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就近年来中医学对荨麻疹的辨证分型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种类型皮疹可能昭示的中医辨证类型进行了分析。发现祖国医学中有关皮疹辨证和四诊辨证临床研究的文献不多,且各医家对该病的辨证分型有一定差异,均属经验医学范畴,没有相关符合性的客观证据及量化指标。因此,在疾病皮疹类型、症状评分、动态观察的基础上。配合客观化的中医四诊仪,可能使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更加确切,有利于临床科学地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辨证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们查阅了近10年来中文期刊上发表的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文献计427篇.分析归纳了中医病因病机、基本辨证分型、疗效标准和治疗结果 的实际应用情况,统计了所有组方中在各治则归类前13味,累计总使用频度前30味及各功能归类中前6位的单味中药,从银屑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疗效标准、治疗结果 、治则、方药6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银屑病作为皮肤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古代社会,医家对银屑病的认识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逐步确立了内有血热血燥兼感外邪的内外合邪基本辨证治疗思路。在近代社会,医家对银屑病的认识经历了初步分型的简约阶段,百家争鸣的丰富认识阶段,以及化繁为简的规范化研究阶段,最终形成了"辨血为主,从血论治"的基本中医辨证思路,确立了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3个基本证型。现将银屑病中医辨证认识的发展演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CD34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皮损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D34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血热型、血燥型和血瘀型)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皮损中CD34的表达情况及真皮浅层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结果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皮损中,CD34的阳性表达分布于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特别是真皮乳头部血管内皮细胞,以血热型皮损的CD34阳性表达最明显。MVD检测的统计分析结果证实:三型银屑病皮损的MVD值与正常对照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真皮乳头部血管新生的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CD34的阳性表达强弱有可能成为血热型银屑病与非血热型银屑病的微观辨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银屑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西医对于银屑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根据中医整体辨证论治原则,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方法灵活多变,并且疗效确切,具有延长缓解期,毒副作用小的优势.临床上以“血”为中心,以中医辨证为主,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是最佳方案.重要调节中药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西药的用量,延缓病情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血热型、血燥型和血瘀型)皮损和血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皮损处及血清中VEGF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皮损处VEGF水平为血热型组>血燥型组及血瘀型组;血清中VEGF的水平为血热型组>血燥型组>血瘀型组。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及血清中VEGF水平的检测有可能用于血热型银屑病与非血热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银屑病中医辨证的特点,总结出本病中医辨证的规律为"病证论治,辨血为主,全面反映"。根据对血的辨证把本病分为血热、血瘀和血燥证,并在此基础上加用其他多种辨证方法,以反映本病的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8.
皮肤病辨证与内科病辨证不同,临证中常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参,继而确定相应理法方药。该辨证体系对于临床常见的湿疹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病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但面对许多无明显症状可辨的皮肤病时,医者常觉束手无策。临床上,笔者尝试在阴阳、五行、象数等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皮肤病理学、皮肤共聚焦显微镜、高频超声、皮肤镜等所见的病象为微观辨证依据,并结合取象比类以确定该病的中医病机,从而为系统症状不明显的皮肤病提供一个中医临床诊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因子分析的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临床证候要素分布,为寻常型银屑病证候分布的数据挖掘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41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症状、舌象、脉象等四诊信息的采集,建立相关数据库,运用因子分析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取寻常型银屑病的四诊变量的公因子,明确各证候要素与四诊信息的对应关系。寻找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客观再现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本质。结果因子分析结果得出4个公因子,因子1和2的出现率最高,其包括的中医证候为血热证和湿热证;本虚证的因子中以阴虚血燥为主的因子3的出现率最高,最低出现率的因子4为血瘀证。结论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以血热证和湿热证发生率最高,而静止期及消退期以阴虚血燥证和瘀血证最为多见,提示血热和湿热是寻常型银屑病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10.
特应性皮炎中医证候分类现状与辨证施治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查阅中医古籍、现代中医外科学中有关"四弯风"的资料以及国家颁布的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辨证规范,并检索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万方和维普全文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研究,分析特应性皮炎中医证候研究现状,对现代文献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选择中医药和西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评价电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张志礼中医辨证治疗银屑病方法及临床研究(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中医称"白疕"、"松皮癣",是一种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严重.我国著名皮科专家张志礼教授一生致力于该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及实验研究,探讨其发病机制以及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方法,成绩卓著.我们有幸跟随张志礼教授学习,受益匪浅,兹将张老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及临床研究经验予以同道.  相似文献   

12.
中医辨证治疗95例红皮病型银屑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红皮病型银屑病属银屑病的严重类型,治疗比较困难。我科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为主,少数顽固重症加用雷公藤多甙或MTX的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1994~2003年收治的9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皮疹分布与十二经脉循行线路的关系,总结带状疱疹常见经络证型,归纳带状疱疹经络辨证要点。方法选取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和住院部带状疱疹患者224例,采集其皮损分布、皮损表现、中医四诊症候等信息,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分别对患者进行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获取带状疱疹经络辨证规律、主要症候和核心症候,并探讨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带状疱疹患者224例,经络辨证结果为:胆经证48例、肝经证42例、胃经证32例、膀胱经证22例、心包经证16例、小肠经证14例、大肠经证12例、脾经证11例、心经证11例、肺经证6例、三焦经证6例、肾经证4例;带状疱疹十二经病证皮损分布与相应经络循行路线基本吻合,经络辨证结果与脏腑辨证结果基本一致,经相关性分析,两者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带状疱疹经络辨证具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跟随陈美教授出诊,全面系统的整理美老在临床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病案,并在其指导下,分析医案,查阅古代文献及现代相关文献,总结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经验,以继承和创新美老治疗银屑病的经验。陈美教授主张皮科疾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脏腑辨证与皮损辨证相结合。其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用药特点有四:①药味少,一般在12~16味;②药量轻,一般10~15 g;③因人制宜,主张个体化,根据老人、女人、小儿不同生理特点采用不同用药;④各阶段用药不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酸(UA)在寻常型银屑病及其不同中医证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和酶动力学比色法分别检测6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热型27例、血毒型18例、血瘀型22例)血中的HCY和UA,并与对照组(61例)行对比分析。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组血HCY、UA水平分别为(14.13±8.18)μmol/L和(305.14±79.71)μmol/L,高于对照组(9.31±2.38)μmol/L和(258.63±73.10)μmol/L(P0.01),及各证型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血毒型和血瘀型血HCY、UA水平高于血热型。结论 HCY与UA在寻常型银屑病的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可作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 患者男,83岁.因全身皮肤弥漫性红色皮疹半年入院.病人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侧小腿皮肤出现暗红色痒性皮疹,外院诊为银屑病,给予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迪皿、布特软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明显效果,皮疹增多并融合成片,瘙痒加重,影响睡眠,门诊以红皮病、银屑病收入院.有高血压病史4年,否认银屑病和湿疹史.  相似文献   

17.
阴阳学说贯穿着中医学的思想体系,反映了中医生理、病理的整体观念。可运用在疾病的诊断、辨证及治疗用药上,阴阳不和,偏胜偏亏,均能使平衡破坏而引起疾病。刘红霞教授临证治疗寻常性银屑病,首辨阴阳,提出"调理阴阳,以平为期"的观点,运用于临床,常获良效,现将其辨证思路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8.
皮肤瘙痒的发生机理与中医辨证施治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探讨皮肤瘙痒发生机理与中医辨证施治相关性,使临床用药更有针对性,以取得更好疗效。为进一步探讨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瘙痒的原理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文献综述及临床资料,将皮肤瘙痒的发生机理与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归纳,并根据现代药理学作用机理,按照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探询治疗皮肤瘙痒的合理有效方法。结果通过分析归纳认识到既往中医辨证用药中很多方剂和药物与现代机理研究相吻合,所以在临床中取得了疗效。也认识到随着发病机理的不断研究,中医中药在认识疾病、治疗方法上也要不断改进,使其更有针对性。结论皮肤瘙痒的发生机理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发生机理可各不相同,不同疾病又可有相同的发生机理,而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瘙痒以辨证施治为其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所以在疗效上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许铣教授在临床上对一些顽固性斑块型银屑病,辨证属于阳虚血瘀证者,采用温阳化瘀复脉之新法,临床中收到很好疗效,强调此类患者临床证候多较复杂,寒热虚实夹杂,临证应四诊合参,灵活遣方用药,有其证用其药,不拘于一法一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与Th1/Th2的相关性,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寻常型银屑病分为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分别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2、IL-4、IL-6和IL-8因子,并与30例健康人血清对照.结果:TNF-α和IL-8在血燥证与健康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他组别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热证水平最高.IL-4在四组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瘀证水平最高.IL-2、IL-6在四组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失调情况,与健康对照组均有差异.以Th1型介导为主的细胞因子TNF-α、IL-8在血热证中占优势,与血瘀证及血燥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IL-4在血瘀证中占优势,与血热证及血燥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