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32岁。因反复发作心悸4年余,作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在S_1S_2-S_3程控扫描中、S_2~S_3间期270ms时,S_3R跳跃延长达410ms(S_2-S_3间期280ms时,S_3R为280ms),并诱发一种心律:QRS波形态正常,R-R间期660ms,2个QRS波中间有负正双相逆行P波,P~--P~-间期660ms,P~--R间期恰为330ms,R-P~-等于P~--R(附图A)。附图B上两行为V_1导联和食管导联(ESO)同步记录,食管导联QRS波光整,其内无重叠之P~-波,P~P仅 相似文献
2.
完全性房室(室房)传导阻滞者合并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实属罕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其折返环主要在房室结和/或周围组织,心房、心室并不参与折返性心动过速,因此,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偶尔可发现室房2:1传导,甚至房室2:1传导,这也证明了心房、心室不参与折返性心动过速。本例患者心脏电生理检查显示:房室结折返时经His束下传到心室,形成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由于房室结-心房阻滞,所以才伴房室(室房)分离,即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鉴于该患者既有心动过缓又有心动过速,治疗上需综合考虑。在植入起搏器之前,先行房室结改良术,然后再植入双腔起搏器。 相似文献
3.
4.
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频率通常在100—150次/min,极易误诊为窦速。笔者遇到2例 IART 酷似窦速伴Ⅰ°、Ⅱ°房室传导阻滞,经食管心房调搏证实为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特报道如下。例1 男性,48岁,因反复发作胸闷、心悸就诊。图1A 为心悸发作时描记的Ⅱ及V_1导联,P_Ⅱ正向切凹,P_(v_1)负正双向,P-P 间期规则为0.48s,相当于125次/min,P-R 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下传受阻(从0.18→0.22→0.28→∞)如此周而复始,呈3∶2、4∶3房室传导。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4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图1)示窦性P波在同一导联形态相同,在V3导联呈双峰,峰距0.04s,PP间距不等,在Ⅱ导联上相差最大0.12s,每隔2个P波后跟…… 相似文献
6.
房室结双径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8岁。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史10余年,近2年发作频繁,室上速发作时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均不能直接终止,每次均需食管调搏超速或亚速刺激方可终止。此次因心悸5h就诊。查体:神志清晰,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心率19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如图1所示。QRS波形为室上性,在V1导联呈QS型,时限008s,频率190次min。RR间期长短交替,分别为320ms和270ms。食管导联可见P′波在QRS波群之后,RP′间期固定,为012s,P′波形态一致。P′R间期则长短交替,… 相似文献
7.
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房室结内形成的折返在下部共同径路存在传导障碍,而出现2∶1房室传导阻滞较为少见。我们在行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检查时遇见6例,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对象。1995年5月至2002年2月来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4~65岁。均有心动过速发作史3~10年,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已确诊为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准备行射频导管消融术。在术前和/或术中的检查中发现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呈2∶1房室传导阻滞。2.方法。以习用的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21岁,自觉胸闷、心跳慢2年。1987年在猛跑中突然晕倒、意识丧失约2—3min后自行缓解。曾怀疑心肌炎住院治疗,未见明显好转。1988年2月再度晕倒,症状同前。动态心电图发现:窦性心动过缓与不齐,Ⅱ°窦房传导阻滞,心率最慢38次/min。 相似文献
9.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路消融中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慢径路消融中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措施。方法 72例AVNRT患者从小功率(5W)开始放电,逐步增加放电功率,根据放电时的反应,及时改换安全的放电部位;放电过程中不苛求房室交接区心律从有到无的规律;慢径路改良,不苟求慢径路消失,以不诱发心动过速为宗旨。结果 72例慢径路消融均成功,无一例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并发症,无一例远期复发。结论 从小功率开始放电,慢径路改良等措施,可有效预防房室传导阻滞,且对远期复发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 ,46岁。临床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电图Ⅱ导联 (图1)示 :A行在基本规则的窦性心律中有较长的P_P间期 ,是窦性P_P间期的2倍 ,表现为6∶5窦房传导阻滞。B行连续下传的P波中P_R间期逐渐延长 ,后继2个长P_P间期 ,其间后一P波与窦性P波略有不同 ,P_R间期0.16s,为房性逸搏的P′波 ,仔细测量P_P′_P间期是P_P间期的4倍。3个窦性P波在窦房交接区连续受阻 ,为9∶6窦房传导 ,下传心室的6个窦性激动呈文氏型传导。C行第3~5个P_R间期为0.26s ,比其前0.18s的P_R间期…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6岁。因反复胸闷、心悸10年入院。体检除心率120次/min、心律不齐、类风湿因子阳性外未见其他异常。临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心律失常。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附图A)示P-P间期互差大于0.12s,为窦性心律不齐,可见两种形态的P波:一种低平,另一种较高尖,提示窦房结内游走节律,此时有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73岁。因反复咳、痰、喘10余年,再发1月,加剧伴胸痛3d入院。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P间期0.64s,P-R间期逐渐延长。分别由0.16s、0.20s、延至0.21s,继QRS波后紧跟一P~-波,其后随之以长R-R间隔,长间隔短于2个窦性周期,为不典型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呈4:3下传。当P-R间期为 相似文献
13.
14.
患者男性,56岁。因突发胸骨后压榨性疼痛2h入院。临床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院当天心电图Ⅱ导联呈qR型,Ⅲ、aVF导联呈QR型,ST段弓背型抬高0.25mV,Ⅲ、aVF导联ST段弓背型抬高0.35mV(图略)。Ⅱ导联连续记录(图1)示:窦性P_P间期基本规整,0.56~0.60s,频率100~107次/min。P_R间期呈短长两种,分别为0.16~0.24s和0.32~0.48s,互差>0.06s,提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由梯形图可见,心室脱漏后的短P_R间期长短不一,但心室脱漏后的QRS波群有较固定的偶联间…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 ,54岁。临床拟诊冠心病。心电图V1导联 (图1A)示有两种P_P间期 :短P_P间期0.58~0.59s ,为基本节律 ;长P_P间期0.86~0.94s。两种P_R间期 :分别为0.15~0.19s和0.28~0.34s ,两者互差>60ms ,其长、短变化与心率无关 ,提示房室结双径路。食管调搏检查(图1B)示 :R1_S2 间期340ms ,P′_R间期0.19s ,R2_S2 间期320ms ,P′_R间期0.21s ,A1_A3间期是A1_A2 间期的2倍 ,期前刺激仅在窦房交接区发生干扰 ;R3_S2 间期3…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房室结双径路的不应期和传导性不一致 ,且存在隐匿性传导 ,在适合的条件下会出现各种类型房室传导阻滞 ,造成诊断困难。现将我院在食管调搏电生理检查中发现的12例房室结双径路文氏型传导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12例患者 ,男性9例 ,女性3例 ,年龄23~52(34.58±9.78)岁 ,均为经食管调搏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房室结双径路者。使用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生产的DF_5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和6511型心电图记录仪 ,上海产XJJ_4型心电监护仪。以大于窦性频率10~20次/min的频率开始分级递增刺激和以刺激周长略短…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6岁。因胸闷不适来院就诊。有反复类似发作史10余年。图1为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波散在出现,P—P间期约0.58s(103次/min)。QRS形态为室上性。R—R间期不规则,每一个长间歇的第1个QRS波前无相关的P(P′、P^-)波,考虑为加速性房室交接区性逸搏心律,呈qR型的逸搏之R波后均有一逆行P波,多数逆行P波连续反复折返。形成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8.
例1 女,64岁。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因胸闷、心悸而就诊,听诊:心率80次/min,心律不齐。心电图检查(图1)示窦性,V_1导联呈qR型,V_5导联呈RS型,电轴右偏>110°,为右心室肥大,可能合并左后分支阻滞。心电图开始记录Ⅰ、Ⅱ导联P-R均为0.40s,提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导联前2个P波的P-R间期是0.40s,第2个ORS波的降支上可见一提前出现的P′波,是未下传的房性期的收缩(PAS),在PAS后,原来的长P-R间期突然转变为短P-R 相似文献
19.
20.
患者男性,65岁。入院行结肠肿瘤切除术。自述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史”10余年,可自行终止,从未作心电图检查。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图1)示:QRS波群宽大畸形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时间0.16s,心电轴-48°,R-R间期规则,频率150次/min。因作瓦尔萨尔瓦动作未能终止心动过速,故采用Brugada四步法分析,发现V2导联呈rS型,r波宽度>30ms,自r波起始至S波最低点之间期为100ms,符合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且II、aVF导联每个QRS波群后均可见P-波,R-P-间期固定为0.18s,考虑为室性心动过速伴1∶1室-房传导。予利多卡因50mg静脉注射,未能终止心动过速。改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