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所致胆管损伤处理时机及其处理后的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总结分析2002年12月~2013年9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3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所致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损伤胆道的手术时机及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31例行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0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行胆总管修补术。12例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3天内再次手术,25例在3天~6周内再次手术,16例在6周后再次手术。其中16例患者出现不同的远期或早期并发症。统计学分析发现,在3天~6周内再次手术的患者较容易出现胆道狭窄(P =0.03)。结论:在3天内或6周后进行胆道损伤修复手术在减少胆道狭窄的发生上有较大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自1998年3月2007年12月开展的2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运用情况。[结果]全组小切口手术成功27例(96.4%),延长切口1例(3%),并发症;胆道损伤1例,术中出血1例,切口感染2例。全纽无死亡和再次手术的病历。[结论]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熟练的基础上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基层医院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疾患中的效果及基层医院的适用性。方法对我院开展56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胆囊疾病患者均顺利进行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无切口感染、术中需扩大、胆道损伤或术中大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符合现代微创外科的要求,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是安全可靠、较为理想的术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析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52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照随机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选择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胆囊切除术(OC),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约4 ~6 cm,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未出现胆瘘、腹腔内出血、感染、胆道损伤等并发症,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熟练的基础上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安全对患者的创伤小,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残留胆囊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995年以来诊断15例残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急诊手术10例,择期手术5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例,胆囊大部分切除5例,15例残留胆囊,12例再次开腹行残留胆囊切除,3例行LC.结论提高术者素质是杜绝或减少残留胆囊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胆囊切除术是外科常见手术。但由于胆道系统变异较大 ,胆囊管有长短、粗细、走行、弯曲、旋扭、开口位置的变异 ,再加上炎症、水肿、粘连的变化使Colt三角的关系难以辨认。若解剖知识不清 ,手术技术欠缺 ,可导致胆囊切除术后发生残留过长的胆囊管以致术后形成一个盲袋 ,并逐渐扩大成为残留病灶 ,常并发结石[1] 。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痛苦 ,而且需再次手术治疗 ,但再次手术又易损伤胆道系统。本文对我院1980— 2 0 0 1年收治的 11例残留胆囊管致盲袋炎及并发结石的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共 11例 ,男 6例 ,女 5例 ,…  相似文献   

7.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9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汉斌 《广西医学》2007,29(7):1080-1081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因其创伤较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小,并发症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少,已经开始引起外科临床医生的重视.本院1994年5月至2005年9月共施行92例胆囊良性疾病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手术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经胆囊管插管行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5例,胆管损伤1例,副肝管2例。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对降低胆管结石的残留,减少不必要的胆管阴性探查,辨明胆道解剖,避免胆管损伤,提高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质量和安全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滥用小切口手术的危害。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外科胆囊切除术和阑尾切除术共137例,对行小切口手术患者及正常切口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7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0.4%;49例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8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6.3%,均高于同时期正常切口术后并发症率。结论:小切口手术方便快捷,但应注意应用的适应证,临床盲目应用会造成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温艳春 《疑难病杂志》2011,10(7):544-545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72例胆囊疾病患者实施小切口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本组72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中无胆道损伤,手术时间28~56(39±10)min;术中出血15~38(22±8)ml;术后无腹腔感染及胆瘘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回访所有患者,无复发现象。结论小切口胆囊大部分切除术不仅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而且可以达到与胆囊切除术同样的效果,是治疗胆囊疾病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析小切口胆囊逆行切除术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75例采取小切口胆囊逆行切除术对化脓性胆石胆囊炎进行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经治疗,本组患者中除了2例通过延长切口完成手术的患者外,其余患者均是在小切口下完成.术后24h内能下床活动的患者有64例,能够进食半流质饮食.术后需要给予患者3~5d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本组没有患者发生手术死亡或胆道损伤,在4~6d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小切口胆囊逆行切除术其优点具有在直视下进行手术,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对于胆总管、肝管及血管不会产生误伤,并在近远期随访均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院外科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各32例,作为腹腔镜组与小切口组;同时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之前,在我院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胆囊切除术治疗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常规切口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除平均住院时间外,腹腔镜组与小切口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小切口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小切口组患者(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是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未配备腹腔镜的基层医院可以选择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68例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来院就诊的胆结石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硬币抛掷反正面分组法将患者分入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予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客观评价两种手术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相较于常规组,研究组手术操作用时及住院时间更短,腹痛消失及胃肠功能恢复更快,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各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势,整体效果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临床治疗胆结石安全有效的外科技术手段,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1年2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小切口(3~6cm )胆囊切除术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的手术过程和术后临床疗效。结果:10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患者中有9例由于术中发现个体病情异常而临时扩大切口改为传统切除胆囊术,其余99例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平均只有4.8cm ,平均手术时间约48min ,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8ml ,术后24h内几乎所有患者均可下床活动,97%的患者可进食,患者术后平均住院5d;无术中胆道损伤和胆漏病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切口小、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也少,而且便于手术时及时处理临时发现的特殊病情,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新版大学本科外科学教材已充分肯定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SC或MC)术式[1],致力于微小切口胆道外科临床研究20年,现结合文献资料,介绍微小切口在胆道外科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胆道损伤是胆道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94%与胆囊切除术有关,以微创方法之一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由于受到切口的限制而并发胆管损伤的潜在危险性增加,我院从2002年8月,完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10例,无1例胆道损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胆囊切除术后残留病变的发生率日渐增高,常令患者蒙受再次手术的痛苦,但是这一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改变常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切口选择,收集我院近年外科住院患者100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00例患者中,98例行手术治疗,无并发症,切口均痊愈. 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直视操作,并发症少,痛苦小,恢复快,经济实惠等优点,是胆囊切除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胆结石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给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的治疗中均有良好效果,但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作为胆结石的首选治疗方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翁胜 《当代医学》2010,16(3):79-80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技术。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09年7月在我院实施的57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结果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切口长度4.5cm,平均手术时间50min。患者次日可起床进食,术后平均住院5d。无术中胆道损伤、术后出血、胆漏、切口感染发生等并发症,出现脂肪切口液化1例。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开腹胆囊切除术熟练基础上开展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具有手术创伤小、费用低、术后瘢痕小、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