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疗组43例,对照组40例。均采用活生丁、叶繁,脱水者给予补液、纠团及水电解质紊乱,大便镜检有白细胞者加用抗生素。治疗组加用维丁政性钙ling/天,肌注。结果表明:大使开始好转时间,治疗组(1.2土0.60)天,对照组(2.2土0.91)天。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3.1土0.78)天,对照组(48士1.05)天.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用(3.7土0.80)天,对照组(5.3土084)天。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位差异(P均<0.01)。  相似文献   

2.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102例,并与消心痛治疗90例对照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和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在疗程15d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疗程30d、45d、60d时,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在疗程45d时与疗程15d时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自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率、心肌耗氧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明显降低(均P<0.05),其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均P<0.01),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且治疗组未见任何明显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西米替丁、水溶性维生素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把诊断为小儿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6例,比较其疗效、疗程。结果治疗组大便次数恢复时间(3.54±0.83)d,大便性状改变(0.87±0.51)d。治疗组72h总有效率91.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西米替丁、水溶性维生素联合治疗小儿腹泻能减少腹泻次数,改变大便性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4.
张珏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4):68-69,71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急诊科抢救的急性左心衰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而静息心率(HR)、呼吸频率(R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PaO2、S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aO2、HR、RR和SaO2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2%)显著优于对照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321);观察组再住院率和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情况,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吴翔 《河北医学》2010,16(2):164-166
目的:评价蒙脱石散(思密达)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标准患儿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及对照组48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平均退热时间,大便成形时间及大便次数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思密达,两组均可根据病情给予补液、降温、调整饮食等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6.7%、61.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主要症状腹泻的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72h内的大便恢复率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大便人轮状病毒(HRV)抗原检测转阴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肠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喜肠类疗效显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蒙脱石散(思密达)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标准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及对照组8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平均退热时间,大便成形时间及大便次数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罗翀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156-157
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HIE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及复方丹参胶囊。结果 治疗后两组SOD、MDA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1);且观察组SOD、MDA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CT异常率(25.00%)少于对照组(47.50%),差异显著(P〈O.05)。治疗后两组NBN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O.05)。两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胶囊治疗HIE患儿疗效佳,副作用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康复门诊治疗的84例LIDP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治疗组应用手法推拿、电针及中药熏蒸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腰椎牵引和西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改良下腰痛评分(JOA)、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P物质(SP)水平,并比较两组JOA疗效。结果 VAS评分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97,P=0.5438),治疗后两组均显著下降(t=9.6612、6.3264,P=0.0000、0.00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3±1.6)分比(3.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83,P=0.0008);JOA评分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84,P=0.6914),治疗后两组均显著升高(t=17.8938、9.4541,P=0.0000、0.0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4.6±3.2)分比(19.6±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70,P=-0.0000);血清NGF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44,P=0.5808),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12.8539、7.5551,P=0.0000、0.0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51.3±9.5)pg/mL比(42.4±8.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17,P=0.0001);血清SP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82,P=0.781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29.9548、23.8197,P=0.0000、0.00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42.4±58.9)pg/mL比(326.2±67.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27,P=0.0000);治疗组JOA疗效总有效率为高于对照组(95.2%比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5,P=0.0432)。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通过多种方式、不同途径治疗LIDP所致坐骨神经痛,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慢性乙肝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观察组给予0.5mg/d的ETV治疗,对照组给予100mg/d的拉米夫定(LAM)治疗。比较二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超声影像学指标变化、治疗后HBV—DNA滴度与转阴率、不良反应。结果①二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LB及TBiD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二组治疗后超声影像学指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组治疗后超声影像学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二组治疗前后HBV—DNA滴度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组治疗后HBV—DNA滴度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V—DNA转阴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P〈0.05);④二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LAM相比,ETV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高,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ITP患儿的资料,分别测定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小板(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①治疗组ITP患儿治疗前PLT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PV、PDW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PLT计数明显上升,MPV、PDW下降,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组ITP患儿观察前PLT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PV、PDW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后PLT计数明显上升,PDW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有所下降,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急性ITP是一种自限性良性疾病,恢复快,预后好,应避免过度检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窝沟封闭剂对于牙周手术后过敏症敏感症状的影响。方法我院接受牙周根向复位瓣术后由于根颈部暴露而诱发牙本质过敏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给予可见光固化窝沟封闭剂进行脱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高露洁El腔专业用脱敏抛光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0、4、12w的敏感症状情况。结果组内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治疗后0、4、12w的触压敏感计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吹气敏感计分仅治疗后0w显著低于治疗前(P〈o.05),治疗后4、12w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0.05),而研究组患者治疗后0w的触压敏感计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4、12w的触压敏感计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0、4、12w的吹气敏感计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O.05),组间比较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触压敏感计分和吹气敏感计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12w的触压敏感计分和吹气敏感计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0w的触压敏感计分和吹气敏感计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固化窝沟封闭剂可以有效抑制牙周手术术后牙本质过敏症敏感症状,其效果持续12w以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益脑场抗老防衰延寿效果。方法服药后,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脑功能及性机能的变化。结果肾虚衰老症状积分变化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单足闭目直立时间延长(P<0.05);瞬时记忆能力及逻辑故事识记的分节分数治疗后均升高(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性机能测定治疗组每月性交次数增加35%,而对照组仅为59%,两组差异显著(P<0.001)。结论该法补肾益脑,具有抗衰延寿及康复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联合舒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②方法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舒必利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氟西汀联合舒必利治疗,疗程均为12周,评定效果和安全性。③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RANS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NSS量表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症状分与治疗前评分比较明显降低(P〈0.05),在治疗第4周后,观察组的阴性症状分、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阳性症状分两组间比较仅在治疗第12周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第2、4、8、12周BPRS量表评分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第4周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I评分在治疗第4、8、12周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指数EI评分均〉1.0,观察组在第2、4、8、12周E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少而且轻度,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9例(32.1%),对照纽出现不良反应16例(61.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结论盐酸氟西汀联合舒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尤其是对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92例CHF合并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EPO,对照组仅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二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水平、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心源性病死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Hb水平、心功能分级、LVEF值、6min步行距离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Hb水平、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亦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O.01)。治疗组治疗后Hb水平、LVEF值、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显著优于对照组(P〈O.05或P〈0.01)。治疗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73%与39.48%,x2=4.012,P〈0.05),但病死率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与4.13oA,x2=2.041,P〉0.05)。结论EPO治疗CHF合并贫血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显著提高患者运动耐力,降低心力衰竭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与肠道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都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黛力新治疗。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只有疼痛频率的有效率与治疗组相当,治疗组其他各单症状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大便紧迫感与腹胀方面(P〈0.01)。结论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提高总体疗效,其中对疼痛时间、大便形状、大便紧迫感和腹胀等肠道敏感性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分别联合国产甲巯咪唑(他巴唑)或进口甲巯咪唑(赛治)瀹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的疗效。方法60例GD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黄芪注射液加赛治治疗,观察组黄芪注射液加他巴哗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均较高,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T3、FT4、TGA、TMA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h-TSH均明湿升高(P〈0.01);两组患者CD4下降,CD8上升,CD4/CD8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组问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湿著(P〉0.05)。国产他巴唑要相对于进口赛治便宜。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国产他巴唑治疗GD患者疗效可靠,安全性高,也相对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Ⅳ级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70)和进行甲状腺素治疗的治疗组(n=72),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心脏彩超、血常规、血压、心率(HR)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改善显著(P〈0.01),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变化不显著。心脏泵血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量(Co)]和结构参数[左室收缩末期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径(LVDD)]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更加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贫血均有所纠正(P〈0.01),治疗组纠正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改善不显著。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均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1)。治疗组未出现甲状腺素替代的不良反应。结论甲状腺索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中的使用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及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方法将62例 SAP 患者按照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2例),二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二组临床疗效、一般资料、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治疗前后内毒素、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变化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水平变化。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38%,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 0.05);观察组入住 ICU 时间、14d APACHEII 评分、14d Binder 评分、中转手术率及28d 病死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 0.05);二组治疗后IgG 及 IgM 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 <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水平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二组治疗后内毒素、TNF -α、IL -6及 CRP 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IL -10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组治疗后淀粉酶及 LDH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且二组治疗后淀粉酶、LDH 及 ALB 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组治疗后 TT 、PT 、APTT 、D -二聚体及 FIB 水平均显著小于治疗后1d(P< 0.05),治疗后 PLT 水平显著大于治疗后1d (P< 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 SAP 的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性因子与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改善胰腺的微循环以及纠正高凝状态等方面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78例重型,中毒型痢疾合用头孢哌酮治疗,总有效率为97.4%,与对照组(用丁胺卡那治疗)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平均退热,腹痛消失,大便成形及大便培养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均〈0.01),说明头孢哌酮可作为治疗细菌性痢疾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