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35例,使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两种方法对比检查,比较二者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本组135例病例中,常规超声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9.9%、88.5%和77.0%;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2%、92.3%和90.4%。二者敏感性和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超声检查法可以敏感地检出肝内局灶性病变,可应用于日常工作中筛查肝脏疾患;超声造影检查法则可对常规超声难以确诊的病例进行鉴别诊断,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肝肿瘤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超声造影是超声检查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中。超声造影具有独特的无创性优势,并能实时评估整个肝脏的血流灌注情况,使超声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方面得到很大改善,明显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并且能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及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实时谐波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对31例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检查,并比较不同病变的肝脏超声造影增强特点.结果 恶性病变患者增强开始时间、峰值时间、减退时间、持续时间均早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良恶性患者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病变增强方式也有所不同.结论 超声造影能反映组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非典型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常规超声不能确诊的61例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结果 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为91.8 %(56/61).超声造影检查后4例病灶仍未作出诊断,1例误诊.结论 超声造影可提高超声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性质之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的超声造影(CEUS)特征表现。方法对6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增强CT、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造影后各种FLLs显示不同的造影特点。CEUS定性诊断率与增强CT对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EUS能显示局灶性病变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FLLs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检测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的超声造影剂及声学技术的发展,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肝病的检测提供了新的应用前景。本文就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增强CT/MRI对比在检测各种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及其诊断潜力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虚拟导航超声造影定位检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47个CT/MR提示但常规超声无法显示的肝脏局灶性病变,使用虚拟导航将病灶的CT/MR和超声图像对位融合后,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图像融合的成功率和所需时间,以及虚拟导航超声造影检出病灶的情况及检出率。结果所有病例中虚拟导航均能成功对位,对位融合所需时间为3~10min,平均(4.4±1.5)min。虚拟导航超声造影能显示病灶37个,检出率为78.7%(37/47)。结论虚拟导航超声造影对于常规超声无法显示的肝脏局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定位检出率,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超声造影对肝脏恶性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恶性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行超声造影的肝脏恶性局灶性占位病变3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25例经病理证实及随访观察。结果:33例肝脏恶性局灶性病变,包括肝细胞性肝癌23例、胆管细胞癌2例、转移性肝癌6例、门静脉癌栓6例(其中4例继发于肝细胞性肝癌)。肝细胞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和门静脉癌栓具有特征性的超声造影表现,而胆管细胞性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多样。结论:超声造影对肝脏恶性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对不典型病例,尤其是对胆管细胞性肝癌需进一步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9.
10.
摘 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现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肝硬化背景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分化程度(高分化和中-低分化)HCC的廓清时相和不同大小(≤3 cm、3~5 cm、≥5 cm)HCC的动脉相增强模式的差异。结果 10例肝硬化结节患者中7例与周围肝实质三期均呈等增强,2例动脉相呈低增强,门脉相和延迟相呈等增强,另1例动脉相和门脉相呈等增强,而延迟相呈低增强。1例胆管细胞癌动脉相出现周边不均匀增强,肿块中间增强不明显,门脉相开始廓清。不同分化程度的HCC在动脉相、门脉相、延迟相的廓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直径≤3 cm与>5 cm的HCC动脉相的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分化程度的HCC廓清时相存在差异,不同大小的HCC动脉相的增强模式也存在差异,超声造影对于鉴别肝硬化背景下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背景下肝局灶性小病变超声造影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硬化背景下肝局灶性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造影剂SonoVue和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观察33例肝硬化背景下吖疑肝局灶性病变40个病灶不同时相的增强表现。结果恶性病变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相呈高增强,门脉相呈等或低增强,延迟相呈低增强;良性病变超声造影表现为门脉相和延迟相出现持续增强,动脉相无增强。本组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97.5%,假阴性5.26%。结论超声造影能提高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合并肝脏局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BCS合并肝局灶性结节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并结合临床病理检查和增强CT及MRI成像等其他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结果 36例BCS患者中11例合并肝癌结节,25例合并增生结节.其中BCS合并肝癌结节超声造影模式为典型的"快进快出",BCS合并增生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是多样化的,可分为3型.Ⅰ型增生结节超声造影3个时相与周围肝实质相比均呈等增强;Ⅱ型和Ⅲ型虽然造影特点不同,Ⅱ型动脉相呈离心性增强,Ⅲ型动脉相呈环状向心性增强,但延迟相均较周围肝实质呈等增强或部分高增强.结论 BCS合并肝脏局灶性结节超声造影表现呈多样化,超声造影对鉴别结节良恶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肝脏局灶性小病变的超声造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超声造影检查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46例肝脏局灶性小病变患者(直径≤3.0cm)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和增强CT(15例)对比分析。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显示,低回声29例,等回声4例,高回声12例,周围有声晕6例,漏诊肝细胞性肝癌1例。46例肝脏局灶性小病变的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增强C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5.2%、95.6%及73.3%。肝脏局灶性小病变大部分病灶具有典型的增强模式。结论超声造影能够提供肝局灶性病变的血流灌注,明显优于常规超声,可作为定性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一种可靠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胰腺良、恶性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表现。方法对疑有胰腺病变的35例患者分别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结合手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其超声造影增强水平、增强速度及增强模式。结果 35例胰腺病变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为恶性病变28例,良性病变7例。其中25例胰腺腺癌全程为整体不均匀低增强,24例晚增强,1例同步增强;3例早退,19例晚退,3例同时消退。2例神经内分泌癌动脉相不均匀缓慢高增强,静脉相低增强;1例晚退,1例早退。1例转移癌动脉相不均匀缓慢低增强,静脉相高增强并晚退。1例胰岛细胞瘤动脉相不均匀快速高增强,静脉相呈等增强并早退。2例假性囊肿始终无增强。2例囊腺瘤动脉相不均匀等增强,静脉相低或等增强;1例早增强并早退,1例晚增强并晚退。2例局灶性胰腺炎与胰腺实质同时增强和消退。结论超声造影可以弥补常规超声不足,通过不同增强模式对胰腺占位行病变进行定性诊断,并且能够对胰腺肿瘤的血流灌注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onoLiver时间强度曲线在肝脏局灶性占位病变超声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二维超声发现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良性组38例,恶性组34例)行超声造影检查。利用SonoLiver软件分别对两组患者超声造影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得到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及时间强度曲线,分析两组局灶性病变的动态血流灌注特点,计算出两组局灶性病变的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上升支斜率、下降支斜率的绝对值,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恶性两组间的血流灌注特点不同。时间强度曲线示良性组IMAX为(116.96±42.54)%,明显小于恶性组的(221.79±73.83)%(P<0.01);良性组RT为(46.84±13.07)s,明显长于恶性组的(23.30±8.36)s(P<0.01);良性组TTP为(55.74±12.95)s,明显长于恶性组的(26.42±9.52)s(P<0.01);良性组上升支斜率(2.36±0.91)%/s,明显小于恶性组的(8.36±3.34)%/s(P<0.01);良性组下降支斜率的绝对值为(0.74±0.32)%/s,明显小于恶性组的(2.06±0.97)%/s(P<0.01)。结论利用SonoLiver软件分析的时间强度曲线可以对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进行量化分析,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超声造影和增强CT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Met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检索PubMed和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关于CEUS及CECT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中英文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评价和筛选.应用Metadisc软件对纳入的试验结果 进行分析. 结果 CEUS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共纳入2041例,合并敏感度为89.00%,合并特异度为88.00%,加权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66.CECT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共纳入686例,合并敏感度为93.00%,合并特异度为84.00%,加权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10. 结论 CEUS与CECT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脂肪肝肝内低回声病灶(HFHLFL)良恶性鉴别的诊断效率,并与灰阶超声作比较。方法选取68个进行灰阶超声及超声造影成像的HFHLFL,2位医师分析图像,诊断其良恶性。对超声造影与灰阶超声分别统计诊断正确率,绘制ROC曲线,计算观察一致率Kappa值。结果2位医师超声造影诊断正确率(82.4%和85.3%)较灰阶超声提高(P〈0.01),ROC曲线下面积(0.881和0.873)较灰阶超声(0.635和0.720)增大,观察一致率(Kappa=0.675)较灰阶超声(Kappa=0.382)提高。结论超声造影是用于HFHLFL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