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告1975~1977年在江苏太县溱湖医院发现组织样麻风瘤16例。其一般临床表现与瘤型、界线类偏瘤型麻风相似,组织样损害分为四型;临床资料提示其为耐砜类药物菌株所致。8例中之6例经鼠足垫试验证实为耐氨苯砜菌株,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典型组织样麻风瘤4例,不典型12例;对部分病人进行了免疫学检查。作者认为麻风杆菌耐砜类药物突变株可能是产生组织样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县有两家系四代分别有9例和11例麻风患者,现报告如下: 家系1:户主蓝某,汉族,四代共42人,其中麻风患者9例(T~*6、L~(**)3),占21.4%;麻风菌素试验晚期反应阳性39人,阴性3人.第一例患者为父亲,曾与一瘤型麻风同住一年,63岁发病,瘤型麻风;第二代6人其中1人发病,结核样型麻风,发病年龄47岁;第三代20人中发病7例,5子患结核样型麻风,2女患瘤型麻风,发病年龄4~28岁,均与祖父(瘤型麻风)长期密切接触:第四代15人,年龄7~15岁,现均未发  相似文献   

3.
麻风菌是唯一侵犯外周神经的细菌,因此外周神经病变在麻风病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大宗尸解材料,对瘤型麻风各处外周神经干病变进行分析及比较,文献上仍甚缺少。现将我们的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及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麻风杆菌细菌密度指数与瘤型麻风患者三种血清免疫球蛋白(1gG.1gA及1gm)含量相关情况。使用皮肤切刮法检查瘤型麻风患者的细菌密度指数,用琼脂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瘤型麻风患者三种血清1g.80例瘤型麻风患者中麻风杆菌检查阳性的29例。  相似文献   

5.
组织样麻风瘤往往发生于经砜类药物治疗麻风病后病情恶化或复发的病例,也可发生于未经抗麻风治疗的瘤型麻风(LL)或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患者中.笔者报道的是一例未经过化学治疗的组织样麻风瘤患者,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经常发现部分瘤型麻风患者在治疗一定时间后,皮肤查菌处于少量细菌反复波动,难于阴转的现象,从而延长治疗期限。为探索这一现象的规律,我们选择了73例已治愈出院的瘤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周勇  陈春梅 《海南医学》1993,4(4):14-15
1984年以来,我院对86例麻风进行联合化疗,现将有关临床、细菌、麻风反应和毒副作用的观察,以及停药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共有患者89例,接受联合化疗(MDT)的86例,占96.6%。其中瘤型(LL)44例,界线类偏瘤型(BL)14例,中间界线类(BB)6例,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22例。男58例,女28例。年龄15~85岁,平均47.4岁。病期0.5~42年,平均6.7年。分为初治组(未经抗麻风治疗)50例,经治组(曾用过抗麻风药物)36例。86例麻风中属复发病例的36例。  相似文献   

8.
自1963年Wade报告瘤型麻风的组织样变种以来,认为组织样麻风瘤仅属一种特殊损害,不是瘤型麻风的一种新的类型。最近我们发现一例,现报导如下: 李××,男,20岁,未婚。患者于1~+年以前,左耳壳发现数粒芝麻大肿物,无痛痒感,当时未加注意。1—2月后,双大腿出现多片约银元大环形红斑,轻痒,自认为“生癣”,用过多种癣水,皮诊未见消退,反而日渐扩大,继后于右耳壳,背腰部,上、下肢出现多数豆大肿物,且日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瘤型麻风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瘤型麻风的组织病理学、抗酸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及结论瘤型麻风传染性强、细菌数量多、病情重,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赖其病理形态学特点及抗酸染色  相似文献   

10.
解放以来,由于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江苏省的麻风病的防治工作得到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全省性普查普治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麻风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将有大批瘤型麻风患者临床治愈出院。如何严格而又恰当地掌握瘤型麻风治愈标准,成为当前麻风防治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病理活体组织检查对判断瘤型麻风治愈起着重要作用,1963年福州会议制定的暂行标准要求出院瘤型麻风在病理上无麻风性特异性病变和抗酸染色查菌阴性,并在纪要中强调提出出院条件不得低于此标准。。试行十六年来,有些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特点 ①病史长,一般对症疗法无效。②皮肤有对称性浸润红斑,麻木,毛发汗腺受侵。③各对周围浅神经胀大并压痛。④实验室检查抗酸杆菌阳性,组织病理呈泡沫状细胞浸润。 2诊断及依据 瘤型麻风(中期),依据病史,皮肤损害、神经损害、查菌阳性;病理报告可确诊。  相似文献   

12.
肝结核在临床上较少见,而结核性肝脓肿则更少见。Maffei报告601例结核病行解剖时仅发现结核性肝脓肿者3例。我院自1964—1980年收治五例结核性肝脓肿(见附表),並对其诊断和外科处理,提出几点体会。讨论一.病理特点:肝结核为继发于其他部位的结核,可由门静脉或肝动脉途径播散形成,很少为原发性。本组五例均由肺、胸膜或腹膜结核所致。据文献报告肝结核的病理分型为:Ⅰ.粟粒型;Ⅱ.结核瘤型(或增殖性结核);Ⅲ.脓肿型;Ⅳ.胆管结核;我院同期共收治肝结核13例中,Ⅰ型者6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00例瘤型麻风治疗后皮肤组织病理切片分析,结果为:抗酸染色查菌阳性者99例。表皮内色素增加者69例,无浸润带消失者81例,麻风细胞消失者99例,1例存在麻风细胞,查菌阳性,泡沫细胞完全消失者64例,35例存在泡沫细胞。皮肤附件完全萎缩者58例,42例见不同程度再生,其中二例表皮显著增生增厚,呈假乳头瘤状改变。真皮内有明显纤维化者85例,淀粉样物质沉积16例,淋巴细胞呈灶性浸润者66例。本组病例有70例符合1963年福州麻风学术会议所制定有关瘤型麻风的临床治愈病理标准。  相似文献   

14.
63例麻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工作中麻风诊断时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63例麻风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及结论:63例麻风患者瘤型麻风35例,为麻风主要临床表现型,麻风样反应3例,易引起误诊,误治;合川26例,为重庆市主要发病地区,城镇患者15例,并不少见;由于麻风是一个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重视对麻风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5.
冯思霞  汪杨  鲍万国  王峰 《吉林医学》2010,31(3):415-416
瘤型麻风是一种由麻风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早期皮损表现为散在分布的,边界不清的红色斑丘疹。若可早期干预,其为一种可治愈疾病,但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就会留下后遗症或者致残。该病在吉林地区较为罕见,在此报告1例以皮疹为首发症状的麻风病例,该患病程长,在当地医院未予明确诊断,后因发热就诊于我院感染科,血培养证实存在脓毒血症,其皮疹较为特异,行皮肤活检确诊为瘤型麻风,现将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即有人发现频发反应的结核样型麻风,可出现瘤型症状,从而引起了学者们对此类麻风的注意和研究。此后有所谓“中间类”、“双形类”等报告。1953年第六次国际麻风会议分类中,正式列入了界线(双形)类麻风。但这时期对此类麻  相似文献   

17.
麻风的神经脓疡又称麻风的冷性脓疡,斯胡曼氏认为麻风的冷性脓疡,实质上是麻风的受累神经呈干酪样变,是麻风的合并症之一。麻风的神经起初发生炎症的浸润、肿胀、坏死、液化,然后可向皮肤表面穿破成(?)管,或自行吸收而愈合。本症在麻风临床诊断上并不罕见,尤多见于结核样型麻风患者,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瘤型(LL)和结核样型(TL)共16例麻风患者的外周神经干病变进行了光镜观察,并对其中6例LL型的尺神经病变作了电镜观察。电镜下可见大片胶原微纤维中稀疏地散布着基板、细胞膜和核被膜基本上完整的神经膜细胞和裸露的无髓鞘神经纤维,其它细胞、毛细血管等少见。遭到严重破坏的神经膜细胞的胞质中主要是不同程度崩解的轴突髓鞘及其崩解产物,其它细胞器少见,仅在低电子密度或电子透明的胞质中见到个别截管状粗面内质网、嵴崩解了的线粒体和一些游离核糖体,有的细胞内还有膜包小体。神经轴突内的神经微丝显著增加。本文对神经膜细胞在麻风外周神经病变中的意义和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两型麻风反应与预后的关系,国内外学者们的看法也不一致;阿根廷麻风专家 S.S,Chujman氏认为瘤型麻风反应对患者有益,结核样型麻风反应预后不良。我们就湖南永顺高峯坡医疗站近五百例麻风患者中,以其生活及病症的情况大致相同的而病期均在十五年以上的六十六例两型的晚期患者,以其麻风反应的有无、患者机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卫生组织(WHO)麻风专家委员会在1977年的第5次报告中建议在用氨苯砜(Dapsone)治疗非瘤型麻风患者时,应在用药至疾病转为非活性后再继续治疗一年半。但在多数控制麻风患者的治疗方案,非瘤型患者的疗程比这更长。而仅少数患者的疗程少于5年。部分原因可能是难以确定疾病的不活动性,从而导致不必要地延长治疗。毫无疑问许多患者难以坚持长期单一的氨苯砜治疗;许多患者没有完成整个疗程,许多病人不按时就诊,有些虽按时就诊,但也未按时服药。此外,因为非瘤型麻风占全部麻风病患者的50—80%,加长疗程分散了对传染性瘤型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