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综述了《黄帝内经》中有关药性理论—五味理论的认识。《黄帝内经》分别对五味的阴阳属性,五味与五行、五色、人体五脏等之间的关系,五味的功能作用及归经以及五味禁忌等都作了明确地阐述。本文对这些内容作了简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2.
<正>五脏(肝、心、脾、肺、肾)是人体保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组织脏器。而五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的形体方面的功能。而自然界食物中的五色(青、赤、黄、白、黑)和五味(酸、苦、甘、辛、咸)对五脏又有滋养和影响作用。因此,五脏、五味、五色和形体变化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形成了人体生命活动的生命链。《黄帝内经·五脏生成论》明确阐述了五脏与形体和食物色味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思考"辛味"     
五味,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分别对应于五行、五脏、五色、五音等,是古代人们感知世界、思考世界、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被广泛而持久地用于中医中药的理论和实践中,直至今天仍指导着中医临床组方、用药,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及双重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味理论作为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用药物之偏性以平脏腑阴阳气血之偏盛偏衰,这是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手段。 1、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内经》论述颇多。《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五脏生成篇》:“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所合五脏之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灵枢·五味篇》:“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咸、先走肾。”《素问·阴  相似文献   

5.
五味入五脏是指中药中的辛味药,甘味药、酸味药,苦味药,咸昧药分别依次归属于肺、脾,肝、心、肾五脏。《内经》一书中称五味所入,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中就提出“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后来形成药物归经说的理论依据之一。按归经理论,五味入五脏是表明辛对肺、甘对脾、酸对肝、苦对心、咸对肾分别有特定的选择性作用,既是药性理论,在众多的药物中应有普遍性,对学习和临证应用药物当有规律可循,应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自古以来,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人与天地自然息息相通并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记》更是对天人合一,自然界五味偏嗜对人体的影响进行了精确的记述,以"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来揭示五味太过伤害五脏的一般道理对当今养生防病及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原文:"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相似文献   

7.
浅议色诊     
中医之色诊,指医生观察病人面部颜色与光泽,以了解病情的诊法。笔者通过临床观察体会到,异常面色可预测疾病的发生,推断其病位,判断其疾病的轻重,确诊其预后。1 五色皆有常 常色,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即指人体精神、气血、津液的充盈与五脏功能的正常。中医将青、黄、赤、白、黑等五种颜色分居于肝、脾、心、肺、肾等五脏,然五脏生气各有所旺,故五脏常色应随五形之人而见。正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所说:“五脏之色随五形之人而见,百岁不变,故为主色也。”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医学中“五味”的概念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五味与神的产生,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摄生有极密切关系。它不仅存在于食物、药物中,而且存在于人体内,构成人体生命的内环境,维持五脏正常活动。它的太过与不及均可导致疾病的产生。通过药物五味的调整,可以治疗疾病。通过食物五味能够调摄养生。着重强调了五味学说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药物(中药)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药物的基本味道,最早见于《内经》有关理论,《内经》中五味一词共出现36次[1],尽管出现频率诸多,仍未指明药物五味,明确定义药物五味内容的是《神农本草经》著作。而《内经》又对五味有关内容阐释相对较多,后来经过历代医家的进一步完善,从而使五味理论更加系统完善,同时为指导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现通过《内经》中五味功能,五味与五脏,五味与四气,五味太过,五味配伍,并结合现代药理学中五味即中药中含有五种不同的药物化学成分,给予其加以分析,正确运用五味理论,指导临床并应用临床实践。总而言之,故只有谨和五味,才能使人体远离疾病,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0.
论五行理论与五味配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确立了以五味相伍,针对五脏苦欲、六淫太过不及为治法的理论。此五味相伍或依据五脏喜恶以五味入脏,作用于脏腑的气化功能失常,或作用于病邪传化,使脏腑恢复正常的生克制化功能;或以病因病症的五行属性,直接以主药味的五行属性予以制化,并伍以与之药味属性相制化的辅佐药成方,使治疗不致过偏,以免矫枉过正等。1以五味配伍调五脏之苦欲补泻,复五脏生克制化五脏的所苦病变、功能的虚实变化、气化的太过不及,都会打破脏腑之间原有的生克平衡,平衡被打破的同时,就会伴随有脏腑间病邪的传变。以药物之五味入脏,可调脏腑之虚实、苦欲,…  相似文献   

11.
药食五味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在《内经》中有详细的论述,一方面人之阴精来源于饮食五味,五味分人五脏而藏之,是气化活动乃至于生命的基础,即《素问·六节藏象论》所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以养五气。”但偏嗜五味又可以伤五脏所藏之精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或者影响相关脏腑,导致脏腑间功能失调,如“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即"痹证",由五体痹和五脏痹组成。结缔组织疾病(CTD),中医又称风湿病,属"五体痹"范畴。间质性肺疾病(ILD)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属中医学"肺痹"、"肺痿"、"咳嗽"、"肺胀"等范畴。肺脏受邪,气血失调,痰瘀互结,壅滞肺络,即可发为肺痹。虚、痰、瘀贯穿疾病始终。肺痹属五脏痹,为五体痹受邪深入发展而来。五体痹与五脏痹的发病关系以及证候表现体现了"五体合五脏"的理论思想,五体痹不愈,复感外邪,疾病传变入里,导致五脏痹。五体痹可导致五脏痹,五脏痹之间亦可相互传变。CTD是引起ILD的常见病因,五体痹不愈,内舍其合,继而引发多种呼吸系统损害,逐渐形成肺痹。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业化的进步,CTD相关ILD发病率明显上升。文章试从痹证"五体合五脏"论述CTD-ILD的关系,以求增强对CTD以及ILD的认识,为临床上诊疗开拓思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病色可分为赤、白、黄、青、黑5种,分别见于不同脏腑和不同性质的疾病。《灵枢.五色》认为:以五色分属于五脏,其对应关系是"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以五色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则"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这种根据患者面部五色变化诊察疾病的方法,即五色主病,或称五色诊。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药归经理论存在认识不统一,各类本草著作中对药物归经标注不统一的现象,提出中药归经具有相对性,从以五味配五脏,以五色配五脏,以五气配五脏,以药物的质地、性状特征这4个方面确定归经的依据,具有相对性;并从中药功效的多样性、炮制、配伍等对中药归经的影响角度,论述中药归经的相对性。指出在中药的理论及实验研究中,应充分认识其不确定性,在肯定和继承归经理论的基础上,切勿绝对、教条地看待归经。  相似文献   

15.
中医五行学说将五味归入人体五脏。本文根据五味生克乘侮规律与五味作用探讨了五味在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用药、养生康复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孙庆 《开卷有益》2023,(8):43-44
<正>秋季在五行为金,在五味为辛,在五色为白,在五化为收,在五气为燥,在五方为西,在五季为秋,在五脏为肺,在六腑为大肠,在五官为鼻,在形体为皮,在情志为悲。秋季,暑去而凉生,草木皆凋,属阳中之阴的少阴;人体之肺气清肃下降,同气相求,故与秋气相应。  相似文献   

17.
赵志恒  穆超超  刘保红 《中医学报》2016,(10):1515-1517
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人体祛邪途径多端、表现形式多样,但总与官窍关系密切。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一个整体,官窍为五脏所主,亦为五脏所使,五脏又各有其液。五脏之液和五脏所主之窍与人体疾病的病解途径关系密切,人体疾患向愈无不以五液为载体、官窍为通道。五脏、五液、官窍构成了中医的病解途径。  相似文献   

18.
《黄帝内经》五味补泻理论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但其内容较为分散,缺乏条理和系统性,给学习和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作者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味补泻体用图”启发,从医易同源论出发,以河图为基本框架,以《黄帝内经》五味补泻理论为理论依据,对比《黄帝内经》与《辅行诀》中五味补泻理论的不同,设计出《黄帝内经》“五味补泻图”。“五味补泻图”完整地表达了《内经》有关五方、五气、五行、五味、五脏的相互关系及五味补泻法则,具有简洁、直观、明了的特点,有助于学习和记忆,为学习、研究《内经》五味补泻理论提供了便捷。  相似文献   

19.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用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将人体"天地"嬗变为肺、脾,"天地合气"嬗变为"肺脾合化"。通过梳理《内经》气血生成的理论,认识"肺脾合化"在人体气血生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于丰富中医气血理论内涵,指导中医气血辨证,拓宽相关疾病的治疗思路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内经》中对五味理论进行系统论述,涉及到五味与五行、阴阳、五脏的关系,五味的功效,以及五味所伤等内容,奠定了五味理论的基础。自此之后,五味理论的内容发展缓慢。到金元时期,兴起药性理论研究之风,五味理论备受医家们的关注。金元医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五味理论,并将"五味所伤"作为食疗本草中的重要原则指导饮食禁忌,还将五味理论用以解释具体的药物功效。金元医家对五味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