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评价瑞替普酶对≥75岁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住博白县人民医院的STEMI并行溶栓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溶栓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溶栓组增加减半剂量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冠脉再通率、心梗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以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溶栓治疗组冠脉再通率为68.8%,高于对照组的15.2%(P0.01),溶栓治疗组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病死率3.1%,低于对照组的2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心源性休克以及缺血再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组轻度出血发生率28.1%,高于对照组的6.1%(P0.05)。两组患者均无中度及严重出血病例。结论高龄STEMI患者采用减半量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治疗早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将64例AC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结果对照组32例中发生心血管死亡4例、复发性心绞痛15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3例,共发生心血管事件22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9.7%(22/32);观察组32例中无心血管死亡病例、发生复发性心绞痛5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2例,共发生心血管事件7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0.3%(7/32)。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早期治疗AC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溶栓后再通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 1观察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胸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通率为61.29%,对照组再通率为4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心力衰竭、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的应用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心绞痛发生率,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起到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组人尿激酶原对老年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老年患者90例,按溶栓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观察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两组患者在溶栓前静推肝素,后续以 700~1000U/h 维持。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再灌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胸痛缓解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观察两组患者溶栓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溶栓后,对照组患者TIMI I级8例,TIMI II级17例,TIMI III级20例,血管再通率达82.22;观察组患者TIMI I级4例,TIMI II级20例,TIMI III级21例,血管再通率达91.11,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溶栓后完全回落24例,部分回落14例,无回落7例。观察组溶栓后完全回落28例,部分回落16例,无回落1例,两组患者ST段无回落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cTn-I、CK-MB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胸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PAI-1、t-P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PAI-1降低、t-PA的表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PAI-1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t-PA的表达升高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出现3例复发性心肌梗死、3例频发心绞痛、2例心力衰竭、3例恶性心律失常,总不良心血管事件11例,出血事件9例;观察组出现1例复发性心肌梗死、1例频发心绞痛、0例心力衰竭、1例恶性心律失常,总不良心血管事件3例,出血事件2例,观察组患者溶栓后总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具有疗效肯定,对人体纤溶系统影响较小,患者溶栓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较小,安全性高的优势,因此值得临床医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与尿激酶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1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57例)与尿激酶组(56例),观察两组溶栓冠脉血管再通率、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间死亡情况,比较两种药物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瑞替普酶组治疗后30min,1h及2h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距溶栓时间在6h以内和(6~12)h再通率相比较,瑞替普酶组均高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较尿激酶有更高的血管再通率,能够早期快速开通血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尿激酶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给予尿激酶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心率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治疗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院收治8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3例治疗组和43例对照组。对照组尿激酶150万U,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旋精氨酸200mg/kg,每天1次,连用1周;两组在溶栓12h后,每隔12h注射低分子肝素1次,连续3-5天。结果采用溶栓治疗后两组血管再通效果明显,治疗组早期再通率和临床总再通率显著优于对照组(30min:50.00%vs 32.50%,P0.05;1h:60.87%vs 43.48%,P0.05;2h:78.23%vs 67.50%,P0.05。)两组溶栓治疗后48小时和随访6个月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更佳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进贤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4例,采用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旋精氨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1、2、3、4 h血管再通情况,治疗30 d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81.08%(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3、4 h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0 d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41%,低于对照组的13.5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生活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生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减少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用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瑞替普酶)33例与对照组(尿激酶)32例.观察两组血管再通率、肌钙蛋白达峰时间、出血率、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再通率8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5%(P<0.05)、出血发生率6.1%、肌钙蛋白达峰时间13.4 h±2.3 h,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再通率安全性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8例符合溶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溶栓治疗组和L-Arg组,每组各39例;L-Arg组于溶栓治疗同时给予L-Arg200mg/kg。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h检测2组患者血浆肌钙蛋白T(cTnT)、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观察2组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和不良事件(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肺水肿、死亡、出血等)的发生率。结果:L-Arg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常规溶栓组(76.9%∶7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rg组较常规溶栓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而肺水肿、死亡率和出血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rg对心肌梗死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尿激酶溶栓联合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较好的降低冠状动脉再通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在尿激酶溶栓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口服;对照组则不给予阿托伐他汀。记录两组患者疗效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胸痛缓解时间和ST段回落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的疗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8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采取溶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8)给予常规尿激酶溶栓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治疗,治疗组(n=30)在对照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院内及院外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两组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未增加大出血等院内及院外心血管事件(P均〉0.05)。结论 ST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并加用替罗非班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溶栓治疗,未增加患者近期及远期心脑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尿激酶静脉溶栓后ST段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发病12h内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患者52例进行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分为ST段回落组29例及ST段无回落组2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应门诊随访6个月观察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再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中ST段回落组为7例(24.14%),低于ST段无回落组10例(43.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激酶静脉溶栓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ST段回落的临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记录两组疗效,并观察两组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力衰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32/45),低于治疗组的91.1%(41/45)(P0.05)。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临床药物治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内科》2017,(2)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老年(60岁)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38例)和尿激酶组(35例),分别采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血管再通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病死率。结果瑞替普酶组患者溶栓治疗后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的血管再通比例,即临床再灌注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溶栓后1~2周行冠脉造影检查,瑞替普酶组患者冠脉血管再通率,即冠脉造影再灌注成功率,无论是TIMI 2级还是TIMI 3级均显著高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酶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0.5%)显著低于尿激酶组(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效果优于尿激酶,安全性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16.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溶栓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23例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作为观察组,22例常规治疗的AMI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再通情况。结果尿激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8.5%和16.7%,两组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r PA)治疗急性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出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住院的90例急性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47例)和尿激酶组(43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溶栓再通率及出血不良反应。结果瑞替普酶组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临床冠状动脉再通率分别为12.76%、61.70%、74.47%、80.85%。尿激酶组临床冠状动脉再通率分别为2.32%、23.25%、51.16%、55.81%。瑞替普酶组各时间段冠脉再通率均高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酶组早期溶栓与晚期溶栓冠状动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溶栓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进行治疗的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8例,由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均4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阿替普酶,研究组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血、心血管事件及心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轻度出血上并无差异,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18.18%,治疗后研究组心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可降低患者出血几率,并提高患者心功能,使得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尿激酶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中的疗效及安全情况。方法 50 例老年人急性心梗分为溶栓组和非溶栓组( 对照组),溶栓组26 例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再与65 岁以下的21 例急性心梗溶栓组比较。结果 溶栓组再灌注率为57-6 % ,住院病死率为7-6% ,心梗后心绞痛发生率为3-8% ,与非老年的溶栓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溶栓组与对照组比较,心梗后心绞痛分别为7-6% 和25% 有明显差异( P<0-01),溶栓后再通病例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CK和CK- MB)的峰值均高于对照组,两者达到峰值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 0-05~0-01)。结论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安全有效,而且无出血及其它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尿激酶治疗,均连续治疗5~7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血管再通率为100%,对照组血管再通率为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段时间的溶栓治疗后,治疗组出血率为10%,对照组出血率为35%,两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较好,是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