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及寻求难治性ITP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ITP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将137例慢性ITP(CITP)中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激素联合根除Hp治疗;19例难治性ITP单纯应用根除Hp治疗。结果156例患者Hp总感染率为70.5%,其中CITP为6913%,难治性ITP为78.9%。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7.8%和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抗HP治疗难治性ITP有效率为42.0%。结论ITP患者Hp感染率较高,激素联合抗HP治疗疗效较好且持久,缓解后复发率低;难治性ITP根除Hp治疗有效,为其探索出一条有益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
AFP、AFU、TSGF、SF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疣状胃炎内镜下表现及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观察50例疣状胃炎(VG组)Hp感染情况、内镜表现及病理改变,同时与随机选择同期检查的慢性浅表性胃炎50例(CSG组)进行比较。结果VG组Hp感染率为74%,中重度病变率为74%,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率为42%,CSG组分别为32%、36%及8%,VG组均明显高于CS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p感染是疣状胃炎的主要病因,疣状胃炎病变程度较重,并有癌变倾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疣状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治合并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疣状胃炎患者52例,分为两组,A组采用奥咪拉唑、果胶铋、克拉霉素、替硝唑联合治疗,以根除HP感染为主,B组采用奥咪拉唑、西沙必利治疗.疗程结束后4周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A组的疗效明显好于B组.A组的HP根除率为96.2%,明显高于B组.结论 :对合并HP感染的疣状胃炎患者,应采用根除HP感染为主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疣状胃炎患者及90例慢性胃炎患者通过胃黏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嗜银染色检查确定是否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疣状胃炎和慢性胃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疣状胃炎患者Hp感染率为66.67%(20/30),明显高于慢性胃炎患者的21.11%(19/9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比较,疣状胃炎患者CDs*水平升高,CD4^+/CD8^+;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患者中Hp阳性与Hp阴性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疣状胃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因素参与了疣状胃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与胃粘膜TNF—α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礼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4):1033-1034
目的探讨胃粘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关系。方法23例Hp(+)胃炎患者,22例Hp(-)胃炎患者,20例胃粘膜正常者,均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23例Hp(+)胃炎患者均接受1周抗Hp治疗。利用ELISA法检测胃粘膜培养上清液中TNF—α的水平。结果Hp(+)胃炎患者胃粘膜组织上清液中的TNF—α含量明显高于Hp(-)胃炎患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组织Hp感染率和上清液中的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17例Hp根除患者中,TNF—α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可明显诱导胃粘膜TNF—α的表达;TNF—α在活动性胃炎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32例胃癌、4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7例胃溃疡、12例疣状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例及15例正常对照胃粘膜及胃液标本HP-DNA、并与HP染色(Warthin-Starry法)进行了比较,以探讨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组患者HP-DNA-PCR阳性检出率均较Warthin-Starry染色阳性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且特异性均为100%;(2)胃癌患者胃粘膜及胃液标本的HP-DNA-PCR阳性率达90.7%(29/32),略高于疣状胃炎及胃溃疡病人,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3)在胃癌病人,病灶中央部位的NP—DNA—PCR阳性率与其周围组织及胃液标本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提示,PCR技术是检测胃粘膜标本及胃液标本HP最敏感、特异性最高的方法,但要注意防止污染并且要联合检测;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初治失败的补救治疗与临床对策。方法:选取120例所有永嘉县人民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Hp感染初治失败患者,均进行一周的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采用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四环素+呋南唑酮四联疗法,B组采用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后复查Hp,观察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A、B两组的PP根除率和ITT根除率分别为85.2%和74.2%、77.3%和66.7%。两组疗效具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上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2.20和4.94。结论:作为幽门螺杆菌初治失败的补救治疗,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四环素+呋南唑酮四联疗法具有根除率高、不良反应低、明显缓解临床症状且治疗成本较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一种价廉有效的适合乡镇基层医院使用的治疗PU和根除HP的方案。方法将89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黄连素、呋喃唑酮和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口服治疗。结果A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相当(P〉0.05),但A组治疗组药物价格低廉,易为患者接受。结论奥美拉唑、黄连素、呋喃唑酮治疗PU和根除HP是一价廉,副作用少,疗效好的根除治疗方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根治前后胃黏膜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及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接受治疗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Hp感染根治疗法。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Runx3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类型患者胃黏膜Runx3m RNA及蛋白水平。比较不同疗效患者Runx3m RAN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胃黏膜Runx3m RNA判断Hp感染根治疗效的价值。结果:78例患者中浅表性胃炎58例,萎缩性胃炎20例,治疗前浅表性胃炎Runx3m RNA表达量和Runx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Runx3m RNA表达量和Runx3蛋白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78例患者中65例Hp根除,为观察组,Hp根除率为83.33%;13例未根除,为对照组。治疗前观察组Runx3m RNA表达量和Runx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Runx3m R...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191例胃镜检查Hp阳性的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抗H_p三联(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治疗1周及莫沙必利5mg,每日3次,治疗2周;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治疗1周及莫沙必利5mg,每日3次,治疗2周。停药4周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同时观察Hp根除与否对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79.0%,Hp阳性的FD患者在根除Hp后症状积分改善显效率达38.7%,明显高于Hp根除失败亚组的15.0%(P〈0.01),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P〈0.01),但各类型的FD症状积分改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Hp阳性的FD患者根除Hp后症状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及寻求难治性ITP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ITP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将137例慢性ITP(CITP)中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激素联合根除Hp治疗;19例难治性ITP单纯应用根除Hp治疗。结果156例患者Hp总感染率为70.5%,其中CITP为69.3%,难治性ITP为78.9%。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7.8%和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抗Hp治疗难治性ITP有效率为42.0%。结论ITP患者Hp感染率较高,激素联合抗Hp治疗疗效较好且持久,缓解后复发率低;难治性ITP根除Hp治疗有效,为其探索出一条有益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2.
研究资料显示,幽门螺杆菌(Hp)在普通人中的感染率为35%~87%,在胃炎和胃溃疡患者中的感染率超过90%。由于Hp感染有导致胃癌等严重疾病发生的潜在危险性。因此不少人在得知自己Hp感染时,都强烈要求医生给予根除Hp的治疗。实际上,并不是所有Hp感染者都需要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胃增生性息肉的作用。方法将胃增生性息肉(息肉直径3~10mm)合并HD感染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四联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克拉霉素、枸橼酸铋及替硝唑,疗程2周。对照组仅接受替普瑞酮治疗。受试者在纳入试验前及治疗结束后1~12个月接受定期胃镜检查和Hp测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22例及21例患者完成整个研究。治疗组有19例(86.4%)Hp得到根除,在用药后1~12个月,平均(6.5±1.1)个月随访中,Hp根除者中15例(78.9茗)胃息肉消失。而在试验开始后l2个月,对照组患者的胃息肉和Hp情况未发生变化(P〈0.01)。结论大多数胃增生性息肉在根除Hp后消失,患者如同时患有胃增生性息肉和Hp感染,在行息肉摘除术前可先尝试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胃三联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方法内镜下符合疣状胃炎,Hpylori阳性的患者74例,分为治疗组:射频消融+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照组:单纯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4周后观察疣状隆起消失率、临床症状缓解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治疗组疣状隆起消失率、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100%和93.94%,对照组疣状隆起消失率、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29.03%和61.29%,治疗组在疣状隆起消失率、临床症状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Hpylori根除率治疗组93.94%,对照组93.55%,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射频消融联合胃三联治疗疣状胃炎疗效确切可靠、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根除HP能否减少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生率。方法:108例住院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接受保守治疗以及以往有出血病史者组成该研究,全部患者经急诊内镜检查证实为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组(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羟氨苄青霉素0.5每日4次,甲硝唑0.2每日3次,共2周);B组单用奥美拉唑20ma每日2次,共2周。第二次胃镜于完成治疗后4周及随访1年,再一次胃镜于1年末。结果:所有患者在完成治疗后4周溃疡愈合,A组和B组HP根除率分别为86.7%和10.4%(P<0.001),A组溃疡复发(6/60或10%)显著低于B组(21/48或43.8%,P<0.05)。三联疗法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单一治疗组(0/60对10/48或20.8%,P<0.01)。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再出血和溃疡复发在HP根除者显著减少。结论:三联疗法应作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感染致缺铁性贫血(IDA)患者抗Hp感染加铁剂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及疗效,探讨HP感染与IDA形成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2例Hp感染致缺铁性贫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其中合并慢性胃炎22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1周,其后口服铁剂;对照组单纯口服铁剂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8周分别测定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血红蛋白(Hb)和血清铁蛋白(SF)。结果用三联疗法根除Hp加铁剂治疗后,其实验室指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Hp加铁剂是治疗Hp感染相关性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除幽门螺杆菌联合微波治疗疣状胃炎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疣状胃炎是一种具有特征性形态和病理变化的特殊型胃炎,又称慢性糜烂性胃炎、痘疹样胃炎等。但发现症状的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据国内外报道,本病有引起癌变的倾向。以往的单纯药物治疗方法疗效欠佳。本研究旨在通过根除Hp联合微波烧灼治疗,观察疣状胃炎的治疗效果。我院自1998~2003年用标准根除Hp的方法联合微波烧灼治疗86例疣状胃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内镜诊断为合并Hp感染的成熟型疣状胃炎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根除Hp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根除Hp治疗.两组均于治疗3个月后进行内镜复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对照组为61.54%(24/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P<0.05);胃内疣状病灶数变化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为20.51%(8/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6,P<0.05);两组Hp根除情况:治疗组Hp根除率为93.02%(40/43),对照组为92.31%(36/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82,P>0.05).结论 根除Hp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进行过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而失败的患者应用含庆大霉素的四联疗法再次治疗并观察疗效。方法54例Hp阳性患者应用奥美拉唑20mg,庆大霉素80mg,胶体次枸橼酸铋150mg,均每日1次;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其中33例服7d,21例服14d,观察上腹痛、反酸、饱胀感、嗳气等症状缓解情况,并在根除治疗1个月后查14碳尿素呼气试验,观察根除结果。结果治疗后症状缓解率分别为上腹痛95.65%,反酸97.44%,饱胀感85.72%,嗳气84.85%;41例Hp转阴,根除率按意图治疗(ITT)和试验方案(PP)分析分别为75.93%和84.67%,7d疗法与14d疗法Hp根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P根除治疗失败患者,应用含庆大霉素的7d四联疗法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也有良好的Hp根除作用,不良反应较小,使难治性Hp的根除有了更多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张亚玲 《工企医刊》2014,(3):795-795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阳性组的患者分为三组:A,B,C组与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结果48例患者完成了整个治疗方案,5例未访。三组的Hp根除率为86.88%~93.9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溃疡愈合的82.33%~88.7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间症状评分改善显著差异(P〈0.05)。结论3种方案可以有效地根除Hp及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