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例1岁内小儿脑瘫康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晓玲 《中国康复》1999,14(4):220-221
为开展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对11例1岁内小儿脑瘫进行康复分析。结果:①病因以早产及低体重最常见。②家长发现的高峰在4~6个月。③每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发育落后。④以Bobath、Vojta及上田法为主,辅以我国的中医按摩治疗尚不失小儿脑瘫早期治疗较好的方法.11例患儿通过治疗正常化9例(占82%),总有效率为91%,充分证明了早期诊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的早期诊治的作用。方法:小儿脑瘫84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84例小儿脑瘫患儿,显效19例,有效37例,进步13例,总有效率82.1%,其中-1岁22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5.5%,结论:小儿脑瘫的治疗及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小儿脑性瘫痪124例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沈延君 《现代康复》1999,3(2):171-172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的早期临床诊治。方法:小儿脑瘫124例例临床病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瘫临床诊断应具备四个要素:(1)姿势异常,(2)运动异常或运动障碍,(3)肌张力异常,(4)反射异常;抓住四条早期线索:(1)生后喂养及护理困难,(2)过分安静或极易被激惹,(3)智能反应落后语言视听障碍,(4)反复惊厥或婴儿痉挛症:注意三个高危因素:(1)家族因素,(2)母体因素.(3)新生儿因素。治疗强调以指导性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结论:脑瘫的治疗及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邓韵竹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9):2760-2760
为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中应用价值,将1998一06/200l—06诊治的82例痉挛性脑瘫患儿进行了BAEP检测。发现其中有63例BAEP异常,异常率79%。双耳异常53例,单耳异常12例。双侧改变占82%。部分病例多项异常。BAEP可早期检出脑瘫儿的听路损害,对脑瘫患儿的语言功能恢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1455例脑瘫患儿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儿脑瘫的病因主要是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3个时期的各种高危因素引起的脑损伤而导致患儿姿势异常与运动障碍[1],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8%。~4%。。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研究小儿脑瘫的诊断和治疗,减少伤残,提高中国的人口素质已经成为我国儿科医生的紧迫任务。我中心10余年来致力于小儿脑瘫的临床与科研,已治疗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2000余例。本文对我中心1996年以前收治的1455例脑瘫进行了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脑瘫患儿1455例,男1001例(68.8%),女444例(31.2%);年龄0~12个月366例(252%…  相似文献   

6.
付素珍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139-5139
目的 探索系统综合疗法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41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针刺、推拿按摩、功能训练、高压氧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 41例患儿,其中基本治愈5例(占12%),显效20例(占49%),有效14例(占34%),无效2例(占4%),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 系统综合康复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脑瘫患儿脑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经过综合康复治疗与家长参与治疗相结合的疗效。方法16例小儿痉挛型脑瘫患者予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中医按摩推拿、言语治疗等综合治疗,同时要求患儿家长参与治疗全过程,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效11例,占68.7%;有效4例,占25%;无效1例,占6.3%;总有效率93.7%。结论 合康复治疗与家庭康复结合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感觉统合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早期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对15例6个月内有脑瘫或可疑脑瘫并感觉防御患儿在应用Bobath法等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4种感觉统合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显示15例患儿感觉防御症状均明显改善,这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可改善婴儿早期脑瘫或可疑脑瘫感觉防御症状,从而使康复训练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少俊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1):4265-4265
为探讨感觉统合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早期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对15例6个月内有脑瘫或可疑脑瘫并感觉防御患儿在应用Bobath法等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4种感觉统合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显示15例患儿感觉防御症状均明显改善,这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可改善婴儿早期脑瘫或可疑脑瘫感觉防御症状,从而使康复训练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背景:寻找有效改善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独立步行能力的方法,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是目前脑瘫治疗的热点题目。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小儿脑瘫对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设计: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单位:中山市博爱医院康复科。对象: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92例脑瘫患儿。方法:92例患儿随机分为针刺组72例,予针刺治疗,对照组20例,口服脑复康,1粒/次,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儿显效率的比较。②治疗后两组患儿主要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对92例脑瘫患儿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组有效率79%,对照组有效率55%,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74,P&;lt;0.05);3岁以下患儿,针刺组有效率为84%,对照组有效率5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5.12,P&;lt;0.05);大于3岁年龄,针刺组有效率57%,对照组有效率5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005,P&;gt;0.05)。针刺后患儿79%可翻身,62%可独坐,47%可膝爬,33%可独站,7%可独走。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4.5,11.1,16.2,10.2,5.17,P&;lt;0.05或P&;lt;0.01)。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除独走项无差异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x^2=4.74,4.81,4.78,4.33,1.46,P&;lt;0.05)。结论:年龄越小,疗效越好,3岁前是脑瘫患儿针刺的最佳治疗时机;CT异常的脑瘫患儿其运动障碍明显高于CT无异常者,运动障碍多见于中央型萎缩,智力障碍和语言障碍多见于皮质型萎缩;针刺可尽早建立脑瘫患儿的主要运动功能,为脑瘫患儿独立行走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蚕豆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16例蚕豆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患儿中,以男性发病为主,男性占总数的93.10%(108/116);发病年龄以2至4岁为主,占总数的76.72%(89/116);102例(占87.93%)溶血停止时间为2~4d;116例中无1例死亡;随访75例.无1例复发。结论:小儿蚕豆病是以急性溶血为主要表现,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小儿脑瘫的康复是世界医学的一个难题,至今尚无有效疗法。我国脑瘫患病率农村为1.4%,城市为0.7%,脑瘫发病率为1.8%~4%,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负担,因此,我们对脑病损伤所致的小儿脑瘫进行治疗与护理。现将自2007年以来我们收治的30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汇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脑性瘫痪的病因很多。妊娠期间母亲患糖尿病或各种感染 ,分娩过程中受到产伤或缺氧及生后 1个月内婴儿患各种脑炎、病毒感染、头部外伤等均为脑性瘫痪发生的高危因素。为了能早期发现 ,早期干预治疗 ,本文总结了 6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诊治经验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选择 1997年 5月~ 2 0 0 2年 5月我院脑瘫科门诊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共 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诊断均符合 1988年全国脑瘫会议制定的标准[1] 。其中男 46例 ,女 2 2例 ;2岁以下 2 4例 (35 .3% ) ,2~ 4岁 2 7例 (39.7% ) ,4岁以上至 6岁 13例(19.1% ) ,6…  相似文献   

14.
脑性瘫痪合并癫痫43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致残原因,癫痫是脑瘫常见并发症。脑瘫合并癫痫有可能使患儿运动障碍加重,同时给康复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减少发生率对458例脑瘫患儿中合并癫痫的43例进行病因分析从脑瘫合并癫痫的发生率及所引起脑瘫高危因素和脑瘫类型的关系3方面入手,结果表明458例脑瘫患儿中合并癫痫的发生率是9.4%,合并癫痫患儿以痉挛型和混合型为主,单纯手足徐动型及共济失调型未见合并癫痫。合并癫痫的43例患儿有明确高危因素占77%(33/43),其中以窒息、早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见,同时进行头颅CT或/和MRI检查28例异常24例,其中18例有高危因素,这说明做好周产期保健工作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方法及早期干预的作用。方法:对6个月内有脑瘫可疑表现和体征的患儿进行体检和头颅CT检查。明确后应用药物、针灸、按摩进行治疗。结果:有52例幼婴儿被诊为脑瘫,经早期干预50例患儿临床表现及体征有所改善。结论:小儿脑瘫早诊早治,可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贤高 《现代康复》1999,3(2):170-171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方法及早期干预的作用。方法:对6个月内有脑瘫可疑表现和体征的患儿进行体检和头颅CT检查。明确后应用药物、针炙、按摩进行治疗。结果:有52例幼婴儿被诊为脑瘫,经早期干预50例患儿临床表现及体征有所改善。结论:小儿脑瘫早诊早治,可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危新生儿的早期干预及脑性瘫痪的早期治疗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目的 :通过探索脑性瘫痪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的方法 ,并观察其疗效 ,试图降低脑瘫的发生率 ,减轻脑瘫的伤残程度。方法 :对 90例平均月龄为 (3 .83± 2 .56)m的可疑脑瘫高危儿及脑瘫患儿 ,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康复评定采用Gesell量表、小儿神经系统检查法及脑瘫功能评定等综合方法。结果 :经过约 2年的康复治疗和追踪观察 ,2 2例治疗前明确诊断脑瘫的患儿 ,68.2 %治愈 ,1 8.2 %临界正常 ,1 3 .6 %异常。可疑脑瘫早期的 68例高危新生儿 ,除 3例失访外 ,65例全部成为正常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等高危新生儿的脑瘫发生率也明显降低。结论 :对高危新生儿的早期干预可以降低脑瘫后遗症的发生。脑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脑瘫并非是不可治愈的疾患  相似文献   

18.
为总结针刺对小儿脑瘫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收集脑瘫患儿资料195例,年龄3个月~11岁,分为观察组119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组予针刺、药物治疗及功能康复锻炼;对照组不予针刺,其余相同,并对部分患儿进行了血流流变学和脑SPECF检查。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3.95%,对照组为58.24%(标准化后),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而且年龄、治疗时间和脑瘫类型不同对疗效有影响。血液流变学和脑SPECT检查结果也支持针刺对本病的治疗作用(P<0.05或0.01)。提示脑瘫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现代系统论观点出发,针刺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作用于中枢神经和血液循环等系统,改善了患儿脑部病灶的血供和营养,促进了脑瘫尤其是痉挛型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中应用价值,将1998-06/2001-06诊治的82例痉挛性脑瘫患儿进行了BAEP检测。发现其中有63例BAEP异常,异常率79%。双耳异常53例,单耳异常12例。双侧改变占82%。部分病例多项异常。BAEP可早期检出脑瘫儿的听路损害,对脑瘫患儿的语言功能恢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脑性瘫痪 (简称脑瘫 )是较常见的小儿运动功能致残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减少或减轻残疾的关键。为此 ,我们通过对 1岁以内的脑瘫患儿给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高压氧及按摩等综合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1 998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我院儿科收治脑瘫患儿 80例 ,年龄 1个月~ 1岁 ,男 47例 ,女 33例。依据中国儿科神经学组1 988年在佳木斯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上制定的标准[1 ] ,按临床表现分为 :痉挛型 57例 ,强直型 1 1例 ,肌张力低下型 5例 ,手足徐动型 3例 ,混合型 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