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本院2009~2011年成功上报省中心的236例ADR报告分别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引发ADR前10位的药品、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涉及药品104种,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的ADR报告例数居第...  相似文献   

2.
21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原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5-2006年各临床科室上报的ADR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15例不良反应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最多(42.3%),其次为中药制剂(20.4%);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最常见(45.1%),其次为发热反应(16.3%),消化系统居第3位(13.5%);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86.8%(186例);不良反应较严重的占3.3%(7例)。结论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提示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测,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1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我院近几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原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5年各临床科室上报的ADR报告表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感染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40.0%),其次为中药制剂(19.1%);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最常见(42.6%),其次为消化系统(20.0%)。结论: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提示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谢木木  陈宇星 《海峡药学》2009,21(9):175-177
对2008年我院上报的101例ADR病例报告,按患者基本情况、ADR涉及药品、给药途径等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6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占46.2%;ADR涉及药品102种,其中以抗菌药居首,其次为抗肿瘤药、中药制剂;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占66.5%,ADR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和全身性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为加强医院ADR监测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2年1—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上报到国家ADR监测中心的ADR报告200例,采用Excel软件从ADR类型、患者基本情况、ADR涉及的药品类别、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与系统、临床表现、ADR上报科室及上报人员身份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ADR报告中,一般ADR 125例(62.50%),严重ADR 67例(33.50%),新的ADR 8例(4.00%);涉及患者男103例(51.50%),女97例(48.50%);>60岁老年患者发生ADR较多(30.50%);抗感染药物导致的ADR最多(32.50%),其次为抗肿瘤药物(26.00%)。65例抗感染药物中,引起ADR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43.08%),其次是喹诺酮类(30.77%);静脉给药发生ADR最多(71.50%);200例ADR报告中,ADR累及器官与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多见(31.50%),其次为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15.50%);上报ADR排名前5位的科室为药学部、急诊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儿科。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13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1.97%(126例);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5.91% (104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占总例数的71.53%(98例)。结论:应重视ADR的报告与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收集到的299例ADR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99例ADR报告中涉及抗微生物药物的有137例(45.82%),涉及中药制剂的有74例(24.75%);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发生ADR最多,高达64.21%;ADR累及人体多个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28.76%)。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ADR监测,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  相似文献   

8.
我院1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玮  徐萍  黄庆华 《天津药学》2011,23(4):27-29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规律及产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保证用药安全。方法:汇总2007—2009年上报的1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转归情况及引发的ADR前10位的药品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不良反应,50岁以上患者占52.5%。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50.7%;静脉给药途径发生ADR最多,占90.3%,最多见的ADR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45.2%。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抗感染药物及静脉给药途径的监测,减少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6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瑜  黄泓耘 《海峡药学》2008,20(8):158-159
对该院2006年~2007年间收集到的68例ADR报告进行分析、总结与评价.结果 药品ADR报告中,涉及药品33种,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占首位(29.41%),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82.35%),临床表现以皮肤附件损伤最常见(44.12%),报告人职业医师51例(75.00%).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2015年上报的476例有效ADR报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76例ADR报告中,年龄分段在0~10岁的婴幼儿患者 ADR构成比较高,占49.16%;静脉给药导致ADR占87.39%;ADR构成比最高的为抗感染药,占66.15%,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0.12%;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60.81%。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 ADR的监测与报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上报的190份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品共16类,总计86个品种,以抗微生物类药物最多(25种,86例),其次为营养神经系统药物和心血管系统药物(分别为27例和21例);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最多(65例)。结论临床应当重视ADR监测并及时报告,以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临床表现、临床转归,为临床合理与安全使用抗肿瘤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2015年上报的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应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同时药师要积极参与用药安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张霓  赵秀莉 《安徽医药》2017,21(2):368-370
目的 探讨肿瘤病人住院期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104例肿瘤病人发生ADR的病例按病人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类型、ADR 涉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1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静脉给药导致药品不良反应为96.15%;由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占48.08%;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24.41%.结论 医院应加强与重视肿瘤病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保证肿瘤病人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我院1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我院ADR发生的情况和危害,探讨ADR的防护。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的103例ADR报告,按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统计。结果103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62种,引起ADR例次最多的为抗菌药物,共25种,其次为中药制剂,共16种。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148例使用左氧氟沙星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变态反应、神经系统损害、关节软组织损害、循环系统损害以及低血糖等,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用药方法、给药时间有一定的关系。结论为减少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合理使用,严格掌握左氧氟沙星的临床适应症,尽量使用口服途径给药,必须采用静脉给药时,静滴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滴速和滴注浓度,并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16.
323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5年323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研究ADR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及用药情况的关系。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ADR报表进行分类。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共有194个品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抗肿瘤药次之。而ADR引发的组织器官损伤最常见于皮肤过敏反应及消化系统症状。结论:应重视安全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地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sChildren are more vulnerable to ADRs, and this susceptibility is compounded due to hospitalization. There is a lack of local data regarding the potential risk of ADRs in hospitalized pediatric patients.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designed to identify the frequent nature, severity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drugs implicated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ADRs.MethodsIntensive monitoring study of ADRs was done in hospitalized pediatric patients of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Hospital, Jeddah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1, with an analogous retrospective study for the preceding year to determine incidence rate, demographic aspects, causality appraisal, polypharmacy, body organs/systems involved and drugs implicated in ADR. Comparison of the two data was done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pharmacovigilance.ResultsIncidence rate of ADRs in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4.50%) and (8.2%) in prospective study. ADR was more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5–6 drugs, which was (15.5%) in retrospective study and (22.1%) in prospective study. Regarding age, it was the highest in patients of 0–1 year of age which was (40.7%) in retrospective study and (38.8%) in prospective study. Anti-infective agents were the most frequently involved in ADR (40.8%) in prospective study and (48.2%) and retrospective study. This study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was high susceptibility of the skin to the ADR which was (37%) in retrospective study and (42.9%) in prospective study. None of the ADRs proved to be fatal.ConclusionWell premeditated intensive monitoring approach in pharmacovigilance amplifies the ADR detection, which can persuade healthcare providers into more drug safety.  相似文献   

18.
17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目的 分析引起不良反应药品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4年西苑医院记录的171例不良反应病例情况.结果 171例不良反应中,涉及中药注射剂71例(20种),占41.5%;抗生素典56例(19种),占52.7%.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146例,占85.38%.提示临床医生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及抗生素,特别是静脉给药时,要严密监测,有不良反应征兆时及时处理,以免发生更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注射剂、抗生素,尤其是静脉用药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44例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库2002~2007年收我的期刊杂志,对其中44例与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有关的文献报道,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在所有44倒不良反应中,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共26例,占59.09%,结论:提倡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同时,加强用药监测,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杨益 《中国医药科学》2012,(20):157-159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1年收集的139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9例ADR中,抗感染药占45.32%,肝科用药占23.02%。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结论临床应合理使用各类药物,加强ADR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