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疾病之一,然而,目前癌症的治疗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传统的四大疗法——手术、化疗、放疗和中医药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并没能明显提高疗效,如何突破癌症治疗的瓶颈是目前临床医生思考最多的问题。2005年《健康时报》曾报道癌症治疗n出现了第5种疗法。“第5种疗法”究竞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呢?其效果如何?我们就此采访了该疗法的发明人、著名肿瘤专家于保法教授。  相似文献   

2.
陈静 《健康世界》2007,(5):90-91
癌症是肿瘤细胞疯狂生长,失去控制,并有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器官衰竭或感染而吞噬患者的生命。在癌症治疗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癌症患者的预后。如何降低癌症治疗风险,提高治愈率已迫在眉睫。[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宋奇思 《医药与保健》2006,14(11):24-25
在人类与癌症作斗争的漫长过程中,人们对癌症的认识逐步加深;在治疗上,从传统的单一疗法到当今拥有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和中医中药等多种治疗手段。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更新,对癌症治疗的各种手段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当今国内外癌症专家公认:用于治疗癌症的各种疗法及手段,其实都各具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杨超 《健康生活》2007,(1):28-29
目前对癌症的治疗,仍以“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为基本要素。癌症的现代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尚在发展中的免疫、基因等疗法在内的综合治疗。事实上对每一例癌症患者的治疗,都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治疗方案的设计应该根据每一个个体患者所罹患的癌症的病理类型、病变范围、患者机体特别是重要脏器的生理状态,当然也包括经济和心理的承受能力,来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方案。在实施方案过程中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做相应的调整,才能达到“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的治疗目的。但近年来,我们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癌症治疗过程中的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5.
《健康必读》2004,(2):26-26
第一个误区是认为癌症是不可治愈的。几百年以来,近代医学和现代医学经验的沉淀积累,形成了目前恶性肿瘤治疗上的四种模式,即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疗法和近年兴起的生物治疗。这四种治疗方法在癌症治疗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千千万万的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医学表明,早期乳腺癌经过手术治疗,治愈率在90%以上,而近年发病率越来越高的肺癌.也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可治愈。  相似文献   

6.
尽管癌症是可以治疗的,但是,很多癌症却是难以治愈。因此,探索各种有效而实用的治癌方法就成为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成为患者关注的焦点。目前,癌症治疗在基因疗法方面出现了一些亮点,如果假以时日,它将成为癌症治疗的实用技术。核糖核酸干扰显神威癌症的基因疗法有很多,其中有一种更显示了独特的魅力,这就是核糖核酸(RNA)干扰。  相似文献   

7.
癌症,已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疾病。但在其治疗过程中却存在很多误区,这种错误认识不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还对患者内,亡、造成莫大伤害。以下列出的9点误区并不能以偏概全,但却为癌症患者再一次敲响生命的警钟。  相似文献   

8.
2006年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进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第4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的主题是“规范肿瘤治疗,提高生命质量”。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欧洲临床肿瘤学会于2006年共同发布了“改善癌症医疗质量的共识意见声明”,强调关注癌症生存者及癌症姑息治疗问题。这些所体现的基本思想是:尊重癌症患者,科学决策抗癌治疗,保证癌症医疗质量。当今抗癌新药新方法不断涌现,临床选择越来越多,但临床疗效及获益却相对有限。如何科学决策治疗方案是临床肿瘤日常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重视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是临床医疗科学决策及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和社会资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正>嵌合抗原受体(CAR)可以让T细胞靶向识别特定的肿瘤细胞。尽管该领域的开发仍处于早期,但许多癌症患者在其他方法都没有效果之后,对这种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 T)出现"史无前例"的应答。最新的研究正在探索如何最好地将CAR T和其他免疫疗法相结合。CAR T细胞联合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和抗CTLA4药物是很有前景的疗法。癌症专家预计,通过修改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并打败癌症,CAR T疗法今后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与癌症的生死较量中,手术、放疗和化疗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肿瘤的“三驾马车”或称“三板斧”。不容置疑,这三大疗法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癌症眼前和局部的某些问题。手术和放疗只能解决局部问题;化疗虽是一种全身治疗,但目前因为受各方面条件限制也不可能杀死所有癌细胞,而且还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而易于形成二次肿瘤。而传统的中医药治疗癌症也大多都是用一些有剧毒的药物如斑蝥、砒霜、芒硝、鸭胆子、马钱子等,这些中药如果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对人体的某些脏器也会造成一定损害,并有可能产生蓄积中毒。  相似文献   

11.
袁越 《大众健康》2009,(11):110-111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以举国之力向癌症宣战”,可在这个号称科研实力最强大的美国,癌症治愈率却和30多年前相比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善。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死亡人数的12.5%是被癌症杀死的,“谈癌色变”这个说法至今依然没有过时。  相似文献   

12.
杨世勇 《医药与保健》2002,10(12):43-43
随着癌症患者的增多,各种治癌传单铺天盖地,总是把癌说得异常恐怖,把现行常规治疗手段(手术、放疗和化疗)说得相当可怕,其实,经过科学合理地治疗,可使40%~50%的癌症患者痊愈。若是早期发现,正确治疗,约90%可以痊愈。有些如绒毛膜上皮癌、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Ⅰ期宫颈癌、皮肤癌等治愈率已达90%左右。即使目前不能治愈的癌症,也可改善症状、减少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特别是近些年综合治疗的开展,使一些过去疗效不佳的癌瘤,治愈率大大提高。癌症治疗目前已不再是“只求保住性命”,而是既要“治愈癌…  相似文献   

13.
疼痛是指机体对疾病本身或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表现为生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及情感上一种不愉快经历川。疼痛已被确认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4个生命体征后的第5个生命体征。晚期癌症患者约有80%合并疼痛,其中部分患者疼痛为最主要症状。其产生的途径:癌症发展所致的疼痛,诊断和治疗癌症引起的疼痛以及癌症病人并发感染、慢性疼痛性疾病和癌症疼痛综合征所发生的疼痛。  相似文献   

14.
有些疾病没有根本的治疗方法,加之后果严重,人们便称之为“不治之症”。不过这不是医学的术语,医学上只有“目前尚无根治疗法”的说法。一是指目前,现在没有、以后会有。二是说虽无根治疗法,但治疗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并不是不能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不同癌症康复期的病人,其康复内容不尽相同。目前最有希望的康复方法.就是被称之为“生命五大组合”的中医疗法、心理疗法、食物疗法、运动疗法和社会集体疗法,它是所有癌症康复第二治疗综合措施中最重要和最精华的内容,它将给癌症病人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良好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6.
癌症首次治疗并不是仅指第一次手术,或第一次放疗或化疗。是指确诊癌症后的整体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个体化综合治疗。癌症首治,大多需要多个专科配合,连续大约半年的治疗周期。癌症首治时,对抗癌治疗方法的选择犹豫不决,或病急乱投医,或对综合抗癌治疗缺乏整体计划,或个体化综合治疗实施不当,都会直接影响癌症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前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癌症控制是世界各国政府的卫生战略重点,癌症的综合治疗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课题。光动力疗法(PDT)是应用于局限性肿瘤检测和治疗的一种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应用于多种类型肿瘤的诊断和治疗^[1]。尽管光动力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光敏剂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不高,  相似文献   

18.
铭宇  王伦 《健康大视野》2007,(10):90-95
提起癌症,大家还是会感到惊恐,有的甚至认为患癌就代表被宣判死刑。专家指出,患癌等于死亡的观点过于片面,如早期癌症病人就有90%的治愈率,尤其是近几年,放射治疗设备、化疗药物及方案的进步,使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了,目前国际先进国家癌症治愈率已达到60%左右。但在人们心目中仍然认为的癌症难治,一方面是癌症自身的复杂性,再有就是治疗方案的正确性,特别是首次治疗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医疗、放松以及心理咨询等对于癌症患者来说都是同样重要的治疗手段。医学家们不要只将目光放在寻找杀伤肿瘤的方法,而要同时考虑如何提高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澳大利亚的研究成果显示,目前有50%的癌症患者以及70%死亡年轻乳腺癌患者都存在对癌症复发的恐惧感。研究人员通过一项被称为"克服恐惧"的干预疗法,对222名患者进行共有5次、每次1个小时左右的训练治疗。训练内容包括如何控制焦躁情绪、接受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专注于生活中的新目标等。在干预性疗法的  相似文献   

20.
不幸得了癌症,经过手术、化疗、放疗,一连串的艰辛治疗后,不少患者以为自己的病已经治愈了。但实际上,癌症患者治疗结束出院后的1~3年。正是复发、转移的高危期,90%的患者都是在这个阶段发生的转移、复发,导致癌症治疗前功尽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