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同伴教育综合模式在上海市外来制造业女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预防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两家规模、性质相近且以女性农民工为主要员工的制造业工厂作为样本单位,共329名女工作为调研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取方法,将样本单位之一的所有女工纳入同伴教育干预组(n=211),而另一样本单位女工全部纳入常规干预组(n=118)。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调研对象进行基线调查后分组实施干预;其中同伴教育干预组采用结合同伴教育的综合干预方式,常规干预组则采取除同伴教育外的综合干预措施。干预后10 d,再次向两组发放与基线调查相同的调查问卷,回收后根据AIDS相关知识得分水平及知晓率评价干预效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干预前同伴教育和常规干预组调研对象AIDS相关知识得分的中位数均为11分,干预后分别提高至15分和13分,两组干预前后自身比较以及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7项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发现,同伴教育和常规干预组分别有12项和6项显著提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干预后AIDS相关知识总得分与调研对象是否接受同伴教育和AIDS健康教育,以及是否与工友讨论感情或性等有关(P〈0.05)。结论在上海市外来制造业女工AIDS预防中实施同伴教育模式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干预。同伴教育是干预后AIDS相关知识总得分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降低工厂外来女工意外妊娠的实施模式和效果。方法选择深圳市宝安区两家规模、性质相近的工厂作为样本单位,从中分别筛选2 000名育龄女工作为研究对象,将一个样本单位的女工全部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另一样本单位的女工全部纳入研究组,常规干预的同时给予同伴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干预效果并总结同伴教育的实施模式。结果两组干预前后组内、组间对避孕知识、意外妊娠知识了解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实施同伴教育干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伴教育能有效提高工厂外来女工意外妊娠认知水平,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不同场所暗娼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等相关信息.方法 在城乡结合部选择路边按摩店、发廊等固定场所和散居在社区中等无固定场所的暗娼进行外展干预;用国家标准调查问卷进行现况调查,收集比较人口学资料,STD/AIDS相关知识、安全套使用状况等信息.结果 无固定场所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2.4%上升为干预后的82.0%.固定场所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36.2%上升为干预后的98.0%.在最近一次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情况上,无固定场所组的安全套的使用率由14.3%上升至干预后的80.0%;固定场所组由66.8%上升至87.5%.无固定场所组的调查对象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服务的比例为19.0%,接受过同伴教育的比例为0.0%,最近一年做过艾滋病检测比例为0.0%,干预后分别上升至52.0%、32.0%和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固定场所组的调查对象接受过安全套的宣传与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的比例为97.0%,接受过同伴教育的比例为67.3%,最近一年做过艾滋病检测比例为41.7%,干预后分别上升至100.0%、90.5%和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暗娼在干预前后的艾滋病知识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均有明显改善.接受艾滋病检测和同伴教育的比例也有明显上升,表明干预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中开展同伴教育对艾滋病(AIDS)的认知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高碑店地区建筑工地整群抽取520人,调查他们对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通过一年的同伴教育后,再次进行调查.比较同伴教育前后知晓情况.结果 同伴教育后,流动工人的AIDS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感染的途径、如何对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得到相关知识途径等方面与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流动人口中开展AIDS和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作业于长江航道整治工程的农民工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整群抽取3个工地的农民工作为干预对象.通过现场发放干预材料及同伴教育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教育,教育前后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农民工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农民工中可采取集中教育、同伴教育等多种健康教育宣传形式,以提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同伴教育以及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探索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方式.方法 抽取我县10所学校的2 0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和需求,开展相关教育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学生的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观念(KABP)调查结果和知晓率,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开展同伴教育与参与式教学活动各17次,学生的KABP评分由干预前的(18.92±1.0)分提高至干预后的(25.98±2.6)分,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从干预前的72.80%提高至干预后的96.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伴教育和参与式教学对提升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同伴教育"在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同伴教育在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干预效果,为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抽样,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成两个组,即干预组(实施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对干预前后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三所高校对照组、同伴教育组干预前后在知识、态度、行为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学院校的同伴教育组知识、态度得分均高于其他两所院校,而传统组仅知识得分高于其他两所院校。结论:同伴教育是大专院校值得推广的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转变对待H IV/AIDS态度和行为的有效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和同伴教育方式在铁路女客运员中开展防治性病 (STD)、艾滋病(AIDS)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分组的方法将郑州铁路分局客运段 12 0 0名女职工分成两组 ,分别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和同伴教育干预措施 ,两组均于干预前后匿名问卷各调查 1次。结果干预后两组对象关于性病、艾滋病知识正确掌握率显著上升 ,态度及高危行为明显改善 ,两组之间KAP分值差异不显著。结论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干预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同伴教育健教模式适用于铁路职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基线调查,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社区高血压病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随机抽取银川市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所辖居民为调查对象,由经专门培训的调查员,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38.8%,74.8%之问,高血压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知晓率在19.8%~60.0%之间,知识、态度、信念(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总得分及格率5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KAP总得分与文化程度、医疗保障形式、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是否患有高血压、高血压家族史及年龄有关。结论 社区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不高,有必要在社区全人群中开展以高血压病综合防治为主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干预重点可以放在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群、工人、个体企事业单位人员和低收入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行人工流产术的外来女工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及重复人工流产情况,为相应公共卫生政策的出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在宝安区3家不同级别的医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外来女工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共收回3 340份有效问卷,其中曾接受过正规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教育的仅有23.6%(782/3 308)。对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2.0%(12 426/20 040),不同文化程度和月收入水平的外来女工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文化程度)~2=307.316,P0.05;χ_(月收入)~2=173.172,P0.05);女工初次经历性生活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24岁(58.3%,1 930/3 311),而发生第一次性行为时未采取避孕措施的高达71.6%(2 369/3 307);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深圳居住时间长、月收入较高及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有关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教育为外来女工进行重复人流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宝安区外来女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欠缺,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宣讲和适当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1.
济南市建筑工人艾滋病预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在建筑工地工人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宣传教育的实施效果,并发现针对建筑工人的有效艾滋病宣传教育方式,以提高其抵御艾滋病的能力.方法 通过基线需求评估,制定并实施针对目标人群的多种艾滋病健康宣传教育方式,5个月后以问卷形式对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被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8个艾滋病问题的单一知晓率与整体知晓率(8个问题同答正确数不少于6个)均有显著提高(P<0.001).结论 在建筑工人中通过咨询服务和免费材料发放等方式提高艾滋病的抵御能力是可行、有效的,应继续加强建筑工人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施佳华  徐婷  谭峥  陆玮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1):1905-1908
目的 了解本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知识水平,评价采取干预措施后外来务工人员健康知识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估干预效果,探索有效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选择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城区、郊区、城郊结合区共抽取1 226名各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通过立体式综合干预对研究对象进行健康干预,在干预前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研究对象的健康知识、行为和能力进行测试,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通过系列健康知识培训的干预,研究对象在“人体生理知识”“疾病和安全用药常识”“饮食营养知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事故救援知识和急救办法”及总体得分均有明显提升(均P<0.05),总体均分由干预前的45.0(35.0,57.5)分提高到干预6个月后的70.0(55.0,87.5)分,达到“合格”标准的研究对象由23.9%(293/1 226)提高到69.1%(755/1 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海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存在健康知识相对缺乏的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足够重视;立体式综合干预对短期内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知识水平有显著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健...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农民工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重庆市农民工人群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和性行为现状,为农民工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重庆市主城区的农民工进行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39.55%,对常见的7种性病知晓率为31.97%.47.09%的农民工认为蚊虫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只有49.72%的农民工知道哺乳可以传播艾滋病.57.66%的未婚农民工有性伙伴,发生性行为时有31.25%的人从未使用安全套;19.63%的已婚农民工有婚外性伙伴,其中有55.41%属于商业性行为人员,发生性行为时有30.51%的农民工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 农民工对艾滋病/性病有一定的认识,但存在一些误区,高危性行为问题依然很严峻.应该加强对艾滋病/性病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促使他们在行为上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江苏省建筑生产企业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健康信念及其与艾滋病预防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江苏省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健康信念与艾滋病预防行为的资料,分析其艾滋病健康信念和艾滋病预防行为及信念与行为的关系?结果:调查对象的艾滋病健康信念得分不高,总分7.2分,其中易感性得分和行为效益得分低于其他两项得分?外来务工人员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仅占8.9%?相关分析显示安全套使用频率与健康信念4个项目得分均呈正相关?结论:外来务工人员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今后可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框架来设计艾滋病行为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赵海霞 《罕少疾病杂志》2020,27(1):94-95,106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的有效结合评价。方法选取180例我院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90例和干预组(90例),常规组给予专业素质教育,干预组给予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认识评价与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认识评分与人文素质认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人员的平时成绩、实验成绩、理论成绩、综合成绩,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专业中融入护理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了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与人文素质的认识,并且提高了学习成绩,护理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某区建筑农民工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佳校  熊鸿燕 《重庆医学》2011,40(28):2859-2861,2864
目的探索在建筑工地对农民工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健康教育的干预方法,并评估干预效果。方法以建筑工地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为期1年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问卷调查,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UNGASS指标)从干预前的7.59%提高到1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7,P=0.003)。干预后最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的人占87.88%,较干预前的57.14%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70,P=0.005)。其他危险行为也有相应降低,但降低程度有限。结论现有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人群对AIDS的知、信、行水平,但效果有限,干预措施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外来未婚女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婚前性行为现状,并探讨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上海市3家工厂的800名外来未婚女性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769份,回收率为96.1%;有效问卷762份,有效率为99.1%。问卷内容主包括人口学基本信息以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婚前性行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应答正确率为56.4%,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的占38.1%,有36.1%的调查对象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前性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25岁组与〈20岁组比较:OR=2.16,95%C1=1.12~4.17)、居住状况(租房组与集体寝室组比较:OR=3.67,95%CI=2.03~6.63)、家乡(东部地区组与中西部地区组比较:OR=3.13,95%CI=1.64~5.97)和婚前性行为态度(赞同组与反对组比较:OR=9.23,95%CI=4.90~17.39;中立组与反对组比较:OR=3.85,95%CI=2.16~6.86)。结论上海市外来未婚女工的艾滋病知识相对薄弱,婚前性行为态度较为开放,婚前性行为发生率较高,有必加强安全性行为的健康促进,减少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和意外妊娠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