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体外诱导和扩增树突状细胞 (DC)并分析其对自身T细胞的激发作用。方法 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贴壁去除悬浮细胞 ,加入细胞因子 (IL - 4、GM -CSF和TNF -α)培养 8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 ,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IL - 12的含量 ,将诱导的树突状细胞与自身T细胞混合培养用3H -TdR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 正常人外周血诱导的树突状细胞高表达分化抗原CD1a(89.1% )、CD4 0 (99.8% )、CD80 (95 .1% )、CD83(4 5 .7% )、HLA -DR(97.6 % ) ,同时所获的DC能分泌IL - 12和有效地激活自身T细胞 ,并促其增殖。结论 正常人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经细胞因子的序贯培养 ,可获得高纯度、功能性的DC细胞  相似文献   

2.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其对T细胞的激发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1,21(3):263-265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相似文献   

4.
不同细胞因子对培养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从人外周血分离,纯化,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前体的方法,研究细胞因子对DC体外增殖,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 人外周血经血细胞分离仪及Ficoll,ercoll等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获得的含DC前体细胞组分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培养或用GM-CSF及白细胞介素-4联合培养;光镜及电镜观察及ABC法免疫增减细胞化学染色。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体外诱导和扩增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 的方法,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造血动员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贴壁去除悬浮细胞,加入细胞因子(IL-4、GM- CSF和TNF-α)培养8 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表型,经ELISA法测定其培养上清中的IL- 12 ,并将诱导的树突状细胞与脐带血原始T(naive T) 细胞混合培养,用3H- TdR掺入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贴壁的造血动员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后,高表达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抗原CD1a(89 .1% )、CD40(99 .8% )、CD80(95 .1% )、CD83(45 .7% )、HLA- DR(97.6% ),同时所获的DC能分泌IL-12 和可有效地激活脐带血原始T细胞并促其增殖(SI= 6.92) 。结论:采用造血动员的外周血经体外贴壁去除非粘附细胞,再经过细胞因子序贯培养,无需纯化CD34 + 细胞,能获得高纯度( >80% )和具有功能性的DC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从人外周血分离、纯化、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DC)前体的方法,研究细胞因子对DC体外增殖、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人外周血经血细胞分离仪及Ficol、Percol等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获得的含DC前体细胞组分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rGM-CSF)培养或用GM-CSF及白细胞介素-4(IL-4)联合培养;光镜及电镜观察及ABC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分离的DC前体经1周左右时间培养,细胞数量可扩增20~30倍,纯度达90%以上,GM-CSF与IL-4联合培养所得到的DC数量约为用GM-CSF培养的1.5倍。DC具有典型的树枝状或裙褶状突起,并表达高水平的HLA-DR,其CD14、CD19、CD3的表达均为阴性。结论用GM-CSF和IL-4联合作用更能促进DC的体外扩增及分化。  相似文献   

7.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炜  吴德沛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11):1145-1147,1158
目的:建立体外诱导和扩增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造血动员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贴壁去除悬浮细胞,加入细胞因子(IL-4,GM-CSF和TNF_α)培养88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表型,经ELISA法测定其培养上清中的IL-12,并将诱导的树突状细胞与脐带血原始T细胞混合培养,用^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贴壁的造血动员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人外周血和脐血体外诱导扩增的树突状细胞在冻融抗原激活后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或脐血单个核细胞,用重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将其分别诱导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PbDC)及脐血树突状细胞(CbDC),2者分别于诱导前、诱导第7 d及抗原刺激3 d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改变;分别将PbDC、CbDC与外周血T细胞共孵育,以K562为靶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差异.结果:PbDC于诱导第7 d、CbDC于诱导第5 d呈现典型的DC形态.外周血和脐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诱导培养后,CD86、CD11c、CD54、MHC-I类分子表达均增高,脐血单个核细胞MHC-Ⅱ类分子表达增高,与培养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载抗原后,MHC-I和CD54表达进一步增高,与负载抗原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PbDC或CbDC诱导活化的T细胞为效应细胞,均可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并最终导致其死亡,杀伤率与未负载抗原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bDC组及CbDC组对肿瘤细胞均有杀伤活性,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肿瘤抗原激活的外周血及脐血DC具有相似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健康人外周血中诱导高纯度树突状细胞(DC)。方法: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贴壁法分离出单核细胞,经多细胞因子联合诱导出DC。结果:培养8~9d后即可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成熟DC,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得细胞中高表达共刺激分子和粘附分子,表现为成熟DC的特征。结论:利用多细胞因子组合可从外周血诱导大量成熟DC,为DC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及鉴定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建立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方法。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细胞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培养获得DC,电镜及共聚集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体外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刺激T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从正常外周血分离得到的单核细胞,体外经重且人GM-CSF,IL-4,TNF-α的共同诱导培养,得到大量成熟DC,形态学观察可见典型DC特征,荧光激少在细胞分离器(FACS)检测表明,诱导的DC高表达HLA-DR(96%),CD83(94.2%),CDla(94.2%)分子,同时也高表达CD40(97.7%),CD80(98.2%)分子,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诱导的DC具有很强的激发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经细胞因子贯序诱导培养,可以生成大量功能成熟的DC,为进一步开展DC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业性抗原呈递细胞,近年来,DC在免疫应答中的双向调节作用引起了移植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s,tDCs)能够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 中分离和定向诱导培养扩增 树突状细胞(DC),观察其经自身肿瘤细胞抗原冲击后对自身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 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取手术切除肿瘤周围转移的淋巴结,提取单个核 细 胞,将贴壁生长的细胞用细胞因子基因重组粒巨集落生长因子(rhGM-CSF)、基因重组白介 素4(rhIL-4)、基因重组α-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联合诱导培养DC,然后用 自身肿瘤细胞抗原冲击DC并作用CIK,最后检测CIK杀伤3种靶细胞(自身乳腺癌细胞、K562和 SGC-7901细胞)的活性。结果:乳腺癌患者转移淋巴结中的贴壁细胞,经 细胞因子联合诱导培养,DC含量可达15.3%~37.0%。经自身肿瘤抗原冲击的淋巴结DC活化的C IK,杀伤自身肿瘤细胞活性达71.3%,单纯CIK为37.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而对K562和SGC-7901细胞杀伤活性无明显差异。结论:肿瘤周围转 移淋巴结贴壁细胞在体外能定向诱导扩增出大量DC;DC经自身肿瘤抗原冲击后能明显提高CI K对自 身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3.
陈川宁  綦晓龙  吴晓霞  徐亮 《广东医学》2011,32(19):2514-2517
目的 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状态及免疫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新鲜健康成人外周血,经淋巴细胞分离液梯度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经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细胞白介素-4(rhIL-4)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获得未成熟DCs,将其分为5组:未成熟DCs组、成熟...  相似文献   

14.
人脐带/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培养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联合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a,经2周左右可培养出大量树突状细胞,来自在正常人外周的单个核细胞,经GM-CSF和IL-4作用,8-10天后亦可培养出大量DC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离D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四氮唑蓝法测定其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体外培养第10天,大量细胞出现典型的树突状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高表达CD80、CD86、CD83、CD40、CD1a、人白细胞DR抗原;在体外能强烈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论该方法可获得较高纯度典型的DC,为DC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分离和诱导方法,获得高纯度树突状细胞。方法:优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的分离条件,二次洗脱非贴壁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BMCs中CD14+细胞纯度,检测CD80+、CD83+、CD86+及HLA-DR的阳性率确定DC纯度。结果: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PBMCs中CD14+细胞表达率及成熟DC的CD80+、CD83+、CD86+及HLA-DR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的诱导方法可得到高纯度的树突状细胞。  相似文献   

17.
体外诱导培养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在体外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Mo)诱导培养成熟的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成人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PBMC),再以黏附法分离出Mo,加入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体外培养12天,并于培养第6天加入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共同培养,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6、9、12天DC表面CD1a、CD83、CD86和MHC-DR的表达水平,用MTT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o经rhGM-CSF rhIL-4诱导培养6 d后,细胞成簇,表型为CD1a 53.2%、CD83 13.6%、CD86 65.5%、MHC-DR 75.4%;TNF-α诱导后,即培养第9 d,细胞表型为CD1a 62.1%、CD83 73.5%、CD86 92.3%、MHC-DR 98.4%,激发初始T细胞增殖的能力最强.结论 rhGM-CSF rhIL-4诱导Mo 6 d,可获得大量不成熟的DC,该体系有利于DC扩增;加入TNF-α,培养第9 d,DC成熟度最高,适合于临床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8.
Han CH  Li HF  Wang YX  Zhang M  Wang Y  Yin M  Min ZL  Zheng KL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9):1327-1332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对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前体(DCp)的成熟过程和同种免疫刺激活性的影响作用,评价预先用霉酚酸酯处理的供者DC在诱导同种移植物受者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并阐述可能的机制。方法(1)在骨髓来源的DCp培养过程中加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和霉酚酸酯,用流式细胞术方法进行免疫表型分析,ELISA方法检测其白细胞介素(IL)12的分泌,并作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以观察其对同种T细胞的刺激能力。(2)24只C57/BL6小鼠被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A组C57/BL6受者接受BalB/c小鼠供者心脏进行异位移植,B组C57/BL6受者在移植前7d注射未经处理的BalB/c供者DCp后进行异位移植,C组C57/BL6受者在移植前7d注射经霉酚酸酯处理的BalB/c供者DCp后进行异位移植,观察受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霉酚酸酯显著抑制了外源刺激下DCp的成熟过程,抑制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降低IL12的分泌并显著抑制其同种T细胞激活能力(P<0.01)。接受未成熟DCp回输的受者移植心脏组(组B、组C)存活期显著长于单纯移植组(组A),而以霉酚酸酯处理的未成熟DCp(组C)可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得到进一步的延长,并且显著抑制了TH1细胞因子的产生。结论霉酚酸酯对DCp的成熟和功能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树突状细胞(DC)经体外分离诱导分化后表型变化和呈递功能的情况.方法:在体外分离并诱导成熟HLA-A2基因型鼻咽癌病人自身的DC,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表型变化,然后分别负载EB病毒抗原LMP-2的HLA-A2限制型两个表位肽段CLGGLLTMV(CLG)和LTAGFIFL(LTA),诱导自身的CD8 T细胞.培养两周后,运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经DC诱导后CD8 T细胞的免疫应答情况.结果:分离鼻咽癌患者外周血DC,培养7 d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各项表型:CD80、CD86、CD83、HLA-DR等,呈现分化成熟的表型特征.上述各种表型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3.92±21.42)%、(90.20±12.10)%、(32.89±23.47)%、(90.37±12.82)%, 并且与正常人的DC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培养成熟的DC呈递肽段CLG及LTA给自身CD8 T细胞,T细胞识别肽段并能应答的细胞数增加,呈递前分别为(2.67±1.97)2×104CD8 T细胞和(5.33±1.86)2×104CD8 T细胞,呈递后为(42.67±33.79)2×104CD8 T细胞和(25.67±18.25)2×104 CD8 T细胞,呈递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正常T细胞的应答能力无明显差别.结论:鼻咽癌病人外周血DC可经外周血分离培养,诱导扩增后能分化成熟并能有效呈递肿瘤抗原肽段,产生特异性CTL,对鼻咽癌病人的免疫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联合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经2周左右可培养出大量树突状细胞(DCs);来自正常人外周的单个核细胞,经GM-CSF和IL-4作用,8-10天后亦可培养出大量(4-5)×10~6/50ml)DCs。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DCs负载肿瘤抗原作为疫苗,为肿瘤免疫中的应用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