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及转归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门诊治疗的0~12月龄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患儿,按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分析其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预后情况,观察其相关性。结果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其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χ2=58.84,P0.01),尤低于人工喂养的婴儿(χ2=8.075,P0.01);在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患儿中,纯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的婴儿呼吸道感染天数较同期的人工喂养婴儿少(χ2=21.00,P0.05;χ2=25.24,P0.01),慢性呼吸道症状也较少发生。结论母乳喂养有利于减少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并缩短其病程。  相似文献   

2.
对长武县丁家镇的200例孕期和产后一切均正常的初产妇,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两组,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各100例,对照观察母乳喂养对产妇身体恢复的影响。结果母乳喂养比混合喂养及纯人工喂养的产妇产后恶露消失时间早,再次妊娠的发生率低,婴儿的呼吸道和胃肠道等疾病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抚触与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液免疫物质IgG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0~6个月婴儿外周血血清免疫球蛋白IgG的变化规律,并探讨抚触及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婴儿分为抚触母乳喂养、抚触人工喂养、抚触混合喂养和纯母乳喂养4组,每组30例,纯母乳喂养组为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3,14,42d,3,6个月采外周血,进行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中IgG的含量。结果随着婴儿出生后天数的增加,其体液免疫物质IgG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并以母乳喂养抚触组下降速度最慢。在3d时各组间婴儿体液免疫物质IgG含量无显著差异;于婴儿14d后,母乳喂养抚触组婴儿的IgG含量显著的高于其他各组,混合喂养抚触组和人工喂养抚触组婴儿的IgG含量也显著的高于母乳喂养组。结论通过母乳喂养与抚触的干预,可使婴儿自身合成IgG的能力增强,或其消耗速度减慢,从而提高其免疫能力,促进婴儿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纯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两种不同方式的新生儿健康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显示,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呼吸道感染,腹泻,臀红,鹅口疮发病率明显下降,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2004年1~10月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喂养观察,比较纯母乳喂养和部分母乳喂养2种喂养方法婴儿的睡眠质量、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和产后泌乳量比较,旨在寻找更适宜的喂养方法,以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0~6个月婴儿外周血血清免疫球蛋白IgG的变化规律,并探讨抚触及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婴儿分为抚触母乳喂养、抚触人工喂养、抚触混合喂养和纯母乳喂养4组,每组30例,纯母乳喂养组为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3,14,42d,3,6个月采外周血,进行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中IgG的含量。结果随着婴儿出生后天数的增加,其体液免疫物质IgG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并以母乳喂养抚触组下降速度最慢。在3d时各组间婴儿体液免疫物质IgG含量无显著差异;于婴儿14d后,母乳喂养抚触组婴儿的IgG含量显著的高于其他各组,混合喂养抚触组和人工喂养抚触组婴儿的IgG含量也显著的高于母乳喂养组。结论通过母乳喂养与抚触的干预,可使婴儿自身合成IgG的能力增强,或其消耗速度减慢,从而提高其免疫能力,促进婴儿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中4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212名流动人口子女的母亲进行回顾性调查,包括喂养方法、母亲情况、儿童出生情况等。结果:流动人口子女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42.57%,不能坚持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是母亲缺乏喂养知识。有固定工作的母亲纯母乳喂养率低于没有固定工作的母亲。母乳喂养率(纯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随年龄上升,在原籍出生和自然分娩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分别高于在苏州出生和剖宫产出生的婴儿。只有56.44%的调查对象接受过母乳喂养的专业指导,接受过指导的母亲纯母乳喂养率(47.37%)高于未受过指导的母亲(36.36%),接受过母乳喂养专业指导的母亲选择人工喂养、部分母乳喂养和纯母乳喂养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通过喂养知识宣教来丰富流动人口的喂养知识并降低剖宫产率,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喂养方式对婴儿的影响。[方法]对护理咨询门诊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宣教,选择实施纯母乳喂养959例产妇及婴儿为纯母乳喂养组,选择实施混合喂养776例产妇及婴儿为混合喂养组,观察两组婴儿42d、4个月、6个月身高、体质量及随诊期腹泻情况。[结果]42d、4个月和6个月婴儿身高纯母乳喂养组分别是(56.34±1.54)cm、(65.83±1.98)cm、(68.07±1.79)cm,混合喂养组分别为(53.42±1.85)cm、(61.54±2.03)cm、(63.73±1.92)c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体质量纯母乳喂养组分别为(4.78±0.77)kg、(7.23±0.64)kg、(8.98±1.02)kg,混合喂养组分别为(4.01±0.65)kg、(6.52±0.66)kg、(7.23±1.15)kg,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期腹泻发生率纯母乳喂养组2.61%(25/959),混合喂养组6.19%(48/776),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母乳喂养可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降低腹泻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两种喂养方式对婴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喂养方式对婴儿的影响。[方法]对护理咨询门诊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宣教,选择实施纯母乳喂养959例产妇及婴儿为纯母乳喂养组,选择实施混合喂养776例产妇及婴儿为混合喂养组,观察两组婴儿42d、4个月、6个月身高、体质量及随诊期腹泻情况。[结果]42d、4个月和6个月婴儿身高纯母乳喂养组分别是(56.34±1.54)cm、(65.83±1.98)cm、(68.07±1.79)cm,混合喂养组分别为(53.42±1.85)cm、(61.54±2.03)cm、(63.73±1.92)c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体质量纯母乳喂养组分别为(4.78±0.77)kg、(7.23±0.64)kg、(8.98±1.02)kg,混合喂养组分别为(4.01±0.65)kg、(6.52±0.66)kg、(7.23±1.15)kg,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期腹泻发生率纯母乳喂养组2.61%(25/959),混合喂养组6.19%(48/776),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母乳喂养可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降低腹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证明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重要性,为宣传、推广母乳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对武钢2002年出生的1317名新生儿进行了两种喂养方式对其体重和疾病影响的调查。将新生儿分纯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两种,分别记录其体重增长及患病情况。结果 其中母乳喂养率为52%。两组新生儿的体重增长及患病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本又认为母乳喂养是婴儿的标准喂养方式,母乳所含的营养素正好能满足新生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乳有预防感染的机制,从而降低了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因此要宣传母乳喂养、指导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浙江省0~6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浙江省9县市528名0~6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调查。结果纯母乳喂养率30.3%,几乎纯母乳喂养率24.3%,混合喂养率26.3%,人工喂养19.1%;分娩方式、婴儿月龄、婴儿性别、早吸吮、母亲自觉奶量对母乳喂养有显著影响。结论浙江省现阶段纯母乳喂养率较低,受较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农村纯母乳喂养现状进行分析,为提高灾区农村纯母乳喂养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5个地震极重灾区2009年分娩的农村产妇进行纯母乳喂养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产妇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和喂养中存在问题等。结果婴儿出生后,76.64%的产妇选择了纯母乳喂养。在采用纯母乳喂养的产妇中,9.48%的产妇纯母乳喂养时间仅坚持了1个月;55.90%产妇坚持到6个月。产妇的教育程度、分娩方式等均影响婴儿喂养方式选择,且不同喂养方式婴儿增加体重存在差异。纯母乳喂养产妇存在开奶晚、哺乳技巧不足、缺乏信心、食欲和休息差、外出等问题。结论通过灾后妇幼卫生重建项目健康教育干预,"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纯母乳喂养率提高,应继续通过加强产前教育、产后干预、提高产后访视质量等措施,改善地震极重灾区农村纯母乳喂养现状。  相似文献   

13.
牛玉秋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9):3100-3102
目的调查菏泽市0~6月龄婴儿的母乳喂养状况,分析影响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状况的因素,并探讨改善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状况的应对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12月在该院产科出生且登记建档的400例0~6月龄婴儿,进行随访观察,了解0~6月龄婴儿的母乳喂养状况,统计纯母乳喂养率、部分母乳喂养率,根据0~6月龄婴儿的母乳喂养状况,将这400例婴儿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比较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的婴儿情况、母亲情况,对影响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状况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结果400例0~6月龄婴儿的喂养方式分别为纯母乳喂养57例、部分母乳喂养194例、人工喂养149例,纯母乳喂养率为14.25%,部分母乳喂养率为48.50%,人工喂养率为37.25%。经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母亲年龄≥30岁、母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母亲职业(全职工作)、产后抑郁症、产后乳汁分泌不足、产科并发症、家庭月收入≥6000元、婴儿出生缺陷是影响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状况的危险因素。结论菏泽市0~6月龄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较低,人工喂养率较高,主要受到母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产后抑郁症、产后乳汁分泌、产科并发症、家庭月收入、婴儿出生缺陷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金丽华 《全科护理》2011,(24):2181-2182
[目的]了解4个月以内婴儿母乳喂养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探讨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4个月内母乳喂养调查问卷,对2010年3月1日—2010年4月30日在本市玉山镇和开发区预防保健所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检查4个月内婴儿母亲400例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婴儿实行纯母乳喂养率44.50%,混合喂养率43.75%,人工喂养率为11.75%;母乳喂养影响因素为母乳喂养宣传、母乳不足、社会因素、母乳喂养知识缺乏等。[结论]4个月内婴儿受多种因素影响,纯母乳喂养率偏低,需要加强护理干预来提高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5.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物,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可保证婴儿正常、健康发育。2000年,WHO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倡导,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婴儿生长发育的最佳喂养方式[1]。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家庭和社会都具有深远意义。然而,目前全球范围内婴儿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仅有  相似文献   

16.
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状况。方法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842例在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患儿,由患儿家长填写调查问卷,回顾调查4个月婴儿喂养方式等情况。结果抚州城区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分别为61%、13%、26%。产妇常住地、产妇有无产假、母亲主观原因是影响抚州城区母乳喂养率的主要因素。结论该地区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较低,应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倡导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孕晚期孕妇纯母乳喂养意向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1月在上海8所爱婴医院门诊行产检的孕晚期孕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孕晚期一般情况、母乳喂养知识、婴儿喂养态度、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周围人对其母乳喂养的支持情况以及预期的喂养方式。结果 82.3%的孕妇在孕晚期具有纯母乳喂养意向。孕晚期纯母乳喂养意向与计划产后开始工作的时间、计划婴儿出生后主要照顾者、孕晚期母乳喂养态度、孕晚期自我效能4个变量有关。计划产后越晚开始工作的孕妇其纯母乳喂养意向越强,计划产后6个月以后工作的孕妇其孕晚期纯母乳喂养意向是计划产后6个月以内工作的孕妇的3.79倍;计划由夫妻双方和长辈共同照顾婴儿的孕妇其母乳喂养意向比仅夫妻双方照顾婴儿的孕妇弱;孕晚期孕妇母乳喂养态度得分越高,其纯母乳喂养意向越强;孕晚期孕妇自我效能得分越高,纯母乳喂养意向越强。结论孕晚期孕妇具有较积极的纯母乳喂养意向,但仍有部分孕妇不打算产后进行母乳喂养。医护人员应加强产前教育,提供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指导,提高孕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培养其正向的婴儿喂养态度,在孕晚期帮助孕妇建立纯母乳喂养意向。  相似文献   

18.
石小毛 《医学临床研究》2014,(12):2442-2444
婴儿的喂养方式有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三种。目前,国内外学者就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的健康发育进行了众多研究,本文就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的体格发育、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常见病的患病率、智力与行为发育的影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孕晚期孕妇纯母乳喂养意向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1月在上海8所爱婴医院门诊行产检的孕晚期孕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孕晚期一般情况、母乳喂养知识、婴儿喂养态度、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周围人对其母乳喂养的支持情况以及预期的喂养方式。结果 82.3%的孕妇在孕晚期具有纯母乳喂养意向。孕晚期纯母乳喂养意向与计划产后开始工作的时间、计划婴儿出生后主要照顾者、孕晚期母乳喂养态度、孕晚期自我效能4个变量有关。计划产后越晚开始工作的孕妇其纯母乳喂养意向越强,计划产后6个月以后工作的孕妇其孕晚期纯母乳喂养意向是计划产后6个月以内工作的孕妇的3.79倍;计划由夫妻双方和长辈共同照顾婴儿的孕妇其母乳喂养意向比仅夫妻双方照顾婴儿的孕妇弱;孕晚期孕妇母乳喂养态度得分越高,其纯母乳喂养意向越强;孕晚期孕妇自我效能得分越高,纯母乳喂养意向越强。结论孕晚期孕妇具有较积极的纯母乳喂养意向,但仍有部分孕妇不打算产后进行母乳喂养。医护人员应加强产前教育,提供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指导,提高孕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培养其正向的婴儿喂养态度,在孕晚期帮助孕妇建立纯母乳喂养意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纯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对初生儿的影响.方法 96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各480例,对照组实施纯母乳喂养,观察组实施混合喂养,比较2组婴儿的睡眠质量,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以及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婴儿睡眠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但2组母乳喂养率无差别,p>0.05.结论 混合喂养更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