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淋球菌主要外膜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淋球菌感染实验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溴化己二烯苯基三乙基胺-乙醇沉淀法提取淋球菌外膜蛋白复合物。以Z3.14,EDTA萃取外膜蛋白,经二乙氨基乙酸纤素-SepharoseCL-6B层析纯化获得主要外膜蛋白(PI),并按免疫杂交瘤技术建立分泌抗PI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结果 获得了WI群淋球菌的PIA和WⅡ/WⅢ群淋球菌的PIB,SDS-PAGE测得PIA的分子量为35200,PIB的分子量为36700。建立了可持续,稳定分泌抗PIAMcAb的杂交瘤细胞2株和抗PIBMcAb的杂交瘤细胞3株,5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抗体滴度为1:64-1:256,其诱生的BALB/c小鼠腹水中的抗体滴度为1:4096-1:16384,与淋球菌呈高效价反应。与脑膜炎双球菌等其他抗原不发生反应。结论 获得的高纯度PI及其McAb为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淋球菌感染实验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奈瑟淋球菌表面蛋白A(Neisseria surface protein A,Nsp A)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Nsp A融合蛋白在宿主菌B121(DE3)中表达.方法:根据基因库报道的淋球菌nsp 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以淋球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淋球菌Nsp A基因;将PCR扩增产物与带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基因的高效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定向重组,构建原核表达重组体pGEX4T-1-Nsp A;重组体经酶切、PCR鉴定和核酸序列分析正确后,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重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重组体pGEX4T-1-Nsp A经BamH Ⅰ、Xhol Ⅰ双酶切、PCR和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成功构建淋球菌Nsp A基因原核表达重组体pGEX4T-1-Nsp A;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Nsp A基因在原核系统中得到了表达,融合蛋白GST-Nsp A约44 ku.结论:淋球菌Nsp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淋球菌Nsp A蛋白免疫学性能和研制淋球菌疫苗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蛋白表达在支原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蛋白表达技术在支原体研究中的作用。方法以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为例,根据所研究UU的目的DNA片段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得到目的DNA,克隆后运用表达质粒载体pGEX 2T在IPTG诱导下成功诱导了蛋白的表达,并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抗原活性。结果所表达的蛋白具有很好的抗原活性。结论蛋白表达应用于支原体研究中,为研究支原体的致病性与种类或型别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实验中我们体会到:(1)在设计引物时,要注意避开UGA,可用UGG代替。(2)IPTG的浓度从0.1mmol/L~1mmol/L均有报道,我们实验证实两种浓度在诱导蛋白表达中无差别,因而推荐使用0.1mmol/L。(3)蛋白诱导的时间以4~4.5h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HIV—2gag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及纯化人Ⅱ型免疫缺陷病毒(HIV-2)gag蛋白,以期作为检测试剂的原料。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将编码Ⅱ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2)核心蛋白的部分p55gag1(G1)及全部p55gag2(G2)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到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ET28a的T7噬菌体启动子下游,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G1和pET28aG2,将其转入不同的受体菌后,IPTG诱导下进行表达。经S 相似文献
5.
6.
热休克蛋白是一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原核、真核细胞中,正常时在细胞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应激时呈高表达,起到应激保护作用。文中主要就其在皮肤和皮肤病中的表达及意义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及其蛋白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组织、进行期银屑病皮损及非皮损区PML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在正常人皮肤组织中,PMLmRNA和蛋白不表达(阴性);在非皮损区,PMLmRNA和蛋白在基底层和基底上层细胞核内低表达(52%,36%);在银屑病皮损周边PMLmRNA和蛋白在基底层和基底上层细胞核内呈灶状表达(72%,64%);在银屑病皮损中心表皮中,PMLmRNA和蛋白高表达(96%,88%)。结论PML基因和其蛋白在银屑病表皮中的过表达提示,PML基因可能与银屑病表皮细胞的过度增殖相关。 相似文献
8.
人乳头瘤病毒6b型E7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克隆人乳头瘤病毒 6b型E7(humanpapillomavirus 6bE7)基因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并进行蛋白表达和纯化。方法 将HPV 6bE7基因经PCR扩增和亚克隆 ,与GST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 2重组 ,转化E .coliP2 3 92 菌表达蛋白 ,经Glutathione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GST HPV 6bE7融合蛋白。结果 限制性酶切和DNA测序表明 ,HPV 6bE7DNA正确克隆于 pGEX 4T 2多克隆位点。经IPTG诱导表达的GST HPV 6bE7融合蛋白主要存在于可溶性上清。经亲和层析 ,每升诱导菌回收 8.4mg融合蛋白 ,10 %SDS PAGE分析融合蛋白表观分子量约 3 7kDa。结论 成功构建了HPV 6bE7基因原核表达载体 ,并大量表达和纯化了GST HPV 6bE7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9.
凋亡调控蛋白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资料表明 ,淋巴细胞凋亡发生异常是导致免疫紊乱和一些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1]。我们应用流式细胞计数分析了凋亡调控蛋白Apo 1、Apo 2.7和Bcl 2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中的表达 ,旨在从凋亡的角度探讨银屑病的免疫发病机制。一、病例和方法(一)病例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例 ,男26例 ,女4例 ;年龄21~56岁 ,平均33.3岁 ;病程1个月至15年 ,平均3年。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即进行期和缓解期各抽血1次 ,抽血前均以PASI给患者的病情程度计分[2]。健康对照20例 ,男17例 ,女3例 … 相似文献
10.
11.
p21与p53蛋白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银屑病是一种皮肤表皮细胞良性增生性疾病,其发病机理仍不清楚。近年来发现ras基因和p53基因与肿瘤细胞的增生有关[1~3]。为探讨ras基因和p53基因与银屑病皮损发生、发展的关系,我们分别对13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内ras基因表达的p21蛋白和p53基因表达的p53蛋白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一、病例和方法1.病例资料:随机选择1996年5~12月门诊就诊的13例进行期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9~50岁;病程半年至10年。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4例正常人对照来自皮肤外伤患者创口周边外观正常皮肤。2.试剂:鼠抗人多克隆p21抗体、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人乳头瘤病毒6型(HPV6)L1序列的变异,并筛选有代表性的分离标本进行重组HPV6 L1蛋白的表达和抗原性检测。方法:根据不同临床特征选择主要致病型HPV6型8个分离标本,扩增L1基因,构建重组测序质粒。分析L1区的氮基酸序列变异状况,选择L1序列变异较大的临床分离标本,通过对HPV6 L1基因的起始和终止端进行基因定点改造,连于表达载体质粒pET32a,在原核表达体系表达重组HPV6 L1蛋白,并进行L1蛋白的抗原性检测结果:HPV6型8个分离标本中有6个分离标本L1区的蛋白质一级结构中分别有1~3个氨基酸发生变异,原核表达重组L1蛋白可与HPV6L1抗体发生特异反应。说明HPV6 L1序列的变异并未影响L1蛋白的抗原性。结论:本临床分离标本可提供发展HPV6 L1蛋白和病毒样颗粒(VLP)疫苗的候选目的基因,并可通过原核表达体系表达重组HPV L1蛋白进行L1蛋白的免疫学分析,以及L1蛋白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陆前进①卢放根②文海泉①颜兰香①张其亮①张桂英①余桂英①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kinaseCDK4)是细胞周期因子依赖性激酶家族(CDKs)中的一员,RB蛋白是视... 相似文献
14.
P53基因蛋白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用多克隆抗体CMI和单克隆抗体PAb1801检测50例皮肤鳞癌及癌旁上皮中P53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正常上皮与癌旁轻、中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中未见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在12.5%(2/16)癌旁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中和56%(28/50)鳞癌中有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在分化差的鳞癌Ⅲ~Ⅳ级中有55.56%(5/9)的病例P53阳性表达细胞超过10%,相反分化较好的鳞癌Ⅰ~Ⅱ级中P53阳性表达细胞少于10%,提示P53基因蛋白的表达与鳞癌发生密切相关,它是肿瘤进展为恶性的标志,并且在鳞癌进展阶段呈稳定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皮肤鳞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p6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皮肤鳞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p63蛋白的表达,探讨两者与鳞癌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Survivin蛋白在皮肤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3.3%,其表达越强,组织分化程度越低。p63在高分化鳞癌中呈环状分布于癌巢周围,低分化鳞癌中阳性细胞增多,分布紊乱,其表达在癌的不同分化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皮肤鳞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它的高表达提示肿瘤预后不良,也可能成为治疗皮肤鳞癌的重要新靶点。p63过度表达的癌细胞是获得了更具增殖、侵袭和间变能力的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FAP在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30例瘢痕疙瘩组织(病例组)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对照组)中FAP的表达强度,并比较两组间及瘢痕疙瘩不同临床分级之间FAP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结果:病例组瘢痕疙瘩组织中FAP在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内表达,阳性率为73.33%;对照组正常皮肤组织中未见FAP表达,两组间FAP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26.19,P=0.001);瘢痕疙瘩临床分级中,轻度与重度之间及中度与重度之间比较,FAP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6)。结论:瘢痕疙瘩组织中FAP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瘢痕疙瘩临床分级越严重,FAP表达阳性率越高;FAP可能参与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针对FAP的干预可能有助于瘢痕疙瘩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究环状RNA(circ RNA)泛素关联蛋白2(UBA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海南省儋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为子宫内膜癌组,选取同期因子宫肌瘤或子宫脱垂等行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circ RNA UBAP2表达水平;随访子宫内膜癌患者3年生存情况;COX回归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癌组circ RNA UBAP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circ RNA UBAP2水平与患者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生存分析发现,circ RNA UBAP2低表达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3.32个月,显著低于circ RNA UBAP2高表达的患者(22.43个月)(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circ RNA UBAP2低表达是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16、pRb蛋白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原发性皮肤鳞癌绀织中p16、pRb的表达:结果:p16、pR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和52.5%。两者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1)。结论:在原发性皮肤鳞癌中存在p16和pRb的异常表达现象,两者的表达相互抑制,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的介导,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基因转染入C57BL/6小鼠淋巴细胞中,观察基因表达产物对B16细胞的作用。方法 通过MTT法直接测定重组腺病毒颗粒感染的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2的水平。MTT法测定活细胞数目,以了解活化的C57BL/6小鼠淋巴细胞对B16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 加入不同滴度的重组腺病毒颗粒后,C57BL/6小鼠淋巴细胞明显增殖;同时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2水平也明显增加。重组腺病毒颗粒转染的C57BL/6小鼠淋巴细胞可明显杀伤B16细胞,效/靶比越高,杀伤效应越明显。结论 SEA基因可以在C57BL/6小鼠淋巴细胞中表达,并且表达产物能够活化C57BL/6小鼠淋巴细胞,进而杀伤B16细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