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明确胶原蛋白Ⅳ(ColⅣ)和层粘蛋白(LN)在膀胱癌基底膜中的表达与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测定3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基底膜结构糖蛋白──ColⅣ、LN含量和分布。结果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ColⅣ和LN含量高,且呈连续分布;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ColⅣ和LN含量低,呈不连续分布;病理级别低、分化程度高的膀胱癌基底膜ColⅣ和LN与病理级别高、分化程度低的膀胱癌比较,前者的含量高、分布连续。提示结构糖蛋白──ColⅣ和LN在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中缺失,而在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中含量多,分布连续;基底膜ColⅣ和LN的含量随着分化程度的下降、病理级别的上升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Ⅳ型胶原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Ⅳ型胶原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应用Ⅳ型胶原蛋白单克隆抗体,采用链亲和素(LSAB)法检测93例乳腺恶性肿瘤及5例良性肿瘤组织中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Ⅳ型胶原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受累、生存时间及肿瘤大小有关.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缺乏组5年生存率为29.69%,明显低于表达完整组的5年生存率(81.43%),P<0.05; 随着肿瘤的长大,Ⅳ型胶原表达完整率由53.8%降至10.3%,两者间呈正相关(r=0.219).结论检测Ⅳ型胶原在乳腺癌基底膜中的表达状况,将有助于乳腺癌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3.
膀胱癌中基底膜与Ⅳ型胶原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膀胱癌细胞基底膜与Ⅳ型胶原酶在肿瘤浸润生长中的作用和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基底膜的改变与Ⅳ型胶原酶的分布作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基底膜在对照组乳头状瘤中完整连续,而在移行细胞癌中出现断裂与缺失,并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与之相应的是,Ⅳ型胶原酶在乳头状瘤中阳性率为20%,而在膀胱癌中阳性率为648%,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膀胱癌中的阳性率随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而增高。提示Ⅳ型胶原酶对膀胱癌的基底膜破坏及癌肿浸润转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Ⅳ型胶原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封国生  谭毓铨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0):775-777,I045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Ⅳ型胶原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27例胃癌患者采用临床观察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MMP2及Ⅳ型胶原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MMP2在低分化腺癌、管状腺癌的癌细胞和癌间质中表达率分别为85.7%、77.7%,同时有Ⅳ型胶原的破坏;在血管淋巴管癌栓及淋巴结转移癌病例中表达率分别为83.3%、86.7%。结论 MMP2的高表达与胃癌浸润和转移有关,主要是破坏细胞外  相似文献   

5.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和Ⅳ型胶原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和 9(MMP 2 ,MMP 9)及Ⅳ型胶原的表达 ,探讨其在BTCC进展中的作用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收集我院 1988~1995年间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 4 9例。男 4 0例 ,女 9例。年龄 35~ 84岁 ,平均 5 9岁。有随访结果者 4 2例 ,随访时间 3~ 12 0个月。除 1例膀胱全切、1例手术无法切除者外 ,术后复发 2 4例。初发肿瘤 4 1例 ,复发 8例。WHO分级 :G114例 ,G2 2 3例 ,G312例。UICC TNM分期 :T0 1例 ,T12 4例 ,T2 10…  相似文献   

6.
肾小球基膜Ⅳ型胶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慢性肾脏病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病理形态上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即基膜增厚和系膜基质的增加,那么作为GBM的主要构成成分的Ⅳ型胶原其中起什么作用呢?它随病病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值得探讨。通过对Ⅳ型胶原的深入研究,对Goodpsture综合征和Alport综合症等发病机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 CⅣ) 的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肾损害可能的关系和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84 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及45 例正常人血清 CⅣ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糖尿病( D M) 患者血清 CⅣ水平[(105 .48 ±18 .09)μg/ L] 明显高于对照组[(89 .20 ±9 .70)μg/ L, P < 001] ;微量及大量白蛋白尿期患者[(106 .46 ±18 .59)μg/ L,(120 .90 ±15 .54)μg/ L] 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 001 , P< 0001) ; D M 各组间血清 CⅣ水平差异显著,随着24 小时尿白蛋白 排泄量( U A E) 的增加及病程的延长,血清 CⅣ水平递增,病程超过5 年者 显著高于病程短于5 年者;血清 CⅣ与血尿素氮( B U N) 、肌酐( Cr) 、24 小 时 U A E 及尿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 N A G) 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病程、空腹血糖( F B G) 亦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D M 存在着胶原代谢的异常。血清 CⅣ水平随 D N 的严重程度而明显增高。血清 CⅣ可作为 D N 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Ⅳ型胶原与肾脏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外基质在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已成为热门话题,作为ECM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也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发现Ⅳ型胶原在肾小球硬化时合成及分泌明显增加;在Alport综合征及Goodpasture综合征存在Ⅳ型胶原α链基因突变或结构异常,本文就Ⅳ型胶原分子结构,编码基因,在肾组织中的分布以及Ⅳ型胶原在肾脏疾病中的改变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肾小球基膜Ⅳ型胶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慢性肾脏病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病理形态上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即基膜增厚和系膜基质的增加,那么作为GBM的主要构成成分的Ⅳ型胶原在其中起什么作用呢?它随病情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值得探讨。通过对Ⅳ型胶原的深入研究,对Goodpsture综合征和Alport综合征等发病机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11.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Ⅳ型胶原在92例大肠癌组织中分布情况,观察Ⅳ型胶原分布与大肠癌预后关系。结果发现大肠癌组织中,Ⅳ型胶原分布有不同程度减少,而且Ⅳ型胶原在大肠癌组织中分布与大肠癌Dukes分布及癌细胞分化程度相一致。Ⅳ型胶原分布多者的术后生存率高于Ⅳ型胶分布少者。结果说明Ⅳ型胶原在大肠癌组织中分布与大肠癌预后相关,是预后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IgA肾病(IgAN)患者尿Ⅳ型胶原(Col-Ⅳ)浓度及其与肾组织Col-Ⅳ表达和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以期寻找一种能反映IgAN肾损害的非创伤性临床检测指标.方法:ELISA法测定IgAN患者血、尿Col-Ⅳ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Col-Ⅳ表达;应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肾小球基质基底膜面密度、小球细胞个数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进行半定量分析,观察尿Col-Ⅳ浓度与IgAN患者肾组织Col-Ⅳ表达及肾病理损伤的关系.结果:IgAN患者尿Col-Ⅳ浓度、肾组织Col-Ⅳ表达较健康人明显增高,尤其是增生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显著者更为明显;尿Col-Ⅳ浓度与肾组织Col-Ⅳ表达、肾小球基质基底膜面密度、小管间质损害显著正相关,且在轻度细胞外基质积聚和小管间质损害时,尿Col-Ⅳ浓度即增高;与小球内细胞个数呈负相关,而与肾小球系膜区、毛细血管襻区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C3沉积的量和沉积范围无关,与血Col-Ⅳ水平无显著相关.结论:IgAN患者尿Col-Ⅳ浓度明显增高,尿Col-Ⅳ水平可作为监测IgAN患者早期肾硬化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3.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Ⅳ型胶原在92例大肠癌组织中分布情况,观察Ⅳ型胶原分布与大肠癌预后关系。结果发现大肠癌组织中,Ⅳ型胶原分布有不同程度减少,而且Ⅳ型胶原在大肠癌组织中分布与大肠癌Dukes分布及癌细胞分化程度相一致,Ⅳ型胶原分布多者的术后生存率高于Ⅳ型胶原分布少者。结果说明Ⅳ型胶原在大肠癌组织中分布与大肠癌预后相关,是预后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胃底贲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Ⅲ、Ⅳ型胶原蛋白分布差异,分析胃底贲门组织癌变后Ⅲ、Ⅳ型胶原蛋白分布的改变对组织的自体荧光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半定量计分分析Ⅲ、Ⅳ型胶原在16例责门癌病人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分布差异。结果正常组织的基底膜呈现很强的Ⅳ型胶原抗体阳性反应,在基底膜形成较粗的环形染色带;Ⅲ型胶原抗体阳性反应在细胞外间质呈连续的细丝纤维样。癌组织Ⅳ型胶原抗体反应在癌巢周边为阴性,或仅在残存的基底膜有片断的阳性反应;而Ⅲ型胶原在癌间质中的抗体阳性反应较正常组织变化不明显,或还稍有增强;Ⅲ型和Ⅳ型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分布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01)。结论胃底贲门组织癌变后,细胞外基质内Ⅳ型胶原显著减少,而Ⅲ型胶原减少不明显;Ⅳ型胶原是胃底贲门黏膜细胞外基质自体荧光的主要来源;组织发生癌变后,细胞外基质中Ⅳ型胶原的降解是癌组织自体荧光减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Ⅳ型胶原在相对静息期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的表达与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Ⅳ型胶原在瘢痕中的分布及表达。结果:在所有的病理性瘢痕标本中均有Ⅳ型胶原的表达,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强于而且多于瘢痕疙瘩中的表达。表达区域在瘢痕表皮的基底膜层、血管和皮肤附件的周围。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几乎一致。结论:提示我们Ⅳ型胶原与相对静息期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转归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测定动脉血酮体比(AKBR)和血清Ⅳ型胶原(Ⅳ-C)在肝癌病人手术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在手术前后对20例行部分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病人连续AKBR和血清Ⅳ-C并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作对比。结果 按术后AKBR分成3组,A组(10例):始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Ⅳ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在胆囊癌血管生成拟态(VM)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74例胆囊癌、胆囊腺瘤和慢性胆囊炎各10例病理标本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SABC法测定上述病变组织Ⅳ型胶原和MMP2、MMP9表达,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风险模型分析其与胆囊癌VM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结果 (1)在VM(+)胆囊癌,Ⅳ型胶原表达明显低于、MMP2表达明显高于VM(-)胆囊癌(P〉0.01),MMP9则无差异。(2)Ⅳ型胶原与VM(+)胆囊癌分化程度负相关;MMP2、MMP9与VM(+)胆囊癌的Nevin晚期、侵犯浆膜、肝转移正相关,MMP2尚与VM(+)胆囊癌的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正相关。(3)Ⅳ型胶原阳性和MMP2、MMP9阴性VM(+)胆囊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明显短于VM(-)胆囊癌(P〈0.01;P〈0.05;P〈0.01),MMP2阳性VM(+)胆囊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亦明显短于VM(-)胆囊癌。VM、1V型胶原是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Ⅳ型胶原、MMP2分别与胆囊癌VM呈负、正相关,MMP9与胆囊癌VM无关;Ⅳ型胶原和MMP2可作为判断胆囊癌是否存在VM及VM胆囊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细胞外基质(ECM)在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已成为热门话题,作为ECN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也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发现Ⅳ型胶原在肾小球硬化时合成及分泌明显增加;在Alport综合征及Goodpasture综合征存在Ⅳ型胶原链基因突变或结构异常,本文就Ⅳ型胶原分子结构、编码基因、在肾组织中的分布以及Ⅳ型胶原在肾脏疾病中的改变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阿霉素诱导的肾小球硬化大鼠肾脏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阿霉素硬化组),罗格列酮治疗组。采用单侧肾切除联合两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Ⅳ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肾小球硬化指数分别为模型组(158.27±38.46),治疗组(92.52±29.58),对照组(15.85±8.12),治疗组硬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肾组织Ⅳ型胶原的表达: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肾组织Ⅳ型胶原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Ⅳ型胶原的积光度、染色面积、平均光密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大鼠肾组织Ⅳ型胶原表达低于模型组,Ⅳ型胶原的积光度、染色面积、平均光密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通过抑制Ⅳ型胶原的表达,减轻肾小球硬化,从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膀胱癌中基底膜与IV型胶原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膀胱癌细胞基底膜与Ⅳ型胶原酶在肿瘤浸润生长中的作用和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基底膜的改变与Ⅳ型胶原酶的分布作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基底膜在对照组乳头状瘤中完整连续,而在移行细胞癌中出现断裂与缺失,并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与之相应的是,Ⅳ型胶原酶在乳头状瘤中阳性率为20%,而在膀胱癌中阳性率为64.8%,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膀胱癌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