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嵩  王世东 《北京中医药》2006,25(3):157-158
喻昌,字嘉言,晚号西昌老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为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喻氏学问渊博,临床经验丰富,于医道颇有见解.所著主要有《寓意草》、《医门法律》、《尚论篇》等,后人合编为《喻嘉言医学三书》.《尚论篇》全名为《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集中体现了喻氏的伤寒思想.全书分为八卷,前四卷主要论述伤寒六经证治大法,后四卷则主要论述温病及伤寒论诸方.笔者通过对《伤寒论》、《中医各家学说》及《尚论篇》的学习,试对喻氏伤寒思想作一浅谈.  相似文献   

2.
三百九十七法,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精髓。宋代治平年间,国家设立校正医书局,宋臣高保衡、孙奇、林亿等人奉诏校正医书。其“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宋本《伤寒论·序》)。此即《伤寒  相似文献   

3.
喻昌,字嘉言,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因新建曾名西昌。故晚号西昌老人,其传世之作主要有《尚论篇》、《寓意草》、《医门法律》,后世合称《喻嘉言医学三书》。《尚论篇》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喻昌治伤寒的思想,分为两部分。即《尚论张仲景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和《伤寒尚论后篇》。本文意欲从尚论少阴经证治以窥喻昌治伤寒之旨。  相似文献   

4.
喻昌,字嘉言,江西新建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1585~1664年),与张璐、吴谦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喻昌深究医理,颇多创见,著有《医门法律》、《寓意草》、《尚论篇》等;学本经旨,尤其推崇张仲景言论,特别是在《伤寒论》方面深有造诣,所著《尚论篇》详六经证治,阐发伤寒之意,即是研究《伤寒论》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5.
试评喻昌《尚论篇》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昌,字嘉言,江西西昌(现南昌)人,明末、清初之名医,著有《医门法律》《寓意草》、《尚论张仲景重编三百九十七法》及《伤寒尚论篇后篇》(以下简称《尚论篇》),《尚论篇》是其伤寒的代表作。喻氏在理论上造诣甚深,诊病屡起沉疴,师授桃李盈门,颇为医林所推崇。《尚论篇》虽服膺于方有执,但因编次、注释有所创举,又从补亡角度拾遗温病,故比方氏影响为大。本文试评该书的学术思想,仅作抛砖引玉之举。  相似文献   

6.
略论喻嘉言《尚论篇》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雨  万幸 《福建中医药》2003,34(6):46-47
喻昌 ,字嘉言 ,江西南昌府人 ,生于明万历十三年 (1 5 85 ) ,卒于清康熙三年 (1 6 6 4 )。他兼通儒佛 ,医术精湛 ,救人无数。到了晚年 ,深感“执方以疗人 ,功在一时”,著书以教人 ,功在万里。于是一面著书立览 ,一面开堂讲课 ,传播医学知识 ,其代表作是《尚论篇》(1 6 4 8年 ) ,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另有《医门法律》、《寓意草》等书。以上 3本后世合编为《喻嘉言医学三书》。《尚论篇》分为两部分 ,前 4卷论述伤寒六经证治 ,后 4卷讨论春月温病、夏秋暑湿热病及脉法方剂等。《尚论篇》对伤寒论有独特见地 ,对仲景学说的发展有重要贡…  相似文献   

7.
关于“三百九十七法”之说,始自林亿的“伤寒论序”,云:“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此说是不切实际的。然历代注家,不考其实,沿习已久。  相似文献   

8.
喻氏,名昌,字嘉言,江西新建人,为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其生于明万历己丑(1589)年,八十而殁,一生离弃曲折,"自儒而之禅,自禅而之医",晚年信奉"吾执方以疗人,功在一时;吾著书以教人,功在万里".陆续撰写了<寓意草>、<尚论张仲景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简称<尚论篇>)和<医门法律>等著作.<尚论篇>是研究<伤寒论>的一部重要的专著,稿凡八卷,前四卷详论伤寒六经证治,后四卷论述春月温病,夏秋暑湿热病,以及脉法、方剂等.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系东汉张仲景所作,全书:共十卷,凡二十二篇,合三百九十七法,其中有提及小便者达四十余条,可见仲景对小便的育无、利否,非常重视,现将其有关内容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397法之说,始于宋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校定伤寒论序》.序言说:"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塞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按:《校定伤寒论》(据明赵开美复刻本)所谓"证"与"法",是从第五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算起,至第二十二篇《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止,其体例以条文不出方治者称为"证",出具体方治者称为"法"(包括针灸方法).在各篇正文之前,把这些称为"法"的条文重列,字句间有简化,略同于目录的形式.例如:《太阳上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伤寒论》针灸理论叙述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研究古典医籍《伤寒论》中针灸治疗的理论及临床论述。[结果]张仲景以六经辨证为基础指出:"伤寒三阳经病,实热证居多,宜用针法,三阴经病虚寒证居多,宜用灸法"的针灸施治原则。[结论]张仲景遵六经循辨证,确立了"三阳经病宜针,三阴经病宜灸"的原则对当今学习和运用针灸及至临床各科都仍具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便不利的病机常与气化不行、湿热、津伤、气不化津有关,成因主要由于三焦气化不能运行。小便的变化,反应人体津液之盈亏,脏腑功能的盛衰及邪气的性质;对诊断疾病、辨证施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疾病在表还是在里,病性属寒还是属热,以及太阳腑证之属于蓄水还是蓄血,皆可于小便不利这一体征中获得准确信息。"整体观"是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的协调运转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在诊疗时不可偏于一征一症,必须全面观察,四诊合参,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在复杂的病症面前,认清疾病的本质,制定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才能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预后 ,指医生对病人患某一疾病之后的发展过程和后果的估计和预见。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一书 ,对每一疾病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后果 ,均具有足够的、充分的估计和科学的预见 ,充分体现了仲景的医学预后思想。兹仅就《伤寒论》中有关对疾病预后的论述 ,浅析于后。1 据天人相应理论 ,论邪气欲解之时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 ,天之六淫能伤人致病 ,然一年、一季、一天的阴阳盛衰序变 ,亦能助人之正气抗邪外出。基于此 ,仲景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 ,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 ,提出了六经病证的欲解时间。如第 9、1 98、2 72、2 75、2 91、32 8条 …  相似文献   

14.
桂枝在《伤寒论》中应用十分灵活,不拘一方一法,非单解肌发表、温经通阳,关键在于配伍,配伍不同则具解肌发表、平冲降逆、温经活血、化气行水、通阳化饮、温通心阳、温中健脾、散寒止痛之功,必须掌握其处方原理及药物间的配伍关系,不可只看单味药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2004年9月在山西太原中华中医药学会召开的全国中医疑难病研讨会上,江西中医学院陈瑞春教授以近期出版的《陈瑞春论伤寒》(增订本,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伤寒实践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二书惠赠,读后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16.
在<伤寒论>中有关"恶寒"的条文有50多处,仲景用其来提示关键性的病机转变以及内蕴的潜在病机,对"恶寒"这一症状的辨析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为此,笔者遴选出<伤寒论>中出现"恶寒"的相关条文以阐发其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伤寒论》六经生理系统的组成、六经经气的转输规律(开阖枢学说)、六经气化理论《六经标本中气及其从化》、六经气血多少、阴阳盛微及六经表里相合的三大系统等方面的阐述,认为六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有着错综复杂的协同作用,应从整体上去揭示六经生理.  相似文献   

18.
厥阴病篇是《伤寒论》中争议最多的一篇,自陆渊雷提出“伤寒厥阴竟是千古疑案”,认为“是杂凑成篇”,作了“少阴、太阴之外更无厥阴”的推论以来,不少医家赞同此说。近人更从版本学角度考据,提出厥阴病篇仅有4条,“厥利呕哕”应单独成篇,并日“对厥阴篇与厥利呕哕篇来说,合之则两伤,分开则两利”。总之历经百年,学术界对《伤寒论》厥阴病篇内容更多仍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伤寒论》中的脉学也是独具特色,仲景在开篇的辨脉法中就提到“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这就充分证明了脉法在《伤寒论》中的重要性。万事万物都分阴阳,脉也如此。其中,仲景把弦脉定义为阴脉。但通读全文,仔细分析弦脉的脉形、脉位和主病,我认为更应该把弦脉定义为阴中之阳脉。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确立六经辨证体系,创立了理、法、方、药一体化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在临床、方剂学上的贡献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被视为"医方之祖"、"论治楷模"。归纳《伤寒论》有关治疗方法的论述,共有药物疗法(内服、外治)、针刺疗法、艾灸疗法、药针并用、药灸并用、针灸并用、饮食疗法、调护法等八个方面,既有较高的理法原则,又有具体的施治方法及其灵活运用;治疗范围涉及内伤杂病以及急症救治等诸多方面。尽管其内容不是很多,但从历史的角度和发展的眼光来看,《伤寒论》中所蕴含的理法原则、实践经验,为后世辨证施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