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索前列醇在利凡诺引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3.1~24.0孕周的引产病例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按常规行羊膜腔穿刺注入利凡诺100mg,术毕即于阴道内一次性放置米索前列醇0.4mg;对照组仅如上行羊膜腔穿刺注入利凡诺100mg。结果研制组与对照组的胎儿排出时间及引产成功率分别为22.0与46.9小时(P〈0.001)及98.0%与90.0%(P〉0.05),无一例出现明显血压变化,强直性宫缩等副作用和并发症,本文还探讨  相似文献   

2.
Avastin在眼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Avastin-阿瓦斯汀(Bevacizumab)是重组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结合并阻断其生物活性,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目前,Avastin在肿瘤科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治疗眼科新生血管性疾病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影像学在眼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设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学显示能力明显提高,应用范围更广。CT、B超、X线拍片、MR I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等影像学检查在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过程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在眼内异物的诊断和定位中多种影像学方法联合应用可为手术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青光眼是一种全世界范围的致盲性眼病,青光眼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新的光学诊断技术,具有非接触性、非侵入性、高分辨率等优点。在青光眼的诊断中,OCT不仅可以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等结构改变进行定量检测,近年来OCT还广泛的应用于眼前节的各种组织的形态学检测。我们就OCT在青光眼的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青光眼是一种全世界范围的致盲性眼病,青光眼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新的光学诊断技术,具有非接触性、非侵入性、高分辨率等优点。在青光眼的诊断中,OCT不仅可以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等结构改变进行定量检测,近年来OCT还广泛的应用于眼前节的各种组织的形态学检测。我们就OCT在青光眼的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董丛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2008,8(6):1220-1222
Toric IOL,又称散光人工晶状体,是将散光矫正与人工晶状体的球镜度数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屈光性人工晶状体。Toric IOL可使白内障合并散光的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视觉效果。本文回顾了Toric IOL的发展史,全面讨论了Toric IOL植入的术前检查、手术方法和术后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探讨了Toric IOL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李明  张锐发 《深圳医学》1996,9(6):21-22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把常规的视频、音频文字传媒与计算机交互控制功能结合在一起一高新技术。这种集文、图、声、像于一体的新型信息处理模式,在医学领域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贫血的诊断及治疗专家系统为例,着重介绍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血液病专家中的应用,包括血液病图象数据库的建立和与专家系统推理网络相连接的过程。此外,尚对多媒体技术在血细胞形态图象分析、血液病档案管理、血液病辅助教学等多方面进行了简要  相似文献   

8.
放射治疗用于治疗眼部肿瘤及炎性疾病是放射治疗学及肿瘤学的重要进展.它可用于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神经鞘膜瘤、Graves眼病、炎性假瘤等,除了单独放射治疗外,也可与手术、化疗等联合使用.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放射治疗技术取得了一些进展,使对病灶的精确定位放射治疗如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等成为可能.但伴随的干眼症、虹膜红变、放射性视网膜视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Medpor矫正眼眶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术前CT诊断明确的25例(25眼)眼眶骨折术中应用修剪塑形后的Medpor进行眶壁重建.结果 术后眼球突出度较术前提高1.5~5.0 mm,外观与伤前相似.术后3月后原有复视的13例中复视消失者12例(92.31%).结论 对眼眶爆裂性骨折运用Medpor板可有效矫正眼球内陷及复视.  相似文献   

10.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激光、手术实现对眼压的管理,延缓青光眼的进展,但不能逆转已受损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青光眼早期患者多无症状,往往明确诊断为青光眼时多已发生了不可逆性视野及视神经损害,造成了视功能的永久丧失。因此,早期诊断青光眼是保护视力的重要步骤。近年来,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ic VEP)成为一种新的检测技术,被用于青光眼的早期检测与随访。本文就近年来ic VEP在青光眼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眼表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致盲眼病,特别是角膜新生血管性眼病因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治疗棘手而成为眼科新研究领域一大难点和热点。Bevacizumab给药靶向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生长,其抗淋巴血管性、抗纤维性有望成为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LASIK术前常规及预防用药,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冯乐 《眼科研究》2011,29(12):1140-1144
蛋白质组学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表达水平和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开辟了研究蛋白质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新领域。通过对生理及病理状态下蛋白质的分析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在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药物治疗靶点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也逐渐被应用于眼部疾病包括眼底疾病的研究,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视网膜变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等。蛋白质组学在眼底病研究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就蛋白质组学在眼底病尤其是高致盲性眼病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周煜  曾庆延 《国际眼科杂志》2024,24(7):1078-1083

圆锥角膜是一种高发于青少年的致盲性角膜疾病,早期诊疗可有效减少疾病晚期造成的视力损害并改善其预后。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AI)在圆锥角膜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圆锥角膜的早期筛查诊断和严重度分级、圆锥角膜进展预测及术后疗效预测等。文章总结近年常见的AI在圆锥角膜中的主要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喉癌和下咽癌切除术中利用会厌重建喉功能的价值.方法 总结1999-2003年38例利用会厌行喉功能重建患者,其中喉癌30例(声门上型4例、声门型25例、声门下型1例),下咽癌8例.根据病变情况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利用会厌行喉功能重建.结果 38例患者均恢复经口饮食和言语交流,喉癌和下咽癌的3年生存例数/随访例数分别为25/30和5/8,5年分别为11/15和2/4.结论 会厌是喉功能重建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5.
利用毫针尖锐而纤细的特点,刺入前房房水不外泄,拔针后前房亦不致消失,使对多种眼病的处理变为简便易行。治疗病种与操作步骤:刺入前房时需首先充分滴眼麻醉,消毒眼睑皮肤及结膜囊,置开睑器,以有钩小镊子在适当之角膜轮部固定眼球。1.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用毫针行前房穿刺减压,取0.25×  相似文献   

16.
在眼球摘除术中 ,结膜囊内放置充填物 ,可防止结膜囊变浅收缩而影响义眼的装配。以往结膜囊内多充填凡士林纱布团或眼膜 [1 ,2 ] ,因这些充填物无防腐及消毒作用 ,故需频繁更换充填物 ,可导致结膜囊收缩变浅。我们应用碘仿纱布团充填结膜囊 ,术后不用更换充填物 ,结膜囊形成良好 ,装配义眼合适。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及病房 ,经详细检查及诊断 ,确定为眼球摘除术适应征者 ,共计 46例 ,其中男性 2 9例 ,女性 2 7例 ;年龄 8~ 76岁。2 .碘仿纱布团制作 :(1)凡士林纱条制作 :将纱布剪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  相似文献   

17.
18.
青光眼是世界首位不可逆致盲眼病,由于其隐匿性与渐进性,临床上早期诊断及监测青光眼进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人工智能(AI)在医学领域发展迅速,AI及其子集机器学习(ML)、深度学习(DL)在青光眼中的研究与应用日臻成熟,促进了人们对青光眼的理解,极大地提高了青光眼筛查与诊断的准确性与效率,大大降低了检查成本。利用AI技术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早期筛查与诊断能降低患者视功能损伤的风险,其次可以对青光眼进展进行预测,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本文总结了AI在青光眼筛查、诊断、预后中的最新进展,以及在临床上的困难与挑战,并展望了AI在青光眼中的优势与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Tono-pen眼压计是一种新型的压平式眼压计。20世纪80年代末首次被应用于临床,目前被国外医生广泛应用于临床及动物实验。我们于2003年8月采用Medtronic solan公司生产的Tono-pen XL眼压计对青海省平安县50岁以上自然人群进行眼压的整群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20.
1934年Thorpe最早应用内窥镜技术摘出眼内异物。随着科技进步,内窥镜发展迅速,从硬式内窥镜到纤维内窥镜再发展到现在的电子激光内窥镜。内窥镜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在眼科某些领域成为眼科手术和检查很好的补充。现就内窥镜在眼外伤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