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入院后期待治疗时间、分娩孕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围生儿结局.结果 期待治疗7~10 d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改善围生儿结局,而孕产妇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结论 目前重度子痫前期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但通过正规孕检早发现,积极治疗、严密监护,降低母亲并发症,使围生儿死亡率及窒息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吴宇碧 《海南医学》2013,24(17):2602-2603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保守治疗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按发病时孕周分为A组(孕28~31+6周)27例,B组(孕32~34周)41例,观察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保守治疗延长孕龄后对妊娠结局影响。结果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母婴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期待治疗延长孕龄后孕产妇并发症未见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围产儿并发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越早,孕产妇并发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危害越大,病情允许情况下采取期待治疗延长孕周,并不增加孕产妇并发症,可明显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7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其发病孕周分为3组,A组(孕周〈28周),B组(28周≤孕周〈34周),C组(孕周≥34周)。观察每组的病情,治疗方法和母婴结局。结果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随着孕周增加而降低,发病孕周越早,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越重,围生儿结局差。结论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在严密监护母婴情况下期待治疗,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4.
刘凤华  何瑞波 《黑龙江医学》2012,(12):910-912,92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及其期待治疗效果。方法对5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发病孕龄分为3组:即A组9例(孕周<28 W),B组15例(28 W≤孕周<32 W),C组28例(32 W≤孕周<34 W)。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越早,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但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期待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率随发病孕周延长而降低,适当期限内的保守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选择妊娠小于等于34周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68例,按发病时孕周分为A组28~31+6周(28例)和B组32~34周(40例)。分析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孕周延长时间、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胎儿及新生儿病死率和小于孕龄儿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例均没有发生孕产妇死亡和子痫的发生,但围生儿的预后差异有显著性,B组围生儿病死率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终止妊娠前短期的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减少围生儿病死率,发病孕周早,围生儿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8例早发型重度妊娠子痫前期患者,按孕周分三组:A组(〈28周)17例,B组(28~31^+6周)32例,C组(32~33^+6周)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组的年龄、孕产次、入选时血压、尿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孕龄分别延长(18&#177;6)d、(13&#177;8)d和(8&#177;5)d。82例发生1个或多个并发症,剖宫产率为62.5%,无孕产妇死亡。5例胎死宫内,11例新生儿死亡,新生儿死亡率l1.95%,围生儿总死亡率17.39%。三组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31.57%,8.82%,和5.12%,〈28周与32~33^+6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孕周越小,新生儿死亡率越高。〈28孕周的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要慎重;28~31孕周应积极期待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现状与围产儿结局。方法:对4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孕产妇死亡。围生儿46例,存活21例,死亡25例,围生儿死亡率54.3%。结论: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如病情稳定尽可能延长孕期至34孕周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发病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疾病对围产期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33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按发病孕周不同分3组,A组(孕周<28周)、B组(28≤孕周<32周)、C组(32≤孕周<34周),比较3组治疗时限、围产期孕母并发症、围产儿结局.结果:B组期待治疗时间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围产儿结局比较,A组胎儿畸形、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率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越早,孕产妇、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越高,重视围产期检查,可以减少部分水肿胎导致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疾病;在严密监护母胎情况下适当期待治疗延长胎龄,可降低围生儿窒息、死亡率,但不增加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妊娠≤34周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72例,按发病孕周分成2组:A组,28~31 6周,26例;B组32~34周,46例。分析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孕周延长时间、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和小于孕龄儿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例均未发生孕产妇死亡和子痫发生,但围产儿的预后差异有显著性,B组围产儿死亡率及发病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再终止妊娠前短暂的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减少围产儿的死亡率及提高生成率,发病孕周早围产儿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母儿结局,为临床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病例107例,按发病孕周分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3+6周)(A组)35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4周)(B组)72例,观察2组一般情况、孕产妇的并发症及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结局。结果:A组孕妇有子痫前期病史、合并甲状腺疾病及糖异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1);A组孕产妇肾功能异常45.7%和肝功能异常42.9%,均明显高于B组的9.7%和5.6%(P<0.01)。B组HELLP综合征、子痫、胎盘早剥、心力衰竭和贫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围生儿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低于A组(P<0.01和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有较高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在终止妊娠前可有短期的期待治疗;给予积极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母儿的结局,但在期待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护母婴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脐血胆酸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患者脐血胆酸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2例孕龄为33~37周和57例孕龄为37~42周ICP患者用放免法 (R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孕妇血胆酸和娩出胎儿脐血胆酸及胆固醇水平 ,另选取34例正常足月单胎待产妇作正常对照。结果 ICP者娩出胎儿脐血胆酸值(4.66±2.05)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 (1.98±0.87)mg/L(t=8.65 ,P<0.05)。脐血胆固醇分别为 (1.95±0.71)mmol/L和 (1.75±0.47)mmol/L ,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t=1.58 ,P>0.05)。ICP组孕龄为33~37- 周时 ,脐血胆酸升高发生率为73%[母血胆酸与脐血胆酸存在正相关 (r=0.45 ,P<0.05)] ,孕龄37~42- 周时脐血胆酸升高发生率为49 % ,两者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 χ2 =3.95,P<0.05)。ICP组孕龄为33~37- 周时脐血胆酸升高时重度妊高征、羊水污染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显著升高。结论 ICP患者发病时间越早 ,脐血胆酸升高发生率越高 ,则妊娠并发症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甲亢组妊娠结局妊高症24例;早产9例,平均分娩孕周(36.8±4.6)周,与对照组相比P〈0.05;新生儿IUGR者7例,平均新生儿体重(2.8±0.8)kg,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甲亢患者孕前未控制或孕前、孕期自行停药,均可导致母儿严重并发症。加强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可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孕期病情变化,评价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2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中除8例原甲状腺功能亢进未复发或加重,无明显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外,其余14例孕期均发生显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前8例患者无明显母婴异常。后14例中初发和加重各3例,复发8例;孕早期发病5例(35.71%),孕中晚期发病9例(64.29%);3例(21.43%0早产,6例(42.86%)发生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4例(28.57%)发生胎盘功能低下;而且这14例新生儿中发生窒息4例(28.57%),发生新生儿甲状腺功能调进、甲状腺功能减退、足月低体重儿各1例(7.14%)。结论 妊娠各期均可能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使其复发或加重,尤其多见于孕中、晚期;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并对胎儿及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妊娠合并状腺功能亢进孕期应及时治疗,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对母儿的不良影响及妊娠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妊娠合并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妊娠合并麻疹对母儿的影响和妊娠转归。结果22例早、中期妊娠者发生流产及死胎9例,占19.5%,24例晚期妊娠患者中1例早产;8例剖宫术;2例新生儿出现麻疹。结论孕早期感染麻疹,病毒影响神经系统可以使早期及晚期流产率上升,孕中、晚期感染麻疹易导致死胎和早产,中、晚期应积极治疗,减少并发症、死胎和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类型及不同心功能状态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妊娠合并心脏病4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病率以先天性心脏病最高,占51%;其次为风湿性心脏病,占30.6%;第三为心律失常,占10.2%。剖宫产率占80.6%;低体重儿发生率随心功能分级增高而增加,新生儿平均体重随心功能分级增高而减少。结论在妊娠合并心脏病中,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升至最高,风心病发病率已明显下降。心功能Ⅲ ̄Ⅳ级低体重儿发生率高。剖宫产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心衰发生。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T)的病因、围生期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95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T)的病因主要是:妊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PAT)48例(占50.5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0例(21.0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例(10.53%)等。对血小板≤50×10^9L^-1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和(或)丙种球蛋白治疗,分娩前后使用血小板制剂,同时考虑剖宫产。结论妊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类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小板输注是治疗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对分娩前血小板≤50×10^9L^-1的患者重点监护,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7.
子宫肌瘤在妊娠期的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妊娠对子宫肌瘤的影响以及子宫肌瘤对妊娠、分娩和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 46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发现子宫肌瘤的孕妇作为观察组 ,观察子宫肌瘤的变化。按 1∶ 2配对选取同期无子宫肌瘤孕妇 9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所有孕妇的妊娠结局、分娩方式和围生儿情况。结果 :子宫肌瘤在妊娠期明显增大 ,肌瘤直径平均增加 3.76cm。观察组中自然流产 9例 ( 1 9.6% )、早产 3例 ( 6.5 % )、剖宫产 2 5例 ( 67.6% ) ,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6%、2 .2 %、2 7.1 %。新生儿 Apgar评分和新生儿体重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子宫肌瘤在妊娠期增长迅速 ,并可增加妊娠失败率、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甲氨喋呤与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再孕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输卵管妊娠行甲氨喋呤 (MTX)治疗与保守性手术后再孕率比较 ,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 1987年 6月~ 2 0 0 1年 5月确诊为未破裂输卵管妊娠 ,有生育要求住院患者 15 3例 ,其中 80例为MTX全身化疗成功。 73例为患侧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治疗 ,门诊随防 ,记录其妊娠情况。结果 MTX治疗者 ,宫内妊娠率 6 9% (5 5例 )异位妊娠率 8% (6例 )保守性手术者 ,宫内妊娠率 71% (5 2例 ) ,异位妊娠率 2 2 % (16例 )。两者比较 ,再次宫内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异位妊娠发生率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MTX保守性治疗与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宫内妊娠发生率相似 ,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低于保守性手术  相似文献   

19.
詹秀英  寥月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4):484-485,48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09年6月收治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出现腹痛症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10×109/L,20例采用阑尾切除术治疗,4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病理情况。结果:20例手术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6例阑尾切除术前行剖宫产术,术后无流产、切口感染及产妇死亡情况。4例保守治疗患者中3例治疗无效改行手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患者症状缓解,无流产、早产。术后病理诊断,5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3例坏疽性阑尾炎,2例阑尾穿孔。结论:对于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及抗体筛查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2-10/2013-10月对750例孕妇行产前甲状腺功能筛查,另选取750名非妊娠妇女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促甲状腺素(thyrotropin,TSH)、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e,T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serum free thyroxine,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以及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3)水平。结果 750例孕妇中共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78例(10.40%),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62例(8.27%),TPOAb阳性25例(3.33%),而对照组中甲亢12例(1.60%)、甲减8例(1.07%),TPOAb阳性78例(10.40%),两组甲亢、甲减及TPOAb阳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妊娠组相比,甲减组患者早产、妊娠高血压、孕期贫血、孕期低体重、胎儿窘迫、孕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而甲亢组患者子痫前期、孕期心脏病、流产、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妇女相比,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孕妇及医生的重视。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因此临床工作者应重视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筛查,做到早筛查,早诊治,以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