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比较传统Tenckhoff双涤纶套直管(直管)与鹅颈卷曲管(卷曲管)在腹膜透析(PD)时的技术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D中心接受PD并获长期随诊的208例患者的资料.按置入PD管形态的不同将患者分2组,比较组间的技术生存率及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置入直管者122例,卷曲管者86例.直管和卷曲管出口感染率分别为22.1%和19.8%(P=0.786);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1%(P=0.159),卷曲管组略低于直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有27例患者(13.0%)拔管,其中直管17例(13.9%),卷曲管10例(11.6%)(P=0.680).直管和卷曲管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2个月,技术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结论 直管与卷曲管的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及技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鹅颈卷曲管价格较高,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透析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传统Tenckhoff双涤纶套直管(直管)与鹅颈卷曲管(卷曲管)在腹膜透析(PD)时的技术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D中心接受PD并获长期随诊的208例患者的资料.按置入PD管形态的不同将患者分2组,比较组间的技术生存率及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置入直管者122例,卷曲管者86例.直管和卷曲管出口感染率分别为22.1%和19.8%(P=0.786);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1%(P=0.159),卷曲管组略低于直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有27例患者(13.0%)拔管,其中直管17例(13.9%),卷曲管10例(11.6%)(P=0.680).直管和卷曲管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2个月,技术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结论 直管与卷曲管的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及技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鹅颈卷曲管价格较高,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透析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传统Tenckhoff双涤纶套直管(直管)与鹅颈卷曲管(卷曲管)在腹膜透析(PD)时的技术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D中心接受PD并获长期随诊的208例患者的资料.按置入PD管形态的不同将患者分2组,比较组间的技术生存率及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置入直管者122例,卷曲管者86例.直管和卷曲管出口感染率分别为22.1%和19.8%(P=0.786);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1%(P=0.159),卷曲管组略低于直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有27例患者(13.0%)拔管,其中直管17例(13.9%),卷曲管10例(11.6%)(P=0.680).直管和卷曲管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2个月,技术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结论 直管与卷曲管的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及技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鹅颈卷曲管价格较高,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透析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传统Tenckhoff双涤纶套直管(直管)与鹅颈卷曲管(卷曲管)在腹膜透析(PD)时的技术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D中心接受PD并获长期随诊的208例患者的资料.按置入PD管形态的不同将患者分2组,比较组间的技术生存率及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置入直管者122例,卷曲管者86例.直管和卷曲管出口感染率分别为22.1%和19.8%(P=0.786);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1%(P=0.159),卷曲管组略低于直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有27例患者(13.0%)拔管,其中直管17例(13.9%),卷曲管10例(11.6%)(P=0.680).直管和卷曲管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2个月,技术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结论 直管与卷曲管的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及技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鹅颈卷曲管价格较高,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透析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传统Tenckhoff双涤纶套直管(直管)与鹅颈卷曲管(卷曲管)在腹膜透析(PD)时的技术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D中心接受PD并获长期随诊的208例患者的资料.按置入PD管形态的不同将患者分2组,比较组间的技术生存率及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置入直管者122例,卷曲管者86例.直管和卷曲管出口感染率分别为22.1%和19.8%(P=0.786);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1%(P=0.159),卷曲管组略低于直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有27例患者(13.0%)拔管,其中直管17例(13.9%),卷曲管10例(11.6%)(P=0.680).直管和卷曲管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2个月,技术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结论 直管与卷曲管的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及技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鹅颈卷曲管价格较高,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透析管.  相似文献   

6.
两种腹膜透析管在腹膜透析时的技术生存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传统Tenckhoff双涤纶套直管(直管)与鹅颈卷曲管(卷曲管)在腹膜透析(PD)时的技术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D中心接受PD并获长期随诊的208例患者的资料.按置入PD管形态的不同将患者分2组,比较组间的技术生存率及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置入直管者122例,卷曲管者86例.直管和卷曲管出口感染率分别为22.1%和19.8%(P=0.786);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1%(P=0.159),卷曲管组略低于直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有27例患者(13.0%)拔管,其中直管17例(13.9%),卷曲管10例(11.6%)(P=0.680).直管和卷曲管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2个月,技术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结论 直管与卷曲管的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及技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鹅颈卷曲管价格较高,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透析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传统Tenckhoff双涤纶套直管(直管)与鹅颈卷曲管(卷曲管)在腹膜透析(PD)时的技术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D中心接受PD并获长期随诊的208例患者的资料.按置入PD管形态的不同将患者分2组,比较组间的技术生存率及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置入直管者122例,卷曲管者86例.直管和卷曲管出口感染率分别为22.1%和19.8%(P=0.786);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1%(P=0.159),卷曲管组略低于直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有27例患者(13.0%)拔管,其中直管17例(13.9%),卷曲管10例(11.6%)(P=0.680).直管和卷曲管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2个月,技术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结论 直管与卷曲管的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及技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鹅颈卷曲管价格较高,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透析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传统Tenckhoff双涤纶套直管(直管)与鹅颈卷曲管(卷曲管)在腹膜透析(PD)时的技术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D中心接受PD并获长期随诊的208例患者的资料.按置入PD管形态的不同将患者分2组,比较组间的技术生存率及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置入直管者122例,卷曲管者86例.直管和卷曲管出口感染率分别为22.1%和19.8%(P=0.786);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1%(P=0.159),卷曲管组略低于直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有27例患者(13.0%)拔管,其中直管17例(13.9%),卷曲管10例(11.6%)(P=0.680).直管和卷曲管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2个月,技术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结论 直管与卷曲管的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及技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鹅颈卷曲管价格较高,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透析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传统Tenckhoff双涤纶套直管(直管)与鹅颈卷曲管(卷曲管)在腹膜透析(PD)时的技术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D中心接受PD并获长期随诊的208例患者的资料.按置入PD管形态的不同将患者分2组,比较组间的技术生存率及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置入直管者122例,卷曲管者86例.直管和卷曲管出口感染率分别为22.1%和19.8%(P=0.786);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1%(P=0.159),卷曲管组略低于直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有27例患者(13.0%)拔管,其中直管17例(13.9%),卷曲管10例(11.6%)(P=0.680).直管和卷曲管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2个月,技术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结论 直管与卷曲管的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及技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鹅颈卷曲管价格较高,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透析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传统Tenckhoff 双涤纶套直管(直管)与鹅颈卷曲管(卷曲管)在腹膜透析(PD)时的技术生存率。 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D中心接受PD并获长期随诊的208例患者的资料。按置入PD管形态的不同将患者分2组,比较组间的技术生存率及透析管相关并发症。 结果 置入直管者122例,卷曲管者86例。直管和卷曲管出口感染率分别为22.1%和19.8%(P = 0.786);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1% (P = 0.159),卷曲管组略低于直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有27例患者(13.0%)拔管,其中直管17例(13.9%),卷曲管10例(11.6%)(P = 0.680)。直管和卷曲管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2个月,技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03)。 结论 直管与卷曲管的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及技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鹅颈卷曲管价格较高,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透析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