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工业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种种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存在于环境中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体内雌激素的生物效应,可以干扰鸟类、爬行类以及哺乳类野生动物或实验动物正常的内分泌功能,改变动物在发育和成年阶段胞内信号过程,并由此造成动物的雌雄性别的改变以及畸形等病变,人们称这类物质为环境雌激素、内分泌干扰剂、内分泌活性化合物或分泌干扰化合物等[1] . 环境雌激素是指一类外源性化合物进入机体后,具有干扰体内正常分泌物质的合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等过程,激活或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从而破坏其维持机体稳定性和调控作用的物质[2].在环境污染物中有许多物质具有雌激素活性.世界范围内对有关数据的统计目前尚无准确之论,大约有50~70种[3],主要有农药(如DDT及其代谢产物) 、工业化学物(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多氯联苯)、人工合成的药用雌激素(如DES)、植物雌激素( 如类异黄酮、玉米赤霉烯酮)和环境污染物(如二NFDA2NFDA3)[4].大量研究表明人和动物接触环境雌激素对健康可产生危害作用.BPA(bisphenol A),又称双酚A,是塑料工业制造聚碳酸脂、环氧树脂、聚酚树脂及聚氧树脂等的重要原料.近年来有报道,表明其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影响生殖功能[5].但是,关于BPA对雌性生殖系统的影响研究较多,而对于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报道很少.因此,为了解BPA对雄性哺乳类生殖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我们对染毒小鼠精子数量、活动力及形态,并对睾丸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活力、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酚A(BPA)对胚胎干细胞(ESC)分化潜能的影响,为合理评价BPA的安全性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制备及培养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和小鼠ESC,用BPA 0.1,1,10,100和1000μmol·L-1持续培养8 d,CCK-8法检测MEF和ESC细胞存活率并计算IC50;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SC中α肌球蛋白重链m RNA表达并计算其半数最大分化抑制浓度(ID50)。悬滴悬浮法培养的拟胚体,用BPA 0.001,0.01,0.1和1μmol·L-1持续培养10 d,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拟胚体各胚层标志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BPA对小鼠ESC的IC50为5.22×10-4mol·L-1,对MEF的IC50为6.25×10-4mol·L-1,对小鼠ESC体外心肌细胞定向分化的ID50为7.0×10-7mol·L-1。BPA 0.001和0.01μmol·L-1可以上调拟胚体的中胚层标志基因胎肝激酶1和球蛋白转录因子1的表达。结论 BPA属于强胚胎毒性化合物。低浓度BPA对小鼠ESC分化为中胚层细胞有促进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四溴双酚A (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和神经毒性.方法 采用斑马鱼胚胎模型,利用胚胎暴露实验分析剂量效应和畸形表观等发育毒性指标;利用胚胎自主运动、接触反应和仔鱼游泳运动,分析神经毒性指标.结果 TBBPA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具有中度毒性,在受精后48 h(Hours Post Fertilization,hpf)的半数致死量(Concentration that led t0 50% mortality,LC50)和半数致畸量(Concentration that led t0 50% malformations,EC50)分别是7.9和4.7 μmol·L-1,以及在120 hpf的LC50和EC50分别是5.3和1.9 μmol·L-1.发育毒性效应具体表现为(1)在48,60,72,96 hpf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孵化,高浓度抑制孵化;(2)引起胚胎发生尾部弯曲、未吸收卵黄囊、心包囊肿、卵黄囊水肿、游囊关闭等畸形现象;(3)胚胎畸形率和死亡率均具有剂量依赖效应,即与暴露浓度成正比.TBBPA对斑马鱼的神经毒性表现为(1)增加胚胎在19~26 hpf的自主运动频率;(2)降低胚胎在27,36,48 hpf时的接触反应能力;(3)降低胚胎在120 hpf的行为运动速度.结论TBBPA对斑马鱼胚胎具有发育毒性和神经行为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中囊胚培养密度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体外受精移植的235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顺利移植的1181个裂卵期胚胎按照囊胚培养密度差异分为四组,单独培养为A组,2~3个集中培养为B组,4~5个集中培养为C组,6个以上集中培养为D组,其中A组培养囊胚共269个,B组培养囊胚共298个,C组培养的囊胚共304个,D组培养囊胚共310个。比较四组的囊胚形成率、可利用囊胚率、优质囊胚率、囊胚等级差异、囊胚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C组的囊胚形成率、可利用囊胚率、优质囊胚率均高于A、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囊胚4~6期占比高于A、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四组胚胎共形成778个胚囊,C组形成囊胚的囊胚着床率、临床妊娠率高于A、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 囊胚培养密度为4~5个囊胚集中培养时囊胚的发育潜能好,各方面结果均较其余数量培养结果更好,囊胚培养时密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相似文献   

5.
内分泌干扰因子 (endocrinedisrupters)是存在于环境中的一大类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发挥类雌激素、类雄激素及其他激素的作用 ,从而造成机体正常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双酚A(BPA)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内分泌干扰因子 ,它是合成聚碳酸脂塑料和环氧树脂的单体。近几年 ,关于BPA对雄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双酚A(bisphenol A, BPA)及其衍生物双酚F(bisphenol F, BPF)、双酚S(bisphenol S, BPS)共同影响的关键信号通路及可能的机制,为BPA及其衍生物BPF、BPS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和思路。方法 利用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筛选BPA及其衍生物BPF、BPS共同影响的hub基因,使用可视化和Hipolt在线工具对hub基因进行通路分析,筛选关键基因。结果 获得BPA及其衍生物BPF、BPS共同影响的50个hub基因,其中EGFR基因Degree最高为22。GO和KEGG富集分析,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GO条目140个(P<0.05),分别为生物学途径(biological processes, BP)有119个,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s, CC)有5个,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 MF)有16个,其中BP间有较多交互基因,如EGFR、ESR1和CAV1等。KEGG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最高的2条通路,包括膀胱癌(P=3.40×10-6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酚A(BPA)对大鼠卵泡体外生长发育及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卵泡体外长期培养方法,从12~14d龄的雌性大鼠卵巢中机械性分离腔前卵泡(140~170μm),隔天分别换一半含BPA 0,50,100和150μmol·L-1的培养液,连续培养10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卵泡发育的形态,计算卵泡存活率、有腔卵泡形成率和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排出率,测定卵泡直径,显微镜下观察卵泡的排卵情况以及卵母细胞成熟情况,计算生发泡(GV)、生发泡破裂(GVBD)和第一极体(PB)的形成率;分别于培养2,6和10d时采用磁性酶联免疫法测定培养基中雌二醇和孕酮的分泌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卵泡在10d培养过程中,大多数正常对照组卵泡都经历了腔前卵泡、有腔卵泡以及成熟卵泡阶段。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PA 100和150μmol·L-1组的卵泡存活率、有腔卵泡形成率、COC排出率、GVBD率以及PB率均明显降低(P<0.05)。BPA 50μmol·L-1组培养10d时的卵泡直径以及培养6和10d时BPA100和150μmol·L-1组卵泡和卵母细胞的直径均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PA 100和150μmol·L-1组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PA 100和150μmol·L-1组在培养6和10d时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 BPA 100和150μmol·L-1可抑制大鼠卵泡的生长和卵母细胞的成熟。  相似文献   

8.
《医药保健杂志》2010,(12):17-17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在谈论,双酚A会不会引起很多疾病。比如心脏病、糖尿病或流产。一般的塑料都会存在双酚A。它们大多数是被用在食品和饮料的包装中。在美国的一些州,儿童商品已经禁止使用双酚A。但是,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接触到它。  相似文献   

9.
双酚A(BPA)能够氧化损伤心肌细胞,改变心肌细胞钙离子处理的方式。单独或者与17β雌二醇(E2)共同作用于大鼠心肌细胞,能够通过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激活相关信号转导途径,增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BPA及其与E2结合能够加速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室性心律失常,加重再灌注后损伤。了解其作用机制对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对于BPA在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双酚A(BPA)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可避免接触到的一类环境雌激素并可对机体造成多方面影响。研究发现BPA可在人体血液、尿液、羊水、乳液等检出。妊娠期及哺乳期BPA的广泛暴露对子代成长发育的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就妊娠期及新生儿期BPA暴露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对酚A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工业时代的到来 ,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 ,但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种种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存在于环境中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体内雌激素的生物效应 ,可以干扰鸟类、爬行类以及哺乳类野生动物或实验动物正常的内分泌功能 ,改变动物在发育和成年阶段胞内信号过程 ,并由此造成动物的雌雄性别的改变以及畸形等病变 ,人们称这类物质为环境雌激素、内分泌干扰剂、内分泌活性化合物或分泌干扰化合物等[1] 。环境雌激素是指一类外源性化合物进入机体后 ,具有干扰体内正常分泌物质的合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等过程 ,…  相似文献   

12.
双酚A对大鼠睾丸Leyding细胞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双酚A ,又名 4 二羟基二苯基丙烷 ,属低毒性 ,是制造聚碳酸脂、环氧树脂、聚酚酚树脂及聚氧树脂的重要原料。近年来有报道表明其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影响生殖功能[1,2 ] 。睾丸Leyding细胞是合成和分泌睾酮的细胞 ,并具有高度的调节性 ,本实验在建立睾丸Leyding细胞离体原代培养的基础上 ,对双酚A的Leyding细胞毒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 成年雄性SD大鼠 ,体重 2 0 0 g左右 ,由中英合资西普尔 /必凯 (SIPPR BK)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1 2 含双酚A培养液的制备 将双酚A与吐温 8…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环境雌激素双酚A(BPA)对人离体子宫肌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进行人子宫肌瘤细胞原代、传代培养及鉴定。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用3种剂量的BPA(25×10-7、50×10-7、100×10-7mol/L)分别干预24、48、72h及溶剂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雌激素受体(ER)mRN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mR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1mRNA的表达。结果100×10-7mol/LBPA作用于子宫肌瘤细胞24、48、72h,及50×10-7mol/LBPA作用48、72h可促进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并使ER mRNA、IGF mRNA、VEGF mRNA的表达呈上升趋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BPA引起细胞增殖可能是通过ER使IGF、VEGF表达增加而引起的,且BPA的促增殖作用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双酚A(BPA)长期暴露对C57BL/6J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低剂量BPA组、高剂量BPA组,分别给予蒸馏水、玉米油、0.5mg·kg^-1·d^-1和50mg·kg^-1·d^-1BPA,90d后,进行口服糖耐量(OGTT)测定,血TC、TG、HDL-C、LDL-C含量测定,肝脏病理切片及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硬脂酰CoA脱饱和酶1(SCD1)和葡萄糖激酶(GCK)表达水平的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低剂量BPA组小鼠糖耐量存在明显异常(P〈0.05);血脂各指标出现异常,血TC、TG、LDL-C升高,HDL-C下降(P均〈0.05);高剂量BPA组TC、TG和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LDL-C水平升高(P〈0.05)。低剂量BPA组肝脏FAS、ACC、SCD1、GCK蛋白表达升高,肝脏出现明显的脂质沉积;而高剂量BPA组仅ACC和GCK蛋白水平表达略有升高,其余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长期低剂量BPA接触会引起机体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5.
双酚A体外诱导雄性小鼠生殖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双酚A(BPA,一种典型的环境雌激素)体外诱导雄性小鼠生殖细胞凋亡,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对体外培养的雄性小鼠生殖细胞以不同剂量的BPA(10-7、10-6和10-5mol/L)进行诱导,检测细胞的凋亡状况;并应用RT-PCR和免疫蛋白印记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Fas/FasL)的表达变化。结果低剂量的BPA(10-7mol/L)即能够引起支持细胞和精子细胞凋亡,但精原细胞对于BPA的作用却不敏感;随着BPA处理浓度的升高,支持细胞和精子细胞中Fas/FasL、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而精原细胞中基因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BPA诱导的睾丸生殖细胞凋亡,不仅是依靠调节Fas/FasL系统起作用,Bax/Bcl-2基因也能够参与这一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应警惕双酚A的潜在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鹏飞  傅得兴 《首都医药》2009,16(10):23-23
双酚A是一种苯酚和丙酮的重要衍生物,在化工、医药等领域有广泛的运用。双酚A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对人体,特别是婴儿具有潜在毒性,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敌百虫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和体外受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机磷类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早已为人所知 ,但是其潜在的生殖毒性却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其进入体内的途径主要有皮肤与消化道 ,特别是食入有机磷农药污染的蔬菜可在体内逐渐聚集 ,影响多种组织细胞和器官功能的作用。一些研究显示 ,有机磷类农药对人的生殖过程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如表现在精子的能量代谢障碍和抑制生精过程 ,加快卵泡闭锁过程而引起早发绝经[1,2 ] 。但对受精卵植入前的卵母细胞的成熟、减数分裂以及受精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则尚未见报道。为了全面评价有机磷类农药的毒性作用 ,本实验采用给小鼠腹腔注射有机磷类农…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小鼠巨细胞病毒对小鼠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卵裂和囊胚形成的影响。方法在IVF-30培养液中加入100TCID50、10TCID50、1TCID50小鼠巨细胞病毒,观察小鼠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卵裂和囊胚形成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病毒组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率、卵裂率以及囊胚形成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小鼠巨细胞病毒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卵裂和囊胚形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出生前后高剂量双酚A(BPA)暴露对小鼠不同时期血清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BPA发育免疫毒性机制。方法将确认妊娠的ICR母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BPA剂量组(高、中、低组分别为2.0、0.5和0.125 g/L BPA);母鼠自妊娠第0 d(GD0)至仔鼠断乳(出生后第21 d,PND21)经饮水暴露于BPA。分别于PND7、PND21和PND42取仔鼠外周血用ELISA检测IL-17和IL-23含量。结果在PND7和PND21时,随母鼠BPA暴露剂量的增加,仔鼠血清IL-17和IL-23含量逐渐上升,2.0 g/L BPA组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PND42时,各BPA暴露组仔鼠血清IL-17和IL-23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出生前后BPA暴露可能引起子代断乳前体内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