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友仁  鞠明库 《河南中医》2002,22(3):67-68,72
由段逸山先生主编的《医古文》 ,是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 ,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 1995年 6月出第 1版 ;由段逸山先生主编的《医古文学习指导》 ,是与《医古文》配套使用的辅导书 ,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 1997年 6月出第 1版。本文所说的注 ,指《医古文》中的注文 ;所说的译 ,指《医古文学习指导》中的译文 ;括号中所填的数字为引文在书中的页码。我们在拜读过段逸山先生主编的以上二书后 ,觉得其中有一些问题 ,今不揣浅陋 ,献芹献曝 ,幸毋哂焉。1 《明处士江民莹墓志铭》 :“年十四 ,母郑安人以暴疾终 ,既含不瞑。民莹拊棺号哭曰…  相似文献   

2.
笔者曾于《医古文知识》上登一短文,提出个人对“何所”一词使用的看法。随后,在2004年2期的《医古文知识》上,傅海燕女士表达不同意见。看后,感觉对这一问题确实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读李传快同志《“仪节”辨》一文(发表于《医古文知识》1997年第二期),颇觉其观点独特,然笔者不敢苟同,现结合五版教材注释,再辨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宋清传):’‘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老,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教材原注:”‘亲与交税之落然若:意为亲近的和过从密切的人都冷漠地看待他们。交,~起,相与。落然,冷落、冷漠的样子。’”教学参考书云:“‘亲与.指亲近和交谊好的人气管子·形势‘:‘见与之交,几于不亲’一注:‘与,亲与也’。落然,冷淡地,犹落莫、冷漠”:这里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入管子则立以“亲与”释‘与”,而。宋清传;、需要诠释的历“亲与”的含义,两相比照,实际上是原地打转.兜了一则‘圈,‘”亲与”的注释还是缺乏依据。何…  相似文献   

5.
6.
“医古文”是已故医学家任应秋教授首倡为高等中医专业设立的一门基础课。如今,医古文在中医界已成为古代中医文献的代称。玩味起来,“医古文”这说法似嫌通俗有余,严谨不足。这里姑且不作讨论。学习医古文在明确了学习目的之后就得考虑学习方法的问题,以便得其门径,登堂入室,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医古文和研究古医籍这两者的目的和方法有所不同。这里只谈谈笔者这些年学习的体验,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7.
8.
学习了段逸山老师主编的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医古文>(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获益匪浅,但对是书中个别地方有不同见解,现就教于前辈.  相似文献   

9.
10.
由段逸山先生主编的<医古文>("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2002年8月第1版),目前颇受全国各个高等中医院校青睐.该教材与以往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即六版教材)相比有了明显改进,特别是在选文方面,收录了药论、方论、凡例以及提要等古代医学著作中常见的内容题材,既全面地反映出古代医书的概貌,扩大读者的视野,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教材中某些方面仍存在有瑕疵.今不揣浅陋,举例三则,疏漏错误之处,恳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1.
中医书刊中,对书名号使用不当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古文》中,对部分书名号的使用,也有欠妥之处,现举典型例句如下。1.钟会《菊有五美赞》云按:“菊有五美赞”,不是文章篇名(据教材注释,此系钟会著《菊花赋》中有“夫菊有五美焉”云云),不应使  相似文献   

12.
<正>引入问题教学法进行医古文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网络课堂、让学生撰写医古文小文章、改变考核方式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大学生古医籍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古医籍的能力和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古代文化素养,充分发挥医古文这门中医语言工具类课程在构建中医人才中医思维和中医人文精神方面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面对《约稿——纪念〈中医药文化&gt;创刊30周年》,脑海中即刻闪现老社长王若水老师。不知不觉间,他已作古4年了。岁月的流逝,淡薄不了他对《中医药文化》的贡献。《中医药文化》创刊30周年,我与之正好亲密接触在那中间的10年。1993年初,分管校领导将《医古文知识》划归由本社编辑出版。这样,上海中医药杂志社就有了《上海中医药杂志》《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学报》和《医古文知识》三种期刊。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壮医药专业学生的《医古文》课程教学实践,总结出3点体会,以促进中医基础课程与民族医药专业的教学结合。  相似文献   

15.
16.
学问文章,贵得神韵,得神韵者,终生不忘也。施教立法,贵在引导,善引导者,事半功倍也。赖文老师从事医古文教学多年,颇有心得,力主学生的能力培养。文章思路清晰,观点鲜明,围绕医古文的教学目的,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学安排作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并多有建议。读之发人深思,颇多启迪。希望医古文教师对目前的医古文教学进行深入探讨,以利学科建设,以期多出人才。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从《医古文》在中医类高等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出发,探讨了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整体把握教材,寓医于文,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唯此,才能加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古文》统编五版教材及其教学参考书,在明宋濂《赠医师葛某序》篇,编者注释第40款“张嗣伯”条目时,称“古代名医未见张嗣伯其名,疑为徐嗣伯之误”。笔者就此复习了有关典籍史料,确未发现“张嗣伯”的记载,但草率地将“张嗣伯”疑为“徐嗣伯”,不免牵强附会,令笔者不能苟同。  相似文献   

20.
为将医古文较好地翻译成白话文,兹就翻译的标准、方法和具体事项探讨如下:1 翻译的标准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提出的“信、达、雅”的译文标准,同样适用于医古文翻译。信,就是忠于原文,准确贴切。达,就是语句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雅,就是译文优美,体现原著风格,生动传神。2 翻译的方法翻译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译,一是意译。所谓直译就是逐词、逐句地翻译,扣紧原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