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由于病程长给患者身心造成较大的困扰,合理诊断和治疗对改善病情并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就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从基本定义、临床分类、检查和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和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慢传输型便秘的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发  李红岩 《天津医药》2005,33(12):791-792
慢传输型便秘(STC)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结肠运动功能迟缓、传输粪便功能下降而导致的便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以胃肠道,特别是结肠动力减弱、无便意、大便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多伴有长期服用大剂量泻剂史,其病因不明。大多数患者接受内科治疗,部分患者对超量的药物治疗或灌肠不敏感。关于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适应证及术式的选择,目前存在较大争议,疗效也存在较大差异,我科自2000年2月以来,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患者17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13例难治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盲-直肠吻合术,效果满意。结果 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结肠次全切除术是可取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集解放军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2007-08~2008-10慢传输型便秘患者21例,在腹腔镜下采用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随访患者术后排便情况、手术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15例单纯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痊愈率100%,排便2~5次/d,6例合并出口梗阻患者痊愈率66.7%,好转率33.3%。结论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安全有效,对单纯慢传输型便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张秋平  孔斌  李建梅  房展 《河北医药》2011,33(14):2226-2227
功能性便秘分为3型:慢传输型便秘(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和混合型便秘(MIX)[1]。STC属于功能性便秘的一种,约占45.5%,与结肠蠕动功能减慢、结肠动力低下与肠壁内VIP、SP能神经元数量减少和功能障碍有关[2],主要是由于结肠内容物传输缓慢所引起的便秘,症状为大便次数减少,  相似文献   

6.
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铁莲  肖国辉 《安徽医药》2008,12(3):273-274
慢传输型便秘是功能性便秘(FC)的最常见类型。根据罗马-Ⅱ标准将功能性便秘分为:慢传输型便秘(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混合型便秘(MTX)。近年来关于STC中西医治疗的文献报道较多,本文就STC的治疗进展总结如下。1中医药治疗中医认为便秘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等多个脏腑的关系密切,临床上常分为热秘、气秘、虚秘、寒秘四个类型,  相似文献   

7.
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联合其它手术方法治疗特发性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对1999-12~2004-12求治的15例单纯慢传输性便秘患者和108例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吻合术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吻合术联合出口梗阻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其排便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年,无严重并发症和病死;术后排便满意者达85.4%,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对慢传输性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在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同时对不同病因的出口梗阻型便秘进行联合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曹建葆 《江苏医药》2012,38(12):1488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是由于结肠蠕动减慢而导致的以腹胀、便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腹腔镜下回肠直肠侧侧吻合分流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解决了患者长期便秘的痛苦.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肛肠中心2010年4月2011年7月于腹腔镜下治疗便秘患者30例,男8例,平均年龄(67.0±3.5)岁;女22例,平均年龄(51.7±14.4)岁.患者病程(17.7±8.8)年,主要表现为大便排出困难,无便意,平均排便间隔5d以上;依赖泻剂或灌肠排便.  相似文献   

9.
近年我院采用西沙比利联合其他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岩  张燕  卞红磊 《河北医药》2009,31(18):2384-2386
目的观察大黄所致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的变化,揭示大黄与该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中药大黄制作大鼠慢传输型便秘动物模型,观察结肠传输功能及生长抑素(SOM)、P物质(SP)的表达,结肠肌间神经丛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大黄模型组结肠传输功能缓慢;黏膜慢性炎症,全层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涡;肌阃神经丛神经细胞空泡变性、减少;结肠肌间神经丛内未找到Cajal间质细胞,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SOM、S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大黄等蒽醌类泻剂损伤结肠壁神经丛,使结肠传输功能下降。因此,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治疗时,应避免长期应用此类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近一步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合理手术方式。方法总结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70例病例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术中采用全结肠或者部分结肠切除术的治疗组40例,施行选择性结肠段手术切除的对照组30例,术后六个月时间内统计患者的大便情况和便秘复发情况,最后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种手术疗效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患者40例中,35例大便正常,5例半年内便秘复发,复发率12.5%,对照组患者30例中,14例大便正常,16例半年内便秘复发,复发率53.3%,统计学t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合理的手术方式为全结肠或者部分结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疏肝调气配穴针刺治疗卒中后慢传输型便秘的效果。方法将80例卒中后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与针刺组各40例,西医组予以乳果糖口服液治疗,针刺组予以疏肝调气配穴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便秘积分。结果治疗后,针刺组首次排气时间为(12.90±2.75)h、排便时间为(20.53±4.06)h,明显少于西医组的(17.46±3.03)h、(28.58±3.15)h(P <0.05)。针刺组便秘积分为(7.59±3.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7±1.04)分(P <0.05)。结论卒中后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采用疏肝调气配穴针刺治疗,可更快改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13.
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并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治疗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06~2004-12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住院手术治疗的36例70岁以上老年顽固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并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患者的排便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平均随访3年以上。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病死。术后1个月平均排便3~6次/d,液体状大便。术后1年以后平均排便2次/d,固体大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排便控制能力良好,无大便失禁发生,排便满意度达89%。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同时对出口梗阻型便秘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4.
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并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治疗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06~2004-12在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住院手术治疗的36例70岁以上老年顽固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并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患者的排便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平均随访3年以上。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病死。术后1个月平均排便3~6次/d(平均4次/d),液体状大便。术后1年以后平均排便2次/d,固体大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排便控制能力良好,无大便失禁发生,排便满意度达89%。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同时对出口梗阻型便秘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益气中药治疗;时照组口服麻仁软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排便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40%、26.7%,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验证前期研制的不透X线标志物肠溶胶囊用于功能性便秘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1日~2023年5月31日期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就诊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年龄为14~80岁,每位患者口服自制的不透X线标志物肠溶胶囊2粒,分别于服用后8 h、24 h、48 h、72 h拍摄腹部平片,根据标志物的排出情况判断患者的便秘类型。结果 208例受试患者中,正常传输型58例,慢传输型106例,出口梗阻型44例。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受试便秘患者8 h、24 h、48 h、72 h的标志物排出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传输型患者相比,慢传输型及出口梗阻型患者8~72 h的标志物排出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传输型患者的72h排出率比出口梗阻型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研究中诊断结果明确,未发现相关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高。基于本院自制的不透X线标志物肠溶胶囊的结肠传输试验可用于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简称STC)的疗效。方法 29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113例给予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A组98例给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对照B组84例给予莫沙必利治疗。3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4%,对照A组为66.3%,对照B组为70.2%,治疗组优于对照A、B组(P均<0.05),两对照A、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较单纯复方阿嗪米特或莫沙必利治疗更为显著,并能显著缓解腹胀等慢传输型便秘的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使用六磨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4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六磨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首次排便时间、标志物排出数量、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对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结肠肌电活动特点及其黏膜上皮杯状细胞黏液分泌情况的影响,探讨己酮可可碱对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灌胃给予复方苯乙哌啶并限水导致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结扎分离取出的盲结肠段随即固定,制作石蜡切片,AB-PAS染色,供组织学观察;埋植电极,观察大鼠结肠肌电活动。结果己酮可可碱中、高剂量组粪便表面出现较多黏液,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酮可可碱组的肠电慢波、慢波频率变异系数及频率、振幅变异系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可以通过改善便秘模型大鼠的肠道微循环,提高肠道动力,增加结肠黏液的分泌,恢复结肠肌电的慢波频率及振幅,从而起到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温胆汤加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慢传输型便秘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结肠传输试验标志物残留个数、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结肠传输实验标志物残留个数均明显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结肠传输实验标志物残留个数(2.64±0.87)个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86±0.9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复发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胆汤加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阳虚证患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大便干结症状,增加患者有效肠蠕动,并且治疗后不易复发,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