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降脂灵药物对动物高血脂的影响。方法以降脂灵1.5g.kg-1.d-1、3g.kg-1.d-1、6.0g.kg-1.d-1低、中、高3个剂量分别给予腹腔注射蛋黄乳液致高血脂小鼠及高脂饲料喂养致高血脂大鼠,观察降脂灵对受试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的影响。结果该制剂中、高剂量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血清TC(P<0.05);高剂量组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血清TG(P<0.01);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高脂大鼠血清TC(P<0.05)、TG(P<0.05)及TC/HDL-C(P<0.01),并且显著提高HDL-C的含量(P<0.05);高剂量组显著降低高脂大鼠血清TC(P<0.01)、TG(P<0.01)及LDL-C(P<0.05)、TC/HDL-C(P<0.05)。结论降脂灵对高血脂动物有明显的降脂和调节脂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2.
枝管藻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大鼠血脂和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观察枝管藻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大鼠血脂和过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用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别ig枝管藻多糖和烟酸肌醇酯(枝管藻多糖的剂量为150mg·kg~(-1)·d~(-1),300mg·kg~(-1)·d~(-1),烟酸肌醇酯的剂量为 100mg·kg~(-1)·d~(-1)),连续40d。于实验的第 30天和第40天,各采血一次,分别测定血清 TC,TG,LDL-C,HDL-C,MDA,ROS含量和 SOD活性。结果:枝管藻多糖能显著抑制们喂高脂饲料大鼠的 TG(P<0.05)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 TC(P<0.05)和TG(P<0.05)含量,但对血清LDL-C和HDL-C含量的变化几乎无影响;明显降低高脂血大鼠血清ROS,MDA含量,提高血清 SOD活性(P<0.01或 P<0.05)。结论:枝管藻多糖能够显著改善高脂血大鼠体内过氧化状态,但其抗高脂血效果低于烟酸肌醇酯。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国产吉非罗齐(Ge)对实验性高血脂小鼠、大鼠血脂的调整作用。结果表明,Ge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小鼠、大鼠血清的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TC)的含量,并能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在小鼠,Ge的作用与等剂量的安妥明相当或略低;在大鼠,Ge的作用略强于等剂量的安妥明。证实国产吉非罗齐具有很强的血脂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姜有效部位的调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武彩霞  魏欣冰  丁华 《齐鲁药事》2005,24(3):174-176
目的 观察生姜有效部位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以洛伐他汀做阳性对照,分别每日灌服生姜有效部位2 0 0mg·kg-1、4 0 0mg·kg-1、80 0mg·kg-1,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结果 生姜有效部位能显著降低血清TG、LDL -C,升高HDL -C水平。结论 生姜有效部位具有调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5.
壳多糖对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伶  何学斌  薛存宽  沈凯  蒋鹏  李颖 《医药导报》2004,23(7):0450-0451
目的:观察壳多糖(chitosan)对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研究壳多糖对大鼠高脂血症的作用。结果:壳多糖(分子量5 000~10 000,200 mg·kg 1)可显著性地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其作用强度与绞股蓝相当,亦能显著性地降低高脂大鼠体重。结论:分子量较小、水溶性较高的壳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明显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甘糖酯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脂蛋白脂酶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甘糖酯调节血脂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剂量甘糖酯(37.8,75.6 mg·kg-1·d-1)给高脂血症大鼠ig给药3周,禁食12 h后,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变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组织中脂蛋白脂酶(LPL)mRNA的表达。结果甘糖酯有降低血清TC,TG和LDL-C,升高HDL-C的作用,同时提高LPL mRNA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甘糖酯对LPL mRNA转录的促进作用与其降低TC,TG和LDL-C的作用呈正比关系。结论甘糖酯通过促进LPL mRNA转录而调节血脂水平,这可能是甘糖酯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药叶对高脂血症大鼠调节血脂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高脂大鼠随机分成4组,设乌药叶0.33、0.66和2.00 g/kg·bw 3个剂量组和1个模型对照组,另设1个正常对照组,实验期45 d。结果在实验末期,中、高剂量组大鼠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大鼠TG和高剂量组大鼠TC、LDL-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大鼠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HDL-C)/LDL-C和HDL-C/TC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大鼠脂体比和中、高剂量组大鼠肝重、肝体比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乌药叶剂量增加,大鼠肝损伤和肝细胞肿胀、变性等病变程度明显减轻,且越靠近肝中央静脉效果越好,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总得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对照组大鼠在实验末期TG明显低于实验前(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在实验30 d、45 d TC、HDL-C、HDL-C/TC均明显低于实验前(P0.05或P0.01)。结论乌药叶具有明显促进高脂饮食大鼠TG、TC和LDL-C降低的作用;能明显拮抗高脂饮食大鼠HDL-C/LDL-C和HDL-C/TC降低的作用;明显拮抗高脂饮食大鼠脂体比、肝重、肝体比升高的作用,能明显减轻高脂饮食对大鼠肝的损伤,减轻肝细胞肿胀、变性等病变程度。高脂饮食所致高脂血症大鼠随实验进程TG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成年雄性SD大鼠随周龄增长主要是因为其HDL-C下降而导致TC、HDL-C/TC下降。  相似文献   

8.
孔石莼多糖降血脂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开发我国的孔石莼资源,在研究了其多糖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行了孔石莼多糖对高脂血症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剂量的多糖样品组均有显著的降甘油三酯作用;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从而增加HDL—C/TC的比值;高剂量组的降脂活性与阳性对照药烟酸肌醇酯相近;血清中脂蛋白胆固醇的改善状况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并对孔石莼多糖降血脂活性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毛长智  黄蓓  庾志斌 《中国药师》2011,14(8):1094-1096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糖尿病性大鼠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三七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三七总皂苷200mg·kg^-1剂量组可使糖尿病大鼠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增高(P〈0.05),100mg·kg^-1剂量组可使HDL显著增高(P〈0.05),100mg·kg^-1剂量组可使TG、LDL显著降低(P〈0.05);三七总皂苷50mg·kg^-1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黏附率(P〈0.05),50mg·kg^-1剂量组可显降低红细胞压积。结论:三七总皂苷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脂水平,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对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秋茄枝乙醇提取物(EEK)对高脂膳食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大鼠4周以建立高血脂模型,然后大鼠给药4周,采血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结果低、中、高剂量EEK均降低大鼠TG、TC、FFA、LDL-C水平,但似乎对HDL-C没有影响。结论提示EEK对高脂膳食大鼠具有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预防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组);模型组(高脂饲料);TSG低剂量组(30mg·kg^-1·d^-1);TSG中剂量组(60mg·kg^-1·d^-1);TSG高剂量组(120mg·kg^-1·d^-1);舒降之对照组(2mg·kg^-1·d^-1)。采用高脂饲料喂饲+VitD3复制大鼠AS模型。造模12周后,颈动脉取血,检测血清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IL-6、TNF-α及C反应蛋白(CRP)。取血后分离主动脉,置于4%多聚甲醛液,作病理形态学观察。实验数据采用STATA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SG120mg·kg^-1·d^-1和60mg·kg^-1·d^-1能显著降低血浆TG、TC、LDL-C、IL-6、TNF-α、CRP水平及升高HDL-C水平,并呈剂量依赖性。主动脉的苏丹Ⅳ和HE染色病理观察显示,TSG给药组主动脉内皮脂质沉积较模型组少见。结论:TSG对高脂饲料+VitD3诱导的大鼠AS形成具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血脂,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6,(15):27-30
目的探讨枸杞水煎液对急慢性高血脂模型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慢性高血脂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枸杞水煎液对急慢性高血脂模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结果枸杞水煎液呈剂量相关性地降低急慢性高血脂模型血清中TC、TG和LDL-C的水平,提高HDL-C的水平。结论枸杞水煎液对急慢性高血脂模型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剂型非诺贝特对高血脂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比较微粉化非诺贝特与标准化非诺贝特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用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 ,导致大鼠高脂血症 ,然后分别给予微粉化非诺贝特每天 2 0、30、40mg·kg- 1 及标准化非诺贝特每天 2 0、30、40、60、80mg·kg- 1 。于实验d 1 0取血清测定TC、TG。结果 ①相同实验条件下 ,微粉化非诺贝特胶囊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TC和TG的最低有效剂量为每天 30mg·kg- 1 ,而标准化非诺贝特胶囊为每天 80mg·kg- 1 ;②两种剂型非诺贝特在有效剂量下 ,可使高血脂大鼠的TG水平降至正常 ,使高血脂大鼠的TC水平下降 36 69%~ 51 56 %。结论 微粉化非诺贝特优于标准化非诺贝特制剂 ,非诺贝特对血脂的调节以降低血清TG为主 ,尚能降低血清TC水平  相似文献   

14.
孟群  汪岱迪  金卫红 《药品评价》2004,1(5):364-365
目的评价杨树皮不饱和脂肪酸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即:基础饲料对照组(1),病理模型组(2),杨树皮不饱和脂肪酸高剂量组(3)、中剂量组(4)、低剂量组(5)及烟酸阳性对照组(6),连续给药15d,末次给药后14h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TC、TG、LDL-C、HDL-C的浓度。结果杨树皮不饱和脂肪酸能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LDL-C)水平,而对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HDL-C)含量有升高作用。结论杨树皮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血清TC、TG、HDL-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蒙药童格勒格-1对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蒙药童格勒格-1(TGLG-1)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大鼠高血脂模型。高血脂症大鼠分为四组,一组为实验对照组,其余三组分别以低、中、高剂量TGLG-1灌胃,21d后测定血脂值。结果与高脂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TGLG-1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水平。结论TGLG-1具有良好的降低血脂浓度和预防高血脂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荔枝核增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作用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目的 :观察荔枝核水提取物 (以下简称荔枝核 )对 2型糖尿病 (T2DM )大鼠胰岛素抵抗 (IR)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给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小剂量链脲霉素 (30mg·kg-1) ,并加饲高热量饮食 (富含脂肪和蔗糖 ) ,制备T2DM伴IR大鼠模型 ,观察荔枝核对病鼠血糖、血脂、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影响。结果 :荔枝核能显著降低T2DM伴IR模型大鼠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 2h血糖 (P <0 0 5 ) ,同时改善了病鼠的糖耐量减退。荔枝核 3个剂量组还能明显降低病鼠的血清总胆固醇 (TC)和三酰甘油 (TG) (P <0 0 1)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含量和HDL C/TC比值 (P <0 0 1)。降低病鼠高胰岛素血症 ,提高了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P <0 0 1)。实验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荔枝核对T2DM伴IR大鼠有降血糖及调血脂的作用 ,并改善其IR。  相似文献   

17.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 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 (GSP)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A)组、高脂模型 (B)组、GSP预防干预 (C)组 ,分别饲喂标准、标准 + 1%胆固醇、标准 + 1%胆固醇 + 1%GSP的颗粒饲料 ,于实验开始前 1d和开始后第 1、2、4、8、12wk末取空腹血 ,检测血清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12wk末取血后处死 ,取主动脉作病理形态学观察。所有数据经SAS 8 2进行混合模型的变异数分析。结果 与B组比较 ,C组TC、LDL C、TG和TG/HDL C在 12wk时降低 (P <0 0 1) ,HDL C升高 (P <0 0 5)。病理分析显示C组兔主动脉壁厚度和泡沫细胞数量明显较B组减轻 (P <0 0 1)。结论 GSP对血脂有调节作用 ,可通过降低TC、LDL C、TG、TG/HDL C和升高HDL C的作用而发挥抗AS作用 ,并有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8.
桑叶提取物降血脂作用的动物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桑叶提取物降血脂效果。方法以100、200、400mg/kg.bw剂量的桑叶提取物连续给大鼠灌胃30d,次日采血测定TC、TG及HDL—C的含量。结果受试样品组大鼠血清的TC、TG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而其HDL—C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桑叶提取物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肝素口服制剂的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低分子肝素口服制剂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预防作用及对食物性高脂蛋白血症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低分子肝素口服制剂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高胆固醇血症对照组小鼠显著降低(P<0.05),HDL-C/TC显著升高(P<0.05);低分子肝素口服制剂高、中剂量组大鼠较高脂蛋白血症对照组大鼠血浆TC、LDL-C显著降低(P<0.05).HDL-C/TC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大鼠血浆甘油三酯(TG)亦显著降低(P<0.05)。其降血脂作用与藻酸双酯钠相近。  相似文献   

20.
乌贼墨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乌贼墨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饲喂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同时灌胃乌贼墨,剂量分别为50和200mg·kg^-1,连续30d。分别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大鼠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乌贼墨能显著性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的TC,TG和LDL-c含量,升高HDL-C,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LDL-c/HDL-c);显著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NO含量;显著降低血清及肝组织中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活性。结论乌贼墨可通过调节机体血脂代谢、提高机体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机体的过氧化水平,有效预防高脂血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