,机械强度高,患者感觉舒适,不影响伤口愈合,对天然牙损伤小,可作为一种过渡性的修复方法或长期暂时性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正畸在前牙美容修复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和修复特点。方法对34例前牙缺损缺失需行美容修复的患者.先进行正畸治疗,为前牙美容修复创造条件或降低其修复难度后,再用义齿进行修复。结果34例患者对修复体的功能、形态和美观方面[牙合]均感到满意;随访1~6年.修复体稳固,基牙无松动,牙周组织健康;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稳定。结论正畸固定矫治技术在前牙美容修复治疗中,可以降低修复难度,扩大治疗的范围,达到更加完善的口腔功能及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磨牙半牙切除术后修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下颌磨牙半牙切除术后固定修复的疗效。方法:对20颗牙根严重受累的下颌磨牙行半牙切除术,术后12周对20颗患牙分别采用单端固定桥、双端固定桥或单冠修复,观察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的修复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20颗患牙3个月后复查,17颗满意,3颗基本满意,满意率85%;6个月后复查,15颗满意,3颗基本满意,2颗不满意,满意率75%;12个月后复查,13颗满意,4颗基本满意,3颗不满意,满意率65%。结论:下颌磨牙半牙切除术后固定修复是保留患牙的良好方法,建议采用双端固定桥、联冠单端固定桥修复,谨慎采用单冠修复,若作为活动义齿基牙,建议只作根面覆盖义齿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改良Nance托联合正畸固定矫治器牵引治疗替牙列早期上颌阻生中切牙,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Nance托联合正畸固定矫治器对23例替牙列早期的上颌阻生中切牙进行正畸牵引矫治。结果:采用该法治疗的上颌阻生中切牙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阻生牙回复至正常位置,牙齿无坏死、无松动、牙根形态正常、牙周健康。结论:替牙列早期采用改良Nance托联合正畸固定矫治器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上颌阻生中切牙的方法,其临床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胶原膜复合rhBMP-2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模型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于下前牙龈颊沟冠方1 mm处制备实验性牙周组织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胶原膜组(Co组)和胶原膜复合rhBMP-2组(Co/rhBMP-2组)。术后4、6和8周分批处死大鼠,取实验部位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Co/rhBMP-2组术后4周缺损区可见大量新生骨;6周新生骨充满缺损区;8周新生牙槽骨密度较高,根面有新生牙周膜和牙骨质样组织,未见牙龈上皮长入。Co组术后4周缺损边缘可见新骨形成;6周新生骨量增多,但尚未充满缺损区;8周根面有少量牙周膜和牙骨质样组织形成。对照组术后4周缺损边缘有少量新骨沉积;6周缺损边缘可见束状胶原纤维;8周切迹内仅有少量新生牙周组织形成,并有牙龈上皮长入。结论:胶原膜复合rhBMP-2既有引导作用,防止牙龈上皮长入,维持生长空间;又具有诱导骨形成作用,能促进牙周组织修复再生。  相似文献   

18.
细胞凋亡在大鼠正畸牙移动中对牙周组织改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的细胞凋亡(apoptosis)的变,初步探讨细胞凋亡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用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用单簧圈别针簧矫治器推上凳切牙侧向移动,于加力后1、3、6、10、14d系列观察牙周组织中细胞凋亡的表达,以正常组为对照,TUNEL法进行检测。结果:(1)正常组,周组织中存在凋亡细胞,主要见于骨细胞,多呈散在性分布,量较少。(2)牙移动时,压力测牙周组织改建活嗅,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尤以1d,3d组最明显,而张力侧牙周组织凋亡细胞呈减少趋势,结论:(1)细胞凋亡参与了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的改建。(2)细胞凋亡对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的改建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