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重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血脂、血糖测定情况确定冠状动脉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分为多重危险因素组及对照组。用冠状动脉造影术确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多重危险因素组较对照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率和平均病变支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多重危险因素聚集往往导致冠状动脉的病变,并影响其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度,探讨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3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并根据其结果进行冠脉病变评分,同时检测颈动脉硬度;并与高血压组、高血脂组和健康老年组比较.结果 老年冠心病组的颈动脉紧张度(8.15±1.54)、动脉扩张性(0.34±0.07)及动脉僵硬度(640.51±150.98)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与冠脉病变积分呈明显相关(P<0.05或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度指标变化程度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平行,可以作为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病变与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血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将2 6 7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非冠心病组) 1 0 1例,冠心病组1 6 6例,其中单支病变组54例,双支病变组6 8例,三支病变组4 4例,同时测定并统计分析血脂各成分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CHD)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甘油三脂(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增加,TC、LDL C、载脂蛋白B(ApoB)、TC HDL- C、LDL- C HDL- C升高,HDL- C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血脂各组分和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积分的相关分析表明,TC HDL- C、LDL -C HDL -C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最强。结论 血脂代谢紊乱的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是一致的,通过异常的血脂代谢有可能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其中LDL- C HDL- C、TC- HDL C比值优于其他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79例病人行冠状动脉造影以了解冠脉的病变程度,同时检查空腹血尿酸水平。结果:冠脉造影显示冠脉正常者27例,冠心病52例。较之冠脉正常组血尿酸水平[(334±82)μmol/L],冠脉单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349±89)μmol/L],冠脉双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372±85)μmol/L],冠脉三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396±91)μmol/L]均显著升高(P<0.05),而且冠脉病变三组间血尿酸水平两两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冠心病患者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的变化,探讨C1、C2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病变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 方法 入选160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分为3组:冠状动脉正常组(正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硬化组)和冠心病组。应用桡动脉舒张期脉搏波形分析仪测定入选者的动脉弹性,得到C1和C2;冠状动脉造影后对所有入选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应用Gensini积分法进行定量评定;分别对硬化组和冠心病组的C1、C2与Gensini积分间的相关性进行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 硬化组的C2低于正常组(P<0.01),冠心病组的C2低于硬化组(P<0.05),3组间的C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硬化组和冠心病组患者Gensini积分分别为(5.4±2.6)分与(51.3±3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574,P<0.01);冠状动脉狭窄病变Gensini积分均与C2呈负相关,与C1无相关性。 结论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一亚临床阶段,C2已开始下降,并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降低,测定C2有助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9847例疑诊冠心病并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中,确诊冠心病6419例(65.2%),排除3428例(34.8%),以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主要血管直径狭窄≥5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术前进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检查,对比分析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与血脂的关系。结果对641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TC、LDL-C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并与之成明显的负相关(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则随着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降低,呈明显的负相关(P<0.001),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DL-C(β=-0.075,OR值-5.580,95%CI:-7.541~-3.618,P<0.001)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独立正相关,低密度脂蛋白(β=0.067,OR值2.712,95%CI:0.943~4.481,P=0.003)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独立正相关,而与TG(β=0.002,OR值0.067,95%CI:-0.689~0.822,P=0.863)、TC(β=0.034,OR值1.080,95%CI:-0.392~2.553,P=0.150)无独立相关性。结论 TG、TC、LDL-C可以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独立负相关,L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独立正相关。虽然TG和TC在本研究中未体现出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独立相关性,但因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临床具体分析。所以积极控制血脂对防止冠心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血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选择10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单支病变组32例,双支病变组41例,三支病变组29例,同时测定并统计分析血脂各成分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增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LDL-C/HDL-C比值升高,HDL-C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血脂各组分和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积分的相关分析表明,TC/HDL-C比值、LDL-C/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最强.结论 血脂代谢紊乱的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是一致的,通过异常的血脂代谢有可能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其中TC/HDL-C比值、LDL-C/HDL-C比值优于其他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三维右冠状动脉(冠脉)(3DRC)造影导管和Judkins右冠脉(JR)造影管在右冠脉造影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417例患者中分别采用3DRC导管和JR造影导管作右侧冠脉造影,两组进行比较右冠脉造影X线曝光时间、右冠脉造影成功率等。结果 3DRC组右侧冠脉造影成功率99.0%,JR组成功率为96.8%;右冠造影X线曝光时间:3DRC组为(2.5±0.8)min,JR组为(2.9±1.5)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右侧冠脉造影中3DRC导管优于传统的JR造影导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水平与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913例高度怀疑冠心病(CHD)而行冠脉造影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冠脉造影病变程度由是否诊断CHD、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病变Gensini总积分三方面表示。对FPG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FPG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FPG与冠脉有无病变显著相关(OR值1.462,95%CI为1.178~1.813,P〈0.01);(2)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等因素之后,FPG与冠脉病变支数(r=0.164,P〈0.01)、冠脉病变总积分(r=0.088,P〈0.05)仍然独立相关。随着FPG的升高,冠脉病变支数增加。结论冠心病高危人群的FPG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即使在糖尿病前期,随着FPG升高,冠脉病变程度也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3)
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临界病变及不同斑块性质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患者,并显示为临界病变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评估斑块特征,按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将242例患者分为薄帽纤维粥样斑块(TCFA)组113例,厚帽纤维粥样斑块(ThCFA)组90例,病理性内膜增厚(PIT)组39例。分析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危险因素。结果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TCFA组病例最多,为46.69%,ThCFA组为37.19%,PIT组为16.12%。TCFA组糖尿病(30.09%vs 26.67%、12.82%)、脑血管事件(16.81%vs 6.67%、5.13%)、高密度钙化面积[(11.3±8.4)%vs(3.4±3.3)%、(1.3±1.0)%]、最小管腔面积≤4.0mm2(17.7%vs 7.8%、15.4%)比例显著高于ThCFA组和PIT组(P0.05,P0.01)。3组双侧颈动脉斑块比较,TCFA组显著高于ThCFA组和PIT组(38.1%vs 25.6%、18.0%,P0.01)。结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以TCFA类型为主,其冠状动脉斑块钙化成分、双侧颈动脉斑块比例、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 S)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A S)的影响因素及二者的关系。方法:202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NCHD组,54例,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冠心病组(CHD组,148例,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冠心病组又按其血管病变支数分为三个亚组:单支病变组(30例)、双支病变组(42例)、多支病变组(76例)。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比较各组之间二者的关系,分析CA S与CAA S的影响因素。结果:①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5),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病变分级呈正相关(P<0.05);②与NCHD组比较,CHD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率和斑块形成率增高(P<0.05);CHD组各亚组之间比较,多支病变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率、多发斑块发生率高于单支组和双支组(P均<0.05);③颈动脉粥样斑块中软斑和混合斑比例:CHD组的高于NCHD组的(P<0.05);CHD组中多支组高于单支组和双支组(P<0.05);④CAA S的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SS)与CA S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积分(A S)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①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③CHD组患者颈动脉动脉硬化病变甚于NCHD组患者;而CHD多支病变组患者的又甚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 相似文献
12.
颈、股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研究颈、股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91例冠状动脉造影受检者术前行双侧颈、股动脉超声检查,测定血管后壁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厚度,记录斑块数目,半定量估计斑块的严重程度。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冠心病组分别按血管狭窄≥50%所累及主要病变血管支数分:单支病变、双支病变、3支病变,其中左主干累及定为双支病变。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颈、股动脉IMT值均增加,冠心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股动脉斑块分级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分级间显著相关(P<0.05);股动脉斑块对冠心病预测的准确度(69.23%)高于颈动脉斑块(56.04%)。结论:颈、股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似用以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13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按照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按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按照SYNTAX积分,分为0~22分组、23~32分组和≥33分组。超声检测入选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叉处有无斑块形成并进行粥样硬化斑块积分(AS积分),分析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例数及粥样硬化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632、0.751);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7、0.655);与SYNTAX积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643、0.597)。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与中度及重度狭窄组比较,单支病变组与双支及三支病变组比较,冠状动脉SYNTAX积分0~22分组与23~32分组及≥33分组比较,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例数及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冠状动脉中度与重度狭窄组比较,双支及三支病变组比较,SYNTAX积分23~32分组比较与≥33分组比较,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例数及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检查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适合临床冠心病的普查及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8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以B型超声仪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 T)。用冠脉病变支数表示冠心病程度。采静脉血检查血脂水平。结果: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共同的危险因子,如增龄、肥胖、血脂异常。比较各组IM T差别发现,颈动脉窦的F值最大(左,右分别为65.64%,63.24%)。颈动脉窦粥样硬化对诊断冠心病的阳性预告值最大(左、右颈动脉窦分别为89.9%,88.8%)。结论:颈动脉窦IM T与冠心病程度明显相关。颈动脉窦IM T可以作为筛选冠心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周围血管颈动脉和股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CAS)、股动脉粥样硬化(FAS)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AS)的关系。方法以高分辨率B-型超声探查曾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病人双侧颈动脉220例及同时探查股动脉58例,检测斑块,累计每例各部位斑块厚度,分别得颈动脉、股动脉斑块积分(ffe、ny),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1)CAS、FAS、CAS+FAS预测冠心病敏感性分别为91%、85%、97%,特异性为57%、70%、65%,阳性预测值为77%、81%、81%,阴性预测值为80%、76%、94%;(2)CAS、FAS、CAS+FAS预测CAAS敏感性分别88%、83%、95%,特异性为77%、82%、76%,阳性预测值为92%、91%、91%,阴性预测值为67%、67%、87%;(3)CAS、FAS、CAS+FAS与CAAS病变程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63、0.77(P<0.001),(4)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PSc越高,PSc预测冠脉正常、轻度狭窄、单支、多支病变,总正确率70%。结论(1)CAS、FAS预测CAD或CAAS均有价值,但后者阳性预测值更高;(2)同时检测CAS与FAS,可提高阴性预测值;(3)CAS程度可以预测CAAS程度。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硬化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冠心病(CAD)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状况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AD的患者106例(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狭窄的健康者4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Sutton法,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AD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缩功能(FMD)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缩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AD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FMD与冠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r=-0.651,P〈0.001),颈动脉IMI及斑块积分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871,0.702,P〈0.001)。结论: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相平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测定,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158例接受脉造影的患者行颈动脉IMT及斑块超声检查,比较有无冠脉病变及不同程度冠脉病变与颈动脉IMT的关系。结果:无冠心病者50例,冠心病单支病变组53例,多支病变组55例。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IMT[单支病变(0.91±0.1)mm),多支病变(1.08±0.15)min]分别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0.83±0.08)mm,P均〈0.057,冠心病患者的斑块检出率[单支病变52.6%,多支病变65.7%]分别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的32%(P均〈0.05)。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的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P均〈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颈动脉IMT可作为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了90例冠心病患的颈动脉,其中20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1)各组冠心病患颈动脉管壁内-中膜厚度,斑块指数均显增高,其中心肌梗死患伴有明显的血流参数异常;(2)20例患冠状动脉造影与颈动脉超声检查符合率为75%而且冠状动脉病变越重,颈动脉硬化发生率越高。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301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及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再分为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3个亚组。测量颈总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厚度,计算斑块积分及粥样斑块发生率。结果:(1)冠心病组IMT,斑块积分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斑块积分及IMT增加,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以IMT>0.85mm和(或)出现粥样斑块预测冠心病,特异性75.3%,敏感性84.6%,阳性预测率88.4%。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