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26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多来手术治疗26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全组26例,术前均经影像检查证实诊断。行择期手术21例,破裂型腹主动脉瘤急诊手术5例。26例均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重建术。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均为急症手术患者,总病死率7.7%,急诊手术病死率40.0%。随访时间1-5年。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8%,75%。死亡原因均与腹主动脉瘤和手术无关。结论CTA检查是诊断腹主动脉瘤的可靠方法。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重要方法。瘤体直径不是决定手术的唯一指征。影响手术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严重的心肺疾病和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2.
25例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的成功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结报道了25例腹主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所有病人术前DSA、MRI等检查明确诊断,根据瘤体的情况行瘤体切除、人工血管或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手术。结果本组病人手术死亡率16%,无一例出现因腹主动脉阻断而发生主要脏器缺血性损伤的并发症。作者认为,腹主动脉瘤均应尽早行外科手术治疗。已破裂者或即将破裂的腹主动脉瘤是急诊手术的指征。  相似文献   

3.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病变,存在破裂的风险,具备手术指征时应积极准备手术治疗[1]。传统腹主动脉瘤采取开腹手术,手术创伤大,加重患者负担。完全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痛苦,缩短卧床时间,降低肺部并发症,患者肠蠕动恢复快。谷涌泉等[2]对15例家猪行腹腔镜下腹主动脉一人工血管置换端侧吻合术成功,验证了腹腔镜下行腹主动脉手术具备可行性,而且报道腹腔镜辅助下主一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髂动脉闭塞1例[3]。我院于2010年10月成功完成完全腹腔镜下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外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腹主动脉瘤3例,其中1例动脉瘤破裂,1例巨大腹主动脉瘤致腰椎破坏,均手术治疗成功,对其诊断及外科治疗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腹主动脉瘤如出现剧烈腹痛、背痛常提示瘤体迅速增大或破裂可能,应立即手术;同时提出在老年急腹症及腰背部疼痛中应注意与腹主动脉瘤鉴别。围术期强调胃肠功能紊乱、脊髓功能受损和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腹主动脉瘤100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总结1979年6月至1998年12月手术治疗的腹主动脉瘤100例,其中肾上型腹主动脉瘤8例,91例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涤纶片瘤体包裹术8例,术中死亡1例。结果 14例腹主动脉瘤破裂,,急诊手术手术死亡率50%(7例),其余未破裂者手术死亡率3.5%(3/86)。结论 术前诊断和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对腹主动脉瘤应积极择期手术,手术技术和麻醉监护水平的不断改进提高和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使腹主动脉瘤手术更为安全、快捷,术后恢复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相继报道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AA)以来,EVAR以其微创,并发症少、病死率低、恢复迅速,使一部分高龄、高危病人得到了治疗机会^[1-3]。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是血管外科急危重症。1994年Yusuf^[4]报道了世界上第1例EVAR成功的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急诊救治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5月-2013年7月救治的36例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合并高血压病,21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3例采取急诊开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3例采取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其中1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术后33例存活,另外3例死亡,死亡原因包括1例失血性休克和心功能衰竭,1例术中心跳骤停,1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围手术期病死率为8.3%。术后随访3~61个月,未发生人工血管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积极的手术治疗是提高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早期明确诊断,手术中快速有效控制近端瘤颈血流,完善围手术期治疗能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小腹主动脉瘤是指瘤体最大直径30~54 mm的腹主动脉瘤。虽然多数患者无症状且破裂风险较低,但临床工作中仍会遇到小瘤体破裂的患者。瘤体一旦破裂其病死率极高。同时,随访过程中给予手术干预的比例也非常高。目前尚缺乏成熟的针对发病机制层面的治疗策略。如何做好临床随访工作、预测破裂风险及时行外科人工血管置换术或腔内隔绝术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目前小腹主动脉瘤的临床随访现状以及如何精准预测破裂风险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187例肾下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2年 1月至 2 0 0 4年2月 1 87例择期行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切除术 (或同时切除髂动脉瘤 )的临床资料。结果 围手术期心梗死亡 1例 ,死亡率为 0 . 5 4 %。手术时间 3~ 6h ,平均 3 8h ;出血量 2 0 0~ 1 5 0 0ml,平均 4 70ml;输血量 0~ 1 5 0 0ml,平均 4 4 5ml。ICU停留时间 1 2~ 2 4h。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 1 7例 ,呼吸衰竭 8例 ,急性心肌梗死 2例 ,急性脑梗死 1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 3例 ,无术后严重出血或失血性休克发生 ,无下肢动脉栓塞发生。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97. 0 %、84. 6 %、78 . 3%,患者随访期间的死亡与腹主动脉瘤和手术无关。结论 瘤体直径不能作为手术指征。腹主动脉瘤手术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严重的心肺疾患和肾功能不全等。手术切除腹主动脉瘤疗效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破裂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8例,女2例;年龄31~82岁,平均65.4岁。所有患者中突发性腹或腰背部疼痛20例,血压下降和(或)休克11例,发病前有明确腹主动脉瘤病史7例。所有患者均经彩超、CTA或手术探查确诊。19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1例行腔内支架人工血管置入术。20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4例,死亡率为20%,死亡原因为循环衰竭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例。存活的16例患者恢复顺利。结论手术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有效,早期诊断,急诊外科手术,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