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园园 《中外医疗》2021,40(11):183-185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菏泽市立医院临床病例标本96例分离出的96株的鲍曼不动杆菌作为研究菌株.所有临床病例标本经细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统计临床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并分析其耐药基因情况.结果 临床病例分离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耐药性及对β-内酰胺酶基因的耐药存在情况。方法收集分离我院自2012年至2013年住院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株53株,用Walkway96SI细菌鉴定系统检测其耐药性及敏感性,采用聚合酶联反应(PCR)检测碳青霉烯酶等相关基因:OXA-23,OXA24,OXA-58,IMP,VIM。结果对15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中,亚胺培南为54.7%,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均达到了86.8%,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70%以上。对53株Ab菌进行基因检测结果为:43.4%的菌株OXA-23阳性(23/53),9.5%的菌株OXA-58阳性(5/53),3.8%的菌株IMP阳性(2/53),18.8%的菌株VIM阳性(10/53),OXA-24全部为阴性。结论 OXA-23阳性时对抗生素耐药及其对抗生素的MIC分布有重要关系,泛耐药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是导致其对所有常用药物均耐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吴倩  蒋敏  赵清 《重庆医学》2015,(21):2961-2965
目的 分析7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检测其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与头孢菌素酶(Ampc)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型.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分离的7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三维试验法检测ESBLs与Ampc酶的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类BLA基因TEM型、SHV型、CTX型以及C类BLA基因ADC型、DHA型.结果 7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32株(45.7%)单产Ampc酶,8株(11.4%)单产ES-BLs,20株(28.6%)同时产Ampc酶和ESBL,合计共28株(40%)产ESBLs,共52株(74.2%)产Ampc酶.PCR实验共检测出blaTEM、blaSHV、blaADC 3种基因,分别为69株(98.6%)、25株(35.7%)、56株(80.0%),bla CTX、bla DHA两种基因均为阴性.70株菌除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7.2%以外,其余耐药率均大于80%.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产ESBLs与Ampc比例较高,多重耐药状况严重.  相似文献   

4.
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水、土壤、医院环境和人体的皮肤表面,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主要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菌血症、尿路感染、伤口感染、继发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5.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消毒剂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ABA)11簇β-内酰胺酶、3簇金属β-内酰胺酶、4簇OXA类碳青烯酶、2簇AmpC酶、6簇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消毒剂耐药基因携带状况。方法采用PCR检测203株多重耐药的ABA菌耐药基因。结果203株中ADC阳性186株(91.6%)、TEM阳性124株(61.1%)、OXA-23cluster阳性66株(32.5%)、SHV阳性18株(8.9%)、PER阳性6株(3.0%)、DHA阳性1株t(0.5%);ant(3”)-I阳性189株(93.1%)、aac(6’)一Ib阳性118株(58_3%)、aac(3)-I阳性114株(56.2%)、aac(6’)-II阳性13株(6.4%)、ant(2”)-I阳性13株(6.4%)、aac(3)-II阳性10株(4.9%);qacE△1阳性164株(80.8%)。结论多重耐药的ABA菌β-内酰胺酶、OXA类碳青烯酶、AmpC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排泵表型阳性的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泵在耐药方面的作用和外排泵基因表达情况。方法用PCR扩增对外排泵表型阳性的鲍曼不动杆菌34株进行外排泵蛋白基因ade B的检测和分析,并测序。结果 34株外排泵表型阳性的鲍曼不动杆菌检测到ade B基因有33株,检出阳性率为97.06%。对33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外排泵基因ade B进行测序,经比对所测序列与Genebank中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主动外排泵基因是鲍曼不动杆菌发生多重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6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ter baumannii,MDRAB)的耐药性和AmpC耐药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 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对该细菌进行总DNA的提取,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结合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菌株的耐药特征.结果 检出结构基因ampC型49株,占81.7%:blaADC基因型50株,占83%;ACT基因型2株;41株菌同时携带blaADC和ampC结构基因,占68%;2株同时携带blaADC、ACT和ampC结构基因;未检测到其它AmpC耐药基因(MOX、CIT、FOX、DHA).携带AmpC耐药基因的菌株耐药率高,特别是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头孢唑啉、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已接近或达到100%,而对于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5%和20%.结论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blaADC耐药基因和ampC结构基因同时携带率高,并且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中β-内酰胺酶和氯己定-磺胺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对20株Ab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了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EM、ADC、DHA、SHV、PER等5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氯己定-磺胺(qacE△1-sul1)耐药基因。结果 20株Ab菌中TEM基因阳性12株(60%)、ADC基因阳性11株(55%)、DHA基因阳性10株(50%)、SHV基因阳性1株(5%),PER基因阴性,qacE△1-sul1基因阳性14株(70%)。结论 该20株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与产β-内酰胺酶密切相关,氯己定-磺胺基因携带率亦较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光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广泛应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也逐年升高,出现了多重耐药甚至"全耐药"的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1]。本文观察2009-2012年从本院住院患者采集的标本所分离出的10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等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造成的院内感染比例明显增加,其对常用的多种抗生素耐药,治疗困难和病死率高,已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在此回顾近年来关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生素治疗文献,可用于临床治疗的抗生素有舒巴坦、多黏菌素、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和利福平,鉴于这些抗生素临床较少应用,现探讨四种药物的特点和作用,期望为临床和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耐药基因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10簇β-内酰胺酶(bla)基因、2簇碳青霉烯酶基因(OXA)、2簇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3种整合子酶基因和消毒剂-磺胺类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方法对30株从我院分离的PDR-AB进行各种耐药基因的检测和分析。【结果】在30株PDR-AB中blaADC阳性30株(100%),blaSHV阳性29株(97%),blaVIM阳性26株(87%),blaIMP阳性24株(80%),blaPER阳性14株(47%),blaTEM阳性14株(47%),blaDHA阳性12株(40%),blaGES阳性8株(27%)b,laGIM阳性6株(20%);OXA-23阳性27株(90%);Ant(3’’)-I阳性30株(100%)I;ntI1阳性30株(100%)I,ntI2阳性8株(27%)I,ntI3阳性2株(7%);QacE△1-sull阳性30株(100%);没有检测到blaVEB、OXA-24和Aac(6’)-II基因。【结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是导致其对所有常用药物均耐药的重要原因,临床应加强有效的监测和隔离工作来控制其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泵在耐药方面的作用和外排泵基因表达情况。方法通过比较加入羰基氰氯苯(carbonyl cyanldem-chlorophenyl hydrazone,CCCP)泵抑制剂前后,9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四环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噻肟4种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变化,筛选出34株外排泵表型阳性的鲍曼不动杆菌。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对34株菌进行外排泵蛋白基因adeB的检测和分析,并测序。结果最终筛选出对4种抗生素MIC值均降低4倍及以上菌34株(35.42%),34株外排泵表型阳性的鲍曼不动杆菌检测到 adeB基因33株,检出阳性率为97.06%。对33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外排泵基因 adeB进行测序,经比对所测序列与基因库(Genebank)中序列同源性为100.00%。结论泵抑制剂CCCP对于逆转鲍曼不动杆菌对四环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噻肟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起到重要作用,主动外排泵基因是鲍曼不动杆菌发生多重耐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128-130,133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和药敏情况,并与普通鲍曼不动杆菌的情况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9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498株普通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两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药敏实验证实产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株和普通株除对阿米卡星、多粘菌素B、氯霉素、氨曲南和头孢唑啉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对其他抗菌药物如亚南培南、环丙沙星等的敏感性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很多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比普通株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存在耐药机制的多样性情况,在临床确诊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株感染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同时应珍惜使用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普通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同样有效的多粘菌素B及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15.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Ab)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Ab菌分布于医护人员的手、手机、毛巾、工作服,病房墙壁,麻醉和呼吸器械等处。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Ab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率不断升高。我国也有类似报道。本文就Ab菌的产酶耐药基因检测和染色体编码基因突变而导致的耐药检测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型及其基因同源相关性,为指导抗生素在临床的合理使用以及控制院内感染的流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7月—2021年12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及其环境采集标本中分离的83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黑马DL96-二代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相关耐药基因类型,并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对克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3株ICU鲍曼不动杆菌标本类型涵盖痰液(43株)、支气管灌洗液(20株)、呼吸机等物体表面(20株)。所有菌株对亚胺培南、四环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00%、32.5%、38.6%、41.0%、77.1%,其余如替卡西林和克拉维酸等耐药率均大于95%。全部检出携带OXA-23和OXA-51基因,OXA-24、OXA-58、IMP-1、VIM、IMP-...  相似文献   

17.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同源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妮  高霞  张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22):3345-3348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谱特征及其同源性,为临床防治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重症监护病房2007年3~9月分离出的14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E-test法测定15种抗茵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其耐药株的同源性.结果 14株茵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甙类和氟喹若酮类等抗菌素均显示出较高水平的多重耐药性;RAPD分型11株菌有高度同源性.结论 分离自ICU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率较高,且大多数菌株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耐药不动杆菌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 GNS-448药敏卡及K-B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靶位DNA回旋酶编码基因(gyrA)与拓扑异构酶Ⅳ编码基因(parC)之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突变分析,以及可移动遗传元件可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qepA、aac(6’)-Ⅰb-cr].结果 20株不动杆菌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严重耐药,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85%,亚胺培南90%,美洛培南耐药率达到95%.19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均检出gyrA基因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第83位密码子TCA→TTA有义突变(氨基酸序列Ser→ Leu);20株不动杆菌中,parC基因均检出存在QRDR区第80位密码子TCG→TTG有义突变(氨基酸序列Ser→Leu);没有检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可移动遗传元件可介导的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qepA、aac(6’)-Ⅰ b-or.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与gyrA和parC基因QRDR区突变相关.  相似文献   

19.
班俊 《吉林医学》2013,34(18):3591-3591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分离的住院患者感染的103株多重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性资料。结果:感染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部位分布主要来源于痰液63株(61.2%),科室分布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75.7%(78/103)。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耐药率最低亚胺培南也达61.6%。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多重耐药、泛耐药,甚至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为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抗生素耐药列为人类健康面临的3个重大问题之一[1]。本文试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的基本耐药机制、目前治疗方法及未来新的治疗前景方面进行探讨,有望对现今临床复杂的耐药情况及严峻的耐药现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